第三章 醒悟之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瑜:14岁」
周瑜坐在窗沿上望着手里的心形玉佩,心思似乎还停留在两年前那个秋天佛寺外的景象里。那个小女孩甜甜的笑容,映在了玉佩的心形里。她的笑容才是三月里的春风,让周瑜每次想起都暖暖的。
也不知道,那个小女孩现在怎么样了?
那轮明月孤独地陪着他挂在窗边,遥远却又似乎触手可及之处,温柔的月光轻抚着他的脸颊。
今夜,竟然是如此宁静而安详。
“周公子!”客房里的门没关,小二也不觉得突兀,端着盘子进来了。
“啊……”周瑜回过了神,朝小二点头一笑。
“饭菜来了,天冷,我给你温了壶酒,喝下暖暖身吧。”小二将一应饭菜小心翼翼地放在黑色的圆桌上,又热心地帮周瑜倒了一小杯酒,那酒香顿时蔓延开来。
“谢了,小二哥。”周瑜下了窗沿,来到了桌前,兴许他是觉得饿了。
“公子你慢用吧。有事再唤我。”小二朝周瑜笑着点了点头,出去时又细心地关上了门。
“兰陵……”周瑜轻尝了一口,觉察出是上等的兰陵酒。本该是甘甜清新的味道,此刻怎么却多了一种苦涩……他皱起了眉头,是酒的问题,还是……
周瑜今年已经十四岁了,此刻正是他逃课淮江书院的第四十五天。
相传,淮江书院是东汉末年的天下第一大书院。从那里培养出来的学生,无一不成为天下争相追捧的国之栋梁。
自从桓帝延熹七年建立到现在,已经培养了近三千个学子。除了一些无意仕途的学子游历天下四处讲学而成为天下各地的名士之外,有近百人则成为了当时东汉王朝的重要官员。
汉灵帝曾经为了表彰淮江书院为大汉天下所做出的贡献,亲手为该书院题字曰:“君子之德风。”那是一个典故:当年春秋时期,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也就是说,道德高尚的人的行为如果是风,那么那些道德不高尚的人的行为就如草,风吹草上,草必倒伏。由此,这淮江书院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如果说,淮江书院是当时东汉天下的传奇。那么,周瑜便是这淮江书院里的传奇了。
入学那年,他便创造了该书院入学年龄最小的记录。
当年才刚刚满十岁的周瑜,便在淮江书院的论战中,以其犀利过人的言辞杀败了所有上台论战的人。于是他被破格录取进入了书院成为其中一名学子。而在他进入之前,淮江书院里年龄最小的学子,也有十五岁了。
因为这个书院的非同凡响,使得凡是进得该书院里的学生,基本上便是一只脚踏进了荣华富贵的未来里。因为凡是该书院里毕业的学生,到了哪里都会受到关注和重用。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书院里。为什么周瑜还要逃课呢……
周瑜喝完一杯,放下了酒杯,却没有再动过桌上的东西。
“鲁肃怎么还不来呢?”他望着那个关上的门喃喃了一句,随即又回到之前的窗沿坐下,静静地望着那轮月弯。

这一个半个月的逃课生活,周瑜跟着鲁肃走访了很多地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真正的民间疾苦。
他突然想起了那个叫孔明的孩子,想起了秋风萧瑟里的那棵光秃秃的巨树,还有那片叶端裂开一半的树叶。好像那片树叶又再一次从树枝上挣脱,如舞倦了的蝴蝶般慢悠悠地睡到了周瑜的头上。他再一次拾起那片树叶,拇指和食指按着叶根,转了一转。那个男孩的脸渐渐印在了树叶的叶面上,还有他说过的话……
“如果我们都执迷不悟,有一天我们就是这片叶子,当秋去冬来之时,我们将为那棵之前养育着我们的树送葬。那呻吟般的风声,便是我们的葬歌……”
三年前的这句话,折磨了周瑜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也是这句话,让他当初坚定了翘课的想法。
一个半月的民间生活,见闻虽然不多,可是却已经足够了。
自从朝廷内乱之后,各地百姓纷纷学当年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数十个郡发生争斗,朝廷无兵可派,各地私家军纷纷鹊起,天下犹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土匪横行下的天下各地,往来的客商越来越少,能买卖的东西越来越少。北方发生了旱灾,百姓无粮易子而食,饿死者不计其数。
周瑜记起那一次,跟鲁肃赶路赶到一个小山村稍事休息。
因为肚子饿,身上又没钱,不得不去向百姓家讨粮食吃。那时他和鲁肃进了一家,门没锁,家里似乎没人。不只是家里没人,整个村庄他们其实还没看到过一个人。摸进了厨房,掀开了壁炉上的盖子,之后那个场面竟然让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周瑜顿时脸色惨白,随即靠在一边墙角干呕。那锅里,是一个吃剩了一半的小女孩的尸体……
“给我……吃……”一个形如干尸的老女人倚着墙角突然爬了出来,向周瑜伸出了干瘪的手,那凹陷的眼神布满血丝,令周瑜看后一时昏了过去。
“为大汉王朝送葬的叶子……”周瑜此刻轻松地一笑,也许他终于明白了孔明说的话。如今的大汉王朝,就好像那棵树一样,早过了属于它的春夏旺季,现在正在萧瑟的秋天里苟延残喘,等到冬天到来时,它便会因为冻死而彻底地灭亡。而那片树叶,便是守着这个王朝的不知觉醒的人们。如果他们都不醒悟,迟早会在大树灭亡前,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未来……
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周瑜突然感到惊讶和害怕,原来之前的自己,一直都是那片守着不愿脱离大树的叶子。还在做着待在树上等待有一天属于自己的春夏两季的到来的美梦。
要不是孔明的话,要不是鲁肃带着他这趟出来,我周瑜,早就为未来灭亡的大汉王朝做陪嫁品了……
窗外,一只黑色的鸟飞过,留下了寂寞而荒凉的叫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