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智破黄巾【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的夜晚,小镇东边荒郊外的赵家坟附近。
没有风,天气有点闷热。
鲁肃在草丛的遮掩下,正在忙着手头上最后的一道工作。
他的眼前摆了十多个类似“灯笼”模样的白色圆桶状东西。他要将每个“灯笼”的底部用细绳绑起来。
而“灯笼”上则用笔涂画了许多诡异的图案。
鲁肃为“灯笼”系线时,时不时看一眼那“灯笼”上的图案,每次看都禁不住地毛骨悚然。“公瑾也忒邪乎,这种东西居然可以画得那么像。”鲁肃咽了一口,不再多想浪费时间,又继续系他的细绳。
当十几个“灯笼”都系好后,鲁肃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还是有一点点的担心,眼前这些东西操作起来不很能按自己的意愿,今晚,真的能吓到那些黄巾贼么?
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灯笼”,鲁肃想起了昨晚和周瑜回去后发生的事情。直到现在他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呢。这“灯笼”,居然会飞……
……
那晚等到黄巾贼们满载而归后,周瑜和鲁肃才从树上下来,然后回到了之前的客栈里。
鲁肃接受周瑜的委托,从外面找来了许多竹篦和棉纸。
整个晚上两人都没有睡觉,鲁肃跟着周瑜,做起了一种奇怪的“灯笼”。
先用竹篦编成圆桶形的支架,然后将棉纸密密包围糊成灯罩,开口朝下。周瑜边做边向鲁肃解说,鲁肃悟性极好,虽然手笨,多费了些时间却也做得出来跟周瑜一模一样的“灯笼”。
令鲁肃感到神奇的是,这种灯笼竟然会“飞”。
当周瑜说要让鲁肃大吃一惊时,那嘴角的笑容狡黠异常。
在星色不明的夜空下,客栈的庭院外,周瑜将制作好的第一个“灯笼”演示给鲁肃看。
只见周瑜在那个“灯笼”开口朝下的地方的支架中间缠上了一块沾有煤油的粗布。然后点燃了粗布,“灯笼”像是普通的灯笼一样开始亮起来。
鲁肃看到周瑜很兴奋地将“灯笼”放在庭院的正中间,然后蹲下来看着它。
不一会儿,那个“灯笼”竟然开始自己动起来,“双脚”慢慢不安分地移动,最后脱离了地面,晃悠悠地开始向上飘起来。

“子敬,你看,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周瑜的声音中带着兴奋。
“啊——。”鲁肃张大着口,看着那个“灯笼”自己慢慢飞上了天空。最后变成了天上的星一样闪烁不定……
“怎么样?很神奇吧?”周瑜见鲁肃还在呆呆地望着那星点的“灯笼”,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
“唔……”鲁肃兀自还在看着那盏飘于夜空的“灯笼”。
“子敬,子敬。”周瑜见鲁肃愣怔的样子,觉得有点好笑,又忍不住地唤了两声。
“公瑾,这“灯笼”,叫什么名字啊。”鲁肃愣愣地问了一句,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夜空。
“恩……”说到这个灯笼……周瑜忽然想起了佛寺外那个小男孩,一片叶端裂开的树叶里,映照着男孩自信的笑容。要不是有他,这个神奇的“灯笼”,如今也不会派上用场。然而周瑜只是耸耸肩一笑,并没有回答。
“好神奇的灯笼……”鲁肃感叹了一下,随即又摸着脑袋不解地问道:“对了,公瑾,具体你打算怎么做,能再跟我解释一下么,我现在有点迷糊了。”
“恩!当然。”周瑜点了点头,他知道鲁肃偶尔会有犯迷糊的时候,于是把他的主意在鲁肃面前仔细而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
……
线都绑好了,刚刚好使“灯笼”飞上树顶的距离,然后便会被细绳子固定不再上升。
“好吧,就看你们了。”鲁肃信任着周瑜,在周瑜眼中,从来就没有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鲁肃一直以来信心所在。“公瑾是不是值得我鲁肃一生共事的朋友,就看这一次了。”鲁肃将自己的信仰,都赌在这次的计策里了。
“子敬,那些家伙真的来了。”一个背剑少年突然以极快的身影来到了鲁肃身边,压低声音道。
“啊,公瑾,我都准备好了。”鲁肃说。
“唔……接下来,就等时机到来大干一场了。”周瑜察看了一下后,自信地说。
“恩!”鲁肃看着周瑜,也自信地点了点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