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孤命殊途(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要从子俊出生的二年后说起。。。”刘正凌满脸苍茫,又回想起近年种种巧合,心如死灰。
“算起来还是二十年前,子俊还不到二岁,刚刚学会走路,咬字不清的时候,事件的开端就发生在某一天。正是农忙季节,村里的所有人都在为收成而忙碌,模糊好像是个七月吧,我和你妈二人就下地干活去了,那个时候你还镇上中学,子俊放在家里无人看管,我和你妈商量,那些天只得将子俊托给隔壁的张大婶带着,张大婶自己一直就在家里带孩子的,她有个三岁女儿,本想放在她家,我和你妈很放心,张大婶也很乐意带着小子俊,感激之余,我和你妈也不知说什么。就在一天,张大婶忙着出去洗衣服,就把子俊和她的小女儿锁在家里,想想屋里无人,张大婶只能这么做,就在出事的时候谁都不曾想到,张大婶家的屋门被谁打开了,门闯着。她回到家后,发现在二个小孩都不见了,心里凝虑,她以为是我和你妈已经从外面回来把二个小孩接了回来,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那天我和你妈在地干活直到晚上才回到家,这期间,张大婶也没出去找过二个小孩,直到晚上,三个人才知道发生大事。”刘正凌话语停顿了下,心里很是后悔。
刘景忙道:“后来,张大婶的三岁女儿发现在村后的池塘里淹死了,那子俊是怎么回来的?”
刘正凌轻笑一声,道:“你还记得这件事,确实如你所说。当晚我和张大叔发动全村人寻找子俊二人的下落,很不幸,那晚全村人一无所获。时间过去了二天,大家都在焦虑中度过,张大婶和你妈整日一泪洗面,你妈更是哭得伤心,你姐就只有子俊这么个儿子,真要出了不幸,我和你妈真是难死其辞啊。”刘正凌想起这段回忆,心里还有些后怕。
“事后第三天中午,村里毛叔在村后池塘边经过,意外的发现张大婶的女儿,大家捞上来的时候,小孩已经死去二天了,这个震惊的消息传到我和你妈的耳里,顿时慌神了,说是庆幸也有些,所有人在池塘来回捞了一天,没有发现子俊溺水,当里我心里绷紧的神经稍有些放松,至少,子俊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事情过去近一个星期,我和村里人还没有放弃寻找子俊。了无影踪,就当我快要泄气,决定把这个消息告诉你姐的之际,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子俊是怎么回来的?”刘景忙是追问。
“呵呵”刘正凌笑了几声,道:“就当我们疑难之时,子俊意外的被一位年青人送了回来,那已经是十天后的事了。”
“怎么回事?子俊没事吧。”
“有事,那小子还能活到现在吗?”刘正凌顿然变得严肃,低声道:“子俊安全无恙的回来我们哪还能问那么多,心喜之余,年青人主动的告诉我们,子俊是他在五十里之外的县城发现的,年青人的话让我们将信将疑。一个二岁不到的孩子,怎么会独自一人出现在那里,还别说当时有十三岁的你都没有这个胆量,就算我都未必能走到五十里之外,大家不难猜想,张大婶家的大门突然被人打开,肯定是有人蓄意所为,我和你妈担心子俊的安危,这件事在年青人的身上没有多作深究,重要的是子俊回来了。”
刘景大呼不可思议,心里暗想:“张大婶的三岁女儿溺水肯定跟那位年青人脱不了干系。”
刘正凌继续说道:“上面的想法是我和你妈后来才想到的。这天,我就留下那位年青人在家吃饭,感谢之余,我们两个人就在饭桌上聊上了。这位年青人每句话语都是围绕子俊而说,我就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用意。最后。。。”

“最后怎么?”
“最后,年青人似乎被我看出的破碇,他终于咬言拙句的跟我谈到一些事情。”刘正凌的脑海里开始回忆起与年青人的对话,尘封二十年的心事,他每刻都记在心里。
年青人放下手中的筷子,看着程正凌,说道:“大叔,你这个孩子很有灵性,将来大叔可要多加注意啊。”
刘正凌一脸迷惑,问道:“恩公何从说起?”
年青人轻笑一声,接口道:“相信我,不会有错,一路走来,都是他带路的,一个二岁不到的小孩有这股记性,还不能算有灵性?”
“呵呵”刘正凌大笑一番,说道:“难得恩公赞扬,应该算是恩公跟我外孙之间前世有缘吧。”
年青人顿是一脸凝重,望着程正凌,正色道:“大叔说得对,我跟他的确有缘,不过不是你想像中那种,而是心缘。”
“心缘?”刘正凌一脸迷惑,“恩公此话怎讲?”
年青人开始低头不语,半晌才抬起头来,谨慎道:“心灵想通,合则生缘,背道而驰,分则生孽。”
“那恩公的意思是。。。?”
“天机不可泄也,今天我送孩子回来则是心缘所累,就是回来提点大叔一番,言语不中听,望大叔莫怪。”
刘正凌心里一惊,神思疑问,认真道:“恩公但说无妨。”
年青人站起身来,缓步徘徊,低声道:“某今天说出之事,只可你我二人知晓,千万不可传于第三人,否则大祸将至,不要怪某没有提醒。”
刘正凌当时观察到年青人似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说起话语言中词恳切。通过近二十年来,年青人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被他言中,现在想起来,此人必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刘正凌怀疑下,稍点了点头:“老汉洗耳恭听。”
“嗯”年青人处之泰然,来回踱步,片刻才说道:“此子前世乃天地所生,五行所养,天命所至。来到今世却是为前世情缘所困,为完成心愿而来,凡人般不可所求。”
“恩公,这跟我外孙有何关系?”刘正凌很久都没有从年青人的话中想出所以然来,不禁又开口问道。
“大叔听某说完,某刚才所讲此子来世的目地,跟某初言没有冲突。”年青人停顿一阵,又挑起刚才的话语,道:“此子因受前世之命,今世将有一番浩劫,此劫非人力可解,还望大叔谨记。”
刘正凌将信将疑,道:“老汉怎么能相信恩公所说是真的。”
年青人言语不笑:“事之常情,某就点之一二。”年青人又停顿一阵,笑道:“此子今世命中注定,与常人命运相克,孤苦半生,二世为人,必有天劫,世间将有大难也。”
“恩公还是没有说到点上,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啊?”
“即简单而语,乃命犯孤星。与之亲近之人,有众叛亲离,大祸将至之险。此命乃凶兆之极,化解之法,除非再世为人,否则别无他法。”
“你胡说,竟然乱造生事,再不走,老汉可要报警了。”刘正凌顿时声色大怒,没想到眼前这位年青人竟敢居心叵测,吃过饭还要胡言乱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