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琐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的几天,俊浩与易青都是在熟悉校园和无聊之中渡过毕竟除了一个体验,在军训开始之前,新生是没太多事情可做的。易青还好,没事就练练内功,反正时间浪费也是浪费,让内力多少增加一点也好。
而俊浩嘛,实在没事做,也就只好整天和同宿舍的人聊聊天打打篮球,又或者用他和易青一起买的上网本到网上玩玩游戏什么的。几天下来也算是和宿舍楼里的新生混了个半熟。
在这几天里,易青宿舍的其他三个舍友也已经到齐了。
第二个到的是刘永全,今年17岁,山东A市人,毕业于市二中,据说父母做出口生意,家境不错。一米七八的个头,不胖不瘦,喜欢打篮球,性格比较豪爽外向。头天晚上就请整个宿舍去喝酒,可惜酒量实在不高,喝啤酒也晕得一塌糊涂。他以前的外号是“钻石”,是因有一个广告这么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刘)传”。不过在宿舍的一致评估之后,认为此钻石已经贬值,最后定名,石头。
这个人,易青的评价是:可以交往,难当大任。也就是说,做朋友可以,不过重要的事就不能交给他做。当然,易青只是说他可是交往,并不代表他会主动去交流。
第三个到达的是黄年喜,18岁,S市本地人,毕业于S市第一中学,成绩很不错。家里据说有人做“官”(在政府工作的意思,后易青确定为,其叔叔在市建设局当局长,算得上一少爷),有点绔执的味道,不过还不至于让人讨厌。人长得白白净净,平时很少运动的样子。他是除了易青外宿舍第二个带电脑来的人,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点研究,易青暗暗评估了一下,按国内的水平而言,他应该算是个二流水平的黑客,而且对这方面很痴迷。最后,黄年喜同学被冠以“年少”的美名。
对于这个人,易青懒得给评价,就是一个喜欢玩电脑的有钱少爷。反正也就是个舍友,可以不管。
最后一个到达的也是整个宿舍年纪最大的人是叶飞,今年19岁,同样是S市本地人,家境一般。毕业于S市实验中学,高考理科状元。身高一米八,平时也打篮球,并不是所谓的“书呆子”。但他真正的爱好居然是打拳,不过应该只是爱好,没有师傅指点的那种。易青看过他打太极,就是公园里老人家玩的那种,杀伤力无限接近于零。原本宿舍其余两人还给准备了一个“大飞”的好名字,不过后来发现他是宿舍里最大的,直接封为“舍长”,算是把官职当成了外号。
易青对叶飞的评价是:沉稳理智,谨慎有余,缺少。假如在古代,也就是个很厉害的守将,做不得攻城掠地的大将。
以上这些资料,有些是他们自己说的,有些则是易青观察得到的。并不是易青探听他们的,只是作为一个曾经的佣兵,了解身边的人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何况易青也没有真正的寻根问底,不过是大概了解了一下而已。正如易青所说的,不过是个舍友,不用了解太多,但也要有个印象。

而易青与这些舍友相处的时候则是本着不太热情也不太冷漠的原则,反正保持着一定的恰当的距离就是。别人最多也就以为他本性如此,也不会太在意。这年头,所谓“嗑瓜子嗑出个臭虫——啥仁(人)都有”,怪人多着呢!
当然,给封一个外号还是少不了的。而易青的昵称则比较没创意,叫小青……(易青:我抗议啊……)
另外在新生到齐后,易青也和舍同宿舍基本上就是同班的)参加过一次班会,认识了自己的班主任和选了些临时的班干部。不过,对班上的其他人易青也没怎么去注意(当然样子和名字是记得的,毕竟这也是优秀佣兵的基本素质),选班干部他也是随便乱选,走走过场罢了。
真正值得一提的是,趁着这几天空闲,易青在熬了两个晚上的通宵之后,总算把“轩辕”系统给完成了。刚“出生”的智能程序就像个孩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慢慢成长为真正的“网络之神”。易青干脆把它扔到网络上,让他自己去学习成长。
当然,放上网之前在“轩辕”的程序里加入几个指令是必须的。最高指令自然就是得“无条件服从易青的命令”,这是所有智能程序编写者都会下的指令。当然,易青不是怕“轩辕”做出什么危害人类的事,只要不是易青亲近人的,其他的人死就死了,易青只是怕“轩辕”这个好用的工具不听话而已。另外自然还有保密,也就是“必须隐藏自己”的指令。最后易青想了想,还是加入了“在不违背一、二指令的情况下,在有需要的时候适当给予古国政府帮助。”这不是说易青有多爱国,其中的原因我们以后再说。
这里得补充说明一点,易青可以在“轩辕”内部加入指令,那是因为程序里本来就有这样的“后门”,不是说易青的技术已经强大到可以修改智能程序。就像我们用空调的时候设置温度一样,我们也不会修空调。
另外,易青还给轩辕下了几个命令(是命令,不是指令)。其中之一是“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建立一个尽可能详细的信息数据库”,这也是易青的主要目的,收集情报。其中特别要求“轩辕”多收集H市和S市的情报,毕竟这两个城市一个是易青的老家,一个他现在的所在。
另外一个命令则是留意段洪的近况,虽说按道理那小子应该是在一年后才会有危险的,但谁知道历史会不会已经改变?所以还是随时注意他的情况的好,就是有危险也可以暗中出手帮一帮他。谁叫他是自己前生的兄弟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