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亲痛仇快(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墨融在得知全家都要满门抄斩的消息后,失魂落魄地走在荒郊野外,巧遇他曾经帮助过的老农,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天理轮回”。
第二天,和煦的阳光刺痛了墨融的神经,唧唧喳喳的鸟雀声又缓和了他的心情。他仿佛生病了,但心情很好,或许是他明白了生命中还有其他的希望。所谓希望,对于人来说,很重要。一个人即使“病”得不堪,倘若还有希望在,那么大体上,还是有救的。相反,如果一个人身强力壮,但心底没有希望,那么即使苟活于世,也如行尸走兽。
这墨融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虽然不知他是从何处找到这种感觉,但在老人和翠绿的眼中,却是一种由衷的欣慰。
“咹咹咹,咹咹咹,……”是婴儿的啼哭声,因为墨融躺在床上,所以听觉较灵敏,他能听到婴儿轻微的啼哭声。这时,翠绿也听到了,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她赶忙跑过去,把孩子抱来给墨融看。她还对孩子说道:“宝宝,你看到了吗?这就是妈妈的救命恩人。”
墨融的脸上也洋溢起笑容来,还噙着泪花。这时,他留意到翠绿的头发上有小小的一朵白花。他“啊”了一声,问道:“孩子的父亲?”
翠绿的眼睛湿润了,说道:“人家生孩子的时候,死掉的常常是母亲。可是我们家的孩子没福,在它三个月的时候,就是上个月,它的爸爸被野狼咬死了。”一边说,她就一边哭起来了。
这时,老人安慰道:“好孩子,你就不要哭了,恩人现在刚刚好一点。把粥端来给恩人吃吧。”说完,老人就接过了孩子。
墨融喝了粥,感觉精神舒爽多了,他把墨家发生的事告诉了老人和翠绿,老人和翠绿嗟吁不已,都说道:“真是世道难料啊,好人家也会遭受这样的大灾难。”他们都劝墨融要挺过去,活着的人要活好了,否则死掉的人都会心寒的。
---------------------
墨融告诉老人和翠绿,他还不清楚父亲的下落,要去寻访一番。
告别了老人和翠绿,墨融小心地走在官道上,怕被人看见。大约走到晌午的时候,他看见路边有个驿亭,便在驿亭里休息,顺便吃点干粮。
突然,一阵马蹄声传入墨融的耳中,墨融立马收拾好东西,在驿亭的后面找了一处杂草丛,躲了起来。

过来的显然是些捕快,他们讨论的都是衙门里的事。他们也提到了墨家,其中一人说道:“这墨家真是罪有应得啊。平日在益州城里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就仗着那个在外做大官的老爷子。这次,他们老爷子跟着安禄山反了,算是让人看清他那‘忠贞报国’的虚伪假面目了。”
墨融听这声音很熟,知道他是益州黄家的黄达。
这时,另一个人开口道:“听说这次他们家逃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还是甚么‘益州第一名剑’。”
那个黄达接口道:“可不要提这个败家子,他是甚么‘益州第一名剑’?全是他自封的。我和他从小玩到大的,我能不知道吗?这人专爱欺负人,特别是那些没有钱的穷苦人。就拿上个月来说吧,他还抢走了人家未过门的媳妇。”
“有这种事吗?”又一个捕快说道,“我倒听说这人还蛮正经的。不过,现在抓到他,可是能得到三千两银子的。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抓到他的人可享福啰!”
“就是,”黄达又接口道,“三千两银子嘛。但是,我可跟你说实话,我刚才所说的没有半句虚话。这次他走脱了,可真是天理不公。”
这墨融听着黄达几次三番地说自己坏话,心里想到: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跟他自幼相交,怎么就没发现他这么坏心眼呢?按说,他爹是个清官,他也应该继承点他爹的品行吧!
这时,另一个捕头开口了,说道:“大家就不要再说了。我们赶快吃点干粮,把马也喂饱了,我们早点回衙门复命,早点回家。”
听这声音是郝捕头的,墨融内心充满了感激,心想:他日若有机会,我墨融一定要好好报答他的恩情。
不一时,四个捕头吃完了,正准备上路。这黄达要小解,便一个人到驿亭后面方便,结果把墨融淋得满身都是。墨融并不愿声张,可是黄达似乎发现了什么,大喝道:“谁?快出来。”
听到黄达的叫声,另外三个捕头也围了过来。墨融只好跳将出来,说道:“是我,墨融,我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
感谢关注,请加入收藏,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