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929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过度章节,有资料,我尽量都免费了!
在婆罗洲这样的地形上,像兰芳共和军这种兵分两路的打法,在荷兰人而言直接就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战场,他几乎不能通过一场战争去影响另外一场,而且战区巨大,涉及到人数太多,以荷兰人在远东的军事力量,是绝对不可能支撑得住这样分兵作战的,他们必须选择那一边更重要的,或者两边都失去。
整整三个月,荷兰人调配不出针对东婆罗洲的军队,而那些华人的残酷手段也彻底抽空了这一地区其他土著反击的能力,青壮劳力全部被抽调一空,有点精神头的都难以逃脱追捕和镇压。
三个月后,已经获取了资源补充的这支特别行动部队再次发动起来,顺着海岸攻击南婆罗洲,荷兰人调来的部队穷于应付,只能紧守靠海的主要城市,却失去了最为关键的农场和矿山,最惨重的还是人口的损失,所有的农产区都被清空,能拉走的土著青壮都被成批的弄到东部,帮助修建穿越依兰山脉的公路。这是一条死路,血路,不归路。
东婆罗洲被攻占之后,华人移民行动再次拉开帷幕。192年的中国,正在遭受百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超过一亿,受灾地区横跨大半个中国,从西北到东南,水旱蝗灾泛滥不绝,大量逃荒人口流离失所,在齐鲁商会的帮助下,很多人顺着已经完全成熟的移民通道,从东南沿海乘船奔赴东南亚各地,其中相当一部分去了婆罗洲和菲律宾。
荷兰人对东婆罗洲失去控制,西婆罗洲的修路大军趁着旱季的到来,大肆修建沿着卡普阿斯河源头直插依兰山脉中心的山间公路,其难度不亚于在中国的云贵地区开山劈石,但在无所不能的数十万人力前赴后继冲击之下。^^^^一条仅能允许一辆卡车勉强通过的石头路正在缓慢成型。
同时,东婆罗洲地被掠夺人口和战俘也在毫无怜悯的共和军驱赶下,没日没夜的建造往西延伸的公路,他们没有获得解脱的那一天,直到累死为止,数百年来,他们和他们的祖先从华人身上吸够了血,而今到了偿还的时候了。
中国方面,中日双方之间的谈判拖延时日甚长,直到田中义一总辞职下台。新上来的滨口雄幸组阁之后,马上下手整顿国内金融和经济,强硬推行恢复金本位制度,而在外交政策上,则任由貌似保守温和的币原喜重郎抬头,在处理对华关系上,比较田中内阁要温和许多。也少了很多地剑拔弩张。
币原外交政策,从几年前开始,就以温和派著称,也不被日本少壮派和激进派所喜欢,但是政治上的事情往往都是带着巨大的欺骗性,这张看似全然无害的笑脸。其实对于中国乃至亚洲来说,危害性其实更大!
在田中时代,一切都是摆在桌面上**裸的叫嚣,日本有多大兵力多少实力,内心有什么诉求,朝野上下有什么野望,都**裸的不怎么避人。在对华政策上,《田中奏折》不管是不是日本人的本作。却是对日本数十年来地侵略政策丝丝入扣的,不能说冤枉他们。而像这样的计划,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裸的摆出来给人看,更不可能堂而皇之的给盗走并发表在报纸刊物上!
虽说后来解密文件称这是俄国人炮制出来的,但其结果对于中国人毫无二致。日本人就是照着那么干地。当时的中国政治家也不都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来?只是没办法阻止而已。www.xiaoshuodaquan.com
不过按照后世的说法。日本人在1930年以前,如果真的发动对华的全面战争。或者双方之间真的彻底打起来的话,最终结果未必就比1937年要坏到哪里去,因为那时候的中国固然是一片疮痍,日本也没有做好准备,反倒最可能赚便宜地,是北边的老毛子。
其实真打起来又怎样?破败山河还是破败,只不过早点或者晚点。但是放在陈晓奇和蒋中正两伙人来说,那是绝对不希望打起来的,谁都有自己的算盘和计划,谁都想一切准备好了再下手开搞。
而在这个时候,田中内阁倒台,币原外交重新抬头,这个喜欢对着人哈哈大笑的貌似开朗地日本外交家,长袖善舞手腕熟络,是个很能迷惑人地高手,正是因为他的政策影响,令日本人有了喘息时间调整国内金融经济,拥有了发动战争地本钱!
在需要的时候妥协,是币原外交一大特色,像针对山东地这种作战方式,他是极其不赞成的,这完全就是没计划没头绪的乱搞,日本很难从中得到实惠,大本营的既定顺序不可改变,与其这时候就弄得中国人全国都对日本保持敌意,还不如想办法令对方放松警惕更为妥帖。
币原外相重新掌权,第一件事就是跟中国这边议和。
日本人的主动退让,令很多方面都大大松了一口气。到了1929年的下半年,世界列强各国家里面,经济危机的苗头已经很足,谁都难以预料这一次将在什么时候崩溃,政府上下忙于整顿国内经济秩序,谁也不愿意多事搞得上下一团糟,远东,一个稳定的繁荣的远东,是他们关键时刻转嫁危机的重要产品倾销地,万不可轻易破坏!
从1929年7月底开始,陈晓奇在美国以及欧洲的产业开始陆续出售,已经上市的企业则开始加大流通股的比例,大量的优质资产被连续抛出,套现的资金被用来大量购买各种物料和黄金,撤回到中国本土,更重要的是,贴补国内近几个月来因为列强联合封锁打压造成的损失,以维护他在山东搞得那一套高福利待遇的经济体系。www.xiaoshuodaquan.com
他的这一举动,被认为是集团实力削弱的象征,同样在中国本土和世界各地,山东方面的商品出售价格连续拉低,即便按照殖民地生产成本计算。他们也是在赔本赚吆喝,很显然这样的举动等于是给自己放血,整体经济衰落垮塌兴许就是时间问题。
这样的做法,最遭殃地并不是他们,而是夹在山东商业与列强商业之间恶性竞争下的牺牲品---国内其他的商家。
这时代的中国,并非是“一穷二白”、“连根火柴都造不出来”那么窘困,即便是没有山东重工业的崛起,江南造船厂自己已经能生产万吨巨轮,济南的陆大铁厂和潍坊、烟台的机器厂能够生产高速柴油机和三百吨的铁船,能够生产农用拖拉机。日用化工和针织、纺织等等更是数不胜数,当然了,总体规模比起中国巨大的人口和疆域来讲不值一提。这么大一个国家,才一两百万工人,十分之一不到的城市人口,实在不值一提。
山东崛起之后,数年内迅速整合成一个涵盖所有产业链和商业结构地巨无霸型集团。总数比全国加起来都多几倍的高素质工人队伍,世界一流的管理水平和流水线作业技术,令他们拥有了根列强产品竞争的质量和价格。www.xiaoshuodaquan.com

如此的对手血拼起来,夹在中间的其他中国工商业就倒了血霉了!
残酷的价格战全面上演,从南到北地巨大中国全成了战区,依托雄厚的财力资本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山东方面的总体产品价格比任何地方的本地货都便宜都好,冲垮市场也就是一两次波动的事,又因为一切战争不是他们先挑起来地,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许多各地抱成团的商业团体被迫跟山东方面联合起来,共同抵御这一股对着中国商业全面袭来的飓风!
灾难,还只不过是开始而已。
1929年的中国,统一才不过是有了个样子。战端又起。先是蒋系借着鲁涤平的案子发难重新夺回湖南控制权,其次是冯玉祥准备的讨蒋大计,却在关键时刻因为韩复榘石友三的背叛而功亏一篑,不但把冯玉祥非常关键地河南地盘给卖了个底儿掉,更重重的打击了冯的自信心。
韩复榘此人素有野心。在冯大将军坐下也还算凑合。但是北伐成功之后,他盼望中的一省老大地位并未到手。名义上他是河南省主席,可是河南不光他一派势力。另有石友三、孙良诚等人在,他原本希望得到河北省主席当个军阀玩玩的,结果河北归了阎锡山,即便是到了河南,那主席地名头却也是空地,上面说了算的是石敬亭,军事上完全架空韩复榘,连他地铁杆20师都保不住。
韩复榘本来跟冯玉祥这个大家长脾气、动不动就罚跪的大佬不大对付,且早些年还投降过晋军,如此地当个空心大佬馆着实不欢喜,与也想当个主席玩玩的石友三倒是同病相怜了,因此在他们通电投蒋反冯之后,被打的狼狈逃窜直到郑州会师,才算是稳定下来。^^ ^^
冯玉祥大受打击,对于自己的雄心壮志再也不敢打包票,同时对手下军官的忠诚也产生了怀疑。他退兵潼关之后坚守不出,抓紧时间经营陕甘大后方。
从去年初冬开始,山东陈晓奇就大肆投入救灾运人的勾当,到现在施行越来越顺畅,运进的粮食越多,运出的人口越多,大半年之后已经趋近平衡,但是西北今年的灾情更加严重,有着数千万人口的西北数省,爆发更大面积的灾荒是迟早的事,对此冯玉祥忧心忡忡,对于人口流失也就不大上心,反正他也养不起!
而山东方面搞得那一套东西初见成效,修路大军用了半年时间将一片关键公路整修大半,剩下来的或许在未来一两年能够全然改观,铁路陆基建设速度不慢,但是离着冯玉祥预想中的大动脉,那还八竿子打不着的一撇都没有呢,他干着急没办法!
冯玉祥当然不甘心倒蒋失败,决定联合阎锡山一同倒蒋,不料阎某人的图谋一点都不比他来的小,竟毫不讲义气的将亲自来谈的冯玉祥软禁在山西不让走了!
冯玉祥被扣,冯系西北军因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日子过得苦啊!不得不求助蒋,新上任的军政部长鹿钟麟从中穿针引线,以宋哲元为首的西北军将领次第接到中央的救济。
这样地情形把阎锡山吓得不轻。他生怕自己的行径导致西北军上下集体投蒋,反过头来合起伙收拾他,那可真的就是四面包抄跑都没地方跑了。他赶紧的亲自找冯玉祥说好话,答应联合反蒋,但是要求冯先出兵。冯玉祥答应了,手下将官却不配合,弄得不了了之。
此时唐生智又来拉阎锡山共同反蒋,但是关键时刻,精明过人的阎老西坐山观虎斗,先是看着唐生智被蒋收拾。其后又痛打落水狗的帮着蒋收拾唐,帮助蒋干掉了唐,也去了自己的一块心病。
一年之间,当初北伐的四大集团军已经败了俩,阎锡山成了中**政界的第二号人物,直接面对蒋中正,此时他有点觉得芒刺在背了。晓得当初冯玉祥李宗仁是什么感觉和心情了。知道老蒋迟早要对付自己,他盘算天下局势,觉得再不正经搞一搞,自己麻烦迟早得出来。
现在,实力最强的无疑是蒋系,打垮了李宗仁和唐生智之后。占据了中国长江两岸地大片膏腴之地,可谓是要底盘有地盘,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兵势强盛大义在手,老大!
其次是东北军,张学良接了老子的班,收拾掉不合群的杨宇霆,将军政大权抓在手中。又与老蒋拜了把子,又通过东北老人黄镇山跟山东这边搭上交情,三十万大军和东三省在握,实力也是非常雄厚的。
在就是虎踞山东闷声大发财的陈晓奇,别看他的地方最小。但是其财力军力却是最雄。能干过日军的强悍角色,此时海陆空三军都有。还都是先进玩意,更是执中国工商业牛耳地大牛。名声响彻世界,出了名的护短加胡来,是个谁都惹不得的刺猬。这家伙也是阴狠之人,那么强的力量能在张宗昌这样的混账手底下藏三年,任由其上下搜刮而不动声色,直到奉系垮台才趁势而起,一锤定音。这些年跟个大派系做军火生意做得不亦乐乎,谁都知道他的难搞,他既然不出省,那就别戳他为好,谁也不愿意跟钱过不去不是?
四川那一帮人和云贵地头目们就不说了,都是憋在自家一亩三分地轻易不出头的滑头,基本无关大局,因此算来算去,阎锡山知道自己就是老蒋的下一个目标了,在得到陈晓奇一再保证不参加混战的前提下,他甚至还为了保险,多送了一大堆的矿产出来,反正不用花钱就成,另外又下单子买了一大批的军火,然后在一次找冯玉祥商量反蒋事宜。
轰轰烈烈史无前例的军阀大混战就在纷乱无比的1929年酝酿成型。这注定是全世界都为之打乱地一年,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还是整个世界,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南洋兰芳共和国之事不提,山东中日冲突不提,7月,东北军与苏俄之间爆发“中东路事件”。张学良以一帮子土匪出身的东北军,硬拼经过了两个五年计划之后,能征惯战的强兵悍将都齐全的苏俄精锐,失败是早就注定的事。年轻地张少帅,自然吃不住手段老辣地蒋主席在后面推波助澜的巧妙伎俩,稀里糊涂地就上了大当,被其借助苏俄之手削弱了本钱,牵制了军队,也将这几年来都蛰伏不动的老毛子强军给惹了出来。
就在他们酣战不休地节骨眼上,日本关东军开始筹划大计!他们一方面不准中国部队通过南满铁路北上,另一方面却组织高级参谋军官进行“参谋旅行”,并最终由石原莞尔奉命起草了《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这就是他们日后出兵抢占东三省的行动计划书,东北军的软弱无能在与苏俄一战中暴露无遗,给日本人看了个透心凉的清楚。
而这一年最大的事情,却还不是着一些,对整个世界影响最大、最深的,却是在1929年10月首先从美国爆发的大萧条。这就是世界历史上有名的1929经济危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