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生命的本源力量(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失误,粘贴时发错了。重新改了一下)
老人满意的点头道:“这种规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具体是谁制定的。用凡人的思想来说,是我们的灵魂制定的。而用我们修行中人的话来说,这是我们的精神制定的.!可以用科学中所说“磁场”来解释。因为,我们的“灵魂磁场”或者说“精神磁场”束缚着这些微生物,让它们按照最适合我们人类组成的规则路线运行。不脱离这个轨道.!所以,我们人类才不会担心分解。”
萧康似懂非懂的说道:“那老师可不可以解释的清楚点,例如给萧康举个例子.?”
老人点头道:“这么说吧。为什么婴儿的皮肤是柔嫩的.?因为新生儿的“精神磁场”还不够强大.!为什么,青少年的皮肤有了坚硬的同时却不失柔和.?因为那时人的“精神磁场”适中。所以人们才称呼那个年龄段为人类的黄金期。为什么老人的皮肤可是发皱,发软.?因为盛极必衰,所以那时人的“精神磁场”开始退化。为什么人死后尸体会分解.?那是因为随着一个人身死他的精神磁场也消失了。”
萧康这时的眼神已经不是那么茫然了。随即点头问道:“老师的意思,是不是一个人的精神磁场决定着一个人的寿命.?”
老人点头道:“什么是微生物.?我们修行人不叫他们微生物,而叫他们生命力。我们是通过精神力来吸收这些生命力从而达到不死不灭.!”
顿了顿,老人接着说道:“一个人精神力再高,不懂得如何吸收周围的生命力那他也不可能达到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但是,一个人如果精神力如果足够高,吸收了足够的生命力达到不死。那也就是凡人眼中的神.!”
通过老人的讲解萧康内心更加急切了,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精神力足够高,修炼足够刻苦,那自己早晚有一天也能和老师一样抬手间天崩地裂,破碎时空.!
萧康兴奋的向老人问道:“老师,是不是我也能成神啊.?”
老人笑骂道:“这个世间哪有神.?不过都是人罢了...”说完,感慨的叹了一口气。
萧康点头道:“老师,那怎吗才能提高自身的“精神磁场”呢.?”
老人答道:“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通过**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忍耐力,从而达到“精神磁场”的稳固。不过,我要教你的不是这种办法。”
萧康疑问道:“那老师要教我哪种呢.?”
老人说道:“我要教你的是第二种方法。也是修行的入门,就是我最初所说的筑基”
看着萧康点头老人继续说道:“修炼筑基法,其实从修炼过程的每一小功夫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起初入手,最末了手。还是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其中每一个不同层次和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把修炼总称为静功。”
“老师,什么才是静功啊.?”萧康疑问道
“所谓的静功,可以理解为静坐。这么说吧,一个“精神磁场”强大的人,完全可以一动不动的坐上千年,上万年。而“精神磁场”弱的人,有可能几分钟都坐不住。所以,你静坐的时间越长,那你的“精神磁场”就越强大。从而达到修炼神经的目的”

萧康坚定的问道:“那老师,静坐该怎吗修炼呢.?”
“静功的修炼,归根结柢是要修炼内在的精,气,神三宝。因此外在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能够做到头脊正直,舒适自然。这便是最大原则。”顿了顿接着说道:“静功的分别有四式,分别是:坐式、站式或卧式,或散步亦无不可”
“那老师,这些动作有什么要求.?”萧康疑问道。
“坐式,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于地面、或者交叉亦可。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盘坐困难者可先在座下垫个枕头;两手相叠,大拇指相抱成太极图形状,置于丹田即可,或者手抚两膝亦可。”
看着萧康点头后,老人接着道:“站式,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手叠放丹田,或垂于体侧均可。”
“卧式,一般为侧卧,一手曲肱枕头。拇指与食指分开,耳朵置于虎口处,以使耳窍开通。另外一手置于**,或放于丹田。两腿亦成一伸一屈之姿式,与两手刚好相反。”
看着萧康若有所思的点头,老人最后道:“散步之时,应当选择在人少安静的地方,山林或者大一点的庭院之内,没有其他干扰,而且道路又比较平坦。缓步徐行,如飘云端。散步之时,可以用静功之中的听息法,但是不要闭眼睛。”
“老师,是不是我若想要练好精神,是不是无论做什么,都要遵守这些姿势.?但是,做这些姿势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老人满意的点头道:“做好五点即可:第一,全身放松。第二,双目垂帘。第三,舌顶上腭。第四,要讲究鼻息自然。第五,两手抱诀。还有什么疑问么.?”
“老师,对于这五点,我还是有点糊涂。说清楚好嘛.?”
老人摇了摇头想到:他还只是个孩子,我可真是的,还真把他当无所不知的神了么.?
然后笑道:“第一,全身放松,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均须全身放松。这个放松,不是软作一团,须要保持头脊正直,以利经脉通畅;第二,双目垂帘,垂帘即微闭之义。为什么需要微闭双目,因为睁开眼睛容易滋生杂念,全部闭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炼功。微闭之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即睁三分闭七分。第三,舌顶上腭,兑为口,要把舌尖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的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第四,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随着静功程度的为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第五,两手抱诀,两手的掐诀,两手抱诀这时,男子左手抱右手,女子右手抱左手。因为男子左的为阳,女子右手为阳,故以阳手居外,而阴手的居内。外面阳手的大拇指交叉,就是一个“太极图”的形状。如此相抱,则人身之阴阳二气,自然接通.你自己试验下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