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各方反应(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国.
在一战后,直到1924年,由于付出巨额赔款,失去大量工业和运输设施,德国物价失去控制,财政经济一片混乱。1924年,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需要,美国出于利用德国工业能力获利需要,两国又都不希望德国步俄国后尘发生革命,故出台了一个“道威斯计划”,给予德国8亿金马克的贷款。在此计划的鼓励下,国际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从1924年到1929年,外国投资总数高达320亿金马克,美国资本为主,英国资本其次。这一时期,由于得到的资本多,而付出的赔款少,德国工业设备得以普遍更新,生产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得到外国资本的多为实力雄厚的德国各大垄断工业集团,这进一步增强了德国工业的垄断程度。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实力较前更为强大。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德国债台高筑,且需支付大量赔款。虽然工业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恢复,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艰难。只要德国出于稳定政局需要,推迟偿还债务,推迟支付赔款,或者在德国的投资利润不能实现,则国际经济循环将立刻中断。
从1929年开始,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了40%,对外贸易额下降60%,物价下跌30%。其中,主要工业产量下降幅度更大,铁产量减少70%,造船业产值下跌80%。工业危机反过来又导致了金融危机。1931年,德国达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挤兑风潮,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减少到13.6亿马克,柏林九大银行减为四个,失业率急剧上升.
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希特勒的纳粹党走上了的国的统治阶段.
德国,柏林,元首会议室
“各位先生!霍夫曼先生从中国带回来的资料你们都看过了吧!”希特勒望着底下的众人说到.
“是的!我的元首!这些资料带给我们非常震惊.”首先说话的是胖胖的空军元帅戈林.”从他们的战斗机和轰炸的当时的情况来看是目前世界上最快、最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帝国可能需要十年时间才能研制出如此出色的飞机.”
“是的!元首!东北军队的坦克和装甲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还有他们的步枪、火炮等等.”陆军元帅古德里希站起来说到.
“还有!我的元首!他们的民用产品也非常的先进.”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说到:”他们的产品虽然先进,但是根据情报显示他们的工业体系并不完善,东北军方面的人员还私下和霍夫曼说过他们需要大量的工业设备.”
“各位帝国的将军们!东北军队的存在对帝国是非常有利的.他们现在和俄国佬在边境对峙.听说英国佬也在东北受到了不好的待遇,这是就是典型的白痴和傲慢的英国人.”希特勒继续说到:”我决定下个月派以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为首的代表团访问中国,当然我们的目的地是东北.在那里有我们的利益,有振兴帝国的利益.所以这次去东北一定要达成一定的协议.”
“是!元首!”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站起来说到.
同时,英国和法国也上演着相同的情况.
此次大萧条,英国的危机相对缓和一些。原因有二,一是此前英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剩余资本主要投放到国外;二是英国在危机后加强了贸易保护,使英国工业的相对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从1929年的最高点,英国工业生产仅下降了32%,远低于美国。但主要工业部门也受严重冲击,钢产量下降46%,生铁产量下降53%,纺织品生产下降三分之二,煤产量下降五分之一。对外贸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从1929年到1931年降低了30%,对外贸易的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危机促使英国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也促使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大幅度贬值。前者保护了英国的国内市场,后者增强了英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两者的合力使英国成为大萧条的相对受益者。
法国经济相对独立。它既没有对德国的大量债权,也没有与此相应的工业设备输出。二十年代的法国繁荣主要依靠德国赔款提供资本扩大生产,依靠低价法郎扩大出口。因此,当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法国还处在繁荣的顶峰。1930年中,在本国投资过热和国外市场萎缩的双重冲击下,法国“贝壳银行”破产,经济危机才波及法国。即使如此,法国的危机深度也低于美国。以1929年危机前的最高点,工业生产下降了36.2%。其中,冶金工业下降47.4%,机器制造业下降42.6%,建筑工业下降55.6%。轻工业的危机似乎更严重。1931年法国轻工业比1928年下降64%。但是,由于法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不力,法国的危机持续时间最长。在英镑、美元相继贬值,贸易壁垒高筑,日本、德国工业军事化,并对外实施倾销的前提下,法国却继续维持金本位制,法国工业继续相对分散,法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

傲慢而自大的英国人并没有派出代表团.
法国人法国代表雷诺则行使了在中国东北的最高代表团的团长.
日本.
危机对日本的打击也十分沉重。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大批银行和工商企业破产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工业总产值下降32.9%,其中煤下降36.7%,生铁30.5%,钢47.2%,船舶88.2%,棉纺织品下降30.7%。农业总产值也下降了40%,生丝价格猛跌,占农户总数40%的养蚕农户遭到致命打击。日本的对策也是自上而下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从1931年开始,政府通过以“重要产业统制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制法令,把工、农、金、贸各领域控制起来;又在各个部门中强行组织卡特尔和托拉斯,把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的控制之下。然后对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货,从1930年开始,军事订货共达10亿日元之巨。在此期间,政府还投资10多亿元兴建、扩建和改组国营军事工业。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财阀。到1931年,八大老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仓、浅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财阀(日产、日氮、日曹、森、理研)拥有的资本达41.7亿日元,占全国公司总资本的27.2%。在接受军事订货的110家企业中,拥有实力的工厂几乎全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大仓、久原等少数财阀的。在经济垄断化的前提下,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保持垄断性高价,对外则实施低价倾销,以获得必要的外汇,购买战略资源和工业设备。
日本的本部.
内阁们和军方的代表在激烈的争吵.
军方代表狂妄的说要征服东北,展现帝国的威力.
内阁代表说国内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与这样一个强大的军队作战.
最后商定联合苏联对东北进行打击,军事上在中朝边境上进行集结.
苏联.
1922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1927年,苏共召开十五大确定农业集体化方针,取代新经济政策,农业扶持工业,农民的生产被剥夺,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使苏联农业倍受打击,消费品无法满足需要。
1925年,列宁去世后,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掌握了苏联最高领导权,并通过残酷镇压异己来稳固自己的权力。但同时苏联也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强国,1930年代末,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德国而达到了欧洲最强.
在远东,沙俄曾和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为争夺两国在东北的权益而发生了日俄战争,俄国战败,丧失了在东北的部分权益,割让南库页岛,失去了苦心经营很久的太平洋唯一的不冻港——旅顺港。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苏俄在远东的势力收缩,成立远东共和国,日本参与了对新生政权的武装干涉,并占领苏俄远东地区大片领土,但不久即被红军驱逐出境。自此,苏联和日本关系持续紧张。在和中国关系方面,列宁认为沙俄占领的中国领土应当归还中国,并许诺放弃沙俄夺取的一切中国领土和中国租界。但斯大林掌权后,苏联收回了这个承诺。1921年和1924年,唐努乌梁海和外蒙古脱离中国,苏联逐渐实际控制了这两个地区。
而在解放军收复蒙古的时候苏联军队全部撤出了蒙古.
苏联感到了很大的羞辱.
苏联,克林母林宫.
苏联最高委员会议
“斯大林同志!东北方面这是对我们伟大的苏联共和国的侮辱.!远东方面最高长官季莫申科说到.
“斯大林同志!东北方面的军队无论机动性、火力和装备都要优于我们红军,我们红军一点优势都没有.如果现在开战,笑的只有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远东军区司令员朱可夫说到.
斯大林没有说任何话,他心理也在思考.但最终面子战胜了理智.
最后苏联决定罗夫斯基驻东北的最高外交官.远东军区在边境集结兵力.对于日本的联合打击并没有作出决定.
(我在网站上到中国在救市美国!悲哀啊!自己国家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拿钱给那些资本主义狗用!不得不说很悲哀!作为一个中国人已经没话说了.什么时候我们国家变成这样了,还有救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