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出尧明所料,他很快接到了法国总理布鲁姆的电话。布鲁姆很想支持西班牙人民阵线。现在他正受到来自于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的巨大压力。
有了德国这个新盟友,布鲁姆就有了坚持的希望。只要获得了德国的支持,他完全有信心与意大利一决雌雄。
尧明早就盘算好了。他很直率地告诉布鲁姆,意大利目前正在想办法拉拢德国,以摆脱1935年入侵伊索比亚在国际上造成的孤立。意大利想与德国结盟,一起对付人民阵线。
布鲁姆很紧张,这意味着西班牙人民阵线的垮台。相应地,法国人民阵线也会分崩离析。
“鱼儿上钩了”,尧明心中暗自得意。他接着开始诉苦,德国并不想介入西班牙内战,但德国支援中国的货运全部要通过奥地利和意大利进入地中海。如果意大利以此为威胁,德国不得不帮助意大利。
布鲁姆在电话的那头苦笑了,这是尧明的本性,想占便宜。
“有什么条件就直说吧。”,布鲁姆叹了一口气,说道。
尧明开始码条件:“德国的货物暂时只能从法国进入地中海,但这绕了很长的路。从长远来看,我希望一是法国支持德国合并奥地利。二是南斯拉夫帝国解体,斯洛文尼亚独立并进入德国势力圈。这样,德国的货运就可以不通过意大利而直接进入地中海。”
当时奥地利属于意大利的势力影响范围,但这个国家的人民90%以上讲德语,与德国有很深的渊源。《凡尔赛合约》强制规定了德国不得与奥地利合并。
在原时空二战后,与奥地利的合并成为了德国的一项侵略罪状。但尧明觉得,德国的所有侵略罪状中,就这条最有争议。在原时空的1938年的奥地利和平合并时,竟然获得了高达99.73%的人民公决支持票(当然,这个比例实在高得离谱,要么纳粹作了手脚,要么那些反对的人觉得没有希望,直接弃权了)。在二战结束后,奥地利与德国之间也曾经有过多次相互合并的意图。
至于南斯拉夫帝国,则是法国当初为了阻止德国的势力扩张,让一些宗教不同,意识形态冲突的民族强行地拼凑出来的一个国家。这种拼凑导致了长期的种族压迫和种族冲突。在原时空二战期间,为了避免卷入战争,南斯拉夫皇族实际上已经与纳粹政权和意大利政权达成协议,进入轴心国的“势力圈”。然而同盟国指使将军进行了兵变,导致德国出兵南斯拉夫,并开始了由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抵抗运动。南斯拉夫卷入了血腥的战乱。
在二战结束后,铁托靠高压政治,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南斯拉夫共和国。铁托去世后,这个国家解体,民族之间再次卷入大大小小的多次血腥战争和种族清洗。南斯拉夫的战乱实属人类政治的悲剧,
当时南斯拉夫皇帝已经于1934年访问法国时被暗杀。南斯拉夫由目前由13岁的王储和他的舅舅共同执政。国内政治一片混乱。只要法国一松口,在这个国家组织独立运动轻而易举。德国一旦支持同属天主教国家的斯洛文尼亚独立,就能取得进入地中海的另一通道。
布鲁姆在电话的那端还在犹豫,尧明就笑道:“奥地利的合并嘛,差不多可以算德国的内政。只需要欧洲的任何一个大国同意就行了,难道你希望我去找意大利吗?”
“至于南斯拉夫嘛,国内民族矛盾已经相当激化,拖下去只会在将来造成更多的民族冲突,留下历史祸患,转变成战乱和仇恨循环。法西斯意大利对南斯拉夫垂涎已久了。法国国力下降,自顾不暇,已经不能有效地保护那个地区的和平。”
“意大利介入西班牙内政,德国插手南斯拉夫问题,正是中国成语的围魏救赵之策。我想墨索里尼一定会有所动作。斯洛文尼亚独立,实际上是德国帮助牵制了意大利。”,尧明解释道,“这是双赢的局面!”。
布鲁姆沉思了很久,法国既然决心与德国和解,又同德国在卡拉地峡进行了合作,限制德国进入地中海实属不智。德国将势力圈发展到巴尔干地区与地中海,也正好抑制野心勃勃的意大利法西斯。
“我是否还与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商量呢?”,他还是心有犹豫。
“你这个犹太人啊,怎么不精明一点!人家早把你给卖了,你还在那儿帮人家点钞票!”,尧明笑道。
“英国也在派人暗中劝我出兵。他们的真实意图,是让德国和意大利,在西班牙国土上进行一场与苏联的代理战!”
所谓的代理战,是指交战双方不直接出兵,或者只派出自愿军,在第三国的土地上进行的战争。就好像两个黑帮想打架,却都不愿意伤了自己家的地盘,就约了起来,随便找一家酒馆作为打斗的场地,还把酒馆的员工分成两派对打。
布鲁姆在电话那头一声长叹。对英国人他还是很了解的。尧明说的,应该不是假话,因为那正是对大英帝国最理想的结局。欧洲五大强国中,法国人民阵线将垮台,苏联、意大利与德国将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布鲁姆终于一咬牙,同意了尧明的条件,并决定在国联上,回绝大英帝国对欧洲各国不介入西班牙内战的呼吁。
“我怎么觉得我们之间,是你把我卖了,还要叫我感谢你呢?”,结束通话时,布鲁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因为我的这种方式,叫双赢!”,尧明心中笑道。第一回合成功,他已经成功地在大英帝国与法国之间制造了裂痕。
几天后,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法国总理莱昂.布鲁姆、西班牙总统曼努埃儿.啊扎尼亚同时来到了慕尼黑,与德国总理赫斯和国家社会主义党领袖阿道夫.尧就西班牙局势举行会议。
英国和法国在西班牙问题的处理意见上发生了分歧,西班牙局势的会议就只能在德国召开了。这次是会议是尧明出面倡议的,这是他策略的第二回合。离间了英国和法国后,尧明却又要出面当和事佬。
尧明第一次见到了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这个著名的“绥靖政策”的倡导者,是个69岁的老英国绅士。他表面上很温和,实际上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
布鲁姆一脸严肃,他与西班牙总统啊扎尼亚的交谈,明显多过了与斯坦利.鲍德温的交谈。
尧明的出手很简单,他把这三个要人请到一起来,主要是要让他们见一个人——杜兰蒂。
杜兰蒂神色憔悴,他老老实实地述说了乌克兰饥荒的真相。斯大林饿死了五百万人到一千万人,以这样的辉煌业绩,人民阵线必须拒绝与斯大林式的**合作。
至于杜兰蒂为什么这样神色憔悴,尧明解释得道:“杜兰蒂今年52岁,就算他能活到100岁吧。为了帮他赎罪,让他成为一个记录事实真相的真正的记者。我让他用剩下的48年,争取把乌克兰饥荒事件死亡的500万人的名字记住。这样他每天需要记忆263个名字。”

“他现在得到的惩罚很简单,每天记住263个名字,才能获得口粮。”,尧明淡淡地说道。所有在场的人,在为乌克兰饥荒事件真相感到震惊的同时,心中都升起了一种森森的寒意。这些人每个都能决定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若一步走错,就算只是记住因此丧生的每个人的名字,只怕都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一个生命的价值,又且是一个名字所能代替的!
西班牙总统啊扎尼亚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尧明在此时搬出了杜兰蒂,啊扎尼亚立即就明白了他的意图。德国人在帮自己,法国人也想帮自己,但自己必须先与斯大林划清界限。
“糟糕!”,啊扎尼亚突然一声大叫,把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
“我的国库黄金!”。啊扎尼亚痛苦地叫喊道。
“反叛军在进攻首都马德里。为了保证人民阵线将来的武器供应,我将国库的黄金分成了两部分。一小部分运到法国。在西班牙**的再三催促下,最大的一部分黄金,包括其他贵重艺术品,都要运到莫斯科,用于换取苏联的武器。”,啊扎尼亚解释道。
“还有挽救的余地吗?”,大家焦急地问道。这批黄金一旦运到莫斯科,斯大林就能名正言顺地介入西班牙内战。
“去莫斯科的轮船要走英吉利海鲜,也要通过德国海军能覆盖的波罗的海。从时间上算,英国和德国都能帮助截取这批黄金。”,啊扎尼亚说道。
“大英帝国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将这批黄金截下来。”,英国首相鲍德温眼露精光,说道。这可是一个国家的国库啊!
“当然,大英帝国一旦得到了这笔黄金,自然也会义不容辞地为西班牙人民政府提供军备。”,鲍德温很老奸巨滑。既然“不干涉”政策不成功,那大英帝国就自然地想唱主角。
“这样吧,得到黄金的国家,不仅要替西班牙人民政府提供武器,还要帮助揭发乌克兰饥荒事件。”,尧明淡淡地说道。即便大英帝国要控制西班牙,也必须与莫斯科彻底断绝关系。只要斩断伦敦与莫斯科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即便将来欧洲有变故,德国也不用担心两面作战。
鲍德温眼中精光一闪,意味深长地看了尧明一眼。
会议的结果很明确:西班牙人民阵线与西班牙**划清界限。英国、法国将出售武器与西班牙人民阵线,并承认其为西班牙唯一合法政权。
鉴于德国在世界和平上做的一系列努力,德国被欢迎加入国联。国联将讨论,正式废弃《凡尔赛合约》。
国联将谴责苏联在乌克兰制造的饥荒事件,同时谴责意大利对佛朗哥政权的军事支持。
然而,两天后,尧明得到了大英帝国的电报。因为海上的“气候原因”,英国很遗憾地错过截获西班牙黄金的运输船只。截获这条黄金运输船的任务落到了德国的头上。同时根据协议,德国必须出面为西班牙人民政府提供武器,并主动揭露杜兰蒂。
尧明大吃一惊,这才真正地体会到英国政治家的厉害。西班牙国库的黄金算什么,国际关系远远比黄金重要!
若尧明得了这批黄金的话,德国只多了法国这个摇摆不定的盟友,却必须出面帮助击败意大利,同时还与苏联结下不解之仇恨。
尧明只好安排截取黄金,以及揭露乌克兰饥荒事件的活动。与苏联的仇是结定了。
尧明并不想堵死与意大利修好的路。他开始呼吁由西班牙人民阵线与佛朗哥政权谈判,靠重新大选,和平解决西班牙问题。
同时,尧明派出里宾特洛普为专使,秘密地与墨索里尼联系。他暗示墨索里尼,若接受和平解决西班牙问题。尧明就将截获的这批黄金暂时扣住,在将来送还给选举出来的新政府。这是对西班牙人民最理想的结局,少了这批黄金转换成的武器,将少了无数生命的流逝。而这批黄金,正好用做战后重建家园。
若佛朗哥不答应和平解决。这批黄金则将兑换成德国武器和军队。尧明有绝对的信心击败意大利支持的佛朗哥。
1936年9月,因为乌克兰饥荒事件的揭发,西班牙人民阵线主动宣称将西班牙**排除在外。法国支持的西班牙人民阵线与苏联操纵的西班牙**开始在犬牙交错的地盘上相互对垒。
佛朗哥则趁机对人民阵线展开了猛烈的军事进攻。这让尧明吃了一惊。但仔细一想,却又合情合理。佛朗哥想建立独裁政权,真正畏惧的不是已经因为过度杀戮而丧失民心的西班牙**,而是一直保持温和与克制的人民阵线。
西班牙人民阵线两面受敌,形势紧张。尧明只好与布鲁姆商议,准备由德国和法国联合发兵西班牙。陈毅与依芭露丽的国际纵队也基本组织到位了,正好派到西班牙战场。
就在德国调集一切资源,准备参与西班牙战事的同时,尧明突然接到了隆美尔从中国发来的紧急电报:“日军加强集结,在绥远附近动态异常。我方必须加紧备战!”
中华民国的绥远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在1936年时,是苏联支持的外蒙古以及王明的苏维埃政权,中华民国的阎锡山山西地方势力与日本支持的满洲国和其他伪政权的势力交汇点。
原时空,绥远抗战发生在1936年12月。现在日军在这个地方提前异动,说明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节奏提前了。
尧明再次大吃一惊,对着电报思索了很久。“糟糕!忘了投鼠忌器!”
通过截取黄金与揭露乌克兰饥荒事件,德国在欧洲重创了斯大林。他与日本开始合作了!在原时空二战期间,在德苏战场上早期大败的斯大林,与日本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调走了在亚洲的部队,放弃了在亚洲对日本的牵制,使得日本放下一切包袱,全力以赴地入侵中国和东南亚。
而日本方面,自从放弃与德国结盟以后,一定在想如何建立新的国际盟约,实现其侵略中国的野心。
目前苏联牵制着日本关东军,是延缓日本向中国全面发动侵略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方面,也一直同时在打类似于李鸿章的“以夷制夷”的苏联牌。而自己在欧亚大陆的另一侧,打“西班牙内战”牌的时候,却把那边牌桌上的变化忘记了。
这时候他突然体会到希特勒在苏联战场上,看到从亚洲调来的苏联部队的心情。而自己现在面临的局面,比那时候还要糟糕。一个把握不好,自己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现在刚刚恢复元气的德国,竟然要同时面对两个战场,其中一个战场竟然在遥远的中国!尧明陷入了极度被动的局面。他在思索靠斯洛文尼亚独立,对意大利搞“围魏救赵”的时候,老谋深算的斯大林却在搞“借刀杀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