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军机阁之争(第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城,军机阁。
军机阁位于大明宫南,承天门内,地位机要。
若隆正帝有事相询,只一刻钟,军机阁大臣便可入内以便咨询。
在过去的十年里,不管军机阁有没有太尉,不管太尉是方南天还是叶道星。
他们的存在,其实都是名不副实,甚至是名存实亡的。
军机阁真正的大权,始终都掌握在以牛继宗为的荣国一脉军方力量手中。
而无论荣国一脉内部是否有利益相争,当面对非荣国一脉的对手时,他们都会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即使手中掌握着大秦臣,大多时候都讲究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讲究儒雅之气度。
而军机阁内,即使寻常时候,也都处于一种肃穆沉重的氛围中。
所以,岳钟琪在军机阁待的很不愉快,处处滞涩。
平日里,他也极少开口,甚至极少在军机阁内待,大多时候,都在城外蓝田大营驻扎,训练军务。
只是今日,他不得不来。
因为今日之会,将会重新划分军中各方的利益。
不管是为了被视为砧板上鱼肉的长城军团,还是为了他自己,岳钟琪都没有轻易错过的理由。
秦梁身为太尉,为军机阁之,主持日常议事。
高大健壮的体魄上,是一张面若重枣的赤脸。
三尺黑密长须,更添威严。
双眼冰冷的扫过阁内其他四人,秦梁沉声道:“为了军中制度的完善,黄沙军团的分拆已经展开。
原本二十万大军的黄沙军团,分拆成武威军团和西域军团。
其中,武威军团五万人,驻扎武威、金城一线,以防青塘及北面草原上的敌意。
剩余十五万大军,驻扎哈密卫、从化、伊利、克拉玛伊、及曳迷离五处。
武威军团,由天水子,左将军郑德担任军团长。
西域军团,由金城伯,征西大将军王巩担任军团长。
此议,诸位可有意见?”
牛继宗、温严正、施世纶三人分别摇头。
虽说无论是武威军团长郑德还是征西大将军王巩,皆为秦梁麾下心腹大将,看似黄沙军团仍在秦梁掌控中。
但真正明白的人,都清楚,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从今日起,庞大强悍的黄沙军团,将成为历史。
虽然西域军团人数依旧巨大,但将十五万大军扔在西域的万里河山中,几乎连朵浪花都翻不起来。
而漫长的补给线,更制约了大军的行动。
甚至在未来的三五年中,这十五万大军的根本任务,并不是作战,而是农垦屯田。
什么时候能够自给自足了,什么时候大军才会进一步扩展这五地之外的地盘。
因此,黄沙军团真正的力量,已经从恐怖的二十万大军,变成了区区五万兵马……
这种情况下,即使牛继宗等人,也不会再奢求让秦梁交出武威军团长的位置。
那一点都不现实。
然而,岳钟琪却忽然开口道:“太尉,下官却有些疑惑……”
秦梁眼眸一眯,冰冷的眼神看向岳钟琪,寒声道:“不知,岳将军有何疑惑?”
岳钟琪似听不出秦梁语气中的不悦,道:“武威军团长和西域军团长的人选都极为妥当,王将军和郑将军下官也都认识,知道其二人都是老于军伍的悍将,足以担当重任。
而两人麾下的各都指挥使、营指挥使,也都是黄沙军团中的得力将校,下官……”
“岳将军,不要浪费时间,这里不是内阁,不需要口是心非铺垫过场。你有问题,直言便是。”
牛继宗淡淡的插口,打断了岳钟琪的话。
“呵……”
温严正啜饮了口茶后,笑了声,道:“老牛,岳将军原是方太尉手下大将,与咱们不是一道人。方太尉当初便以玲珑的交际手段闻名,岳将军受到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是每个军人,都和咱们一样不近人情。”
牛继宗闻言,哼了声,不过没有再说什么。
岳钟琪对两人的话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温严正提到方南天时,他眼角动了动,等牛温二人罢休后,他才道:“既然如此,那下官就直言相示了。
这位曳迷离驻地的营指挥使,叫赵虎,今年不过十八岁。
太尉,曳迷离乃前准格尔汗国龙城所在之地,地位机要。
只安排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去担任营指挥使,镇守方圆千里之地,是否妥当?”
秦梁闻言,沉声道:“十八岁又如何?岳将军,赵虎虽然只有十八岁,但他身上的战功,并不逊色于你。”
岳钟琪闻言,抽了抽嘴角,道:“这下官是知道的,赵虎原是寿山伯府的世子,跟随宁侯贾环两次出征西域,甚至曾亲手俘获一蒙古王子,立下赫赫战功。
可是,他毕竟只有十八岁,下官以为,他是否真的能受此重任?”
秦梁淡淡道:“曳迷离地处盆地之中,四面环山,又有风魔之地为屏障。该处只需驻扎五千兵马,就足够保证当地安危。
趁此机会,给予下一辈敢战之人一个锻炼的机会,也是好的。”
岳钟琪闻言,想了想,道:“下官听说,宁侯在西域所置的田庄和牧场,就在那里……”
“岳将军!”
秦梁沉声道:“本兵希望你能就事论事,如果你以为这五千兵马会成为贾家私兵,大可单独上书陛下,呈汝所奏,由陛下定夺即可。
本兵也等着你的弹劾。”
岳钟琪闻言,忙起身道:“太尉,下官绝不是此意,只是认为……罢了,既然太尉以为可借此机会,提携后进晚辈,下官附议。”
秦梁并没有对岳钟琪的附议表示任何谢意,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后,继续下一个议题:“黄沙军团的拆分,是因为随着西域收复,大秦的西疆向西延展三千里的缘故。
为了避免军费的浪费和更好的稳固西疆,黄沙军团自上而下,都愿作出调整。
这是军团的义务,也是该有的担当。
也为其他七大军团做出表率。
曾有人说,武威秦家镇守西北一甲子年,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王,黄沙军团,是秦家私兵。
这种荒谬之言,本兵自然不认。
秦家世代武勋,满门忠义,岂容屑小污蔑?
也正因此,当朝廷和军机阁认为拆分黄沙军团,更符合大秦的利益时,本兵当仁不让的配合行事。
不仅如此,本兵以为,只是这样,还不够完善。
既然要改,那就大改!
如今大秦的军制,是仿前朝,又借鉴宋朝军制所定。
为防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所以一处军团,少有轮换调离之事。
大秦开国之初,天下皆为四战之地,这种军制,使得大秦铁卒战力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时至今日,准格尔蒙古被灭,西域归复,四海承平。
三十年内,大秦几无战事。
再保持原有的军制,本兵以为,已经不合时宜。
所以今日议题,便是是否该开启,八大军团轮调制度。”
此言一出,饶是众人事先都已经知晓,心中有所准备,可心中还是忍不住有些悸动。
在座诸位皆以军为本,若是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他们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
麾下的利益团体,也将分崩离析。
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
ps:一会儿还有一章,另外这个坑是为了最后结局挖的,这个月应该能完本,填坑,努力填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