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一觉醒来希望自己未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一觉醒来希望自己未婚
我们在热烈追求爱情“结局”的当口,
不会想到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一觉醒来,
竟希望自己未婚。
一觉醒来,收音机里正在探讨一个统计数字:有人做了一个婚姻调查,虽然大多数台湾人对自己的婚姻表示满意,但有百分之二十八的人,希望自己早上一觉醒来,还是个无婚一身轻的单身贵族。
百分之二十八,其实不算高,不值得大惊小怪。
不过,跟美国和澳洲的已婚者比起来,有这种“奢望”的人算是比率挺高的,美国夫妻只有百分之十六,澳洲是百分之十八。在台湾,“跳进去的想跳出来”的人比率是比较高了些。
香港学者分析,认为这象征着三地对婚姻的态度不同。言下之意,似乎是台湾人对婚姻态度比较不认真。我不这么认为,事实上可能正好相反。
美国式婚姻离离散散乃兵家常事。跳出去也容易些,所以如果有了婚姻问题,不是离,就是找婚姻专家恳谈,不必只在梦醒时分,意识朦胧之际,懊恼自己过去向往的婚姻梦原来沉重。本地婚姻的传统约束力还是比较高,大多数人还是相信婚姻是一辈子的决定,而进入婚姻的男女压力也自然沉重,多数婚姻之所以能够维持,压抑忍让重于沟通。
一进入婚姻,即失去部分或全部的自己,走入婚姻越久,“自己”这个生命体往往变得气若游丝,而“大家”都认为这样才是理所当然的美德,仍是本地婚姻的大问题。
过去向往的婚姻梦原来沉重
相关的数据还显示,有六成的丈夫希望妻子更热情。(我想,妻子们也不是不想热情,只是每天身心俱疲忙到晚,已经没有力气热情。)另外四成呢?是已满意于太太的热情相待,还是不再奢望?
相对的,有六成的妻子希望丈夫更尊重自己。七成夫妻希望讨论一下婚姻生活为何缺乏了情趣。(以上这两者,据我观察,一要求讨论下来,往往变成了指陈对方错误的吵架。)
无论如何,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反省,到底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婚姻?两个喜字凑在一起,等于爱情成功,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信条。

大家都觉得,能够赶紧寻觅到终身归宿总是好的,乃至于好多人在很年轻的时候,把婚姻想得太简单。我们在热烈追求爱情“结局”的当口,不会想到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一觉醒来,竟希望自己未婚。
梦醒时分不再骗自己
婚姻不是结局,是过程。美满婚姻,更必然是一个冗长的过程。走入婚姻前,确实不能只凭俗话说的“要靠一股傻劲”。这一代对婚姻的要求高多了——不只要有人相扶携,还要能圆梦;不只要**,还要能做自己。
对渴望早日进入婚姻者,这个数据虽然泼了冷水,但也还是有它的人性趣味。一位刚离婚的朋友看到这个数据后,打电话给我,开玩笑道:“我稍微好过了些——有近三分之一的已婚者在做白日梦,希望他们还没结婚,至少,我已经不必在梦醒时分骗自己了!”
我笑了——她还真有幽默感呢!我相信,曾因破碎婚姻伤神买醉的她会慢慢好的,我相信。因为自嘲本身就是一种疗伤的能力。
不过,我也相信,那些希望自己一觉醒来是单身的人,即使梦想成真,百分之九十的人也会在几年后又被爱情之火燃烧,又想重新投入婚姻。
认为“姻缘圆满人生才圆满”的价值观,对我们来说实在是根深柢固,很难逃脱。特别是在寂寞得万虫钻心的时候,总会觉得走上姻缘路才能觅得解药。
其实,老是感觉寂寞或混乱的人,如果不去寻找病因,婚姻只会让他更寂寞、更混乱。对婚姻的渴求,对于现代男女的空虚心病,只有麻醉作用,没有治疗效果。
这一层道理,希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未婚的人,应该都懂得。
箴言:
每一个爱情都会累,这不是悲观者的话,而是乐观者的洞明事理;如果你学会聪明,学会乐观,你会明白,世上没有永远的爱情保证班办,还好考坏了还是可以卷土重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