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 44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怎么会呢……”
宝意望着宁王太妃, 两世的委屈与不甘在这一瞬间都如冰雪消融。
可她此刻不能显露任何情绪, 她不该知道任何有关自己身世的事。
她就像一个普通的小丫鬟,在听到这话之后, 第一个反应便是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
宁王太妃心疼地看着她,听着他们宁王府的金枝玉叶结结巴巴地说道“我娘亲是陈氏, 我的奶奶是孙嬷嬷……”
“不!”宁王太妃握着她的手,一字一顿地道, “你的的确确是我的孙女,是我宁王府的血脉,来。”
她一抬手, 站在旁边的张嬷嬷便连忙抹干了眼泪,然后拿出了那章泛黄的小像。
宝意看向宁王太妃, 宁王太妃对宝意说道“看看。”
宝意伸手接过, 慢慢地展开了这张小像。
当她的目光落在小像上画着的少女时,也不由得怔住了“这是……”
张嬷嬷轻声道“这是太王太妃的小像,搁在妙华庵太王太妃曾住过的院子里。”
宝意喉咙哽住, 看着这画像上几乎同自己一模一样的少女。
这一刻,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祖母能认出自己了。
这小像上画着的少女, 真的跟自己好像好像。
她原本想着, 自己是王府的血脉, 但是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
如今见了祖母, 也分毫不像她。
自己还能像谁呢?
虽不怀疑自己是宁王府的血脉, 但宝意也觉得迷惑。
这一下, 却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
宝意一时想笑,一时又想哭,眼泪落了下来,热热地砸在手背上。
她伸手去抚摸那小像,动作很轻。
张嬷嬷看着她的动作,眼中再次含了泪。
宁王太妃的声音响起,对着宝意说“你曾祖母很早就没了,走得比你曾祖父还要早……”
若非如此,怎会所有人都不记得太王太妃的样貌?
而同她生得这般像的宝意,又怎会被认不出来是王府血脉?
宁王太妃说这些与宝意听,是希望宝意不要因此怨恨宁王与宁王妃。
然而她一边说着,却也是一边闭上了眼睛“真真是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
他们的金枝玉叶就被这样错换了,回到府中,却是连至亲也认不出她。
就是因为宝意长得既不像爹又不像娘,偏偏像了早逝的曾祖母。
太苦了,她的孩儿这么多年,在府里真是受太多苦了。
宁王太妃流着泪,却感到一只小手轻轻地搭在了自己的手背上。
她睁开眼睛,就看到宝意站在面前,小鹿般的眼眸望着自己。
“祖、祖母?”少女毫不自信地叫了一声“祖母”,然后像是为了安抚宁王太妃一般,让自己露出了一个尽量灿烂的笑容,“祖母不哭,宝意不苦……”
宁王太妃看着这个良善的孩子,看着她明明眼含泪光,还要安慰自己的样子,终于忍不住抬手将她拉进了自己的怀里,抱着她大哭“宝意啊!我的孙女……我的宝意啊!”
“祖母……”宝意伏在她的怀中,再也忍不住泪水,抓着太妃的衣袖哭了起来,“呜……祖母……”
祖孙二人哭作一团。
张嬷嬷在旁也是止不住地流泪。
宝意这两辈子的委屈,都在此刻化做泪水,尽情流淌。
在见到这张小像之前,她还不知道该怎么证实自己的身份。
终于,这血缘到底还是得到了证明。
宝意哭得这样厉害,整个人哭得都在不停地颤抖,就好像是无根的浮萍寻到了归处。
宁王太妃的心都要被她哭碎了,她摸着宝意的头,向她保证道“好孩子……不怕了,奶奶在……奶奶来了。”
“奶奶……”宝意在她怀中哭得不能自已。
她曾经有过世间最好的奶奶,是她最大的庇佑。
如今她又有了奶奶,同样要给她此生的荫庇。
宁王太妃在五台山清修这些年,青灯古佛相伴,寻得了心中的宁静。
可这宁静都在宝意面前都碎了。
她流着泪,想着这孩子受的苦楚,只恨自己怎么没有早点回来。
宝意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她尽情地哭出了声,要释尽心中的委屈。
张嬷嬷也是不住地哭,可是怕二人情绪太过激动,只忍住了泪意,渐渐地劝住了太妃。
那两个嬷嬷跪在地上,完全不敢说半句话。
她们没有想到,陈氏竟然这样大胆,敢奴役他们宁王府的金枝玉叶。
更没有想到,自己认错了郡主,竟然害得真正的王府血脉受了那么多的苦。
“太妃,太妃可得爱惜自己。”张嬷嬷红着眼劝慰道,“如今郡主能依靠的可就是您了。”
是啊,如今宝意还没有认祖归宗,能够为她做主的就只有自己了。
宁王太妃渐渐止住了泪,抱着怀中的孙女对张嬷嬷点了点头。
张嬷嬷见状放松了下来。
宁王太妃拍着宝意的背,恢复了一贯的果决与威严。
她的目光扫过跪在地上那两人,两个嬷嬷立刻颤抖了起来。
“太妃饶命!”两人砰砰地磕起了头,口中哀求道,“太妃饶命!”
宁王太妃平复了呼吸,开口道“来人——”
守在外头听了全部的王管事心跳急促,口舌发干,转了进来“奴才在!”
宁王太妃说道“把她们押下去,好好关着。”
“是!”王管事立刻唤了人进来,把这两个哭丧个不停的嬷嬷给拉了下去。
他临走前又看了宁王太妃和她怀中哭泣的宝意一眼,心想着宁王府这是要变天了。
宁王太妃坐在厅中,心中余怒未消。
这两人只是愚蠢,那胆敢愚弄他们的罪魁祸首还在府中!
这次回去,她定然要让那毒妇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偌大的正厅里,如今只剩下宝意的哭声和张嬷嬷偶尔的一声抽泣。
等到宝意宣泄尽了心中的委屈,也止住哭声以后,厅中就恢复了安静。
从宁王太妃的怀中抬起头来,宝意跪在地上,满眼孺慕地望着她“奶奶,宝意不是在做梦,您真的是我奶奶……”
“没错。”宁王太妃为她擦干了眼泪,摸着少女的脸道,“我是你的奶奶,而宁王谢衡是你爹,王妃洛氏是你娘。你姓谢,你的名字当是谢宝意,是我们宁王府的金枝玉叶,是大周朝一等一的贵女。这么多年你受的委屈,奶奶都会为你讨回来,一定要让你风风光光地认祖归宗。”
该是宝意的,她都要给她拿回来。
而且还要加倍地补偿她。
张嬷嬷去拿了热水与毛巾来,让祖孙二人都擦干了脸上的泪痕。
宝意待在祖母身边,两人有说不完的说话。
宁王太妃问了宝意很多事情,问她在府里如何,问得无比仔细。
她知道宝意是个好孩子。
从见第一面开始她为了护住自己把手肘摔成那样也不说,就知道她是怎样的性情。
宝意这些年在府里经历过什么,张嬷嬷早已经打探得一清二楚,宁王太妃现在要让宝意再说一遍,不过是想知道自己的孙女这些年的成长轨迹。
只是听着宝意说府里的事,都是报喜不报忧,她心中就越发疼惜这个孩子。
王府真正的金枝玉叶,当了奴仆之女的丫鬟,看着别人鸠占鹊巢,霸占了本应属于她的宠爱和人生。
不知道的时候还好,现在孩子知道了,心中当何等的委屈?
可她的小宝意依偎在自己身旁,看起来只是纯然的欢喜。
这欢喜中还带着点怯意,仿佛仍旧不敢相信自己是真的王府郡主。
那毒妇那样对她,这孩子该多想有对她好的亲人啊。
宁王太妃伸手,为她将一缕长发挽到了耳后。
她小鹿般的眼眸也像极了她的曾祖母,宁王太妃都在想,自己怎么没有在见她第一眼的时候就想起来呢?
到底是老了。
还好自己回来了,还来了妙华庵,见着了那画像。
否则等见过太王太妃的老人都去了,这小像又一直没人找见,他们宁王府真正的骨血就要一直沦落在外了。
宝意同祖母说了很多,都是开心的事。
她说着府中谁一直对她好,完全不说人的恶。
宁王太妃反复地听见冬雪、李娘子等几个名字,又听见宝意一直在说起易行。
少女像是还没有改口的意识,仍旧把她的哥哥叫做公子。
宁王太妃又想到宝意在府中收到欺负,差点没命,还好是行儿把她要在了身边。
她忍不住握紧了孙女的手,心中感谢佛祖保佑。
尤其是想到张嬷嬷说的,在闹天花的时候,那毒妇还想将自己的宝意儿也拉着进去。
若不是行儿拦着,宝意此刻怕是已经殒命在那一方小院里。
这孩子如今能站在自己面前,与自己相认,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傻孩子,还叫什么公子?”听宝意又说起行儿,宁王太妃打断了宝意的话。
她握着宝意的手,满眼心疼地望着自己的孙女,“那是你亲哥,你该叫他三哥。”
行儿如今就在庄上,宁王太妃没有立刻让人回去给王府递消息,却先让张嬷嬷过去叫了孙子。
院子里,谢易行的棋盘掉在地上,棋子纷乱落地。
他望着面前的张嬷嬷,方才她说的话犹如惊雷,在他耳中轰隆作响。

跟这里离着一段距离的众人都听他说道“宝意如今在祖母院子里?张嬷嬷快带我过去。”
霍老听到宝意的名字,也十分想跟上去。
可他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显然又是王府密辛,他是外人,得按捺住。
李娘子跟刘嫂子也听见了动静,匆匆地从厨房出来,只看见张嬷嬷推着三公子离开的背影。
两人都来到霍老身旁,一叠声地问道“霍老先生,这是怎么了?”
“是啊,发生了什么事?”
霍老也是满心焦虑,吹着胡子道“我怎么知道?隔得太远听不见!”
白翊岚也没听清楚,方嬷嬷方才说话的声音太小。
不过他不像院中的另外三人,他想听只要直接过去就好了。
他的身形犹如惊鸿自隐蔽处掠过,比谢易行还快一步来到宁王太妃的院子里,找了个能听见里面动静的角落藏身了下来。
谢易行被张嬷嬷推着来到了祖母院子里,一进正厅就见宁王太妃拉着宝意的手。
见他进来,依偎在宁王太妃身边的少女就立刻望向了他。
谢易行见到宝意那一双兔子般的眼睛带着犹豫,又隐含激动地望着自己。
宁王太妃松开了宝意的手,推了推她说道“还不快去见见你三哥。”
白翊岚在藏身处听到这句话,抱着剑的手臂顿时一僵。
他看着宝意站起身来,然后慢慢走到了谢易行面前。
方才在祖母面前,宝意才彻底地哭过一轮。
她以为自己已经将委屈悉数宣泄了出来,可现在一见到哥哥,她就感到自己的眼泪又要下来了。
除了宝意自己,没人知道她等到今天这一刻,忍受了多少委屈。
她在自己的亲哥身边这么久,受着哥哥的爱护,有好几次都差点脱口而出叫他“三哥”。
因为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都硬生生地忍了回去。
宝意来到哥哥面前,她身上仍旧穿着丫鬟的衣裳,可是看着哥哥目光却可以不一样了。
多少次了,她想要这样光明正大地站在他面前,用妹妹的身份面对他。
谢易行少有情绪外露的时候。
可自他的腿被诊断能好,这些情绪就像是渐渐回到了他身上。
他坐在轮椅上,望着来到自己面前的少女。
宝意像是想要对他笑,可是嘴角才一牵,就先发出了一声哽咽。
谢易行看着她,想起她来到自己院中的那一天,仿佛也是这样,像是看到了庇佑。
“三——”宝意一开口,眼泪就再次涌了出来。
她抬手飞快地抹去了,望着哥哥,对他露出笑容,“三哥。”
谢易行抬手,宝意低头望着他的掌心,然后慢慢地抬起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
坐在轮椅上的青年拉住了她,看着她顺从地在自己面前蹲了下来。
宝意仰头望着他,谢易行的目光落在了她的脸上。
想要将这个妹妹细细地看清楚。
他从不觉得柔嘉亲切,总想着这是因为自小分离。
可没有想到却是这样。
宝意感到他的手指触碰到了自己的脸,听哥哥叫自己“宝意?”
“哥哥……”宝意仰望着他,像是仰望着太阳,叫他,“哥哥……”
谢易行感到有温热的泪从指尖滑过,令他又想起她是如何来到自己身边。
然后在那个雨夜,又是如何差点被陈氏扯进柔嘉的院子。
他们兄妹,一个因为那场战乱而不能行走,一个则被人换走。
没有人能比他更懂妹妹的苦。
他再开口时,声音里已经带上了几分沙哑“宝意,你受苦了。”
宁王太妃看着自己的孙儿跟孙女,从上首站起了身。
她来到了两个孩子面前,对孙子说“是啊,你的妹妹受苦了。还是多亏了行儿你,你妹妹才能活下来。”
闻言,兄妹二人都一起抬头望向了祖母。
只听她说道“如今祖母回来了,再也没有人能够欺负你妹妹了。”
宁王太妃已经有了决断,没有要隐瞒宝意才是宁王府血脉的意思。
消息从她的院子里传了出去,立刻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庄子。
小厨房里,李娘子听到这事,惊得连锅铲都要扔了“什么?宝意才是郡主?”
宝意才是真正的郡主?!
天呐,她们小宝意?!
刘嫂子更是震惊得话都说不出来。
他们竟曾经跟郡主同桌吃饭,她甚至还吃过郡主做的饭!
她听李娘子在兴奋地念叨“难怪了,难怪了!”
李娘子一直觉得宝意这么好的一个孩子,怎么会摊上陈氏那样一个娘。
现在听到宝意是真的金枝玉叶,尽管意外,可是又觉得这才是应该的。
只有像王爷和王妃那样的好人,才能生出宝意这样的好孩子!
她再一想到那个雨夜陈氏在外面的表现,为这妇人的恶毒狠狠地打了一个寒颤。
“陈氏这毒妇真是……真该打下十八层地狱,千刀万剐!”
可是现在——她们宝意的好日子要来了!
霍老心情复杂,他才要到手的孙女就这么飞了!
他就说那个老太太不对劲了,没想到不是谋夺着认干孙女,而是谋夺着要认亲孙女!
宁王府真正的金枝玉叶,如何可能跟他学这造假之道?他看好的传人也没了!
白翊岚的心情不止复杂,简直跌宕起伏。
谢易行跟宝意如今都还在宁王太妃的院子里,可他却第一次离开了谢易行身边,来到了长满梅树的后山上,在这里独自坐着。
最开始宝意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是个被欺负的小丫鬟。
她会吹南地的曲子,可怜的模样又令他动了恻隐之心,才找谢易行把她调到了院子里来。
看着她从容易受惊到渐渐变得安定开朗,白翊岚都还没想清楚自己心里对她到底是怎样的喜欢,她就成了郡主。
两人的身份差距陡然增大,他就算是这时候想明白也没用了。
谢易行坐在轮椅上,目光向外望去,也是想到了这件事。
本来白翊岚跟宝意,一个是他的影卫,一个是他的丫鬟,两个人在一起没问题。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宝意是他的妹妹,是宁王府的金枝玉叶,尤其还受了这么多的苦。
在把她认回来以后,他们的父母肯定不会让她嫁给一个影卫。
不过宝意眼下这样高兴,祖母也高兴,谢易行也就暂时将这事放在了一旁。
……
又两日,宁王世子回了京,洗去一身风尘之后便又立刻来了庄上,来接祖母回去。
一来就发现车驾已经准备就绪,所有人也都早早上了马车。
仿佛就在等着他来。
谢嘉诩还有些意外,王管事小跑上前来,对他说道“世子,太妃心疼世子奔波,于是早早就命我等准备好了,让世子不必等。”
宁王太妃的声音从里面传来,说道“嘉诩来了?”
“祖母。”谢嘉诩对着宁王太妃所在的马车行礼,“孙儿恭迎祖母回府。”
“好。”宁王太妃说,“我们这便走吧。”
“是。”谢嘉诩应了一声,便翻身上了马,带着车队启程回府。
宁王府的车驾那日浩浩荡荡地离城,今日又浩浩荡荡地回来。
城里因着危机已经过去了,又渐渐恢复了生机。
城中百姓一看宁王府的车驾,自觉闪避到一旁看着他们经过,都听说这是宁王太妃回来了。
宁王太妃在五台山清修多年,这次回来,是宁王世子亲自去接。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件事——
天花要结束了。
车队进入了朱雀大街,宁王妃、谢临渊和谢柔嘉都穿戴隆重地出来迎接。
宁王正在朝中,无法在门口迎接。
谢嘉诩勒停了马,从上面下来,回到了宁王妃身边,同母亲与弟妹一起等祖母下马车。
柔嘉望着宁王太妃的马车,压下了心中的紧张。
她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不过就是宁王太妃一回来,就要将宝意认回来罢了。
这样想着,她垂下了眼睫,等着这位祖母现身。
马车停稳,张嬷嬷从马车上下来,然后在马车侧旁等着。
众人就见宁王太妃从掀开的帘中探出了身。
她穿着朝服,虽鬓发已白,但气色却好。
宁王妃一见婆婆这般有精神,首先松了一口气。
宁王太妃由张嬷嬷与王管事扶着下了马车,一落地首先看向了儿媳。
然后再看了两个孙子,最后看向柔嘉。
宁王妃脸上露出了笑容,刚要迎上来,就见宁王太妃又收回了目光。
她看着马车,对着车厢柔声道“宝儿,下来吧。”
宁王妃一愣,想着马车里是还有谁?
柔嘉抬起了眼,右手在袖子的遮掩下一紧。
她是想过说宝意会认祖归宗,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顺着宁王太妃的话,马车帘子再次掀开。
这一次,从里面伸出了一只手。
这只属于少女的手上戴着一枚玉镯。
那玉镯后的衣料再一露出来,同柔嘉身上穿着的这件一模一样。
任谁一看都知道,这即将从马车上下来的少女,穿的是郡主的朝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