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地狱登天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翻开后的第一页写着:“我不知道这些文字,能否被后人看见。可我必须记录下这一切,至少能说明,我曾活着。”
……
王贵第一次见到铁冠道人时,是在一场葬礼上。
死的是镇子上的李老财主,他活的富贵,死的也是轰轰烈烈。老财主的大儿子为表孝心,特意请了全镇的男女老少过去哭坟。只要过去的,无论是谁,都有赏钱。
下葬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哭。王贵却指着下葬的李老财主说:“娘,他在动。”
王贵的娘伸手甩了他两巴掌,让他不要多嘴,跟着一起哭。
“他真的在动。”
王贵当时不过才九岁,没有人会在意他的想法。王贵就眼睁睁看着棺椁中,那只尚在动弹的手,被棺材盖子给合上。
葬礼结束,王贵的爹娘兴冲冲去找大户家讨要赏钱,却被送葬的道士给拦下。
“这个孩子和我有缘,我打算收他做徒弟,你们看愿不愿意?”
那个道士看上去年纪不算很大,头顶一尊铁冠,身上的道袍干干净净,和小镇旁山神庙里面如同乞丐的道士截然不同。
王贵的爹娘犹豫了一下,最后在道士取出二十两放在他们手上之后,两人便欣然同意。
王家还有五个孩子要养,王贵是其中最小的孩子。王贵的爹娘,其实已经没有能力再养活起这个孩子了。
与其让他饿死在家里,还不如将他送出去,至少还有个归宿。
王贵的爹让王贵跪下来,给道士磕了三个响头。王贵的娘将手上的红绳摘下来,给儿子戴上。
从此,王贵就跟随这名道士修行,并改姓张。
道士名叫张中,号铁冠道人。他的地位很高,两人每寄宿一家道观,张中都会被恭敬的尊称为祖师。而张贵,也会受到同样的照顾。
张贵跟着铁冠道人云游了很多地方,一边学习道法。走南闯北之间,张贵也逐渐成长为一个身材挺拔、孔武有力的青年。
建文四年,靖难之役已接近尾声。
张贵念及自己的家人,偷偷回了趟家乡,没想到原本的小镇已经十室九空,到处都是被战火摧毁的断壁残垣。
他跑到家里,发现家中的茅草屋早就坍塌,里面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张贵当时疯了一般去寻找线索,从小镇找到县城,最后在南京,找到了当年李财主的儿子。
这个昔日的富家公子,因为皮肤白皙,模样俊俏,成了贵人们的玩物。
他得知张贵的身份后,不由得嚎啕大哭。
战争开始时,谁都没想到燕军会行动如此迅速。还没有等小镇上的人反应过来,燕军便已经到了家门口。
好在燕军统将还算治军严整,只是和官军打了几次,并没有袭扰周围的村民,将官军击溃后便率军撤走。
心有余悸的村民以为这一切都结束了,因为无论是谁掌权,对于他们这些底层的人来说,其实都无关紧要。
只要能过好眼前的日子,他们便心满意足了。
但是,他们躲过了燕军,却没有料到水贼。
兵荒马乱的时候,各地州县长官伸长了脖子,准备在这场博弈中选择自己的前程。没有人会注意,一群在乡野中肆意妄为的水贼。
镇子靠河,那群水贼从水上下来,先杀了靠近河边的几座渔家,然后抢走了他们所有的粮食和财物。
“太惨了,真的太惨了!”
似乎是他乡遇故知,李大少爷哭着对张贵说起那天的经历。

那些水贼见人就杀,老人和小孩儿,他们一个都不放过。到处充斥着喝骂声和惨叫声,他们杀光一户人家,就烧一家。一瞬间,小镇火光冲天。
李大少爷那天恰好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躲在村外的树丛里,悄悄目睹这一切。
等那群水贼离开,他才跑到已经被火焰吞噬大半的李府前,直直发呆。
一切都没了,李府里里外外的人被杀的一干二净。就连财物,也被一扫而空。
李大少爷惶惶不可终日,他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富家少爷,突然遭到这种变故,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好。
等到缓过神来,李大少爷跑到县城去告官。谁知道那群水贼早就有内应,这边刚擂鼓,那边便已经冲出来几个大汉准备拿人。
李大少爷见势不妙,骑上马就跑了出去,一路跑到南京。马也累死了,他身上的钱财所剩无几,最后昏倒在路边。醒来的时候,已经被人牙子拐到了南京城的湘红楼里,成为一名男宠。
张贵问他:“你为何不去报官?”
李大少爷摇摇头,不敢。
他这些年锦衣玉食,又经历了如此大变,他已经变得胆小如鼠,甚至说始终保持着一丝警惕。
只要稍微得到一点安全,那么即便他现在的处境近乎羞辱,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张贵叹了口气,给李大少爷留了点钱,然后去拜会了南京的几座堂口。三天之后,道门给张贵送来一个消息。那伙水贼还留在镇江,只是两个当家散伙,各分成两拨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张贵带了一把刀和一口麻袋出发,到了镇江后,分别找到两伙水贼,将所有人全都杀死。然后特意挑出两个当家的,活活凌迟,之后割下两人的头颅,放在小镇前,一把火烧了。
张贵对着自己之前的家门口磕了三个头,然后回山去找张中。
“我带你,去见一个人。”张中对于他这些天所做的事情,并没有多追究,只是带着张中,来到了金陵。
他来到了皇宫,登上了奉天殿,见到了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当时,或许是曾经最有权势的人。
那个已经失去了大半个江山的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皇宫内安静、祥和,似乎外面的一切战乱和嘈杂,都无法穿过宫墙进入这九重宫阙之中。
朱允炆亲自召见了张中师徒,然而出乎张贵之前所预料的,皇帝表现的十分兴奋,完全不像是一个即将失去皇帝宝座的人。
“国师,准备的如何?”朱允炆问道。
张中回答道:“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陛下号令了。还请陛下放心,没有人会知道陛下的去向。”
“好,朕现在就下旨出发!”朱允炆有些急不可耐。
建文四年五月,在距离金陵城破还有一个月,金陵城的大门忽然在凌晨时分被打开。五万多名“士兵”趁着夜色的掩护下,朝着远处缓缓进发。
兵部对于此事语焉不详,没有记录这一支军队的统帅是谁,也没有记录他们要去完成怎样的任务。
他们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活生生消失在这世间。
张贵目睹了这一切。
他跟随着这支神秘的“军队”,在经过无数艰难的跋山涉水之后,终于到了目的地。
一座荒凉的山谷中,高大巍峨的城墙耸立在众人面前,城门洞开,里面漆黑黑一片,仿佛在迎接着前来的人们。
那座城池,名为登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