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经商的第一个条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商的第一个条件是什么?是"商人心态"。
过去我们对这一点贬得太多,所以,一旦商潮涌起,
留给别人钻的空子也特别多。
"猪儿摩托"虽然风光,但生意并没有给我带来财运。世界上的事儿,并不是都遂随人愿的,相反往往还与人作对。
我的生意,就像我每天骑摩托行走的山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有时还陷进稀泥巴里动弹不得。做生意既要讲技巧,又要凭经验,还要能说会道……这些我都不具备,特别是熟人向我赊欠,亲友向我借钱,我也不知怎样对付,有钱就借,有货就赊。结果,我虽然每天起早摸黑,熬更守夜,奔跑颠簸,但是不但没有赚到钱,倒亏了一大截,生意终于亏得做不下去。我真是稀里糊涂的,把老本赔光了,还不知咋回事儿。等我清醒之后,已是一**一肋巴债,我才猛然感到压力,甚至觉得这下完了。现在看来,做猪儿生意的失败,并不全是坏事。它是我的第一次经商实践,等于交了一笔学费。只是对那时的我来说,这笔学费太昂贵了点。
我的姑父虽然是成年人,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务农和经商是两回事,他的结局并不比我好多少,只是没有像我亏得那样惨罢了,因为那时整个形势是那样,农村的改革刚刚起步,在大气候下,要有多大作为是不可能的。
生意做亏了,没经验,不走运,情有可原,可是借钱给我的人,贷款给我的信用社,并不管这些,他们不是慈善家,借钱、贷款都得还,没有抖摆!说来也真是有意思,借钱给我的人,平常天天见面都没有啥,一听说我亏了本,脸上的表情马上就变了,见到我就叫还钱,我也不晓得咋个应付,别人一催一逼,我就晕头转向,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时间过一天,催债的紧一天,见我拿不出钱,又说不出个道道,免不了说些难听的话,甚至骂开了,总之说我什么的都有,我只有硬着头皮去忍受,谁叫自己不争气,把生意做亏了,又没钱还给别人呢!除了债主们逼债和臭骂,还有更叫人受不了的社会舆论:"刘老二这娃儿完了。""嗨,我说这娃娃不成才嘛,胆子太大了。""哼,糊不上墙的稀泥巴……"我感到自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真是度日如年啊!
"刘老二!"按我们家乡的习惯,本来是对我的亲切称呼,现在在广东的一些知心朋友,也都以喊我"刘老二"表示亲近。可是那个时候叫"刘老二",等于是在骂我,不是亲近,是蔑视!我踏上从商之路的第一次遭遇就是如此,它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没有钱啥也不成,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硬是句真话,没有钱想硬也硬不起来……
"咋个办?"面对这种局面,我必须做出回答。
我虽然才18岁,但前几年我就开始外出,过独立生活,家里也帮不了我多大忙,我只有自己想办法。
街上不能去,债主要讨债;家里又憋得慌,呆不住。我到田坎土埂上转来转去,希望想到一条出路,可是脑袋里像一锅稀饭,哪想得出一个头绪来!后悔呀,骂自己呀,甚至要去上吊,这都解决不了问题。我问自己:"刘老二呀刘老二,你真的完了吗,难道硬是被别人看死了──糊不上墙的稀泥巴!"我不甘心,实在不甘心……我一下看见脚边刚从地上冒出来的竹笋,不知不觉我已走进了屋后的竹林,遍地都是顶破坚硬土皮冒出来的竹笋尖,来年都会长成又高又壮的竹子。我想起了在学校读书时,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当我们班主任的傅老师。有一年下大雪,他把我们带到教室外的竹林里,见一根根竹子被雪压得弯弯的,他就给我们念起一首诗:

雪压竹枝低,
低头不沾泥,
明朝太阳出,
枝枝与天齐。
念完后,他还给我们讲解,要我们长大**以后,做人要有骨气,像竹子那样压不弯……回到教室,他把这首诗写在黑板上,要我们抄下来。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雪融化,竹林里的竹子,一根根都挺了起来。
想起这件事,老师说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做人要有骨气,像竹子那样压不弯。"我就不甘心这次失败自己就算完了,大雪压弯的竹子,雪一化还照样抬起头来,我一个堂堂男子汉难道还不如竹子?"哼,完了!我绝不服这口气。"我在心里说着,并下决心要用事实证明我没有完!等着压在我身上的雪融化吧……
这时,我已打定了主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顿时觉得浑身轻松起来,我哼着歌,快步走出竹林。
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山林田野披着灿烂的金光,我起了一个大早。
如今,自己有了名气,别说在恒升镇上,就是整个广安县也是家喻户晓,都知道我刘延林揣着9.2元钱,从广安爬火车到广东打工成了老板。但是,我从不记恨当年蔑视过我,说我完了,甚至骂过我的人,相反我从心眼里感激他们,正是他们给我施加的压力,成了我奋起的动力,促使我出去闯,推动了我为争气去拼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们成全了我。我把做猪儿生意的失败看做一场厄运,没有那场厄运,也许我走的就是另外的路了……
我认为,人是有惰性的,不受到压力,就难有动力,就不会奋发,就不会有出息。
我现在可以说已是事业初成,按我的经济能力,够自己坐吃一辈子,甚至也够子女们的了。但是,我仍然在不停地干,不断地奋斗,常常为经营上的事绞尽脑汁,不论冬天再冷,还是夏天多热,在全国到处奔波,往往飞行中的一两小时才能睡个安稳觉。1994年的夏天,四川奇热,我却不得不几进几出气温高达摄氏40多度的"火炉"重庆;盛夏季节,我去北戴河开会,住在美丽宜人的海滨全国人大休养所,真是凉爽舒适的避暑胜地,但会没开完我就待不住了,因为忙于经营项目终于提前离会,飞回炎热的广东……这都是因为自己感到肩上有压力,决心要争气!
过去争气,是争自己"没有完"这口气,是为打工仔争气,是为四川人争气,现在我是要为中国人争气,我要用事实来说明:我刘延林,一个四川打工仔,不仅能当老板,而且远远超过了曾经歧视过我的人,我还要让世界上最富有的美国的老板们,对我们这些来自中国大陆的私人老板刮目相看。
我访问美国期间,尤其是到赌城拉斯维加斯,老外一开口不是说我们是"日本人"、"韩国人",就是说:"你们是从台湾来的吧?"把人的肺都要气炸了,我和同伴们真咽不下这口气。本来我们是去观光、考察的,那种情况下,我们在赌台前坐下来,下注、给小费毫不让谁,叫那些黄发碧眼的大鼻子们看清楚:我们是来自中国大陆的老板、大亨!真是瞎子见钱眼开,赌场老板破例亲自伺候我们到半夜,满脸堆笑,一口一声:"是,先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