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天无绝人之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嗨!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到广州后的第三天,正饿得我受不了时,碰到广州市郊一家机砖厂招工人,我没有讲任何条件便跟了去,对我来说,有碗饭吃就满足了。
到了厂里,有了饭吃,我便埋头干活。我平常本来话就不多,干活卖力不偷懒。老板姓黄,试用了我三四天以后,他对我说:"你每个小时工钱6毛……"我没说二话,接受了。每小时6毛,一天8小时能挣到4元8毛!
机砖厂的活,是拉泥、打坯、搬砖……总之是出大力气的活。拉泥、打砖坯、搬砖坯装窑,都是晴天在露天作业,头顶着太阳干活,气温常常都在40多度,热得死人;窑上的活是装窑、出砖,这种窑在福建被称为"转转窑",工艺先进,流水作业,前面在烧,后面就出砖装坯,不停地在一座环形窑中转,工人要在五六十度的高温下干活,那种苦和累,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所以,我说我干的是"火热"的行当,我的事业是"火热"的事业,但我热爱它──我正是在"火热"中发的家。
太阳晒,窑上烤,这种又重又苦又累的活,不光要讲体力,还要能吃得下这份苦,受得了这份罪!跟我同时招去的几位湖南打工仔,没干几天就吃不消,辞工不干了,我坚持了下来,而且为了多挣点钱,每天不是干8小时,而是干10小时,甚至时间干得更长,多干一个小时就多挣6毛钱啊!
像我那样卖力干活的人,哪个老板都是会喜欢的。我干活还不光是苦干,时不时还动点脑筋巧干。因此,我在砖厂没干多久,黄老板就让我当班长,带领七八个人干活。我自从在小学读书当过班长之后,这回又当了一次"班长"。我同别人开玩笑说:我这个人有当"干部"的命,连当打工仔也是"干部"!不过砖厂的"干部"可不是好当的,它意味着你要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干更多的活!好在我能忍耐、能承受,再说我没有别的退路,只有拼命地干,多挣钱。常听失败的人说"从零开始",我岂止是零,我是从负数开始──我带着一**一肋巴债,不干不行啊!
在广州市郊的机砖厂,我度过了既感到苦、累又感到有希望的半年,我不光挣到了钱还债,精神上觉得轻松,还掌握了机制砖的全部生产过程。
这时,一个机会来了。
我说不清楚,是不是应了前年两个卖画的聋哑人,硬要我买下的植绒字条幅上的话:"苦心人,天不负!"
不管怎么说,我的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
不想当老板的打工仔,不是出色的打工仔。
我就是有了这个意识后,才把当打工仔当做读书深造的。
人生,有许多事是很难预料的。机遇,似乎也是可遇不可求。
我在广州市郊机砖厂,论干活,可以说有绝对优势,几十号人,哪个也干不过我。那时的我,已不是去河南邓县打工那样瘦小单薄,虽然个子不高,但墩墩笃笃,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特别是我从来不光埋头使力气,喜欢动脑筋想办法,减轻体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我从小养成对事情嘴上不说,心里头琢磨的习惯。在机砖厂一边做,一边观察、思考,半年日子我把生产过程、机器的操作、人员的组织管理,以至工厂的经营状况等等,了解得一清二楚。从这件事以及后来的经历,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只要肯动脑筋、肯钻研,又不怕吃苦,不要说一个机砖厂,再复杂的东西都是可以学会、掌握的。常言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应该有这种自信,我认为我能干成事,就因为我自信。

机砖厂的黄老板,经过一段时间对我的考查、了解,已不只是把我当打工仔,而是当做了朋友和帮手。广东人的精明或者说当老板的精明,正是会用人,别看黄老板跟我一样,认不到几个字,但是很会经营,尤其善于用人。可以说黄老板是我的经营启蒙教师。
在机砖厂半年,我用劳动和智慧,取得了黄老板的信任,也帮他创造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他的事业发展很快,除了广州还发展到了海边──在海丰县办起了机砖厂。
黄老板让我去负责海丰机砖厂,说是当生产、经营厂长,实际是包工头,承包的条件非常简单明了,每销售出去一匹砖我提成2厘钱!就是说卖出去100匹砖我能得到2毛钱,只要我组织得好,产量高又卖得出去,一月下来我可以拿到三四百元,多的时候500多元。这个承包条件是再简单不过了,但也是够苛刻的,我必须拼命干,干得多我得到的就多,不过他得的是大头,我得的是零头,这没有办法,谁让我是打工仔呢?这正是打工仔与老板的区别!从那时起,我就在心里想:有朝一日我要当老板,我相信总会有这一天的。在海丰机砖厂,我已算"白领",对一个打工仔可说是混得不错了。按理说,我完全可以只搞管理,但是我照样干活,不仅自己干,一年以后我和叶四妹结了婚,怀着孩子的妻子到了海丰,生了小孩就和我一起干。砖厂拉泥、打坯、搬砖操作、修理机器……这都是计件的,干一份有一份工资,我除了承包费,干活又有一笔收入,我想多挣钱、快挣钱,心里已萌发了新的打算。人就是怪,饿肚皮的时候,首先要的是吃的,能吃饱以后,又会有别的追求……
在海丰机砖厂,我仍然过着打工仔的简朴和艰苦的生活。两个年头,便在艰苦奋斗中打发过去了!这两年,我的收获是大的,对于机砖厂,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是行家里手,是专家了。就是到现在,到任何一家机砖厂去,不需要多少时间,更不必去亲自操作,只要转一转,看一看,一个厂的状况从生产到质量,我就可以说个**不离十,说的意见还让人口服心服。
当然,我在这儿的两年,还不止学到了机砖厂的整套学问,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开放、搞活的思想和商品意识。
海丰,曾经是著名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我在小学的课本上、小人书中,早就读到过革命领袖彭湃的故事,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如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海丰又是先锋,这儿素来浓厚的商品观念,在商品经济中如鱼得水,尤其是搞得很活。我生活在其中,自然要受到熏陶和影响。
对于砖厂工人的管理、调遣,我觉得并不费劲儿,我从小就很少当"白丁",细娃儿时我是孩子头,打泥巴仗我是"司令",上小学当过班长,到河南去打工也要带个大徒弟,到广州砖厂打工没有几天我就当了班长,到了海丰机砖厂我又是工头、承包人……我所缺少的是经营头脑,做猪儿生意失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恰好在海丰,给我补上了这一课。在我眼里,那儿的人,个个都精通生意,他们经营手段的灵活,不要说是内地的人了,已在广东待了几年的我,也吃惊得瞪着大眼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