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当代企业的竞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学习时间不长,收获却很大,启发了我以后进一步地思考。后来,我还把我的一些思考写成了论文。
这次学习同时也使我对经济理论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我加入了"中国技术经济理论研究会",成为该研究会的会员。还在1994年7月,于北戴河召开的年会和学术报告会上,宣读过我的论文。联想到我的经历,这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然而,的确是事实,就像我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工仔,变成了家财过亿的大富豪一样。
可以惊讶,可以怀疑,但必须看到这的确是事实。
以后,我又自觉地对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理论的角度进行过一些探讨,比如企业管理、人才问题、开发高科技产品等等,联系到自己以往的实际,不仅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还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我把这些想法和体会陆续写成了几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了,一方面是想向更多的行家讨教,一方面也是更加深自己的印象。
我的体会是:的确收到了难以言传的好效果。
请原谅我不能用实际例子对您说明我通过学习后,在后来的商业竞争中有了什么改变,在哪些事情上干得与过去不一样。我不能对您举这样的例子,尽管这类例子的确有,而且不少。我觉得使用这样的例子是很愚蠢很可笑的。一方面令人想起以前那种"学了就灵","立竿见影"的虚假故事,一方面也有商业秘密的原因。总之,请原谅我不在这个问题上一一举例,假如您进入了这种实际的实践,相信您的体会一定比我更丰富更深刻。
这就像一句俗话:告诉您水凉,您永远不可能理解是怎么个凉法,您要想知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请下水来。
我始终认为,管理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那么一成不变。准确的感受是,管理是一门很复杂,很深奥,而且变化无穷的学问。在管理上,单凭经验,单凭书本知识,单凭严格,都注定要遇到挫折。尤其是经营性的管理,更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走不尽的路,在这条路上,摔跟头的绝大多数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那么,就随时注意跟上新观念,随时留意别人的新方法。同时,从理论的高度上去衡量这些观念和方法的正确程度。
但愿您不会认为我这几句是空话。
当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会当老板的首要条件就是会用人。
不要怕下面的人比你强,他越强,对你越有利。
即使您手中有很多很多的钱,也会有后顾之忧。因为钱这个东西,它本身始终是死的,只会越用越少。但是,如果您身边有能干的人,钱就变活了,一切设施也同时变活了,钱就会越变越多。打一个不太贴切的比方:钱是机器,人是汽油,有了汽油,机器才会动起来。也可以换个说法:钱是庄稼,人是空气、养料和阳光,有了空气、养料和阳光,庄稼才会生长。
我看见一些企业和单位的头儿嫉贤妒能,觉得很好笑,这些小肚鸡肠的人不会当家。手下的能人越多,对头儿只会有好处,那些能人干出了成绩,上面只会说他领导有方,自然就会嘉奖他、提拔他,而且,那些能人有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也会感谢他,一举几得,有什么不好?

当然,我知道那种头儿是怕下面的能人比他强了,时间久了,上面会提拔能人而不提拔他。为这个担心来限制能人,更蠢。上面真要不提拔,靠限制别人来保住自己,只会失去更多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一面尽量发挥能人们的才干,一面利用就近共事的条件,诚恳地向能人们学点本事。
您一定读过《三国演义》(我是很喜欢读这部书的)。那么多诸侯都一一灭亡,为什么单单留下蜀、魏、东吴?为什么三个国家打来打去,始终保持着蜀、魏、东吴三足鼎立的局面?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3个国家都十分注重重用能人。就连心胸最狭小的周瑜,临死前写遗嘱,第一件事也是举荐鲁肃。
袁绍本来很强大,他的机会相当多,却终于难逃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不就是刚愎自用,限制能人吗!
所以我要说,人才问题,是战略,不是战术,在这个问题上的成功与失误,得到最多或失去最多的,往往是头儿。
重用能人是经营之道的第一要诀。
我在这件事上的原则是3点:委以重任、去留自由、赏罚分明。
许多人不是不懂得要重用人才、用好人才,都懂。问题的关键是懂了后怎样在实际中体现。有人说我的事业的成功,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实实在在地做好了重用人才这件事,我想,这句话没有说错。
我自己文化很低,这一点您已经看出来了。但我手下却有好几十名文化素质很高的员工,其中不少人有中、高级职称,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人都是我诚心诚意聘来的。
我曾经多次在报刊上做广告,招揽四方人才。还专程跑回老家四川去聘请能人。请来的人我给予优厚待遇,包吃包住,更重要的是,我都尽可能地将他们安排在相当重要的岗位上,让他们担负主要职务,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的才干能够尽量得到发挥。
我的一位副总,实际是管工程的总工程师,以前是贵州某厂的工程师,他在原来的厂里有劲使不上,就出来应聘。到了我这儿,我将建筑工程的重要权力交给他,他一个人起的作用就超过了好几个人。
还有我聘请来的公司里的党支部书记,同时又请他担任副总经理,并将办公室的工作交给他全权负责,他有多年的国营大企业管理经历,管起我这个公司来,无论细心程度和责任心,都不比我自己差。我不仅放心,还增长了许多见识。
我的几个总经理助理都很年轻,其中最年轻的一个才刚刚大学毕业,我并不因为他年轻就随便给个不起眼的事让他干,相反,我将3个公司交给他直接管理。因为我发觉他的确有真才实学,同时,我自己就很年轻,我要不能理解年轻人,恐怕就该闹笑话了。
有人说我的爱好多,爱和强人打交道,爱好竞争性强的比赛,爱下象棋,爱唱卡拉OK,爱摆弄机械……但有一个爱好一般的人不知道,那就是爱网罗人才,而且是多方面的人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