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强化自己的抱负和愿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延林为人处世和经营管理、用人之道都深受黄老板的影响。他称黄老板是他的启蒙老师,另外的原因也许还有对比其他类型的人士,在后来自己做老板深有感触而发出的感慨。
12.[背景]"在机砖厂一边做一边观察、思考,半年日子我把生产过程、机器的操作、人员的组织管理,以及工厂的经营状况等等,了解得一清二楚……"
[评析]在工作中把握成长的机会。
我们看出,爱动脑筋,找窍门,是刘延林的秉性使然。如果只为了薪水去工作,我们就会忽略更重要的东西。且不说敬业精神的可能丧失,还会丧失工作经验的历练、人际关系相处之道等等。说到底,会让自己丧失才能,让自己的精神空虚。我们何不将工作当成锻炼才干、充实精神的机会呢?因为工作才使得我们对工作的本质有深入了解的机会,有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机会。所有这一切,都与自己的前途密切相关。而那点薪水,对于一个有抱负的青年而言,与壮丽的人生事业相比,又何足挂齿呢?
刘延林把握了这个锻炼和充实才能的机会,对行业的用心观察,慢慢就有了经营和创新的能力,从而开创了自己的前程。我们宁愿认为他看到了薪水以外的成长机会,它远比薪水本身多得多。那些对于工作采取推委的人,我们不妨认为他们是人格能力和心智的不发达,他们把自己推进了狭隘、小气、无能的深渊。
如果我们觉得当前的工作不理想,更重视自己的志趣。把当前的工作当做临时过渡,随时准备"另谋高就"。就会这样想,先混一段时间再说。所以,对于工作的马虎不以为然。未能认识到时间的损失的同时也丢失了潜在的机会。敬业精神的不足,为前程的开创造成了无形的阻碍。一个具有开阔的思想、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工作都努力认真的人,在他一进入工商界,就会给所有的人留下好印象。无论他是否在这一行长久干下去,他的同事、老板和相关的人以及只是听说的人都会认为"这个人不错"。这样的人就有很多的幸运机会,就会发展出良好的社会关系。我们未来的成败都有最大的可能由当前低微、自己都不看好的岗位所决定,千万不可妄自菲薄。刘延林不就是在最低微的岗位上有很好的表现,慢慢向上走,才有后来的自立门户吗?
能力和机会,是成功的条件,所有这一切都是需要自己有很好的理念,靠自己去创造。
13.[背景]"但我的确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我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不安分的因素……""有朋友发现我经常提到淡水的各种第一名,觉得很奇怪,问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兴趣。我说,我不是好奇,也不是想消遣。我告诉他们,我在哪里,就要给那里创造一些第一名。"
[评析]要及时强化自己的抱负和愿望。
在我们周围,很多人曾有过抱负,但没有得到及时鼓励和强化,这个愿望和**渐渐地消失了。日后看到别人的成功,就会有所感触。有人甚至把别人的成功归于他们有幸运的机会。
当初的梦想到哪里去了呢?因为努力和进展不大,看不到目标的接近,干着干着就丧失了斗志。俗话说:"一分播种,一分收获。"但很多时候"一分播种"的收获是只能有所积累,并不能实现目标,需要"十分播种",才能看到目标的实现。这个时候就需要自我激励,让**之火持续燃烧。有一个积极、充满希望的心,人生就有希望。我们看到,刘延林失学时,班主任傅老师给予他适时的鼓励:"社会也是一所大课堂啊……""猪儿生意"的失败,是"雪压竹枝低"这首诗让他鼓起勇气来到了广东。

我们在进取的路上,会经常陷入困境。我们的愿望和**如果一次次地被否定,它的力量就可能越来越弱,最后归于消亡。一度在内心燃烧的**之火熄灭了,这种抱负和理想灭失是人生的悲剧,使得我们的潜能得不到发挥。我们会找出理由自我安慰,好像看透了人生。其实是一种不满,甚至是愤世嫉俗。将失意归咎于外界的环境,某件事或者"缺少机会"。
我们中的很多人真的是陷入了黑暗当中,而没有能够读懂人生。缺少成功体验,缺少潜能开发体验的人,他就可能难以体验到一个人精神的力量。
刘延林经常提到淡水的第一名,不难看出是一种目标意识的体现。多数人因为缺少定义清楚的人生目标,所以就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借用《黄金时代》记者的话,我们还可以说刘延林"可能是属于极少的巨富之后,仍然还有进取**的平民大款"。
14.[背景]"我也有意地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学得很像,不认识我的人听我说粤语,还以为我是当地人。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作用却很大,一种说不清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在彼此间产生,隔阂距离自然就缩小了许多。"
[评析]需要良好的社交能力。
刘延林学会当地的方言,为融入当地人的***扫除了天然的障碍。每一个想拥有成功的青年,都要有借助于他人的理念。单枪匹马、单打独斗都是成功的障碍。同时,在当地人看来,一个外地人能很好地说他们的语言,又何尝不增加几分敬意和亲切感呢?
一个人即使有很多方面的长处,但与人交往的能力比较弱,就有可能从根本上阻碍自己走向成功。有一种观点认为,绝大多数的职业成功或者事业成功,成功的40%取决于人际关系能力,观念能力占40%,本位能力即专业能力只占20%。未能意识到需要融入一个***,需要借助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他人的支持,以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就可以取得成功,以为"优秀者"总能成功。这是很多有才华穷人的观念。其实,优秀者只是某方面优秀而已,优秀者不一定成功。原因在于长处没有有效发挥出来,而短处却起到很大的阻挡作用,未能扬长避短。成功需要你多方面的条件都具备。有效的方法就是融入各种***、借助于他人的资源,找到与他人合作或得到他人帮助的途径。
15.[背景]刘延林遇到会用人的黄老板;陆续把打工赚来的钱还了,重新获得大家的信任;当机砖厂属于自己独有时,家乡的父母亲友过来支撑才渡过难关;机砖厂效益好转使得周围那些人眼红,一致来对付他,刘延林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妥善把它解决了;投资房地产划地时,因为相处得好,办事人员都很支持他,划给他的都是好地。
[评析]发展事业也可以看做是人际关系的经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