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还不往贾政跟前去,就笑嘻嘻妈妈长妈妈短地与这婆子聊了一会天,又见前面引进一个人来,乍看有几分眼熟,倒像是谁房里的人一般,细看之下,那一股雍容富贵,却又不像是丫鬟出身,便自己笑了一下,谁知那婆子却讶然道:“哟,这不是平姑娘么”话说到一半又停住,立在当场,不住地用眼上下打量平儿。【】
平儿比先侍奉贾琏时候已大不同了,虽还是从前那副和善面孔,却仿佛一股无形的威严,她又比先瘦了许多,越发透出一股子锐气,看着不像是大户人家的丫头,倒像是中等人家常管事的太太,或是那些做生意的掌柜娘子。
平儿听见人叫,略停住脚,扫了那人一眼,笑道:“原来是张妈妈,妈妈一向可好恕我有急事,不能和妈妈叙旧了。”
张妈妈见平儿神情打扮,猜她多半为的是凤姐之事,倒也不大好再耽搁,只笑道:“姑娘有空常来走走。”
平儿淡淡一笑,微一颔首,匆匆向前,不久到了外书房,贾政早已穿着家常衣服在那等着,见来的是个年轻女子,迟疑了一下,还是伸手虚迎道:“你是”
平儿对他行了半礼,笑道:“我是王家大姑娘的房里人,跟着她贴身侍奉的。”
贾政略迟疑一会,才明白“王家大姑娘”说的是凤姐,又听平儿语出怪异,微微蹙眉道:“是你在门口口出狂言,说我家有大祸临头”
平儿微带歉意地道:“我怕见不到二老爷,所以在门口放肆了些,既见了二老爷,自然不敢再做那等狂态了。”
贾政听她还是旧时称呼,心内微叹,颇有世事无常之感,又见她举止端庄温婉,比之迎春几个都不遑多让,心生好感,只是到底男女大防,不可小视,且又觉得这小小奴婢,未必能有多少见识,因虚一抬手,道:“平姑娘有话请讲。”却略略扬转了头,端起老爷架子,不肯直视平儿。
平儿见他古板模样,倒生出几分亲切来,微笑道:“其实我在门口说的,也不全是虚话,贵府上前些年才遭遇大变,至今宁府大爷还流放在外,家中官爵未复,人口凋零,许多事情都要靠着亲戚周济,若再受王家牵连,只怕连宫里娘娘都保不住府上。”
贾政蹙眉道:“这话人尽皆知,不必你说。”
平儿道:“这话当然人尽皆知,然而人人能想到这些,却不是人人都敢到这里来,和老爷说这些话的。”
贾政道:“你来寻我,左不过是为了要救你家主子,我与他王家既联络有亲,能帮的地方,自然会帮,帮不上的,也只能如此,不用你多说。”
平儿笑道:“贾二老爷这话又说错了,我若只是为了请老爷搭救我们姑娘,一开始就不必点明利害了,我既对老爷这样坦诚,自然不单单是为了王家,也是为了贾家。”
贾政挑眉道:“此话怎讲”
平儿却看他一眼,微笑道:“我从郊外赶来,一路滴水未进,不知老爷可否赐杯茶水”
贾政踟蹰片刻,见平儿始终不卑不亢,才一挥手,命人上茶,想了想,又叫人搬了个小脚凳来,平儿却不肯坐,依旧站着,啜一口茶,方慢慢道:“二老爷与我们老爷的情分,世人皆知,然而我们老爷与府上的恩怨,却也早已传遍京城,二老爷这样四处奔走搭救,京中一半人都以为是情理之中,另一半人,却未免觉得二老爷不是故作姿态,就是与我们老爷有什么首尾,所以存心回护,甚至有人觉得,二老爷是王子腾党,所以才这么卖力。”
贾政猛然站起,怒道:“什么王子腾党你莫胡说八道”须知今上最忌讳结党营私之事,他若是被扣上朋党的罪名,只怕贾府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
平儿微微一笑,道:“二老爷别急,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外头议论着说的,我们老爷的事,你们当官儿的不敢议论,平民百姓,却没有这么多顾忌,当初贵府将我们姑娘休弃离家,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都以为两府从此必然结仇,连府上以后的许多不顺,也都说成是我们王家为了报复而施的手段,忽然又见贵府上为了王家的事这么出力,难免多想。”
贾政恼道:“我们早已分家,那边府里做的事,与我府中早就无关,再说便是外面议论,也该是议论王家趋利避害,看见我们家没落,故意要甩了这门穷亲戚,怎么倒像是我们的错似的了”
平儿不慌不忙地道:“二老爷说的确实在理,可惜如今外面的流言太盛,什么样的话都有,王子腾党的说法也早已传开,二老爷再怎么有权有势,也堵不了外面悠悠众口。”
贾政倏然明白过来,冷笑道:“这流言不会是你传出去的罢”
平儿一笑,并不答话,却道:“今上的脾气,只怕老爷也知道,那最是眼睛里揉不了沙子的人,这流言这样盛,一来二去的,传到圣上耳朵里,只怕于府上没有好处。”
贾政气哼哼地道:“你越说越不像了这等不入流的市井流言怎么会传到圣上耳朵里”
平儿笑道:“我若没有记错,贵府上与忠顺亲王府里,一向不大和睦吧”
贾政脸上变色道:“和忠顺王爷又有什么干系”
平儿道:“我碰巧认得几个忠顺亲王府里的人,听见他们也都在议论此事呢,那几个都是王爷的亲近人,这些话说多了,难免要传一两句到王爷耳朵里,忠顺王爷再和皇上提那么一句”
贾政白了脸道:“清者自清人家若有心要对付我,我怎么做都是错,只好凭自己的心做事罢”
平儿摇头道:“二老爷这话说错了,若你无错,人家怎么对付你,你都立于不败之地。若你做错了,再怎么遮掩,迟早也有人要报到圣上那里去,到时候”
贾政道:“听你的意思,倒像是有什么好主意”
平儿笑道:“好主意谈不上,不过能让贵府免于牵连罢了。”
贾政盯着自己眼前的地砖慢慢道:“你说。”
平儿又喝了一口茶,慢慢道:“圣上正是要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时候,却忽然选在这种时候,这样大张旗鼓地将王家查抄,还查得这样彻底,只怕是心中早就有了想法,一直在等待时机罢了。既是如此,现在交给大理寺复审,也不过是个虚话,其实定罪已是既成之事了。”
贾政心中一跳,道:“然后呢”
平儿微笑着抬头,道:“我们老爷官越做越大,到现在外面都有王子腾党的说法了,二老爷觉得,这样的人,还能活着么”
、第170章
贾政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青白二字来形容了。他的额上已经沁出大颗的汗珠,嘴唇微张,什么都没说,已经开始剧烈颤抖。
平儿看着他,淡淡笑着,一语不发。
好一会,贾政才一下倒入身后的椅子里,颓然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呢”虽是问着平儿,眼神却不在她身上,不等她回答,又摇头道:“你的意思,无非是叫我出面告发他罢了,我做不出这种事。”
平儿道:“二老爷猜错了,我不是来劝你告发他的。”
贾政疑惑地看她,慢慢道:“不告发,还有什么法子”
平儿微笑道:“我们老爷是一定活不了了,但是我们家几位爷们,连同哥儿姐儿们能不能活命,却还在两可之间。”
贾政的脸色越发地惨淡了,他的身子晃了晃,闭上眼,长叹道:“圣上忌惮的,只是你家老爷一人,若是他死了圣上为了自己的名声,也要给王家留个后的。”
平儿笑道:“正是。圣上爱名声,所以才会迟迟不定罪,若是老爷不能体察圣意,依旧四处钻营,惹恼了皇上,只怕满门祸事,就在眼前,若是老爷能主动伏法,免去圣上的许多为难,只怕还能留下些余泽给子孙后辈。”
贾政睁眼道:“而我若是能劝他自尽,不但能救下这些后辈,还能释去圣上的疑心,一举两得。”
平儿颔首道:“二老爷是明白人。”
贾政又道:“只是这样一来,我却成了小人。”
平儿盯着他道:“二老爷平生自诩向道,不知你是单求虚名,还是当真以君子自律若是真君子,必然不会因为顾及自己的名声,而坐视我们老爷断送一大家子的性命。”
贾政苦笑道:“我现在才明白,你为的究竟还是你主子,只不过你的主人不是你家老爷罢了。”
平儿也苦笑道:“若是能够救下我家老爷,那自然是最好,可惜形势逼人。”
贾政凝视她道:“你放心,王子腾既是我家亲眷,也是我的好友,我自然会照拂他的家人。”
平儿一笑,道:“有二老爷相助,这事一定能成,我这里先代我家主子谢过二老爷了。”
贾政微微点头,平儿见话已说完,便自告辞,她来时所乘一辆青布马车一直在门口候着,林之孝送她出门,平儿不慌不忙地与一路上遇见的旧相识们见过,至门口含笑登车,进到车里,却立刻变成一副愁容,从怀里取出一根五凤朝阳的金簪,拿在手中反复看了几眼,眼泪簌簌而下,又赶紧忍住,挑起帘子向外一看,见离贾家已经远了,方向车门一倾身问道:“王五,牢里头怎样”
那赶车的身子向后一斜,靠着车门轻声道:“贾府二太太和薛家太太都送了许多东西进去,且大理寺又是那样所在,应当吃不了大苦头。”

平儿点头道:“几处官府都打点了么”
王五道:“刑部的付侍郎不肯收钱,其余倒都收了。”
平儿道:“姑娘的事还要靠他,你再去打听打听,一定要知道他的喜好。”
王五点点头,迟疑一下,还是道:“平姑娘,咱们的钱不多了。”王家的案子牵扯太大,打点所需花销不菲,便是平儿坐拥凤姐的泰半私房,也经不住这样花费。
平儿蹙眉道:“还有多少钱”才问出口,心里已经默默算出一个数目,又道:“把城东的宅子也卖了罢。你去取五千银子,分别存到几家钱庄里,把银票给我。付侍郎那里你打听了他的喜好,先不要忙着送礼,我来筹划。另外再备出银子打点大理寺,我想设法见她一面,不,还是先不要见了,留着钱预备以后花罢。”
王五一一应下,继续驾车向城外赶去,平儿在车里又叹了一声,伸手揉了揉眼睛,因暂时放下一段心事,心中稍微懈怠了些,竟就靠着车壁沉沉睡去。
凤姐在狱中又熬了许多天,那典狱早将王府诸人身份一一打探清楚,因王子腾夫人、王仁之妻等几个都是有丈夫、有品级的诰命,罪名未定,难免高看一眼,如凤姐这等被休还家、没有靠山,且还背负许多罪状的人,则怠慢得很,又不喜凤姐的刚强性子,竟格外作践得她连奴婢且不如了。
凤姐起先还盼着有人前来相救,咬牙隐忍,谁知日复一日的,境况只见凄凉,不见半点好转,那心里渐渐就生出些许怨恨来她头一个恨的却还不是家里那些亲戚,而是平儿,盖因贾家、薛家之流,虽未必能帮上许多忙,至少还肯替她们在牢里打点,王夫人甚至还买通狱卒,派周瑞家的进来与她们见过一面,然而平儿占了偌大家私,手下得用的掌柜、仆从也不少,却至今无一言一物递进,难免令凤姐心寒。再想起从前两人情好之时,平儿的种种忠心体贴,对比今日,越发觉得知人知面不知心,怨恨之外,又生出几分自怨自艾,且心内也渐渐知道此次家中的事无法善了,慢慢地绝了出去的指望。
谁知那一日正在心里痛骂平儿,忽然听见平素得东西最多的一个牢头奔进来,悄悄向王子腾夫人那边说了些什么,那里顿时一片哭声,凤姐隐约觉得不妙,隔着栅栏扬声道:“母亲,发生什么事了”
王子腾夫人哭得声嘶力竭,许久才道:“你父亲去了。”
凤姐只觉如有五雷轰顶,整个人都怔在当地,半晌之后,才猛然叫出一声“父亲”,泪如泉涌,一半是因父女天性,一半却是因为彻底失去靠山,心内惶恐。
一时监牢中哭声一片,王家众人皆知前途不妙,个个惊慌失措,只有凤姐哭了一会便冷静下来,重新盘算自己的前程她身处监牢,并不知王仁早将所有事情都推到她头上,只当父亲既死,皇上顾忌名声,未必追究家人,于悲痛中又渐渐松了一口气,谁知等了许久,等来的却是王仁等几位兄弟贬职为民,子孙永不录用,自己被流放的消息。
、第171章
凤姐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心情。她固然知道王仁不可靠,母亲总是更偏爱兄长,也知道大多事情都是自己经手,自己获罪理所当然,却从未想过自己与王仁的境遇竟是如此天差地别。
判决下来之后,王子腾夫人并凤姐的几位妯娌早都陆续放出去,家仆们大半被官卖,剩下的也或流或放,不到半月,这监中已经渐渐再没有凤姐熟悉的人。
凤姐不知道为什么单单只剩下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只是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彷徨着,从前她所倚仗的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只掉光了所有羽毛的凤凰,或是行将就木的老虎,她失去了自己的梧桐,失去了自己巢穴,从前的风光像是一场虚幻的美梦,她从头至尾都只是这阴冷潮湿的牢房中的一个小小囚徒,如蝼蚁般艰难挣扎着,却终不免于被黑暗吞噬的命运。
王子腾夫人倒是没有忘了凤姐,然而王家已经没有余钱来为她打点,所有的帮助,只不过是请这些狱卒吃了几顿酒饭,务求她们不要再加磋磨,王夫人、薛姨妈派人送过来的东西都被典狱收走,大约亲戚们也厌烦了这样无穷无尽的耗费,凤姐在里面能收到的东西越来越少,能听到的消息也越来越少,她像是被人遗忘一样,独自待在监牢一隅,监中无日月,她只好靠着在墙上刻划来计算着日子,开始还不觉得,等她入狱满三个月时,天忽然就开始冷了,好几个没人接济的犯人病死在牢中,凤姐靠着薛姨妈送进来的几件旧衣,一面庆幸自己还有人记挂,一面又越发惶恐,生怕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就成为了这些拖出去的人中的一个。
然而与流放相比,她更愿意待在这里,至少这里还是她熟悉的京城,在外边还有她认识的亲人。凤姐常常在想为什么自己的判决已经下来,却迟迟无人前来发配,她偶尔也会幻想,是不是家中某位人物怜惜自己,或是从前在哪里结下过什么善缘,有人打通了什么关节,所以自己还得以在监牢中苟延残喘,但是无论她怎么想,也想不起自己曾与什么人有过这样过硬的交情,除了平儿。
凤姐忽然觉得有些悲凉,她从以前就清楚地知道,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甚至是自己的亲身母亲,都不会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爱护自己,这些人虽是她的至亲,待她的心,却未必及得上平儿的细致真诚,是以许多性命攸关的大事,她宁可交付给平儿,也不愿叫母亲她们知道半点。她的心事,肯吐露给平儿,却从来也不会对母亲她们说一个字。可是她全心全意信赖的平儿,却从她入狱以来,就不曾见过她一面,也不曾派人送来只言片语。凤姐先还安慰自己,许是监牢看管森严,平儿一介民女,送东西进来不方便,然而自从判决下来以后,监中看管懈怠了许多,被关押的家奴们都曾陆续有人探视、赎买,平儿却依旧没有半点消息。
凤姐对平儿从来都很有信心,然而这信心全是基于功名权势之上,凤姐清楚地知道只要王家权势尚在,即便是平儿被放了良,也逃不出她的手掌心,可是功名利禄一朝成空,她所倚仗的一切早已消散,平儿什么都不需要做,已然脱出了凤姐的掌控,成为了真真正正的良民,与王家再无瓜葛。
凤姐偶尔会生出极龌蹉的心思,恨不能平儿替自己做过的事一一告发,叫她无法在外面逍遥自在,她也常常会想要不要将平儿手里握有自己私房的事告诉母亲和兄长们,让这些人去向平儿讨债。
然而最终她什么也没做,依旧只是独守在监牢中,满怀怨怼,却绝不肯牵连平儿这决然不是因她对平儿还有几分微薄的喜爱,她只是,难得的,宅心仁厚了一次。凤姐也绝不肯承认,她最私心里,竟还悄悄地对平儿存了那么些微的指望,她指望这平儿,看在她们十数年的感情面上,看在主仆相得的情分上,看在朝夕相对、耳鬓厮磨的亲密上,好赖对自己心存那么一点点怜惜。
幸而凤姐的指望并未成空,天还没冷到受不住时,狱卒将她带到狱神庙中,庙里神像后面摆着一张小桌,桌边坐着一个人,即使在昏暗的灯光中凤姐也一眼认出那正是令她朝思暮想、心神不定的平儿,有那么一瞬她想扑进平儿的怀里大哭,然而到最后她却只是猛然站住,扬着脸冷哼一声,道:“你终于舍得来了。”她不知自己为何如此冲动,对着狱卒和其他许多人,她都能暂时收敛,委曲求全,以求得最有利于己的结果,然而对着平儿,她却偏偏一点脾气都忍不住。
平儿看见凤姐进来时便已经站起,眼圈发红,听凤姐责怪,也只是略一低头,忍住泪道:“姑娘受苦了。”
凤姐听她用的依旧是旧时称呼,反而松了一口气,眼光向平儿身上一扫,一眼就看出她既憔悴且瘦削,再扫一眼,又看见了小桌上摆着的几样小菜,有肉有饭,都用小炉子烤着,热热地散出勾死人的香气。
凤姐不自觉地咽下一口口水,脚尖微挪,还不大好意思开口说要吃,平儿倒是体贴地道:“姑娘饿了罢先坐下用饭。”服侍凤姐坐下,熟练地替她布好碗筷,又对那看管的狱卒婆子笑道:“劳烦婶婶们了,我切了几斤羊肉,还有些烧酒,婶婶若不嫌弃,不如拿酒就着羊肉,也好暖暖身子。”
那两个管狱的婆子听见,知道她想说体己话,笑嘻嘻道:“可不许太久了。”两人相携出去,就在神像之前饮酒用菜,十分惬意。
凤姐听那两个大吃大嚼,再看一眼自己面前的菜色,就又有些不高兴了:“为什么她们有羊肉有酒,我这里只得这几个菜”
平儿笑着倒了一碗鸡汤给她,那汤炖得久了,汤汁黏稠,香浓得尤如肉化开了一般,撩得凤姐肚内馋虫直叫,连吞了好几口口水,眼睛直盯着平儿手里的碗,根本半点也挪不开。
平儿轻声道:“我怕姑娘在里头吃的不好,骤然吃了大荤的胃里不舒服,姑娘明日就要启程了,若这时候身子不适,恐怕不好。”
凤姐惊道:“明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