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就要启程,去哪里”
平儿道:“发往岭南,任凭州县处置。【】”
凤姐一怔,定定看向平儿。她出身官家,自然知道本朝流放人犯,多半是往北地边塞,填充军奴,如贾珍便被发往辽东效力,自己能改去岭南,必是动用了大人情、大干系,以平儿的身份,还未必疏通得了,在心里将自己认识的人梳理了一遍,迟疑着问:“我哥哥替我打点过了”问的是王仁,眼角却不住去看平儿。
平儿犹豫一下,才点了点头,道:“岭南虽然有些瘴气,比起塞外到底要好多了,况且那里我也熟些”
凤姐敏锐地捕捉到她话里的意思,挑眉道:“你陪我去”
平儿道:“那是自然。”
凤姐见她答得理所应当,又是一怔,连饭也忘了吃,盯着平儿看个不住,平儿给她看得不自在,催促道:“我托人以拜祭狱神的名义带姑娘出来的,不能久留,姑娘还是先趁着用了饭罢。”
凤姐听说,才拿起筷子,先喝一口鸡汤,这汤是用人参煨的,若是从前,凤姐一定嫌弃汤里有苦味,此刻却觉得滋味甘美,龙肝凤髓亦不可及。
平儿见她用得欢畅,忙不迭地在一旁布菜盛饭,一面又急急叮嘱道:“我带了一件旧棉衣,还有些药丸碎银,姑娘把衣服贴肉穿着,银钱自己贴身收好,不要叫她们看见,这些人眼里见不得好东西,若看见了,只怕就要拿去。”说着从边上拿出一个小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件缝得极细密的棉衣,又将地上两个火盆点燃,待凤姐用了饭,四周已经暖洋洋的,平儿才将棉衣展开,对凤姐道:“我服侍姑娘更衣。”她说这话时并无它意,凤姐却不知怎地红了脸,再低头看自己身上,她的好衣裳都叫人剥了去,这一身还是那东婆子舍给她的一件破衣,外头罩着王子腾夫人走时给她留的一件夹袄,穿了许久,外头固然又脏又破,里衬却比外头还要难以见人。
凤姐看见自己这模样,想起自己入狱以来,便未曾沐浴过,脸由红又变得白了,捏着自己的衣角,半晌才道:“我不冷。”
、第172章
平儿见凤姐不知又犯了什么犟,急得直道:“眼见要飘雪的天了,怎么还不冷姑娘不要嫌弃这衣裳旧,这也是我亲手做的”看凤姐眼色,忽然明白了她的顾虑所在,刚想要笑,不及笑出来,却只觉一阵鼻酸,忍了许久的眼泪竟不知不觉就落下来,想要再劝凤姐,犹豫一下,却什么也没说,只是走到外头,向那两个吃酒的婆子赔笑道:“二位婶婶能否通融下,容我陪着我们姑娘在这留到晚上”一面说,一面从袖子里递出两个银饼,那两人掂了掂分量,对视一眼,其中一个道:“酒要没了,你再打点来,免得我们在这里坐着无趣。”
平儿笑道:“那是自然。”走出门去,吩咐外头等候的人几句,不多时那人自己拎了个食盒,又带着一个卖水的力夫进来,将两桶热水卸在门口。
那两个看守的婆子经的事多了,一见这模样,就知平儿的打算,其中一人哼道:“偏是这些个小姐事多你叫她快点,今晚按例要有人来查她,可不要被撞见了。”
平儿一迭声应下,亲拎着热水走到神像后面,嘱咐下人在门口守住,对那两个狱卒一告罪,才匆匆走到神像后头,却见凤姐怔怔站着,仰头看那神像。
平儿道:“如今不比从前,委屈姑娘就在这里擦一擦罢。”说话间就上前替凤姐去解衣裳,凤姐被她一碰便全身哆嗦了一下,推开她道:“平儿,你说世上是否真有神佛之事”
平儿一怔,再去够凤姐的衣襟,却又被她闪开,凤姐凝望着那神像的背影道:“平儿,若世上真有神佛,我大约是罪大恶极罢。”
平儿道:“那些事情,没有姑娘,别人也会做的,好像我们那位大爷,若没有姑娘,难道他就不收钱、不害人了么”
凤姐摇头道:“可是许多事情,若没有我,他的确是做不到的。”
平儿心里一紧,盯着凤姐反复看了几眼,小心道:“世上若真有神佛,为何如大爷那样的人,反而只是削职为民,姑娘反倒要流放到那蛮荒之地去世上若真有神佛,为何薛家大爷打死了人依旧逍遥在外,而那石呆子与人无冤,却死于非命”
凤姐怔忡无语,平儿怕她再想下去,连这沐浴更衣之事,都不肯在庙里做了,明日就要启程,一路天寒地冻,若不替凤姐好好打理一番,只怕她这娇惯身子捱不得几日,快手快脚地替凤姐去了鞋袜,卷起裤脚,先将小腿以下热热地擦了一遍,拿姜片滚过,又去脱她的裤子。
这事素日两人都是习惯的,这会子凤姐却生出几分羞赧来,两手捂着腰道:“我自己来”话未说完,便被平儿取笑道:“姑娘连怎么浸湿手巾都不会罢,还是我来。”一言未毕,已经将凤姐那一条旧棉裤脱得干净,一眼望见大腿上头有几处淤青,心里一紧,手不知不觉地就抚上去,凤姐两腿一抖,不等平儿问起,就道:“我自己撞的。”
平儿把头一偏,强笑道:“离了我们这些人,姑娘连路都不会走了,可是笑话。”
凤姐哼了一声,并不回话。
平儿随手在自己身上一翻,并未翻到膏药等物,只好用手巾蘸了热水细细替凤姐擦过,将姜片挤碎,汁水涂抹在淤青处,来回擦拭,以求稍化瘀青。
凤姐那里其实已经不大疼了,只是被平儿拂过的地方舒服得很,便不大阻止她,谁知那姜汁初抹上去还只是有些温热,过了一会,便辣地烫起来,凤姐给这汁水激得两腿一紧,不自觉地伸手搭在平儿肩上。平儿正半蹲着替她揉那淤青的地方,见她一动,忙道:“痛了”
凤姐摇摇头,一脸古怪地看着平儿,因见她满脸纯是关心爱护之色,又不大好启齿,只轻声道:“有点冷,你快点擦完了事。”
平儿听了,忙将自己一件外衣解下,叫凤姐在腰间围住,又重新绞了帕子,替凤姐擦了腿,她倒是备了许多好衣裳,只因怕牢里的人欺负凤姐,且又知道王夫人、薛姨妈等都有打点,因此先只带了一件不起眼的大棉衣来,防着凤姐久不出牢门,一朝出来,受不住风吹,等明日上路了,买通押解的狱卒,再给她换上好衣裳,谁知现下看来,凤姐在牢里过得竟比她想的还要差许多,倒是她失策了。
平儿看一眼凤姐的旧棉裤,鼻头又一阵阵发酸,忙低头掩饰住,又将自己身上一条半旧的葱绿撒花棉裤脱下来,递给凤姐:“我竟只顾着带了件棉衣,忘了其他了,姑娘先穿这个,别的衣裳也先穿我的,明日我带着东西,姑娘再换好的。”说着又去解自己的上衣,解到一半,想起还没替凤姐擦洗,又去解凤姐的衣裳,拿帕子蘸水替她将背上、胸前都一一擦过,擦拭时候看见凤姐那两点娇红,难免脸上薄红,将那两片草草应付过去,再要去擦腰间时,手却被凤姐捉住,平儿抬头一看,只见凤姐两眼直直盯着自己,再顺着她的眼光向下一看,见自己前襟大开,方才她替凤姐擦过的那位置已然大半落入凤姐眼中,两颊一红,低声道:“姑娘凤儿,今日匆忙,若你想,明儿晚上设法买通了看守再说罢。”
凤姐手一抖,松开她道:“我我什么也不想,只想快些离开这破地方。”又催她道:“你快点。”
平儿胡乱擦过一遍,将自己的贴身小衣解开,脱衣之时略一犹豫,道:“姑娘,你背转身好不好”
不必她说,凤姐也早转过身去,不肯再看她,然而人身子虽然转过去,心却总还留在平儿身上,听见背后悉悉索索的更衣声,眼前不自觉地就浮现出平儿的模样她已经有好几个月未曾见过这具身体,却依旧不必费心就能清楚得记起平儿身上的每一处细节。
凤姐的脸烧红了,腿上抹了姜汁的地方又辣地发起烫来,好像姜汁渗入肌肤,逆着气血流淌的方向升起来了似的,她努力不去想平儿的身体,然而越是努力不去想,想的就越多。
唯有此刻,凤姐才清楚地意识到,之前所有的猜疑、揣测、怨怼、痛恨,都只是源于她对平儿的思念。她恨平儿,不是因为她真的将微弱的脱罪希望寄在平儿身上,而是因为她想平儿,她想见一见平儿,听平儿说说话,然后让平儿抱一抱她,亲一亲她,好像从前无数个夜晚一样。
平儿将衣裳递过去,却发现凤姐只是怔着不说话,只好伸手戳一戳凤姐的肩头,凤姐吓了一跳,慌忙转身,一眼就看见平儿赤身地站在自己面前,这惊吓越发大了,不说自己起了邪念,反倒恼平儿道:“外头还有人呢,你这样赤条条的,像什么样子快把衣裳穿上”说了这句,见平儿红着脸还只是看自己,一低头,才发现自己也同平儿一样,顿时从脸上红到了脖子上,一把抢过平儿手里的贴身小衣,急着要穿,却穿不上,一跺脚道:“你是死人么还不来帮忙”
平儿被她一训斥,才从恍惚中惊醒,慌慌张张来替凤姐穿衣,情急之中,几次碰到凤姐身上,入手的肌肤已不如从前那般细腻滑嫩,却依旧勾得她心里一阵一阵的骚动。
平儿也从头红到了脚,胡乱替凤姐穿了衣裳,自己去将她那一套旧衣穿上,又脱了自己的鞋子,蹲下身替凤姐套鞋子的时候看见她脚上起了一层薄茧,又忍不住伸手碰了碰,一捏,一揉,凤姐被她捏得全身一个机灵,抬起脚向后一退,撞上了桌子,平儿赶紧拉住她,两手相交之时,两人俱是一震,你看我,我看你,都想快点推开对方,以免自己在这神庙之内、外人之侧,做出什么不恭敬的事来,然而两人这久违的牵手时刻又是如此温馨,哪怕两人心里都想了无数遍要分开,却依旧都连小指头也没动一下。

直到外头的狱卒吃饱喝足,再四催促,两人才终于松开对方的手,凤姐一步三回头地向外挪去,平儿跟在她身后,有无数话想要叮嘱,到了嘴边,却只是道:“等我。”
凤姐摸了摸自己身上的衣服,用力点点头,大步跨出了庙门。
、第173章
贾政的家书只比朝廷邸报早了一日到达元和县衙。然而宝玉已先于家书得知王家的消息,将父亲的信展开细读,果然见里面说的都不是什么新文,只不过信后破例有了几句叮咛,叫他谨慎小心,万不可行差踏错,叫人捉住把柄,为官任上,若是有百姓欠税,万不可强行逼迫,宁可拖延期限,家中替他在部里求情,也不可在这节骨眼上激出民愤,闹出什么事情,至于其余盗贼等事,按例办理即可,切不可标新立异,授人以柄,女色上也须小心谨慎,不要闹出事来惹人笑话。
宝玉从前不懂贾政之心,总觉父亲既迂腐,又固执,便是后来自己勤奋进学,私心里也难免有几分不大愿听从贾政的意思,如今当了几个月的官,才觉出父亲的一切拳拳爱子之心来,叹息一声,捏着书信,信步走入后院,县衙地方不及贾府远甚,一入内院就是花园,花园之后有一间三进的屋子,本是县令起居之所,如今让给黛玉和宝钗在住,宝玉倒住在侧屋。
宝玉一进花园,就看见那小亭子里宝钗伴着黛玉在赏花,时值秋冬之交,黛玉略染上了些咳嗽,被宝钗拘在屋子里大半个月了,难得出来,却是一脸忧色,宝钗搂着她肩膀,让她轻轻靠在自己身上,低着头正说些什么,看见宝玉进来,黛玉还有些不大好意思似的,将宝钗轻轻一推,宝钗也站直了身子,含笑道:“可是姨父的信到了”
宝玉颔首道:“与琏二哥打听到的消息一般无二,不过多嘱咐了我几句,叫我随分从时,不要惹人话柄。”
宝钗道:“舅舅虽然过身,圣上看似放过了王家,却难免要清理一二门徒,你是他嫡亲外甥,自然要避些嫌疑。”
宝玉点头道:“我省得,我进来只是想问问宝姐姐,我们当真没法子救救凤姐姐了么她一个孤弱女子,流放在外,我实在不大忍心。”
宝钗笑道:“我知道你这人惯是怜惜女孩子的,你放心,你风姐姐虽然流放,却未必会受苦,有平儿在呢。”
宝玉奇道:“平儿自己也是个弱质女子,家里也无甚倚仗,凤姐姐遭难,她至多帮忙送些衣裳物件,又帮得上什么大忙”
宝钗道:“亏你做了这么久官,这些门道怎么一点也不知圣旨说是流放,到苏州也是流放,到辽东也是流放,凤姐姐不过是个女子,上头判了她就是了,哪会管她流去哪里到了地方,也是交州县看管,你自己也是县官,县衙里也有周边府县流来的人犯,他们中那些阔绰的过得如何,你还不知”
宝玉讷讷道:“那是男子,且都是些不入流的轻罪,凤姐姐这样的,多半是要放到关外的,北方苦寒,她一个女儿家,哪里捱得过来再说官面上的打点,动辄上千,只一个衙门里,便可花销上万了,所谓树倒猢狲散,王家倒了,就算平儿还肯守着凤姐姐,她又去哪里得那样一注银子来打点关节”
宝钗笑道:“平儿对凤姐姐的心,你不必怀疑,银钱上她不大趁手倒许是真的,所以我已托琏二哥替我们捎去了一万银子,我瞧琏二哥的样子,大约自己还要添补一点,再有林家、贾府的接济,至少凤姐姐一路的盘费、到了地方的住处打点都是够了。”
宝玉跺脚道:“你们怎么也不早和我说早说了,我也托他带一笔钱表表心意才好。”
宝钗笑道:“你那点子俸禄,添补税上的亏空还未必够呢,就不要来凑热闹了,再说我们也把你算进去了的。”
宝玉还想再说,宝钗因见黛玉病容越盛,催他道:“我听说知府发了剿匪公文你上回审那几个山上的住户不是有些消息么这时候不去表功,还等什么时候”急急把他打发出去,又回头来对黛玉道:“外面风大,先回去罢。”看黛玉缓缓点头,就拿披风把她裹住,丫鬟们卷起亭子四面的帘子,簇拥着黛玉、宝钗二人进去。
宝钗进了屋子只顾忙着叫人拿热水来给黛玉擦过脸,又端着药来看黛玉喝,等她喝完,又亲拿往日不肯轻易给的蜜饯果子之类的喂进她口里,黛玉就着她手挑了一颗蜜枣含住,抬起头来,盯着宝钗只是看,宝钗笑嘻嘻抚自己的脸道:“做什么这样看我”
黛玉慢慢嚼着枣子,咽下去,才道:“你心里若不舒服,只管发出来就是,不必装成这个样子哄我。”
宝钗笑道:“我心里唯一不舒服的,就是你身子实在太弱,我若要哄你,也只哄你好生喝药、吃饭,别的再不必的。”
黛玉道:“早知你看了信会这样,我就不该把家书给你看的,毕竟我们离得这样远,我父亲在京里再说了什么,你在这里也听不见。”
宝钗听她提起林海,那脸上的笑就带上了几分勉强,打发走几个丫鬟,在黛玉身边坐下,握着她手道:“你也说了,我们离得这样远,林姑父在京里再说什么,也伤不到我一分一毫,所以我才一点儿也不介意,你不要担心。”
黛玉看她一眼,道:“你不介意,那前几日做什么要特地去外头睡别拿我的病做借口,往常我若生了病,你恨不能时刻要守在我身边才好的,这会子倒讲究起那些个忌讳起来了,说出来谁信呢。”
宝钗见她把话头都堵死了,讪讪道:“你把话都说尽了,还叫我要说什么我们两这样子,外头名声是不大好,叫人误会成是我和宝玉有什么,总比叫人知道是我和你有什么好罢林姑父是你父亲,听见这些传闻,自然会担心你,叮嘱那么些话,也是情理之中。我既没法子使他改变主意,也没法子告诉他真相,就是在这里愁死了,也未必有什么结果,还不如一心过好自己的日子,照顾好你。”
黛玉听她一言,又赌起气来,道:“你这人就是这样,有什么话,宁可憋在心里,也不肯说出来叫我分担,上回我没带你去扫墓,你明明好几夜都睡不着,却总和我说好好好,这回我父亲来信骂你,你心里不知道怎么委屈呢,偏在我面前又是这么个样儿,人都说我心思重,我有话倒还肯对你说出来,你心里的事,却一点也不肯告诉我”
宝钗失笑道:“扫墓那都是多久的事了,你这时候还拿出来说嘴,还好意思说有话都肯对我说”黛玉见她冥顽不灵,剜她一眼,气得道:“你别顾左右而言他你只和我说,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一行说,那眼泪就扑簌簌落下来了,她自这次卧病以来,还是头次落泪,边哭还边咳嗽,宝钗要去替她顺背时,又被她推开,只好束着手叹着气道:“你一定要我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林姑父那样说我,叫你对付我,我自然是难过的,然而难过之后,细想想也没什么,毕竟林姑父他远在京城,管不到这里,而我们两的相处,也要比那些个虚名要重要多了。”
黛玉道:“你前些时候自己还在意这些虚名,这会子又说不重要,我不信。”
宝钗喟然道:“全不在乎,那是假的,只是世事总难两全,先顾着紧要的那头才是真的。你看看凤姐姐和平儿那样,再看看我们,便知道如我们这般,朝夕相对,衣食无忧,已经是极好的结局了。”
黛玉怔了怔,道:“凤姐姐和平儿”她往常见宝钗对凤姐和平儿之间颇为关注,还只当是姨表姊妹的情分,如今细品宝钗的言辞,却分明大有同病相怜之意,那眉头不自觉地皱起来,又问:“她们也和我们一样”
宝钗道:“虽不敢笃定,然而只怕不离十。”
黛玉眨眨眼道:“我和她们来往不多,看不大出来,不过若她们真是这样关系我也不觉得我们比她们要好多少,毕竟她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一起,凤姐姐也不必假装嫁人。”
宝钗道:“你当她们两个的事,王府里不知道么全都在装聋作哑罢了。凤姐姐得意的时候还好,失了势,还不知他们在背后怎么议论呢。王家抄了家,林姑父和贾家看在亲戚面上,出了几万银子,其余打点花销,全是王仁向平儿要的。”
黛玉听她一语,把自己那点心事倒先放在一边,站起身来道:“怪不得你说平儿姐姐银钱不趁手,我还想凤姐姐给了那么些钱,就算不全够,也不至于这么不足罢原来是这么个理。”
宝钗道:“所以我等这时候才叫琏二哥送钱过去,若送早了,平儿手里有钱,一定不肯委屈了凤姐姐,必要替她打点的,一打点,就露了痕迹,王仁又更该和她要钱了。若送晚了,平儿又没法替凤姐姐买通关节,减免罪名。”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