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专访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邓正刚微微笑地点了点头,然后,大家分宾主坐下。邓正刚很大方地接受“希望”杂专社的专访。
“邓总,你是金融界的权威,你可以谈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如蓝首先问了一个预先准备的问题。她神态自然,一扫刚才的羞涩,完全进入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受国际影响。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受国际环境影响,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当前,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上它是有活力的,仍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向前发展......”王正刚侃侃而谈,最后他补充了一句,“这是我一家之见,并不代表权威。”
“邓总,你真谦逊前,美国经济走下坡路,全球股市疲软,中国A股市场率先领跌,你认为中国A股什么时候才能走出熊态,牛市什么时候才到来呢?”杜锋老练地问一个很深刻的、很有争议的问题。
“不仅仅是中国A股市场,全球股市下跌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可以说,中国A股现在正处于艰难的筑底阶段。但是,股市有升必有跌,有跌必有升——这是每一个投资者、或投机者必须明白的道理。华尔街有句话:升有多长,跌就有多长,跌有多长,升就有多长。大升必将大跌,大跌必将大升。种种迹象表明:现在已是市场的底部,投资价值突显,熊市已经快结束了,什么时候结束不很确定,也可能于明年的年初也可能更后一点。当重大的政策利好出现时,就意味着大牛市的来临。那时大家可以大胆的进行股票投资。”王正刚筹躇满志地说,眉宇间闪着智者的光芒。
陆如蓝张大那双黑黑的眼睛凝视着他,一字不漏地听他演说,脸上流露出欣赏、崇拜之情。她已经想好一个非计划内的问题,等他说完,她便飞快的提出她的新问题。
“请问邓总:为什么你的书架会摆放了唯一的一本与金融无关的书呢?请问:你喜欢席慕容的诗吗?”
刚问完这个问题,陆如蓝马上就后悔了。她不知道为什么会问这么一个私人的问题,她不安地、偷偷地看了看邓正刚,想看他有什么反应。
幸而,邓正刚像早就看出她的用意似的、并不介意她的唐突,他抬手看看时间,从容不迫地端起茶几上的白瓷茶杯,轻轻地啜了口茶,然后,微笑着注视着蓝,悠然地说,“如蓝小姐,真是不到黄河死不罢休啊,唔,这个问题......有机会,我定会回答的,但不是现在,我还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开。”说完,他微微一笑,站起来示意专访结束了。
如蓝如释重负,偷偷地舒了口气,但她又不点不甘心,他在逃避回答这个问题。
没法子,杜锋、如蓝两人只好离座和王正刚握手告辞。然后,离开会客室,一起回报社赶稿子。
杜锋和如蓝离开会客室之后,邓正刚并没有马上离开,他站在会客室明亮的窗前向下望,一直目送着如蓝他们上车离开,怅然若失。当他一眼看到如蓝,他仿佛看到了他已故的未婚妻,纵然她们长得并不相似,但那种感觉却是那么熟悉,都是那么清丽脱俗,那么优雅而有思想的一个女孩子,都是那样沉醉于席慕容的诗!可惜,伊人已去。他的心沉沉的,眼眶盈满了热泪。他用力的捶了自已的前额一下,满脸的悔恨。
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杜锋和如蓝总算不辱使命,金融界奇人王正刚的专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争相抢购这一期的杂志,一时间洛阳纸贵,杂志的发行量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新纪录。在当前杂专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居然赚了一大笔。潘社长一高兴,重重地奖励了杜锋和如蓝,所有员工都发放了奖金。大家当然欢天喜地。
随着专访的成功,杜锋和如蓝被受众人注目。潘社长和她签订了正式合约,如蓝顺理成章地成为“希望杂志”的一名编辑。潘仁爱社长请大家开了热烈的庆功会。大家都为他们高兴,热情地敬酒。只有王岚郁郁寡欢,她不住地灌着自已喝酒。
原来王岚一直在暗恋杜锋,这已经是社里公开的秘密。但是杜锋偏偏对她总是不冷不热的。自从年轻而有活力的陆如蓝加入杂志社,杜锋就被如蓝吸引住,对王岚更加不放在心上。因此王岚非常妒忌,平常总爱挑如蓝的毛病,一会说这不行,一会说那不行的,让如蓝十分为难。最让王岚生气的是杜锋总爱护着如蓝。

如蓝知道王岚是拼命喝酒是因为杜锋,她借敬酒的机会,悄悄地告诉王岚,杜锋真的很优秀,但不是她喜欢的类型。接着又硬拉杜锋坐到王岚的身边。虽然如蓝没有真正的帮上什么,但王岚依然很感激如蓝,两人从此化解了误会,还成了好友。
庆功宴尽兴而散,如蓝又制造了一个机会让杜锋送王岚回家。她说,她家就在附近,她喜欢走过那段落英缤纷的林荫道。杜锋无可奈何,他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陆如蓝的心没有放在他身上。
如蓝终于松了口气,趁着社里没事,她终于可以早点回到她的小窝了,可以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她十分惬意地仰卧在单人床上,她那种陶醉的神情,简直当她的床是一张舒适无比的龙床。
她轻轻地闭上双眼,长长的睫毛盖住了那双大大的黑眼睛。她想象着杜锋和王岚在一起的情景,她觉得他们其实是十分般配的一对。杜锋才华横溢、锋芒毕露,而王岚文静内敛,正好互补……她想:她们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王岚虽然还没完全俘获杜锋心,但起码,她已经找到了她要爱的人,幸福离她不远……可是,陆如蓝,你的真命天子在那儿?他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在想,脑海里浮现起采访邓正刚那天的情景,他好像难以触摸。她想起他对她的厉声质问时的冷峻,想起他深邃的眼睛,想起他谈笑间温暖的微笑,还有微笑时线条分明的嘴唇微微上扬的样子……,他浑身散发着那种成熟的男人的魅力,谁被他爱定然是十分幸福…….
她突然意识到自已心驰神往,她的脸一下子红了,她嘲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起来,倒了一杯冷开水喝。
她又坐到床上,习惯地打开抽屉,想拿本书来打发时间。赫然,发现里面的那本旧日记本,她想起自己有两篇“神秘”的日记没有读完。于是,她打开日记本,拿出折叠着的两张发黄纸,小心展开,她的心又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像初恋的女子读情郎的情书一样怦怦地跳。
第二篇日记用纯蓝色墨水写在印有"财经大学"字样的的红条纹双行信纸上,字体显得清秀写得工工整整,没有笔误,没有错字,在信纸的右下角写了日期。
“今天,好像又犯错了。精神每况愈下。其实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每个人前进的路上不可能不碰到彷惶,犹豫,还有困或与痛苦。
有的人为此而悲天怨人,放纵自己,有的人消极逃之,在幻想中过日子。至于强者,则将它视为能力的试金石,越磨练越坚强。物欲与精神都会给人带来痛苦,但物质上的痛苦只在一时,它可以轻易地克服,唯有精神上的痛苦,给人以巨大的创伤,这伤口是在内心深处,而且不能轻易地流露以免被别人嘲讽。(这之前是很淡的浅蓝色钢笔写的,字迹越来越浅,有点模糊。当写到“嘲讽”便换了纯黑色的钢笔写,字迹十分清晰。)
唯有这样才显现出这种痛苦的价,人一旦能名克服它才能真正成为强者,这种痛苦在于它的偶然而持久,它往往在人的意志稍有松懈时,乘虚而入,让人茫然不知所措,随之而来的是无谓的思索,痛苦啊。不以物喜有以物悲,失意泰然,得意淡然,——这是何等气概!愿我以此自励,奋斗我的一生。
第三篇日记是蓝黑色的钢笔字写的,字体比之前的字更加显得刚劲有力,它这样写道:
“什么是羞耻?早已麻木的心灵已感受不到羞耻。沉沦于平庸中而不自觉,沉溺于幻想当中不能自拔,唯有低声断喝:你是正刚!才能将迷糊的我唤醒。……父母的赐名真无与伦比,唯以此自策,才能成为我自己。
然而,不争气的我却自甘堕落、荀延于世,哀莫大于心死,丑陋的人戴着恶心的面具而自欺欺人,尚且在自娱自乐,畜生不如;自卑又刚愎,盲目而又自负。过的是蛮横的生活,放纵自己,沉迷赌博、无事闲和大睡,活脱脱的行尸走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