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婚 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甄玉竹和范铜山的还未结合就在同行中引起反响。熟人对二人的评价都很高。当然也有不同声音。比如这是“老牛吃嫩草”啦、“门不当户不对”啦……等等不一而足。甄玉竹估计也只有这些,听听就行了。现在的中心问题就是正儿八经地筹备婚事。二人确定了关系后,首先要和大哥薛金印说明此事。因为甄玉竹改嫁,一旦和范铜山成婚,甄玉竹就不再是薛家人了,一切权力就要归还薛家人,新亚就要由薛金印来管理。最近甄玉竹和范铜山要去宜兴埠拜见岳父岳母。还要回范铜山家拜见公婆,唯有这件事困难很大。下一步就是租房和布置新房、采买家具。发请帖请朋友、举行婚庆,……这些事只要有钱都好办。甄玉竹考虑,最棘手的是不好请公婆。所以,就和范铜山反复考虑、商量。
范铜山说:“咱们还是回家请我妈我爸,就是挨打挨骂也要去!否则,我可就烙下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甄玉竹说:“挨打挨骂我顶着!咱就去!其实,我看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常言说得好,‘人怕见面,事怕说开’!我想咱去赔礼道歉,请父母原谅,还有嘛事不可解决?”
定下之后,甄玉竹给大哥薛金印写信;给宜兴埠父母写信先下点“毛毛雨”。过了五天就带着范铜山回宜兴埠。自从和薛金平“结婚”,不能生、不能养;人不人鬼不鬼,背个赖名声,甄玉竹就很少回家。小弟娶赵金河本家的堂妹为妻,这个弟媳不贤不孝,每次回家都要和弟妹闹翻脸;这二年又和赵家结下梁子,甄玉竹就更不愿意回宜兴埠老家了。每月给父母报一封平安家书就得。家里有嘛事,父母就派弟弟来。反正离的也不远,嘛事都好办。
甄玉竹和范铜山带着大包小包坐着三轮回到宜兴埠。小弟在小码头接甄玉竹二人。父母、弟弟一家都很高兴。因为甄玉竹长得白净,漂亮,不受日晒雨淋,在家养尊处优,根本不显老。范铜山长得高大、帅气,肤色黧黑,还长一绺络腮胡子,年纪不大,长的老成。如果不说实际年龄,看不出甄玉竹和范铜山的实际年龄差距。父母只简单地问了准女婿的一些情况,表示衷心祝福二人的幸福生活。中午,在家中举办一桌丰盛的酒席宴会招待这位准女婿。猜拳行令、推杯换盏,范铜山抵不住频繁的劝酒,喝的酩酊大醉,被小弟甄玉栋搀扶到卧室休息。父母把甄玉竹叫到另个房间把想说的事情说与她听。
“孩子,你能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就不再后悔了。为父总为把你嫁给薛家心报惭愧,”老父伤心落泪,想了想说,“这小伙子长得挺爱人,他比你小一些吧?啊,大小无所谓,只要你满意,今后二人好好过日子就行!……”
老父说话慢慢腾腾,老妈急的抓耳挠腮。
“行啦行啦,就是你,为你儿子娶赵家女扫清道路,就把我的姑娘推进火坑!你还絮絮叨叨嘛?你还有理啦?你也别哭丧啦,你就说说眼前还有嘛事吧?”
原来,为弥补老爸老妈对女儿的欠情,老爸老妈想给女儿在天津城里买一套宅子。甄玉竹一嫁人就不是老薛家人啦,今后住哪儿?甄玉竹这才明白老爸老妈为嘛把她叫到里屋来。
甄玉竹忙说:“爸妈不用为我破费。那些钱留着您二人的养老吧!女儿有钱!”
“你有钱是你的,怎么也得给我姑娘一点钱,老妈死了也安心!”老妈一手伸进老爸长衫衣兜里,说:“快点,麻利点,为嘛还不把银票给我姑娘?你想嘛哪!”
甄玉竹清楚,弟妹赵秀琴不是个孝顺儿媳,如果让她知道给姐姐钱非闹翻天不可。她不能要爹妈的钱。老妈从老爸的长衫兜里掏出一张银票一把塞进甄玉竹的手里说:“快装起来!”
甄玉竹害怕惹出事来,只好看也不看地装进内衣兜里。老爸老妈看女儿把银票收起来这才松口气。
老爸说:“还有件事告诉你,老赵家的赵金河病得很厉害!”
甄玉竹心里真高兴,说:“快病死啦?”
老爸叹口气说:“哎!按命说,这是恶善自有报。按医道说,他是内伤无法医治。但是,我看他是一个大活人,又考虑他的老娘是个大好人,所以我想尽周折还是医好他的病、起码还留有一口气、只能慢慢静养。他自小就玩世不恭,谁知他得罪了哪位行家?……咳,像他那样人死一个也不多!”
甄玉竹心中不爽。想老爸作为一名老中医,肯定是行使他的救死扶伤的职责。他哪里知道,女儿巴不得那个仇人“嘎嘣”一声死去。
“可是,赵家后人从没放下这档子事!”老爸一直沉思,“老二赵瞎子,人被国民政府枭首,这本是法当如此,但他的后人一直耿耿于怀。……?
老妈说:“我看这是黄鼠狼下骚地鼠子——一窝不如一窝,更厉害!”
甄玉竹不解的问:“妈呀,老大没有后,也没听说老二留下后根哪?”
老妈说:“哎,那年两弟兄杀了人,他们就来一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老大去了南方,老二就藏在谦德庄。他拜李阎王为师,在谦德庄一带还是横行霸道。他看上一家姑娘,但姑娘家却看不上他。他心中冒火。姑娘家怕再出事端,一夜之间搬家走了。二瞎子一气之下上了吊,谁知天不灭曹,又被李阎王救回阳间。二瞎子找不到大姑娘就在外找野鸡。十个月后,野鸡给他下了“蛋”!真不坏,给他甩下一个大胖小子。二瞎子他妈偷偷跑到钱德庄抱回来一个大胖孙子。心里高兴、心里美!二瞎子妈擦屎裹尿看这个孙子,孙子长到六岁,就送到东堤头老李家学拳练武。如今都十六七啦!长的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可这小子更孬!出师三个月就把奶奶气死了。最近听说他是天津卫的嘛‘会’的会长?”
老爸补充说:“天津卫的天鹰会会长!这个天鹰会没人了!”
甄玉竹心里一惊,因为她清楚这是以抢劫为主的抢劫团伙。
“这小子太坏啦,上个月他把南街的张家媳妇给了。张家告到官府,官府还没来抓他,他就领来一帮天鹰会的人把张家给砸了。不但把家砸了,还把人打了。还强迫人家撤回上诉书,不撤行吗?不撤就用刀子捅了你,伤天害理呀!”
甄玉竹越听越气,说:“这样为非作歹就没有了王法吗?他家里就没人管吗?”
“咳,现在人们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睁一眼闭一眼,连衙门官都是民不告官不究,哪里还有公平正义?现在老赵家没人了,就剩下一个半死不活的老大赵金河了。他能管他那个土匪侄子吗?他还巴不得让大侄子快快给他报仇哪!”老爸无奈地摇摇头,说:“在他六七岁时,奶奶看他不是读书的材料,就把他送到东堤头老李家拜师学拳脚。一晃学了十年功夫。学成了功夫回到咱镇,就搅和的鸡犬不宁。这小子人不大,野心不小,念念不忘他死去的父亲——赵金海!他说他父死的冤枉,大伯病得不明不白。他要为父亲、大伯报仇雪恨!他现在正在寻找仇人!……”
“所以,你爸爸这么想,老薛家和老赵家早就结下仇,既然你离开薛家,就离的远远的。想给你们置办一套宅子,我们也就安心啦!”老妈一直盯着外屋,害怕甄玉竹的弟妹闯进来,小声说:“玉栋家可不是个好东西,她不但不孝道,对你弟弟更恶更狠,平时不是打就是骂。唉,你弟弟太老实。只知坐堂行医,……这娘们还吃里扒外,有一点风声就给老赵家通风报信!对她说话千万小心、注意!”
甄玉竹这才知道父母的心事,为嘛给自己钱张罗买房子!
甄玉竹弟媳赵秀琴可是个“浑天猴”。她是赵金河的堂妹。在家在外都是横竖不讲理。常言说,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她家里家外谁都不怕,可就怕大姑姐甄玉竹一人。每次甄玉竹回家只要一说话,她就蔫蔫得像小鸡子一样。但她有蔫主意,当面说好话,背后对公婆依然我行我素、而且变本加厉打骂甄玉栋。
她说:“老娘惹不起你姐姐,我就拿你们撒气!”
公婆后悔给儿子找了一个“浑天猴”,但念她给甄家生了两个大孙儿,也就将功补“过”了。
范铜山在准岳父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吃过早饭,甄玉竹二人在宜兴埠小码头上等去天津卫的三轮车。小码头一直通往京杭大运河,每天有小船来往穿梭。有的载货,有的载客。码头不大但很热闹。
在码头上等了半个钟点,好不容易等来两辆三轮车。范铜山就搀着甄玉竹上一辆三轮车,二人刚坐好,车夫就要蹬车,突然跑过来了两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往三轮车前一站,说:“喂,你二人滚下来!”

范铜山心里好恼,只因在岳父家门口,不好发作。就问道:“小伙子,为啥说话带口令?”
“怎么的啦?我们说话够客气的啦您老!”两个小伙子奔到范铜山二人面前,用手指着说:“这是最客气的啦!告诉你,哥们,可不要找不自在!”
范铜山一听就要发火,甄玉竹拉住范铜山说:“在我家门口,千万别动手!”
来送甄玉竹二人的小弟甄玉栋走过来说:“爷们,这是咱家的亲戚!”
两个小伙子看范铜山要动手,一推甄玉栋说:“一边去,没你甄大夫事!今天让我碰上这么憨的棒槌,一说话就瞪眼,欠揍!”
甄玉竹一直拽着范铜山,范铜山强压着怒火。为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甄玉竹对车夫说:“师傅,咱快走吧!”
两个小伙子拉住三轮车说:“嘛玩儿?想走?咱还没说完哪!今天我们有急事,三轮车一律不许拉别人,这是我们会长发的号令!”
甄玉栋乞求说:“爷们,我求您啦,请高抬贵手放我大姐一把,让他们坐车走吧!”
这两个小伙子说:“你跟我说不顶用,有话请和我们会长说。”
正说话间,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敞怀露胸走过来,对甄玉栋说:“甄大夫,老前辈,有事进城?”
甄玉栋吭吭两声说:“啊,不是,是我姐要坐车回去!正在等车,这两个爷们有点眼生,”
这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就是赵金海的“野生”儿子,赵家的独根苗。现在是天鹰会的会长,名叫赵铁拴。赵铁拴看了一眼范铜山二人说:“有点面熟,不知是您老的亲戚,那就坐车走吧!”
甄玉竹二人在车上打个招呼,车夫蹬着三轮就走了。范铜山只顾生闷气,一路不说话。甄玉竹为给他解闷,就说:“你知道那个小子是谁吗?那个小子就是赵金海的私生子。在东堤头练了十年武,现在在镇上横行霸道,还是天鹰会的会长。……”
范铜山说:“我说咋这么厉害!原来是学了几年功夫?真是子承父业、小人乍富,没有好结果!”
甄玉竹说:“这小子乳毛没干,一直想为父报仇。所以,咱们得小心,”
范铜山说:“好吧,不怕,小心就是!”
二人一说一答很快来到市区。忽然从后边冲过两辆三轮车,超过这辆三轮就刹车,不等车停稳就跳下几个小伙子,跑过来就拉甄玉竹。范铜山哪里能让他们拉甄玉竹?一掌就劈倒一个人。范铜山按住甄玉竹,下车就和那几个小伙子打起来。车夫怕惹火烧身,蹬着三轮就跑。甄玉竹让他停车,车夫说:“大姐,跑一个算一个吧,这几个坏小子,嘛事都干得出来,……”
甄玉竹发疯似地喊道:“停车快停车!”车夫刚一刹车,甄玉竹不管不顾地往下跳,小脚一着地,就崴在地上不动了。三轮车夫不敢停车,就没命地蹬车跑了。
范铜山已被四个小伙子围在中间。为首的正是赵铁拴。赵铁拴早就为其父之死作了调查。事件的起因就是薛家趁祖父困顿,强抢了赵家的老城厢的店铺。后来,薛家设计擒获了天鹰会骨干,最后将其父等人枭首示众。据说,薛家的得力干将姓范名铜山,自小练八卦掌,身怀绝技,一般人难以近身!赵铁拴不信邪,他要找他报仇。赵铁拴虽没见过范铜山,但恨之入骨。有朝一日得以会见,就要当面较量。这次得知甄玉竹回家,就派人监视甄家。后来,嫁到甄嫁的老姑暗示他说:来我家的那个小子就姓范,……于是,派人在小码头盯梢。赵铁拴出面让甄玉竹二人坐车先走,那是欲擒故纵,随后就紧追不放,一直追到进市区。范铜山顾不上甄玉珠,心想,用什么方法打他们?下手重了,他们太年轻;下手轻了,他们可不买账。最后一咬牙,看他们出招轻重再说。这四人都是师兄弟,个个生龙活虎,打起架来不顾生冷,动手就要玩命。范铜山一看就生了气,不由下了狠手。
在动手之前,范铜山停下拳脚,说:“小师傅们,不知在下何处得罪你们一路追踪我?”
“少说废话!你有本事就逃过今天,没有本事今天就是你的耻辱日,”高个子赵铁拴一甩手,“给我打,就打你这个棒锤!别的废话少说,就打你个不长眼的!”
范铜山想,这小子岁数不大心眼不少。看来想让我吃个哑巴亏、糊涂账。这四人不再说话,冲上前就打。范铜山此时运足丹田气,挥舞双掌就迎接四人的冲杀。看着四人只知猛冲猛打,但没有扎实的功底。范铜山心里有了根,只挥动了几下拳脚就把这四人打得节节后退。
高个子赵铁拴不服气,把那三人一挡说:“你们先观敌瞭阵,看我的!”
赵铁拴像一头牛犊和范铜山打在一起。赵铁拴果然拳术招法别有新路,两个回合二人没分胜负,三个小子在一旁高兴地叫好鼓劲。范铜山想,今天我就饶了你,但也要给你留下记性。马上气灌丹田左拳一击,右掌直拍,右掌拍在赵铁拴的左肩。看似力量不大,但实际已将他的左肩骨拍酥。赵铁拴只觉的左肩痛了一下就不能再动了。
赵铁拴右手一指范铜山:“你,你用了‘阴阳掌’!”
范铜山一笑说:“小伙子看你认识招法,快回家静养吧!”
赵铁拴怒气更大用右手指着三人说;“还不给我打!”
这三人如梦初醒,挥拳就上。这三人其实都是练自由式摔跤手,拳脚无有功夫,只会瞎打。范铜山不急不忙挨个拍了每人一掌。每掌打的地方都不一样。一人后背中了一掌。一人右胸挨了一掌,另一个后腰被击一掌。这三掌都是金砂掌。这三人中了金砂掌,立刻就没有了打斗的刚勇和力量,一个个败退出圈外。
范铜山一抱拳说:“请诸位回家静养吧!”
范铜山把看打斗的两辆三轮车车夫叫过来,把这四个发蔫的小伙子扶上车,说:“从哪来的回那儿。”顺手塞给车夫脚费。两个车夫不敢收钱,范铜山说:“拿着,不能白出力!”
这时看打斗热闹的人们也散了。一边走一边赞叹范铜山的武功和武德。看两辆三轮车走远了,范铜山这才来找甄玉竹。甄玉竹跳下三轮车就崴在地上。一对金莲崴得不能动,疼得她直掉眼泪。一看范铜山打斗占上风,也就忘记疼痛,索性坐在马路边上“观虎斗”。范铜山走到她跟前时,她高兴的又哭起来。
范铜山问:“你哭什么?”
“我,我脚疼啊!”她哭更厉害了。
范铜山就坐在马路边把甄玉竹的双脚抱在怀里按摩。按摩一会儿就能走路了,范铜山就架着甄玉竹走。刚走两步,一辆三轮车蹬过来。车夫说:“先生,您真好,您功夫好武德好,您人品更好!今天,您二位去哪儿我也不收您的钱!请上车吧!”
范铜山说:“您老也别夸我,如果您拉我收钱我就坐车。坐白车?您老还是去拉别人吧!”
车夫马上说:“好,您老别急,请上车,请上车!拉您到哪儿收哪儿钱,这可以了吧?”范铜山这才笑着把甄玉竹扶上三轮车。
快中午回到家。甄玉竹一到家,两个女儿就围上她。问姥姥、姥爷、舅舅一家好?没有说,……嘛事吗?甄玉竹明白她们的意思,就是问姥爷一家反对没反对“妈妈”的婚事。甄玉竹很高兴地作了肯定回答,特别把回来遇到的麻烦事讲述一遍。
女儿炸了窝。说:“这还了得?这也太没有王法了!我范大哥也太心慈手软了。依我们,去人把赵家老窝给抄了!给平了!”
甄玉竹笑笑说:“孩子们,说话办事都要讲留有余地,你范大哥办的对!”
薛凌说:“你讲武德、仁慈,他缓过劲来就不会讲这些了!到那时,遭殃的就是咱们!”
甄玉竹点点头说:“该怎么办,我心里有个分寸。孩子们放心吧!”
刚说完话,门外传来薛金印的声音。甄玉竹马上叫范铜山、两个丫头去迎接。薛金印接到甄玉竹的来信,见事不可耽误,就把家中的事情统统交给大娘何氏执掌。他带着三太太李岚凤、大女儿和一对双生儿子就赶来天津。中午,甄玉竹在海大道鸿福楼饭庄为大哥薛金印一家接风洗尘。因为这座饭庄是纯天津风味饭店,八大碗、五中碗、四盘美味佳肴,把三嫂李岚风吃得满口叫好。这次作陪的除范铜山和薛凌、薛乔外,还有王宏泰和左莲花。那李岚凤见到王宏泰显得特别高兴,不断的劝酒、喝酒划拳行令!
甄玉竹没休息,下午就向大哥薛金印交待经营状况、往来账目、多年结余。……一连交接两天,薛金印心里有了普,有了经营眉目,甄玉竹这才和范铜山一起回老家去拜见公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