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类的历史,总是充满必然与偶然,
引必然趋势的事件,眼界有限的人们总觉得是那样的偶然。www.xiaoshuodaquan.com更新超快!
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各路红军6续胜利会师。
迫切愿望打通国际通道,取得国际援助也就顺理成章的事。
若没有意外,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组成西路军,于1936年1o月西渡黄河起西征。
试图打通河西走廊,与西北处中苏边境联通。
忌惮红军藉此坐大的蒋委座,出于自身权势与利益考虑,当然也不会无视。
下令西北马家军围堵绞杀,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特种兵并非通常人们眼中的史盲,既然穿越了知道此路不通,当然是努力扭转。
街头大英雄菜刀逞威风的行事方式,是不足以改观几大急迫事件的。
绞尽脑汁来个石破惊天,一举消灭鬼子第八师团寺山大队。
成功带给中央东征连接国际通道的希望,及时止住西征的准备脚步。
同时也为建议党中央,将平津、河北党组织力量加以调整,取得足以引起重视的资格。
由于党中央采纳了建议,及时将平津、河北大部分城市人员、进步人士,充实到太行山、吕梁山等山区地带。
避免了国民政府方面的疯狂搜捕,有效地保存了抗战亟需的中坚力量。
以这一时期党的成员干部不畏艰辛作风,建成类似长城沿线抗日根据地只是时间问题!
合理建议可以基于战果获得的相应资格提出,但据此就以为能令中央言听计从,那是无脑嘴炮人士的无知无耻无能狂妄症!
依托加强的党组织力量,顺势团结绿林好汉杨二部。
成立“抗日义勇军冀东特别勤务旅”,横扫热南拿下古北口,算是在长城沿线站稳脚跟。
由此已是真正做到打消西征的可能,使得中央决意预备以突袭方式北上靠近绥蒙边界。
也就是进占黄河河套地区,控制包头、五原等战略要地,争取苏方允诺的援助。
只是斯大林也好,苏共也罢,都是从其国家安全、利益为出点。
“历史上”,之所以不顾什么国际**精神,对国民党方面的援助力度,远胜于**方面。
正是瞧不上这中国红军点儿实力,而看好貌似强大不知多少倍的国民党方面!
以为扶持国民政府,才能有效牵制日军,确保苏联远东地区安全。
想要三言两语说服一个人都难,更不用说是意图改观一个政党、国家的方针方略。
事有轻重缓急,通过雾灵山巅急造电台,汇报起关外风暴计划的同时,请求中央考虑秘密安排精干力量进驻太行、吕梁山区。
表面看来,中央红军与抗联各部,准备形成关内外通道,以便取得有利局势。
暗地里,利用秋冬时节蒙绥牧区与陕甘粮区贸易密集的机会,来个另类的“北征”。
**等老辈的高瞻远瞩,不难看出这样的方式确实有效。
冀东特别勤务旅联手东北抗联第一军,制造出震惊中外的抗战新形势。
既消除抗联将士急迫西征联系情绪,巩固抗联稳步展壮大,又有力地牵制蒋委座为的国民政府“围剿”重心。
一举多得的战略战术掩盖下,身处漩涡的特勤旅是在危急边沿游走。
但大批吃进的日货,以小鬼子自觉自愿大力支持、国民政府方面不敢阻拦的方式,通过马帮、驮队,源源不断地输往绥远、外蒙,交付已党组织联络上的共产国际、苏联方面。
伸手讨要难免看人脸色不好办事,以货易货、以货付劳资,则进展顺畅异常!

先是苏方痛快地拨付武器、器材一批,由共产国际与此时外蒙军方秘密运至绥蒙交界处。
随后由伊克昭盟(今毛乌素地区)驮队、马帮承运,并利用东北军关系以军需采购为名,出动护卫队护送至陕北各地。
相比苏方大批量援助国民政府,这样以货易货、悄悄运送的方式,更像是蚂蚁搬家。
就其质量而言,也是不可同日而言。
3ooo支莫辛甘纳(水连珠)老式步枪,每枪配弹2ooo。
还赶不上1924年苏联“沃洛夫斯基号”轮船运往广东,支援孙中山先生8ooo支,每枪配弹5oo的量,更不用说跟苏方提供给国民政府方面足以装备二十多个师相比。
以腹黑的奸商秉性,也不是不懂狮子大开口多要些,而是历史的又一个必然所致。
因为“沃洛夫斯基号”当年运送的步枪,有那么一部分就在红军手中,只是弹药奇缺。
有了这3ooo支步枪,加上红军手中原有的2ooo余支,匀匀可以做到每枪千余配弹量。
即便考虑到水连珠在我国各地民众武装拥较大有量,此后队伍展的弹药也不足虑。
货值的主打部分,放在火炮、轻重机枪方面。
中东路事件中,苏方从张少帅的队伍手中虏获不少装备。
其中就有便于臂力携行的37步兵平射炮6o多门,有点过时的苏罗通小炮4o多门,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一批。
富足得多的苏方不稀罕,多半拨付给其扶持的外蒙军队,甚至还有富余库存。
实质上已搞独立的外蒙方面,乐得借此换装他们眼馋的真正苏式装备。
于是这些火炮、轻重机枪,甚至连带一些额外的驳杂武器器材,都以处理价交付。
武器器材的优劣,要看在谁的手上!
叫花子似的红军各部看到这批器材装备,无不欢欣鼓舞。
觉得苏联方面的支援就是得力,从今往后再也无需忌惮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可以放开手脚跟小鬼子干了!
**等人却清楚,不论是苏联方面,还是共产国际,均不是中国的可信赖的依靠。
红军这次战略大转移,二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长征,到底是何所致,他们还能心中无数?
尽管依旧对苏方、共产国际,致意崇高敬意,并在红军内部广泛宣传国际**精神。
但是对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统一思想,比“历史上”提前展开。
应苏联方面要求,张国焘等一批在苏联学习深造过的高级干部,组成一个新的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
在西安事变前几天,秘密赶赴西安。
张学良带着随从、卫队亲赴机场,送走苏联访问团几架飞机的同时,也将他们送走。
若不是西安事变无可避免地爆,党中央拟以亮亮红军新的战略布局姿态,迫使蒋委座打消围剿心思,同意联合抗战。
毕竟偶然的介入,已经使得红军处境大为改观。
外围来说,关外抗联队伍得到进一步的展壮大,已在中朝、中苏接壤山区建起可靠根据地,长城沿线特勤旅的存在,也已将关内外联接掌控在手。
陕甘红军方面,通过秘密东扩吕梁、太行,暗中北接绥蒙边界,取得了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转圜空间优势。
历史的必然,使得满怀信心的偶然无力改观。
红军示威性袭取河套地区的计划,已然是不可行了。
只能顺着必然趋势,争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为争取有力配合,党中央同意热河驻防军动准备充分的赤峰战役。
给充满必然与偶然的历史,再来一个突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