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东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说荀彧到了东郡,未见东郡太守桥瑁,却先求见陈宫。陈家是东郡大族,自己亦是东郡名士,曹操要来东郡,不得不过陈宫这一关。
“公台兄,你与孟德之事,我已尽知。已往不可谏,将来尤可追,请公台捐弃前嫌,共图来日,如何?”荀彧与陈宫本是熟识,稍稍寒喧之后便进入主题。
陈宫闻言冷笑道:“文若何必欺我?若你果真清楚我与孟德之事,便请道来,如此无论你有何事我绝不推拒,如何?”陈宫既知曹操为人,便断定曹操绝不会将此事告诉他人,事实上曹操只告诉荀彧他与陈宫有隙,荀彧只是诈陈宫一下,试图直接略过此事。
当下荀彧笑道:“公台兄智士之名不虚传,果然瞒不过你!公台兄当世高人,彧自不敢献丑游说,只是迎孟德入东郡,则为存汉家忠臣,拒孟德则董卓张毅乐见,是迎是拒,请公台抉之!”荀彧躬身作揖,敬请陈宫抉择。
陈宫望向窗外,窗外秋风瑟瑟,落叶萧萧,陈宫长叹一声,道:“文若之意我已尽知,若太守垂问,我必仗义执言!”
曹操或是董卓张毅,问题一如与曹操出逃当晚,陈宫无奈,天下悠悠,何人是英雄?曹操毕竟还未成为国贼,与董卓张毅一比,陈宫只能选择迎曹操入东郡。荀彧所谓不游说,正是一种游说之法。
见陈宫答应,荀彧又躬身告退,求见东郡太守乔瑁。
当世名士求见,东郡太守乔瑁欣喜接待。荀彧见礼已毕,将阉贼祸乱陈留之事一说,乔瑁当即表示若事不可为,欢迎曹操来东郡,不过出兵相助之事,他不熟军中事务,必须得问过情况之后才知是否有兵可出。荀彧知他要找谋士商量,当下告退。
乔瑁送走荀彧便请来了幕僚程昱。
程昱笑道:“此事易决!”
乔瑁连忙请教,程昱道:“如今董卓乱政,汉室名存实亡。阉竖张毅驻兵河内,实窥并、冀二州。使君,此时正是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时也!”
程昱先抛出了这个局势判断,乔瑁一想,岂不正是如此,不由长叹一声。
程昱问道:“使君可有志于天下?”
乔瑁急忙摆手道:“仲德不可胡言,此乃无君无父之言!”想起前面二人所说汉失其鹿的话,乔瑁又补充道:“我无勇无谋,唯有如云虚名,如何敢有天下之志?能在这乱世安居一方,已经是最大的期望!”乔瑁长叹,历史上,他便在第二年被兖州刺史刘岱击杀。
程昱又问道:“使君留恋权位吗?”
乔瑁摇头道:“太守之职,只是众人抬爱,我亦只是为众家谋利而已。”
程昱道:“太守之职,能为使君带来利益吗?”
乔瑁笑道:“某为官如何,仲德不知吗?”
连续几问之后,程昱道:“东郡地处中原,繁华富庶,连接各地,正是逐鹿天下者必争之地!使君一不图天下,二不恋权位,三不贪利益,为何还留恋不去呢?使君不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吗?使君,若有志于天下则宜早图,不然则宜早去,否则,必死无葬身之地!”
乔瑁听了程昱一听,犹如茅塞顿开,站起来道:“若非仲德一说,我还不知正坐在火坑之上!能保全身家性命,全是仲德之谋,请仲德受我一拜!”
程昱年四十九,生得一部美须,为人傲然多智,端坐受了乔瑁一拜,然后道:“这如何退,使君可有个打算?”
乔瑁施礼道:“还请仲德教我!”
程昱捋须道:“楚汉之时,东阳少年杀县令,聚众两万人,推县中长者陈婴为王。其母言道,你忽得大名,未必是好事,不如投归于人。事成则封侯,事败犹能自保。陈婴是以率两万人投靠只有八千之众的项梁,项羽败,高祖封陈氏为侯,长享富贵以至今日!”
“曹操天下英雄,必非池中之鱼,使君若避居而专心学问,将郡事托付于他,曹操岂能不感激使君而厚报?曹操威名益大,使君高义之名益广。他日曹操若大事若成,使君子孙尽受其福。即便曹操败亡,使君高义之人,入主东郡之人敢不对使君恭敬有加?”

乔瑁一想,若果真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自己这种老实人恐怕死路一条。而曹操有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之名,若是将州事交给曹操,自己避居一方,正可得名得利。
乔瑁想到此处,当下点头同意程昱之言。程昱道:“使君可派军助曹操,日后使君切不可沾染权力,否则必有大祸!”
乔瑁当即点头同意。程昱一走,乔瑁想想如此让位于曹操,似乎又有些不舍,于是派人请来东郡智者陈宫,二人都是东郡名士,却是熟识的好友。乔瑁也不隐讳,直接问计于陈宫。
陈宫不论长远,却分析眼前之事道:“曹操若败,公可能抵挡张毅之军?”
陈留张邈素有果敢之名,却被斩于阵前,乔瑁向来温和,自然是无法抵挡张毅,是以乔瑁摇头。
陈宫又道:“张毅若夺取东郡,元伟兄可有幸福?”
乔瑁摇头道:“子女难安,自身难保,既有河内王匡前车之鉴,我如何敢有妄想?”张毅打了王匡,让张辽强娶了王匡之妹,这消息传开之后,渐渐变成了张毅肆意侮辱王匡,强抢王匡之妹,世家之人畏之如虎。
陈宫点头道:“为元伟兄计,必然全力抗拒张毅,而要抗拒张毅便需迎曹操,元伟兄别无他法!”
陈宫分析简单直接,乔瑁想不点头都不行。陈宫又道:“董卓张毅,自是虎狼之辈,然曹操素有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之名,亦是猛兽一流,与此二人并无区别!元伟兄必迎曹操入东郡,而迎曹操入东郡却不能与他共东郡,否则是与虎谋皮他日必为曹操所图!如此,元伟兄只能将东郡让于曹操,自己安享富贵!元伟兄,乱世权力不要也罢,何不求一分富贵平安?”陈宫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陈宫既然说到这份上,乔瑁再不多语,唯有长叹一声,道:“便依公台之计,将这东郡让于曹操吧!”
第二天,乔瑁将荀彧召来一说,荀彧大喜。当即乔瑁亲率兵马去助曹操,谁知才走不多久,迎面便碰着了曹操来投的队伍。
乔瑁既然决定交权曹操,也不以曹操败归而轻视,设宴款待曹操。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乔瑁取出太守印信,当众递与曹操。
曹操大惊,道:“使君这是为何,操岂有图谋东郡之意?使君若是怀疑,操请率兵离去!”
乔瑁诚恳道:“孟德,你少年领军,破黄巾而立大功;督治洛阳,五色棒之名传遍天下。我平生之愿,不在官场琐事,只在读书治学,之所以任太守一职,一则是朝廷有令,再则是地方期望,其实我时刻想着将这印信交出好纵情山水诗书!孟德,你权当是帮我,代我治理东郡如何?”
曹操一帮手下都是大喜,心想果然没有投错主公,才在陈留被人强按在太守位上,又在东郡被人强让。
曹操坚决摇头道:“使君,操败军来投,如果反占了东郡,天下会如何说我,使君此举是陷我于不仁不义之地,此事万万不可!”
夏侯敦嚷道:“主公,乔使君既然一番好意,你就收下吧!”
荀彧也道:“主公,乔使君与我谈过,他是真心实意要将东郡让于主公,主公你就收下吧!”一帮人都来劝,乔瑁也逼着曹操接,可曹操就是不要。他们如何理解曹操的心,如果他们理解曹操,他们就不会居于曹操手下了。如今曹操才起兵,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几十年打下的名气吗?
最后乔瑁无法,只好豝军事交给曹操,另外将东郡大小事务交给曹操点头的谋士,自己挂个太守之名享福去了。
至此,曹操实际上掌握了东郡,程昱有此天大功劳,顺理成章地成了曹操的心腹谋士。
程昱劝乔瑁说的的确是至理,不过程昱到底有没有私心,旁人恐怕永远也不会知道了。谋士,便如同贾诩之计,张毅总得听听徐庶的意思才放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