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多年前,塞北一战,参加的天下高手便无人再现身江湖,真中虽不乏绝顶高手。如陆介的师叔青筝羽土、武当的白石道人、昆仑的八步赶蝉南璇、峨嵋的慧真和尚……但其中能会先天气功的,只有一人,但现在下面决不可能是这个人,因为武林公议,认定这个人是稳操胜券的,除非青木道长当年也曾与会。但是,陆介很清楚,这理身神秘石室中十多年的人,一定是昔年天下认定的武林第一高手——少林派的天一大师。
干是,在他左手触破了那朽坏的衣袖的一瞬间,他右手长剑轻抽,施施然地剑尖离开了石壁,但就在他身形正要往下落的时候,他长剑极为潇洒而且迅捷无比地划出了一道银弧,不偏不倚地落在头上三尺许的石壁上,他右腕微一使力,身体便往上移了三尺。
但他的长剑一离开那中空的石柱,从他剑身所留下那薄如棉纸的石缝中,便突突冒出了一缕浓烟,而且香醇无比,闻之令人心旷神治。
陆介正为这一连串的突变所错愕不已的时候,不料更震人心弦的怪事竟接着发生了。
原来石柱下,圆石上爬着的千万只灰色的甲虫,这时被香气一寞,竟一反平时那副懒散而且蠕动的态度,竟起了极为敏感的反应。
它们发出了一种极为惨厉的鸣声,就像是丝布被急速地撕裂的声音,更像是秋虫被火炙时临时的哀鸣,大部分的甲虫,纷纷开始极迅速地在石上爬动着,但因为石小而虫多,平时已显得拥挤,这时哪有回转的余地。因此,靠近石头边缘的,以及少许力量不足的,便被其他的甲虫挤下了圆石,而夹着声声惨呜,纷纷地垂入了滚滚沙流之中,迅刻便灭了顶。
生物逃避灾难,本是物之常情,但这时更奇怪的是,靠近香气的一群甲虫,竟迅速地口尾相接,串成几大长条,纷纷鼓动双翅,竟跃然而起。
陆介只当是它们要袭击自己,早已罡气护身,但这些甲虫根本无视于他,那十多串的甲虫竟飞向香气冒出的地方,这些甲虫去势虽急,但一近了香气浓厚之处,便大多又嗡嗡然地垂跌了下来,但它们却前仆后继,少数竟成功地堵住了石缝,于是,香气便不再冒出来了,而光滑的石柱上,却多添了极不显目的灰红色的细条子。
陆介并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竟发觉了天地间人见人羡的至宝,也是江湖中众口喧腾,而使伏波堡带来无穷麻烦的龙涎香。
一百多年前,伏波堡老堡主“祝融神君”姚文亘力克八大宗派,借火龙掌的威力而夺得纯阳的宝物,而姚门武功又以阳刚取胜,所以自己虽捉摸不透秘图,也不愿龙涎香落到旁人的手中。
这龙涎香被封闭在如此神秘的所在,也难怪千百年来无人可得到了。
但天生万物,都是生生相克,这些甲虫是应龙诞香的余气而生,但却最闻不得龙涎香的气味,因此,才以极端凶猛的手段来防止外人的侵入。
而且那圆石又是处在滚沙海中,这些甲虫要迁地为良也不能。所以只能长年厮守于此,代代繁殖不已。
所以在剑尖无意中划破石壁之后,香气外溢,也难怪甲虫茫然走头无路之感。但其中接近香气溢出之处的部分甲虫,竟会采取自杀的手段来挽救同族的厄运,这正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唯一合理的看法是,过浓的香麻痹了它们的神经,而作盲目的牺牲,耸身向香气发源之处,但却正合了人们舍己为群的精神,否则,我们只能归之于难测的无意了。
黑暗而深远的石室中,飘浮着阵阵冷风,流动的气体撞击到冷硬的石壁上,发出一声声森森的回音,使人更有云深不知处的茫然之感。
当壁上的剑缝被堵塞了之后,香气便不再溢出来,而圆石上的甲虫群也恢复了平时的常态。
这时,陆介正一使腕力而腾身直上,当地走神往身边一瞧,却又见不到丝毫人踪,他不禁暗暗纳闷,难道方才竟是错觉不成。
这中空的石柱当然是圆形的,因此,陆介附在柱壁上的视角便很狭窄,并不能看到圆柱的全貌。
正在他暗自诧异的时候,一阵阴风飞过处,在圆柱的反面,却飘然地露出一截残缺不全的僧袍的袖子。
但这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那袖子转眼便又消失在石柱之后了。
陆介暗自运功,恐怕是中了别人的诱敌之计。因此,他不拔动插在壁中的佩剑,以免惊动了那些人,他只是极迅速地翻转躯体,左手三指挟着一股劲风,闪闪地噗的一声,便已**壁中,而陆介的身体也旁移了六尺许。
于是,他可以窥及石柱的另一面了。
首先,最引他注意的,是圆滑的石壁上,竟嵌着几个笔划如指粗许的劈案大字,那竟是:“少林心法,传付全真。”
那字的颜色是灰红色的——竟是由甲虫的尸体嵌切而成,也就是说,下笔的人已能指穿石壁,而且可以运笔自如,这就陆介来说,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程度。
陆介望着那八个大字,心中惊震着,以他如此的身手,他几乎无法想像这个他所推定的天一大师的武学造诣,他回忆着方才拼命以手指**石柱时所感到的痛苦,这证明石柱的硬度还在一般的岩石之上,而天一大师毫无借足之处地悬在空中,竟能刻划出八个大字,笔笔透穿石壁,这种功力直让人生出神的感觉。
陆介面对着这一代宗师的遗躯呆了半天,这才轻叹了一声:“即使当年师父他老人家亲身赴会,那胜负仍是一个谜呀!”
想到这里,他又不觉叹道:“武学之深,直如汪洋大海啊!”
而由这八个大字,更加证明了陆介的推想,那个先他而至而悬尾石壁上的人,无疑必是武林中奉为神圣的天一大师。
这时候天一大师的身子,是背着陆介的,从他那背景看去,只见他右手仍插在石壁中,左手置于身前,那宽大的僧袍无力地垂了下来,不时随风而起。
天下都以为,十多年前的塞北大战,其关键在青木道长身上,但全真门下的陆介,他深知与青木道长无关。但在他心目中认为必胜的天一大师,竟会葬身在这沉沙谷边的绝室中,那么,究竟是谁获胜了呢?
武林各派十多年来,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大部分都已公布了当年与会者的姓名,而其中绝大多数又是各派的掌门人,但就公认的资料来说,天一大师或青木道长是众目所望的,但青木道长不克参加,而天一大师都理骨此间,那么,难道就无人取胜了吗?
陆介心中忽然打了一个寒噤,他想:莫非天一大师是受了别人的陷害吗?就像陆介自己一样……
但是,以天一大师的功力和机智,尚且不免为他人所构,那么,其他的人尚能幸兔吗?
于是,他想起了,在沙流中,他曾拖动了一个人的尸体。
于是,他记起来,青木道长曾描述过沉沙谷边的一个怪人,那人曾喃喃地对谷中说了些话,好像是祈祷,又像是安灵。
于是,他记起来,塞北大战是临时改变地方的,但原定的地方却是在距沙谷不远的地方。为什么要改地方呢?总有个人提议的吧,那么,是不是那人先有了布置?
他知道,只要有人提议在沉沙谷中比试,是不会有任何人反对的,因为,大家都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一流高手的胜负之心是最重的,所以,决不会有一个示弱而退却。
因此,胜负之心又操纵了一次人类的悲剧——人们往往为求胜而两败俱伤。
要不是这场大战的幕后有阴谋,怎会没人出面自认自己是唯一的胜利者?天一大师能安然抗过流沙,但又死在这古室中,可见他受的不是硬伤,也就是他的功力并没受损,但他又毙命此处,可见他最可能是受了毒伤。
但武林大会又不是比赛吞毒药,天一大师又怎会中毒?而且更不应该会如此不机警地被他人所毒……
陆介的思潮云涌,完全不能自制,因为,他是天下第一个能解开塞北大战之谜的人!但他愈想使问题愈多,虽百思而不得其解。但他对自己的推论,却颇有必对无疑的预感,虽然他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直觉往往控制了人类的历史,但它的功过却不是事先可下定论的。
但眼前的事实是,天一大师的尸骨正悬在陆介眼前三尺之处。这是奇迹,但是,也许是不忘本那伟大的力量在作祟吧!因为,天一大师是不愿少林心法失传的,而他足下的甲虫却正贪心地等着佳肴。
天一大师左手紧握着少林秘传的先天气功的秘笈,右手中食两指尚紧紧地插在石壁中,也就是第八个字——真字的右下角的一点上。
陆介完全明了天一大师当时的心情,少林派是最敝帚自珍的,何况是天下所瞩目的“先天气功”!
但是,能抗御流沙谷的天然巨力的,只有精通先天气功的人,天下通此道的只有两门—
—少林和全真,但少林派下代弟子中,却没有一人能练成此功,其实,当世略通少林先天气功的,并不是少林寺中的僧人,而是伏波堡中的张大哥,这当然是陆介所不知道的。
但是,天一大师也知道,张天行是不会出伏波堡一步的,因此,他只能寄望于全真门下来重新发现少林秘功。但是,全真门是正人君子,如不得到少林许可,是不会接受少林心法的,天一大师是得道高僧,他知道百十年内,少林将无法与全真抗衡,他本寄望于自己,但却又壮志未酬而为小人所乘,因此,他率性把先天气功托付全真门下,同时也可以结两派之好。
天一大师这番不限于门户之见的伟大观念,不是常人所能了解的,即使陆介在三个月以前,他也不能充分领悟。但他在见到五魔拼却多年功力,而拯救青木道长之后,他便知道,爱和恨都是相对的,人们是永远不能绝对地爱念和憎恨某一件事物。
照理,陆介已算是天一大师死后的弟子了,但他却不能行师徒之礼,因为,他们都是悬空吊在石柱之上。
陆介左右两手相互交替地插在石壁上,以绕过天一大师的身体而到他的正面,也许是由于室中长期和外界隔绝,而且又是极干燥温度颇低的缘故,大师的法躯正如置在一个极好的保藏库中一般,栩栩如生。
陆介轻轻板开大师的手指,极恭敬地取过了少林秘笈,很小心地收在怀中,但是,他心中并没因得到了这意外的奇遇而高兴,因为,他目睹了武林二大高手的悲惨的一面——功力丧失的青木道长和理身荒谷的天一大师,这使他对武学有了戒心,他想:练武的目的何在?
难道不是为了天下的幸福吗?但是,一旦连己身都不能保,又哪能推恩干天下人呢?
玩火者必**,那么,是不是每一个武林中人,必定丧身于武学呢?即使能成为天下第一,独步字内的高手,但是也得终日兢兢,为虚名所苦呀!
他喃喃道:“天下第一,天下第一,你这轻轻四个字,可作了多少孽,坑害了多少有为的英才!”
他喟叹了!
但是,他也不能否认,他还是想夺取这诱人的名号的,因为,他是一个练武的人,而胜负之心,是每一个人所必有的一这是一个真理。
陆介的内心是矛盾的,他觉得自己必定会重踏天一大师的覆辙,而白白为“天下第一”
这四个字牺牲,但是,即使他明知这四个字代表着毁灭,他仍不惜生命来争取它——大丈夫宁可有轰轰烈烈之死,不可默默地虚度一世。
因此,他虽然为天一大师惋惜,但陆介的内心更钦佩他;太史公曾说过:“烈士殉名。”自古以来,英雄豪杰莫不珍重自己的名誉,宁愿名身同殉,士可杀不可辱!
就在他抽去天一大师手中的经秘籍之后,大师的法躯起了一连串的变化。最初是一阵微微格格声响,大约是陆介牵动了大师的遗躯,接着大师插在石壁上的手指脱出了石壁,于是,在陆介连惊呼也来不及的时候,大师的法躯已落到圆石上,而阵阵香气也随之逸出。
圆石上的甲虫,转眼间便把天一大师的法躯啃食干净,想不到能称霸人类的武林高手,却会葬身虫腹,难道悠悠天意,果真是难测至此吗?
陆介想挽救大师的法躯而未得,心中急怒交攻,但见那些甲虫,爬得满满的,何止亿万,要诛杀干净,也不容易,这时忽见圆石上的甲虫惶然奔命,原来从柱中逸出的香气,又开始发挥威力了。
陆介灵机一动,便想到了一个极妙的报复之法,他略一腾移,便取回了石柱上插着的宝剑。这时已有千百只甲虫,接成十多条长串,正用老法子来避免全族的灭亡,只见它们此起彼落,挟着极凄厉的吗声,扑向香气逸出的洞口。
陆介一咬钢牙,左手双指洞穿石壁,指节微曲,勾住内壁,以免滑下石柱,右腕微微使剑右手轻轻松松地划了一个大圆圈,便削下了一大片石壁,那片石壁削落到圆石之上,打死了百十只甲虫,又反弹了一下,然后自白圆石上滚落到沙流中,转眼便失去了痕迹。这下非同小可,只觉整个大石室中,都充满了那种香气!
千年龙诞香冷藏了近三百年,总算又再现于人间,但这仍是大出当年封洞的那位老前辈的意料之外,因为陆介并不是按图索骥,而只是误打误撞地无心碰上的。
圆石上那些甲虫仿佛知道大限已至,大部分都踊身沙流,只听得一片噗噗的声音,纷纷遭了灭顶之祸,而且被沙流带入了地底深处。
其中有少数近洞口的,仍是盲目地扑向洞口,但这次可是个大洞,而且香气逸出的也多得多,哪是这些雕虫小技所能挽回的。
大部分飞起了的小虫,纷纷都被香气黛得自空中跌下,当场闷死,就是小部分鼓力而上,也都是自洞口跌入了石柱之中,那就更无幸理了。
转眼之间,圆石上干万只甲虫,死的死,跳落沙流中的,竟干干净净地不剩一只,陆介才觉得出了一口闷气,他正想落身到圆石上,但忽然一低头,看到方才天一大师靠身的那块石壁上,也就是圆洞的紧旁竟刻了一篇文字,方才只因被天一大师的身躯所挡住,所以没看得清楚,不禁一时好奇,便凑过身去,想看看天一大师在临死前,为何要留下这篇文字。
他只觉香气甚是扑鼻,但他也管不得这许多,勉强放眼瞧去,只见上面第一行刻着的是:“塞北大战记。”
他心中狂喜,知道是武林中,有史以来最大的疑案的谜底,不禁高兴地长长地作了个深呼吸,然后再放眼看下去,下面刻的是:“壬戌之年,六月既望,夜半四更,老衲……”
他只看了这寥寥十数个字,便觉得胸中一阵闷胀,两眼竟模糊了起来,不禁暗道一声不好,知道是方才自己高兴,不该作深呼吸,以致吸进了一大口香气,况且自己又正好探首在那圆洞口呢。
他虽想强自振作精神,但他本来就经过了多日跋涉,和对沙流剧烈的搏斗,已是勉强打住精神,这下当然支持不住,只见他双目渐闭,竟昏昏地睡着了;他双手也自然一放,于是身子便笔直地落了下去。
滚滚黄沙,这时仍在圆石下面四周急速地渗入地下。
石室中嗡嗡不绝的风声更大了。
陆介在昏睡的状况下,从石柱上滑跌下来。
陆介悠悠然地清醒了过来,只觉香气扑鼻,甚为浓郁,他觉得脑中有些发胀,而心中也很烦闷,想来是因这异香吸得太多的缘故。
他定了一会儿神,才想起自己是被香气黛倒了,而从石柱上滑跌下来,而天一大师的遗稿——塞北大战记,自己竟没有能读完。
他盘腿而坐,默默地运了一次功,竟发觉功力颇有进步,便连他自己也颇觉得奇怪。
他也不知自己方才这一昏睡,究竟耗去了多少时辰,因为这石室中只是黑漆漆的一片,分不出昼夜来。
他缓缓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清醒了不少,才缓缓地从圆石上爬起来,待他用右手往下一撑,想把身子支撑起来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竟是已然到了圆石的边缘,与石下那滚滚黄沙,竟是相距不过尺许。
此时他心中对那巨大的沙流,犹有余悸,因此他不禁捏了一手冷汗。
他起身的时候只觉怀里有物松动了一下,他一时记不起来是什么东西了,忙用左手往怀中一探,顺手而出的竟是一卷古书,上面端端正正地刻印着“少林心法”这四个大字,他这才想起,是自己得自天一大师的手中,当时因奇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了,自己竟没有细阅。
他稍为考虑了一下,是先看这本“少林心法”好,还是先读完那篇“塞北大战记”好?
虽他极是嗜武,可是塞北大战的谜底又是何等引人的事?于是,他迅速地作了个决定,很慎重地把那本发黄了的古书收回怀中去。
陆介站起身来,用手在石柱壁上略一摸索,便在头上尺许的地方,找到了那篇文字,他因为不愿再攀登上去而重踏覆辙,所以用触觉来代替视觉,况且像陆介这等武林罕见之才,其反应之敏捷,自然远倍于常人,因此所谓的五官,对他而言是可以相互代替,而没有一定的职司的。
陆介从那凹凸不平上所感觉到的,是下面一篇文字:“壬戌之年,六月既望,夜半四更,老衲与各派贤能会于此谷之东,以遂前辈之愿,而序武林之名焉。有北辽金寅达者,倡议以渡沉沙谷为试,遂使武林精英,皆埋骨干无情沙海之中。老衲与金某为殿,及渡此谷而至谷中孤峰,留一暗记,方欲折返之际,老袖忽中无名之毒,乃悟及为金某所算,遂诛之以谢天下英豪,而以此文为后死者之戒也。”

陆介用手摸至此处,心中不禁打了个寒噤,口里喃喃地将金寅达这三个字反复地念了几遍,牢记在心中。他暗道这金某人可是厉害得紧,要不是天一大师功力通神,天下英豪这下都死尽了,更无人知道是中了他的诡计。
他接着又摸着了一行字道:“少林心法,至今而绝,此后武林百十年之中,唯全真是瞻矣。独幸偶传伏波张天行,然此子秉性高逸,又必不入于世也。今以此卷传付全真门下,侯少林有后,自请代遂老袖之志,否则宁秘之而不宣可也。”
陆介一方面佩服天一大师的料事如神,二方面觉得惊讶的是,伏波张天行是不是伏彼堡的门下?假如是的话,怪不得姚畹能以先天气功的初步功夫来帮青木道长治伤了。另外一方面,陆介更感受到天一大师的伟大,因为他要是和世人一样,存有门户之见,大可毁了这卷书,或者是藏起来,而用暗语作个图,至少便不会如此轻易地落入了全真门下的手中了。
而且,他在这二段文字中,虽是寥寥数语:但莫不是在皆为他人着想,死而无怨。
这种伟大的人格,和大公无私的作风,不乏舍己为人的真英雄豪杰,但是,他们之间却又多是仇敌,他想:难道真的是一室难容二虎吗?
于是,也想到了全真派的第一号公敌——魔教五雄,他们是全真门下近百年来的大敌手,因为,他们曾连续地和两代——鸠夷子和青木道长,作殊死战,而且击伤了青木道长,更有过者,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将要和自己再作一次死战。
但是,他们曾不止一次地帮助了陆介。首先是人屠任厉挽救了陆介两次足以致命的危机,第一次是在“枉死城”中,第二次是在陆介大战令狐真而负伤之后。此外,五雄曾使他在黄山脱出伏波门下的包围。而更有过者,他们曾合力以武当的千年人参治愈了青木道长的伤势,而云幻魔欧阳宗更助他打通了任督二脉,使他的功力一日千里。
但是,五魔会笨得不想到陆介将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吗?五魔是从不轻视全真门下的,但又为何要助敌人长气焰呢?或许,我们唯一的答案是,幸而世界上有这种聪明透顶的笨人,不然,人间将更没有真理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古仁人之风啊!
其实,陆介更不知道,当初五魔为了挽回青木道长的伤势,不惜以五雄之尊,而参加了伏波堡中抢夺沉沙谷“龙涎香藏图”的争夺战,但是,因为陆介的无意加入,和蛇形令主用伪装的先天气功吓退了伏波门下,遂使事情变得益为扑朔迷离,便连张天行这等机灵的人,也只见其一而不见其二,还以为是五雄故意来阻扰全真门下,而错怪了五雄。
而五雄因惹上了伏波门下,也沾上了一身麻烦,今年百花生日,还有黄鹤楼的约会,当然这些事情,陆介是不清楚的。
但因阴差阳错,“龙涎香藏图”无意中又落入了陆介的手中,这是因为,“白龙手”风伦为了要保留藏干年参的犀皮盒子,在情急之下,无意中用这张老羊皮来包人参的。陆介不久便发觉了这张图是伏波旧物,因此时青木道长已经康复,并不再须要千年龙涎香,那么看在畹儿的份上,此物也当归还原主,但青木道长的猝然离开,使他不能抽身。而且此时他也不愿见到畹儿,因为他心中对查汝明和畹儿不能加以选择,所以干脆两方面都不去交往,以免更增加了心中的痛苦而加深了自己良知上的责任感——在陆介的时代里,尽管是在江湖上奔走的豪侠,也把男女之间的关系看得很严重的,所谓的豪放,是发乎情止于札,远不如今日这么随便。
而此时五雄正在大伤脑筋,因为他们曾答应他们的六妹——姚畹,将龙涎香藏图归还伏波堡的。
于是,陆介又想起了他的师父——青木道长,因为,他也是一个人格极为伟大的人,因为他绝不愿以自己个人的恩仇而妨碍了陆介的决定,他曾两次伟大地退缩在一旁,虽然他的胜负之心是如此之重。十载残废,两代恩怨,也不能损及青木道长丝毫的人格。
于是,陆介的内心像海浪般地怒吼了,血液化为道道热流,在他全身各处冲激着,每一个细胞,每一丝肌肉,都受到了无比的熬炼。
地瞪视着黑漆漆的石壁,在不久以前,那儿曾经有一个绝顶的高手的遗骸,他又低头凝视着脚下的滚滚沙流,那细微的沙粒,却又曾吞噬了几多绝顶的秘密?
于是,他感叹了。
于是,热流迅速地消失了,他心中留下的是一片淡淡的空虚,这是青年人的忧愁,对茫茫的前途心中所必有的反应。
置身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只有冷静的石壁和默默的流沙相伴着自己,这分寂静的压力是惊人的,陆介不能忍受了,他想扯开胸衣,对着这广大而黑暗的空间,高声长啸,但他喉间的声音,却不能如意地冲出来,他的声音结在他的喉头上,是被心中的一股寒意所结的。
一个终生孜孜书卷的白头书生,一旦感觉到自己费尽心血的结果,不过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的时候,他心中的感触又是何等的悲伤?但是,如果一个想献身于书本的士子,而能明了到这一点,自以身退为妙,但又非走这路的时候,他的内心中必定会产生一股莫名的抗力,时时刻刻在折磨着他。这种内心的矛盾,会使一个年轻人坠落、苍老、志气衰萎。
现在,陆介正面临着这个危机,他渐渐地觉得学武是一件极空虚的事,但师仇、家仇,又逼得他非勤练武功以雪前耻。他时时感觉到他是自趋灭亡,他苦闷——不管是生理上或心理上。
生命的原动力有很多,爱与恨都可以使人求生,但陆介为何而奋斗呢?他的内心是由一片爱与恨所交织而成的百结之网!
不管是爱是恨,只要单是其中的一件,都能使人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但是,当二件事物交替地占有了某一个人的心的时候,他会感觉空虚与枯躁,尤其是在爱与恨交替的那一刹那!
因为青木所给予的恩爱,而在陆介内心引起的报答之心,以及耳濡目染所造成的憎恨武学的念头,在陆介脆弱的心里,产生了绝大的矛盾。
他一度曾冲动地想避离世人,忘却一切的恩仇,甚至于师父、畹儿、查汝明等,但他失败了,因为,他忽然又发现了一个使他不能轻易避世的理由——也久未见面的小妹妹小真。
一个感情易于冲动的人,往往会作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这种人只怕找不到改变初衷的理由,因此,陆介可以对自己交待得过去。
陆介从小便被青木道长收养,他对道侣的生活,有着极为贴切的体验,他认为对一个年轻的人,尤其是像陆小真这样美貌的女子,修道人的生活必定是一个梏枷,时时刻刻在摧残着青年人所应有的奋扬之气,也无情地消磨了她们宝贵的青春。
当然,一个献身于信仰的人,应该作适度的牺牲的。心灵的安稳,并不是一个人人可得的廉价物。
但是,陆介直觉地觉得,他的妹妹——陆小真,并不是一个甘心于青灯荧荧的女子,她不适合作一个道姑。
在陆介那个时代里,无父无母的陆介,是有权利,也有责任,为他妹妹终身的幸福着想的,而陆介暗地里替她选择了一个最适当的人选——何摩。
在初赴武当山,路遇蛇形令主寻仇的时候,陆介故意让何磨上山搜索,这是给何摩一个最有利的机会,而据何摩在离开武当以后的情况看来,这次见面是乐观的,但是,现在又有什么话好说呢?何三弟早已葬身断肠崖下,而陆介自己却又封闭在这死静的石室中。
于是,陆介如海涛般的思潮转入了最低的情绪,他喟然而叹了。他默默地瞪着深连的暗处,他觉得千万年来,这黑暗不知已吞去了多少人间的惨剧,而前一个便是天一大师的死,他打了个寒噤,因为他迅速地联想到,这一次难道要轮到我陆介了吗?
尽管他一度想避世,但面临到死亡的边缘的时候,他并不甘于消极的待死,他觉得人间还是值得留恋的。
如果他手上没有任何的秘图来指示途径,而要在他精力能支持的可能期间之内,找出任何从石壁上脱出的途径,这几乎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是不可能的事!陆介当然心中明白。
但他曾考虑过另外一条途径,从沙中遁走。
但是,他推算了一下,也知道成功的希望极为渺茫,因为他在沙流中是不能自制的,他必定被沙流冲走,但在这沉沙谷外千里之内,竟没有一丝一毫的沙流的踪影,可见沙流除了这一段外,都是隐在地面之下的,况且,现在流进这石室的沙子,都灌到更深的地底,如果沙也像水一般往下流,那么,岂不是愈冲就离地面愈远了吗?
如果人也像狐狸一般地要选择死亡的场所,那么,这个宽广的石室倒是个颇理想的所在!
院介苦笑了,他喃喃地道:“天为我衾,地为我椁呀!”
其实地坐着的那块大圆石,便像一个石棺内部的底面,而石室的顶层也就像一个棺盖,而其中也弥漫着极浓郁的香气。在古代,只有大夫及列侯才能在棺中放置香料的。
想到香料,他觉得既然目下无事可做,便来研究一下这种奇特的香味也好。他缓缓爬上了石柱,屏住了气,生怕再被香气薰倒。
他长剑削成的圆洞,把头探进洞去,只觉眼前忽然一亮,原来石柱之中竟有一丝细微的光亮。
那亮光虽然很微弱,但比起石室中的一片黑暗来,还算亮得很多,也难怪陆介会觉双眼刺痛了。
那丝微弱的光柱,从上方照下来,便现出了五彩缤纷的色彩,却随着袅袅香气,变出各式的花样来,使人有置身琼楼玉宇之感。
但这往微光对陆介而言,可有着一个重要的启示,因为有光色人,可见这石室距地面并不太远,但由光的亮度可知,这桂阳光并不是直接照射进来的,可能是由光滑的石面反射而入的。因此,要沿着空心石柱的内壁爬出去,就须冒着两个绝大的危险,只要一有差错,便可能葬身于浓郁香气之中。
首先,柱内的香气要比往外浓得多,在石柱光滑的内壁上爬行,很可能被薰得滑跌下来。
第二点是,如果石柱并不是一直通到地面,而是经过了几个转折,那么,陆介能不能有穿出石柱顶的机会,便不能由他现下的观测所可预知的了。
因此,陆介考虑了半晌,只得把头缩回来,再降到圆石上去,他脚一落地,便急忙把胸中憋住的那口气吐了出来,然后又深深地吸了口气。
陆介不愿意冒险的原因,并不是他甘子束手待毙,而是方才那股光亮给他带来了一股灵感;因为,室内时有阴风,而且空气历数干年之久,尚为新鲜而可供动物呼吸,由此可见,另外一定有其他的出路。
须知陆介虽然渴望于脱避这石室,但他并没盲目地瞎碰。因为,他时常与青木道长相处,受了师父那临危不乱的薰陶,因此,也就比常人镇静的多,要不是陆介的情感不易稳定,他早就具备了武林一代宗师的气派了。
但他置身在圆石上,脚下尽是滚滚流沙,就好像置身于大海中的孤岛上,对岸的石壁是一段遥远的距离。
陆介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觉得肚中一阵翻滚,原来他多时没有进食,而又和沙流相搏了一大段时间,肚中自是难过。
他胡乱地从怀中掏出了一些随身携带的干粮,将就地吃了,肚中虽然敷衍过去,但喉头上却又觉得十分口渴,痒痒地十分难过。
大凡饥与渴莫不是一齐来的。
幸好陆介能运功生津,吞了几口口水,也不至于让喉头干得直像要裂开似的。
但就在陆介运功的时候,他忽然觉得真气运转得十分顺畅,竟比云幻魔欧阳宗助他打通了任督二脉时,又精进了一大截。
“莲台虚度。”
他心中狂吼着,当年青木道长就想以这一关来作为取胜天一大师的左卷,当然,目下陆介比青木当年要差得远,因为他不过是稍为地离开了地面,而青木却能离地八尺。但是,陆介只有十九岁,而青木当时已步入了中年。武林高手每一分钟都在进步,何况是相隔了十五六年之远?
于是,陆介默默地思考了,不断地问着自己,这突飞猛进的功力是得自何处的呢?
在沉沙谷边上的时候,如果他有了目下的功力,便不会中了蛇形令主的计算,而坠入谷中来。因此,这变化一定是在坠谷之后发生的。
于是,他以为是沙流的神秘的力量,转入了他的体中。但他又迅速地否定了这个荒谬的假定,因为流沙如果能促进人的功力的话,那么坠入谷中的人,尤其是天一大师,便不会力竭而死。况且,又从来没有这种说法呢?
因此,他又把范围缩小了,他认为这一定是在他进入了石室之后的事情。
但是,在他被沙流冲入了石室之后,又经历了什么异状了呢?他左思有想都思索不出所以然来。
在他冥想的时候,体内的真气似在运转着,忽然,他觉得运行得更为流畅了。他真是惊讶莫名,因为,他的功力是在与时俱进呀!
于是,他迅速地导出了功力精进的原因,他想:莫不是这股奇香在作祟?因为现下周遭中,只有这股香气是不可思议的东西!
人类的弱点便是自以为是,但有时候瞎碰瞎撞,也偶然会触摸到真实,这或许便是有幸与不幸的差别了。
陆介的一生,都是不幸的,但这次却可凑上了真相。他既认定了是那股香气在作祟,心中忽地浮起一股灵感,他喃喃道:“里面藏的莫非是龙诞香不成?”
只因天下香气能助人精长功力的,他也只听说过龙诞香一种。
他心中大喜,右手冲动而迅速地拍击着石柱,口中呼道:“有救了,有救了!”
因为他怀中正有一幅龙涎香藏图呀!
当时五雄的老大,白龙手风伦,为了珍惜犀角盒子,便在急忙之中,拿了一张老羊皮包了人参。
那张老羊皮便是风伦在伏波堡外自蛇形令主手上抢来的。
因此,陆介便暂拥有了那张羊皮。
而这张老羊皮就是龙涎香的藏图!
当年,五雄为了助青木道长恢复功力,而抢得了龙涎香的藏图,但哪知道青木道长并不需要,反而让陆介因祸得福,又无意中享受了这千年之宝。
假如蛇形令主早知如此,又怎会肯逼落陆介于沉沙谷中?不过蛇形令主就是知道,也只徒唤奈何,因为没有先天气功护身的人,是不可能抵挡沙流那股异样庞大的压力的。
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吧!
陆介曾草草地看过一遍那张图,当时为的是好奇,但现下可不同了,他忙把那图从怀中抽出,双手执着,细细地参考起来。
凡人都有求生的**,因为人对死亡是感觉到恐怖的,只有不怕死,而觉得死亡是另一生命开始的人,才会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而通常这方面的力量,是得自于宗教上的鼓励。
一个年轻人而又不信鬼神的陆介,是不可避免地要挣扎求生。
要说陆介一点也不顾到怪力乱神,当然是不合情理的事,因为在他的时代里,迷信便是一个划时代的特点。
但平日在江湖上走动的人,尤其是有超人武功的人,由于见多识广,往往能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所以心中对鬼神莫名的惧怕,自然要比常人缓的多。
因此,当陆介发觉尚有救路的时候,心中自然雀跃万分,我们并不能拿‘不镇定”这三个字来指责他的。
陆介放开目力看去,只见那图形是十分古怪,除了有四个古字,他虽不大识得,大约是“龙诞香图”之外,整张图上没有一个字,却有几个较为简单的符号。
这种无字天书式的哑图,也难怪伏波堡虽得之而不得解了。大概当年绘图之人,或另有一份口诀,或者只是供自己备忘,只要自己懂得便可以了。
这张图的颜色已旧,少说也是前五六百年的遗物,便是上面注了字,只怕古书读得不多的人,就像陆介,也不一定看得懂。
假如换畹儿在就好了,因为她杂七杂八的东西知道得多,说不定能看出些名堂来。
可是畹儿又怎能进得这石室?
人世间的事便是如此的好笑,往往不能两全。
陆介收敛了心神,吃力地研究图形。
这张图甚是简单,在图的右上角,也就是“龙涎香图”四个字的旁边,是一个小圆圈,在这圆圈的左边连着一个长长的箭头,箭头的尖端上打了一个小叉号,在箭柄上有一个小三角形的符号,在这相连的符号的外缘,又是一个大圈圈,却有一虚线从叉号的交叉点起,斜斜地往左下方划去,却在方才那大圈圈的左下方,又有个略小的圈圈,那虚线便连接着这二个圈圈。
在左下方的圈圈中心,又有二个同心圆,却在圆心上打了个星号,在虚线接住外圆处,有一个叉号,而在通过圆心,以又号为一点的直径的另一端上,又是一个叉号,上面连了一个小箭头。
这百年来武林中争夺不休的龙诞香图,想不到就是这么一堆不知所云的符号。
陆介反复地看了两遍,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不由把一腔高兴,化为乌有,只得侠侠地安慰自己道:“反正干粮也可以支撑几天,慢慢研究也不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