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重回童年故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王看见以前在火车上最喜欢吃了牛肉干,好久都没吃过了,叫妈妈买了姐姐一包他自己一包。一边吃一边听车里的人说话。
在车里也听到一些关于政府政策的走向,和向银行贷款的事情。看样子找个机会,提醒下父母,借银行的钱来开拓爸妈的生意,可以再开间录像厅给舅舅打理。
过了3个多小时终于到站了,下火车前跟叔叔阿姨说了声再见。停在SG市的黄岗站-还要坐车到仁化的凡口矿。再用半个小时就踏进熟悉的小镇,心情真的有点感慨。
自从小学四年级转到HD区读书后,都没有回来过,除了高二跟父母回来过一次后。
凡口矿名字的由来是:凡口铅锌矿于1958年建矿,1968年正式投产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铅锌银矿采选生产基地。凡口铅锌矿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铅锌银矿种生产基地,是集采、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矿产资源丰富,品位高,储量大,主要赋有铅、锌和银矿,其中还赋含大量的镓、锗等稀有金属。
所以这里大多数都不是本地人,都是从其他地方分配过来工作的,基本都是由工厂和矿厂组成的城市,所以这里基本没有排外的情绪。讲粤语占一部分,说普通话就很普遍,学校都是用普通话教学,这里也是粤地比较奇怪的地方。
小王还清晰的记得到了80年代后期凡口矿很多国有企业都开工不足而倒闭,导致90年代初觉得这座小镇很荒凉。自己也喜欢跑去倒闭的工厂里玩,找下有什么值钱和好玩的东西。到了90年中期,有些人都搬到其他地方发展,包括小王他们一家。
到了凡口矿,爸爸雇了一步拖拉机车着布匹到店铺。下了车就看见舅舅和舅母出来帮爸爸扛着布匹放到店铺里。现在也开始准备吃午饭了,进入店里就看见那张现在很高很大的裁缝台就想起小时候发生过的事。小王记得自己喜欢在上面玩耍,到了晚上喜欢爬上有1米3多高的裁缝台上睡觉,还记得自己试过一次,睡着的时候从上面滚了下来。
小王看到这间店面,就想起爸妈对着他讲过他们创业的往事。
1980年,爸妈结婚不久,过了两年生下大姐没过久,就出去外面打工。当时父母带着300元资金艰辛创业,赚到一点钱。后来爸爸凭着自己努力的和聪明才智,交钱学做裁缝,一边学一边教母亲怎么剪裁做衣服。
爸妈学成之后就凭着租下一间不到100平方的门面做生意前面50平方米做店面,后面用来住和吃饭的地方。买了一台牡丹牌的脚踏缝纫机、一个插电的熨斗、两把裁缝剪刀,和总共不足3000元的资金干起个体户。
爸妈的运气不算差,不到两年时间他们就存够钱买断了这间铺面,这间店铺的地理位置很好,本身算是这个小镇的商业步行街。菜市场就在下面,杂货广场在对面,平时没什么人做生意,只有到了赶圩才有其他地方的人赶来做生意。就在街市,那时房子都很便宜对于前世的房价真的很便宜。
现在大多数的居民每个月的平均工资才有五十块钱左右,可能觉得拿着铁饭碗安全还有一些国家福利和补助,说真的就像苏联的人一样住房不用钱,国家有分配们不知道过了十年不会再有什么铁饭碗了,真的摆地摊都赚的比他们多,现在已经有一批人开始下海了。小王爸妈用了一万买到这间旧商铺,这里都是建着一排排的,只有一层的旧平房。

现在小王爸妈的店铺在这个小镇里还是很出名的,爸妈的手艺好。有时爸爸拉着布匹去隔壁镇上卖,基本镇上做新衣服的人都会过来爸爸这里买。八十年代的人还没有几个有钱买成衣,要不知道买布匹票自己做,没有裁缝机只能买了布给人工钱帮你做成衣服。
现在小王闲的无聊没事做,这身小身板还能干什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小王天天早起做运动。爸妈有空就教自己拼音,一些简单的字和数字。基本爸妈教自己两三次,就装着都会了,实在是太憋闷了。不过爸妈也觉得是小王是个天才,结果每天都抓着他和姐姐读书写字。
余下的时间就在街上随便走走逛逛,看来市场和街道都透着熟悉的味道,和儿时的记忆一样。现在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到的景象很不同,感觉有好强的时空代入感,觉得一切都不现实。怎么小时候觉得地方都很大,建筑物很。可能那时身体小,眼见也变的窄了。收起了深思,慢慢品味自己重生以来,童年又会自己带来什么惊喜。
小王看见邻居的小屁孩们在旁边玩泥沙,相当无语,也记不起他们事谁了,自己只记得小学的四个死党。一个是曾志强,家里是开杂货铺的,一个是钟健,家里开发廊的,黄艺,家里是在政府吃公家饭的,她妈妈是做生意的,不知道是什么官。就是记得她家里很有钱,家里的电器都齐全,有一套三层高的洋房。最后一个是肖玲,家里是开便利店的。
不过小王现在还是不见他们的时候,小屁孩一个还没懂的怎么思考。不是各个人都跟他一样生下来就会思考的怪物,等到他们上小学之后再跟们玩泥沙吧。他们父母都不会放心他们跑出来年纪这么小,才刚开始学走路,会说丫丫的。他可没有这么伟大的对他们的父母说:“你们放心,我会保证他们安全。”不用说完,自己那身小身板就给人踢到水沟里去,也没有什么心情去找以前的朋友。
剩下的日子里,小王也不装了,装着一副好奇的宝宝。问长问短,基本上十万个为什么都给问的差不到了,加上前世都还没有解决的疑难杂症也用上了。
结果老爸更勤快的抱着一推书来看,天天讲个小故事个小王和姐姐听。小王真的给父亲那种执着给感动的一塌涂地了,现在爸妈基本教了一遍就会写会读了。爸妈更加勤快的教他们,导致一个蝴蝶效应就是爸爸不去SZ市做生意了。留在店铺里帮手,和每天抽出时间教导他们,大姐学习也突飞猛进了。
现在小王和姐姐的数学和语文水平直升到小学的两年级水平,看来有良好家庭背景和严格教育出来的小孩,学东西都是比较快的,也比同年龄的孩子成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