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坐上改革开放的头班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3年新年张峰回到了北京怀柔的祈家,在这两年里张峰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赚钱并且还能坐上自己的小车,这在三年前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张峰怎么也没想到的事情
回想起一家人在广州开的服装厂由于市场关系,在国内那种买布要布票买粮用粮票的年代又有多少渠道能弄到大量的布匹呢?缝纫机都尚未普及的国内香港的缝纫设备又怎么能指望国内普遍文盲或半文盲的女性?好在流水化生产线不需要多少学问,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总算把厂子办了起来。
国内大型纺织企业向来眼高于顶偶尔张峰千辛万苦弄来了一批属于紧俏物资的布匹也不够工厂开工多久的。从香港乃至进口布匹其成本压力可想而知!
路是人走出来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国内企业要招个人办个厂子超过7人就算是剥削了,可外资就不同哪怕是香港老板也不同国人的待遇。
1981年末张峰服装厂刚刚运行不足四个月政策上的风向就传言要变。结果1982年初就爆发了一次罕见的严打行动。平时和张峰关系不错的几个内地原料商人过半按了个投机倒把的罪名。即使没按上投机罪名的也是人心惶惶在83年里面没有作为。
张峰的开元服饰是港资企业人是没受多少牵连却也减产停工了一个多月,之后市面上物资匮乏原料不足半工半休持续了半年之久。处于卖方主导地位的时期就是家里老棉布做出来的衣服都能卖到脱销,厂里有香港运来的的确良、腈纶、涤纶等化纤面料来源。东西还没生产出来外面批发商的订单都已经排到84年了,而且这时没有拖欠或先货后款借鸡生蛋的商业手段,手里都挥舞着一叠叠大团结生怕没拿到货。
尽管服装利润极高,可惜在原材料匮乏、熟练工缺乏的时候坎坎维持厂子运行。直到祈有财抽空跑了一趟广州张峰才舒服地过上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日子。
祈有财也是见到广州服装市场如此旺盛的需求才灵机一动让钱婆女儿张琳从香港大肆购买大量廉价的地摊服装,在合法走私的情况下注册香港路人服饰和香港友联贸易两家皮包公司。就这么这些廉价的服装从香港的大小工厂生产出来,张峰服装厂招募零时工贴牌后从广州批发市场或海口、福州、温州、杭州、上海、连云港、天津、秦皇岛、武汉、重庆或船或陆散发到全国各地。
钱婆女儿张琳夫家负责香港服装的生产、香港友联贸易负责运输、路人服饰也就是张峰负责贴牌和贩卖批发渠道。
祈有财做服装也是有目的,一则树立起自己在内地民间的影响力,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服装业无疑是最理想的!最主要是服装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技术也很容易入门;二则后事中国没有一个能走上世界的服装品牌。
祈有财再怎么也没想到为了保住开元服饰的牌子草草注册的路人服饰这个皮包公司,在83年底的内地成为了一个被百姓广为接受的香港大众品牌服装。一个成熟市场对一个未开发的市场的冲击是无可比拟的,况且香港服装一直跟着世界的潮流。香港服装在八十年底比起国内那些简单缝纫设备制造出来的服装无论机械效率、材质、颜色都无可匹敌的存在。
香港商人进内地做生意无论是服装还是转口贸易的人不是很多,内地进香港做转口贸易的在渠道和资本上都没法和路人服饰匹敌。至少在广州这个地方路人服饰占有很重的比例,放眼全国83年下半年的服装市场份额路人销量也很恐怖。这也导致了香港近5年的服装制衣业的繁荣!使香港在87年前有了个比较可靠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支撑。
张峰确实发了财了,随着祈有财不断地在香港购进服装资金也不断地投入到服装转口生意上去规模自是没得说。按照祈有财当初的协议张峰替自己的表弟打工夫妻两人每月开出500人民币的月薪,在当时夫妻俩认为天大的数字了(当时城里高薪一族也不过三四十月薪)。好好在外闯荡上半年就能盖栋两层的小洋楼了!抱着干上两年就撒手的张峰彻底爱上了服装业。
1982年10月中旬祈有财难得地特意去了趟广州观察指导。要知道伴随服装走私的规模日益扩大大量的资金都是祈有财垫付的,在张峰手里掌握的资金已经不下1.7亿人民币的闲置资金了。亿万资产在国内绝对是笔天文数字,在外汇管制的情况下香港方面通过索汇是非常困难的。
黑市上外汇与人民币的交易与官方单一汇率的差额越来越大,人民币贬值的势头祈有财没有变法改变可通过引进购买东西减少损失兑换外汇操作下还是成功的。如果能和地方政府协商进行产业投资保值增值投资也比干耗着强!
1979-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1985年-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挂牌式单一汇率再度向事实上的复汇率回归。直到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当时调动兑换超过500人民币外汇都要提交申请的。

自1979年1美元兑1.4962人民币最峰值逐年贬值直到1994年的1美元兑8.6187人民币底点。在供需关系和保值升值上外汇特别是90年代初期外汇兑换在广州火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张峰1982年下半年在广州生活惬意得很。每天除了关心下服装生产就是联络感情,每天全国各地有点财力又没实力去香港直接进货的客人轮番宴请。时不时地还有区县甚至市里干部找上门来拉个投资项目办个事。
确实全国近亿美金的人民币汇集在开元服装的户头上,省里市里想捞点政绩的招商办或官员不关心才怪了。
祈有财听说表哥和当地政府乃至省市政府官员熟识,并且最近地方政府邀请参与地方基础投资或涉足其他产业。要地给地要人给人要政策只要合理合适就给政策!
张峰把地方政府给出的公私合营的性质强调一下后祈有财心跳的速度不争气地剧烈跳动了下。公家出地皮给优惠政策私人出钱和管理市场,缴纳适额的土地使用税(没赔偿的现在土地还是国家了最多也就拆迁补偿之类)商业税后公家不参与市场管理。头衔是公家的运营亏盈是私人的,出了政策上的事情公家责任、运营出了问题自己承担。这种条件能由官方开出并获得认可只会在改革开放前期摸着石头“过河”中才会出现。
土地规划使用并不是国土规划局在1987年12月1日拍卖才开始的,那只是有偿使用土地房改的的开始罢了。早年实行经济分配制度吃饭都是问题住房也没什么追求随便登记下搭个房子就是了。
改革开发初期政府先对大范围的土地进行“七通一平”的基础工程建设。再根据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要求,将成片土地划给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小区综合开发。房地产公司通过土地资本化,如预售房产,担保贷款等,边建边售边回收。
房改与土地使用权拍卖还和香港富豪霍英东扯上关系。1986年特区建设步伐加快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为获得资金土地使用拍卖开始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在深圳拉开序幕。
祈有财当年搞金融也涉猎了不少房产开发知识,更有几个客户是当年广州住房改革的受益者和见证者。要土地有钱有项目肯投资能投资土地外商只要支付土地使用税比起今后使用权拍卖还是很廉价的。
祈有财让张峰迅速和市政府协商草拟了公私合营和投入基础建设、企业落户的协议。在政府看来祈有财居然连政府七通一平的政策都不需要,除了免3年土地使用税有点不合理外还有城市规划都要私人接手。为此市政府省政府连夜讨论通过了祈有财的建议,不过城市规划还要由市政府审批过后才能执行。而且为了吸引投资出政绩市政府还提出了减免5年的土地税、商业税减半,在政府看来土地是最便宜最不值钱的东西。基础建设七通一平付出的真金白银比土地税、商业税10年也收不回来。再说建设总要材料总要人手的吧?办企业总要工人的吧?操作好了这可都是政绩!
祈有财还没回香港就迫不及待地拍板了广交会外的商业城和星级酒店建设项目,总投资预算高达18亿人民币!由于附近不属于七通一平的范围而且还有民宅和自发的商业街拆迁难度补偿金额都不小。为此祈有财还不得不肩负起基础建设的责任。
广交会全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国际盛会。对于中国所有有意海外市场的企业影响巨大。从上世纪90年代,温州企业在广交会门口摆摊开始,广交会见证了无数温州民营的兴衰。
张峰看见表弟祈有财连夜赶制出来的批发商城图纸头上的冷汗就冒了出来。一个集合档口、商业街、地下车库、物流、仓储、银行、酒店、治安、消防、住宅占地达1.8平方公里,还要外加一条4车道超欧洲标准的2.34公里的公路。张峰商场上好歹也混了快3年了,也知道境外资本运作靠的除了股份(集资)就只有借贷了,开元的钱他也没认为那全是祈有财的私房钱,他怎么也不会相信一个年仅13岁的小毛孩子坐拥上亿的资金。
市政府不是没高人也不是没专家,这些外国进修回来或有机会出国考察(香港、韩国、日本)的官员也不是没见过外国的批发市场也没见过这么奢豪离谱的商业环境。更不会知道这个规模不大的陈旧的广交会在未来会拥有日商品交易超过10亿超级市场。祈有财的加入使这个广交会规模更加庞大、经营服装品种更加齐全、交通物流环境即使30年后都是超前设计的。
规划局一再认为不可能有个人能承建如此规模商会的话在祈有财第一笔搬迁费补偿费6300万打入政府财政后闭上了嘴。即使商会建设失败靠着这笔安置费也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政府官员在这种只赚不亏的买卖中出政绩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不过还是按专家说的延长建设时间、拆分承包或减少功能设施回笼资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