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掌控全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伴随着商业城地下排水系统、仓储系统的完工工程进入快速建设的通道。(地下建筑涉及三防体系,而服装业更注重排水!那个工程量还是工程质量都是建筑最关键的部分,祈有财在这上面是不惜成本的)地面建筑拔地而起商业城附近的建筑每天都以看得见的速度变化着。
1983年10月1日祈有财刚处理完香港港币危机、银行挤兑风潮,股市在港币没有贬值60%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没兑换美元实在,在外汇市场赚取大笔金钱的同时祈有财不忘指导颐の新城香港分部的未来发展计划。香港的地价已经跌到了市场的低点,伴随内地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香港的房价在84年之后就会出现反转到时才看清楚地产未来插手地产市场那代价就大了。
历史告诉祈有财自1984年起,香港的第二轮地产狂潮兴起。根据仲量联行提供的地产指数看(基数100点)最先涨起来的是办公楼。湾仔地区的办公楼在5年之内上涨430%,1989年7月达到53年7月调整到333点后继续上涨,1994年4月达到118年时间上涨10倍。办公楼价格上涨后,比较长时间出现滞涨,再也没有达到过1994年的顶点。之后又是涨跌幅过半的调整过回升再调整......
香港私人住宅价格初期涨幅缓慢,1989年7月只有230点左右。但它的调整幅度有限,1990年7月最低位置也不过210点。随后就开始加速上涨。豪宅的价格涨幅初期比较少,但后期开始加速。1997年10月,豪宅最高指数1412点,大宅1360点。相比13年前,豪宅价格上涨13倍。随后出现的调整,2000年到来前就出现50%的跌幅。
买房不是买卖股票今天买明天抛,房产投资买卖时间段都要依靠机遇的和长时间楼盘储备的。颐の新城香港分部已经休整闲置快一年了,这一年中颐の新城(以后就改新城)手掌掌握的流动资金暴涨数千倍达到了,算上日本总部不断出售房源汇来的大量美元香港分部掌控了超过160亿美金资金除了偶尔在股市外汇市场顺势做点投资基本都闲置在银行。
李亚美已经成为香港分部的总经理也和安藤的投资团队有过不少接触。虽然不明白祈有财为什么明明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和操作香港本土金融市场的能力,拥有如此出色的金融天赋的祈有财为什么只是随随便便玩玩明明有钱却不努力去赚?李亚美从安藤和其他日本同胞那了解到祈有财的经历丝毫不会怀疑他的生财之道。
李亚美听闻祈有财布置了任务在闲置长达好几个月之久的女强人也算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曾今人员鼎盛的颐の新城在香港拥有超过300名直属隶属员工。香港房地产市场占据一角的大公司隐隐有成为继“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等最大的10家地产集团后来居上的大型房产企业。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对比颐の新城的1983年高达160亿美金的现金流在这轮地产暴跌中的香港10大地产开发商都要黯然失色。
李亚美有信心凭借160亿美金的现金把香港的颐の新城打造成香港的.1。香港新城从83年伊始除了购买几个香港富豪破产清算后的奢豪别墅外再无动作。文员处理日常消息间带别墅物业(香港顶级别墅和豪宅)后打牌搓麻将成了主要消遣,至于项目(房源)谈判专家、销售负责人偶尔在每月发工资那天在办事处出现外似乎都进入了冬眠期。如果不是档案还在公司每月照领底薪他们都以为是自己的兼职了,香港经济萧条房地产更是低迷到极点可还是有几个业务员跳巢或转行。祈有财自认给出底薪不薄再跳巢转行他给出的条件再优厚也没用。
1983年9月28日新城又重新运作起来了,谈判专家业务员都嚎叫着挥舞着绿油油的美金冲向香港的地产业。尚处港币挤兑风潮的人群面对挥舞着美金的业务员没有丝毫抵抗,当时国际外资对香港未来不看好引来第一波移民热(富豪大家族)。国际资本的撤离和这批掌握香港大量财富的人群正是港币危机的罪魁祸首。
美元在香港是远比物资、固定资产更稳妥的长期储备。香港经历股市暴跌近93%固定资产房地产也不足以让人认为它能比美元更保值。谈判专家几乎就如同业务员一般顺利地获得了大量写字楼楼盘,如股市走熊恐慌性抛盘一般大量近乎亏损的大宗交易也不乏其中。为啥说近乎亏损而不是亏损呢?因为不少写字楼新建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时价不足百元每平方尺,一些富豪大家族十几年租金收下来又以原价差不多的价格变卖套现移民。

香港地产能赚钱而且还是大笔的金钱,在成熟的管理下祈有财无需劳神只要设定大方向即可。内地的商城则缺乏一个能人统筹全局,王国强有的能力不过就照章宣科守成有余创新不足。这统筹工作还得由祈有财来指挥。
这回的钱婆听闻国内改革开放也要去大陆见见快一个多月没回家的儿子,有机会也想去潮州老家看看。奶奶林雪出来好快三年了回北京的次数屈指可数,去广州看看外孙张峰再打算回北京过上几个月年后再回香港。钱婆生活在物资丰富的香港有富余的衣物都会寄给潮州老家亲朋。奶奶林雪好像也染上了这个毛病,刚开始还舍不得消费少数寄回几件特制的衣服,现在动辄买衣服买零食不远万里寄给内地亲属。看着两个老人大包小包一会想这个一会想这个祈有财不好管也懒得去管,反正有专车最多边检麻烦些。
1983年10月1日国庆节广州街头到处洋溢着节日喜庆的气氛。广交会的的商业城也落成剪彩进入到最后的休整阶段,此时已经有不少建筑工程队开始陆续结款撤离了。即使没完工结算祈有财也让王国强拨付部分钱款。
剪彩仪式非常热闹,在商业城巨大的室外停车场上站满了人。区市领导一个不落甚至还有省领导到场参加剪彩。
一通领导演讲走了给过场,事后该吃的吃该喝的喝结伴滚蛋去干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是祈有财一手导演的,闭幕后祈有财反而觉得一下自空落了许多默默地围着新建的商业城转悠。
商业城附近的数家中小纺织企业已经落成招工,使用设备的是祈有财通过日奸全世界采购的。各国优劣纺织器械、维修技巧的书籍都是中文。一所内地前所未见的纺织工业夜校集维护、修理、设计多项技能学校也如期开业,老师只是香港几个纺织企业退休老技术工人。
免费培训推荐上岗,一个合格的缝纫工人流水作业培训时间不过2个星期碎布千米。在将来会源源不断地为祈有财旗下的服装企业提供合格的工人和技师,或许未来服装设计师也将在这诞生。学校也不会出现亏损,这些规范化的实用技能学生学习实习都在免费替学校打工。你学技能学校获得一个半免费的劳力而已,你情我愿各取所需而已。
校签约的几个企业的招工这里短期内各项技能的报名项目火爆异常,有些车工技能报名总数轮班倒也排不到上机的名额。反倒机修、企管、服装机械工程专业程度太深报名者寥寥无几半途而废的更多。
一批批温州商贩三五成群嘻嘻哈哈沿途传来他们满足幸福的欢笑声。确实温州地理条件极差光靠田里出产温饱都难解决,个体商贩虽然让人看不起至少不用饥一顿饱一顿日子过得紧巴巴了。市场缺乏竞争环境怎么折腾都能赚大钱,想买什么想吃什么随便买好了......
听着一声声似乡音一般熟悉的温州话祈有财不可抑止地想起了浙江的老乡,思想之情汹涌而来让祈有财想起了周振轩的早年的生活......
奶奶陪钱婆游完广州就把钱婆丢给他儿子张达发后也踏上了回北京列车。张峰这个表哥也管不到祈有财的行动,如同消失一般祈有财在神神秘秘地消失了整整12天才失魂落魄地出现在张峰的面前。
没错!祈有财或者说周振轩回家。小村还是祈有财记忆中的小村,村长还是那个村长。质朴淳厚的乡风还是没有改变,祈有财熟悉人物只是年轻了许多。只是几乎掌控了历史走势祈有财非常意外的发现以前的周家人没有出现,这里以前居住的是一户吴姓外来户,生过一个女娃也没满月就夭折了,最后这家人无声无息地留下了偌大的两间瓦房消失了。
祈有财彷徨失落地离开了记忆中的小村,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广州。已经焦急等待十多天没有祈有财的消息的张峰瞒着家人也不敢报警搜寻祈有财的下落,如果祈有财在不出现张峰难保受不了压力报警了。看到这个所谓的表哥关切爱护的眼神浓浓的亲情流淌在祈有财的心田,周振轩的缺憾周振轩的失落、周振轩的情感都被祈有财抛却在一边享受起亲情的温暖。
“我是祈有财,我有一个完美的家庭、严厉的爷爷、溺爱的奶奶......大伯、大妈、哥哥、可爱的妹妹......”祈有财在内心呐喊着借此摆脱周振轩失落的颓废感:
几日的心情调整祈有财总算进入了自信、温馨的祈有财的生活,心底的那份失落和遗憾被彻底掩盖了起来。只有偶尔眼神中才会出现那么一份忧郁祈有财始终表现的如同掌控全局的智者般深不可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