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节 柏林会议(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电报从德国发出后,七天到达了大清的北京城。李越一看电报不由笑了,喃喃自语的道:“好,既然这样朕就让他们配合配合吧。”
对身旁的彭玉麟道:“雪岑,你立刻发电给左宗棠,叫他开使新一轮的功攻,记住力度要大。让那些俄国人感到压力,不得不向莫斯科求救啊。快去吧。”
彭玉麟临命就向电报房走去。
李越则捏着纸来回的走动着。他也知道在柏林的谈判并不容易啊,现在俄国人正加紧的增兵,到时候不知道是否能够顺利的脱困呢?
柏林,李鸿章坐在坐在通往德国首相官邸的路上,他心久久不能平静,根源在这火车上,火车是便捷的交通工具,是科技高速发展的表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开眼看世界”的大清第一人林则徐在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就开始介绍外国修建铁路的情况了,其后著名的地理学家徐继畲在他编著的《瀛环志略》中也提到了外国修建铁路的情况。甚至于长矛贼洪仁王干在其《资政新篇》一书中,也大力主张制造“如外邦火轮车”,计划“先于21省通21条大路,以为全国之命脉”。但这些真知灼见,却一直末能使清王朝统治集团发聋振聩。他们把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视为”奇淫巧技”。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户,妨碍我风水”列出了十大不宜,说什么开铁路会夺了升斗小民的生计,因而顽固地拒绝修建铁路。导致大清丰富的煤矿等资源运不出来。不由感叹之余,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自打李越继续皇位之后,一切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就拿这次修路来说吧,正好赶上了中俄战争在李越强制之下,才通过修建铁路的事宜。但就是这样那些个蠢腐的官员也要出来阻拦。可是皇帝也不为所动。
李鸿章对俾斯麦的外交能力也早有耳闻,他也深深知道和俾斯麦谈条件是多少的的,对于谈判的对手都是欧洲政坛上响当当的人物,而自己只不过是在列强的屈辱下,据理力争以签一个少损国家主权的屈辱条约,在谈判的层次上自己已经处于下风了。再者自己此番前来是有求于人的,这就更加增加了谈判了谈判的难度,俾斯麦表面上非常客气,但老奸巨滑的他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染指中国的绝佳机会,他一定会想方设法攫取在中国最大的利益。李鸿章困难之大,虽然有些担忧,但他并没有就此屈服。他明白,李越派他来德国,就是对他的信任。借此柏林会议的机会在欧洲各国扬名立万,让蓼明白大清国绝对不是任人宰割的。
在宴会上,李鸿章与俾斯麦频频举杯,互相讲解双立的好感。“首相大人,在下来德国也有一段时间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初步了解,才发现首相大人绝对是德意志崛起的顶梁柱啊。您的画像和塑像几乎随处可见,足见德国百姓对您的爱戴,由此也要增加鄙人对您的仰慕之情。今天这么近距离与您畅谈,通过您的眼神,更感觉您的伟大,真是李某的学习榜样啊。在下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向佻咨询,希望首相大人不吝赐教。”
看到李鸿章如此恭维自己,俾斯麦也回敬的道:“中堂大人太过于客气了,我们都是老朋友了。在下能在这皇宫接见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传奇人物,是在下的荣幸。在下难道没有看到吗。我产的皇帝陛下对阁下的尊重吗。可以说中堂大人是我们德国最为尊贵的客人。”
李鸿章也明白这只不过是俾斯麦给自己的高帽子。
说话间,俾斯麦缓缓地站起身,拉着李鸿章到了一个窗户前,这个宴会大厅是在五层的楼上举办的。从窗户上往外望,对周围的影象可以一览无余。在观望窗外勃勃生机的同时,李鸿章眼瞧了一眼俾斯麦,他发现这个老人的双眼比以前更加炯炯有神,胸膛挺的倍直,显得更加骄傲和自信。李鸿章明白,俾斯麦这是向炫耀成绩呢,于是就顺势恭维的说道:普鲁士大战胜奥地利的时候,鄙人已经仰慕首相大人的大名了,无缘一面,如今总算如愿以偿。”
面对李鸿章的恭维,俾斯麦理加神气了,“好汉不提当年勇,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再说鄙人也无法和中堂大人大败太平军的成绩相提并论。”李鸿章一听这话就感到有点恶心他深知这是俾斯麦故意拿自己屠杀太平军的事开涮呢。他心里想着这个老头表面上挺和善的,实质是一个很难弹的主儿。
“不谈那个陈年往事了,首相大人,对于柏林会议是否有看法。”
俾斯麦沉默了一会儿,道:‘对于贵国的狮子大开口,我想俄国人是不会就此答应。”
“这个我清楚的很,如果与俄国人的谈判继续下去的话,我怕到时影欧洲的其它事情吧。到那时俄国人趁此机会休整卷土重来的话,我不难相象会有什么事情会发生的。“
“中堂大人说的也是,不过对于俄国人干涉巴尔干等地,并不是我德国的管辖范围,在者说现在俄国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了,根本就无力出兵发动一场战争了,的怪俄国主要是想从奥斯曼等国那拿到钱恢复实力。“
“首相大人说的在理,不过在下有个请求不知首相大人是否答应。“
“中堂大人,有话尽管说,只要在下能做到的,就尽力为之。“
“是这样的,我大清有意与贵国建立军事上的合作关系,我皇帝陛下深知贵国的军队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因此,在来之前一再嘱托在下,希望贵国能给予技术的支援。”
“这个,,,,”俾斯麦眼珠一转,欲言又止。

“当然贵国可以提出一定的条件的。”
“但不知贵国要我们如何帮助你们呢?”
“在下初步制定了这样几个方案,一是希望贵国的军事院校接纳我们大清的留学生,并派出一批一流的军事专家到我大清负责筹办军校和训练大清的军队。二是希望贵国能够出售一些机器设备,三希望贵国的克虏伯兵工厂和伏尔铿造船厂能够派一批专家指导我大清建造大炮和战舰。不过首相大人请放心,我大清决不会让他们亏本的。”,
俾斯麦静静的沉思。这让李鸿章有点紧张又急忙说道:“我大清可以对贵国最惠国待遇,同时保护在华的备国商人的安全,同时也保证在华的德国人在各省畅通贸易了。不知首相大人是否同意呢。”
俾斯麦从侍从托盘中拿过两个酒杯,其中一个递给我李鸿章,撞了一个酒杯道:‘祝我们的合作愉快。“其实俾斯麦也很想派军队到大清驻扎,可是现在不允话他这样做,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将他就与英、法直接对立了。这是他不愿意看到到的事情。
1878年9月29日,第三轮的中俄谈判又继续开始了,这次俄国首相兼外交大臣A.M.戈尔恰科夫先生心平气和,可他昨天他得到从国内得到的消息说大清正在加紧的发动新一轮的攻击,希望他尽快摆脱这种僵持的局面,同时他最近也听到这位外交大臣的李鸿章在各国使馆间穿梭着,原本就处于四面楚歌的俄国来说是不能的事情,。可是刚开会不久双方又陷入了僵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双方对待于清国现在占领的俄国土地持不同的态度。俄国首相兼外交大臣A.M.戈尔恰科夫先生无比坚定的口气表示,清国必须先归还占领的土地,谈判才可能继续进行。
李鸿章说道:‘我大清占之土地,在数百年前并不是俄国人的土地,而是贵国通过野蛮的手段占领的,不过我们无意纠缠它的过去。战争是贵国挑起的,既然开战,那么战争的走向将不再由贵国控制,如果贵国要纠缠的话,我们可以等待贵国把那些我大清占领在夺回去。要不我们在另寻一个时间在谈吧。“
俄国首相兼外交大臣A.M.戈尔恰科夫:“还有就是赔款这一说,我俄国并没有战败,为何要赔偿呢,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在以往的谈判中,由于另人不重视谈判往往赢得了战争也吃了不少的大亏。李鸿章自然知道谈判的重要性。再加上皇上向他反复叮嘱过谈判的原则,事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决定不能让俄国人占了去。所以李鸿章也抱定了锱铢必较地心态。一点点和俄国首相兼外交大臣A.M.戈尔恰科夫争。
就这样在英、法、德三国的帮助下还是过了将近一个月左吉的时间,看来似乎又要陷入停顿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俄国除莫斯科以外地地相继发生了武装暴动,虽然起义的规模不是很大,但足以影响整个俄罗斯。面俄国沙皇也不得不近快结速谈判,把边境集结的兵力调回国内来对付那些起义的人。
俄国首相兼外交大臣A.M.戈尔恰科夫接到了沙皇的命令后,对于俄国国内的动乱俄国首相兼外交大臣A.M.戈尔恰科夫是早就知道的,对于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根本就无法生存的人来说,暴动也话还可以有活的一线生机,对于俄国国内空虚的事情,并没有很快就镇压这些乱民。必须近快的调大军镇压否则俄国将无法控制了。
A.M.戈尔恰科夫不得不同意了大清的条件,不过条约也有了很大的改动。这场战争终于1878年11月13日结束。中俄双方在德国柏林签订了《柏林条约》,双方都没有承认自己是失败的一方,但是作为挑起英战的英国,无疑是一个失败的结果。整个战争俄军伤亡七十万左右,而大清国的伤亡更大一些,不过伤亡的人数主要是绿营和八旗以及蒙古、中亚的联军上百万人。
柏林条约规定:1、中俄两国承诺相互开放五座通商口岸,
2、为防止俄国继续对大清的再次侵略,俄国政府必需割让、退还以下领土:第一:割让从鄂毕河以东巴尔瑙尔城到鄂木斯克城克季河以东至安加拉河以南的土地,以及勒拿河以东的土地归大清国所有;第二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6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并把《瑷珲条约》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新疆地区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大约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述所占之领土须归还大清国;第三:原属中亚的哈萨汗国的大玉兹领地、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作为惩罚归大清国所有。
俄国政府承认上述地区为大清国政府合法领土,大清对上述领土拥有最终处置之权利。
3、俄国政府需支付战争赔款4亿两白银,或同等价值的黄金。分一年两次付清款项。被俘的官兵各自用金钱赎回。
4、大清与俄国1878年1月1日以前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律作废。
5、如俄国人自愿留在大清国土地之上或愿意意成为大清国属民,作国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阻拦。同时并保证他们的安全。
6、不得迫害双方在两国从事贸易或定居的人身安全。
这就是大清与俄国所订立的合约,同时也让这两个陆地上边界上最长的国家长达百年的世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