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节 预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方子为起床的光绪更衣、净面、洗刷完毕,忽然觉得有些饿了,就叫一个宫女去弄点吃的,小方子急忙上来说:“皇上,您应先去给老佛爷请安,然后才能吃饭,说不定老佛爷还要和您一起进膳呢”他不说还好,说罢,我更要吃了,在老佛爷那一定吃不自在,不如早吃饱,免得受饿。在我一再坚持下,一个小宫女端来一些糕点和燕窝,那真是人间美味啊,做皇上真美!一番狼吞虎咽,吃了个沟满壕平。然后起身往储秀宫出发。
经过一阵的迂回曲折,终于来到老慈禧的寝宫,迎面看见老慈禧正端坐堂上,脸阴沉沉的,我忙低下头紧走几步,迈入寝宫,双膝跪倒“干爸爸吉祥,儿臣来给您请安了”。慈禧没说话,想必可能为我今天的些须迟到有些不满。过了一会,她才徐徐道到:“起来吧,以后要早点过来一会,你看,为你准备的早点都快凉了,快趁热陪哀家一起吃吧。”现在一听到吃,我就有点晕了。但无奈,只得坐下吃那些难以下咽的人间美味。饭间,老慈禧询问了一下翁师傅和我近来的学业情况,并好象意味深长的嘱托我要努力掌握为政之道,把大清祖宗的基业发扬光大。我诺诺称是。经过一番无关痛痒的谈话,我起身告辞。
早朝散后,回到毓庆宫御书房,这时翁师傅已等候光绪多时了,见行光绪行来,忙低身施礼。对这个翁师傅光绪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已对有很深的了解。此人学问了得,身为两朝帝师颇有威望,为官廉正,提携后进,在对内对外一些重大问题上的主张有充分的爱国主义思想,可以说是辅佐我的最有力的助手。但这位老师傅也许受传统约束太深,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有点固执,不识时务,这可是光绪伤心的一大痛处,光绪要革新进取,要振兴中华啊,仅依靠传统的儒家思想是万万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的
“翁师傅,您整天教朕儒家正统、从政之道,朕已经烂熟于心。朕上次与翁师傅谈道倭寇之事儿,但朕还是想接触一些世界范围的知识,以后咱们改为谈论世界之事如何?而不是只知道我中华”
翁同和听罢,稍微一愣,但很快就镇定了,从上次了解倭寇事件之后,对这个皇帝有了个全新的认识,说道“皇上英明,虽微臣才疏学浅,对时务了解甚少,怕不能为皇上分担忧愁,但微臣可免为试之。怕不能让陛下省心”
“翁师傅,现在时间不等人啊,想朕的大清江山,处处残垣断壁,洋人在我大清国土肆意恶行,想想祖宗的基业被糟蹋成这个样子,朕甚为痛心啊!更另人痛心疾首的是日本这个蕞尔小国,竟也对我大清虎视眈眈,难道我们要成为他人鱼肉吗,翁师傅您是朕的心腹,希望您能多为朕思虑,为我大清思虑!”
翁师傅满脸的迷惘,不知他面前的这个小皇帝肚子里耍什么花花肠子,光绪还未等他说话,接着说:“翁师傅,只有了解清楚世界的大局势,才能明白我大清的未来,朕希望亲政以前多了解一些世界信息,所以呢,我希望能有位精通世界时务之人来做朕的业余老师。不过啊,希望翁师傅不要告知太后啊,要不然那可就麻烦的紧儿”翁师傅也是知道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的所以保持沉默的点了点头。
这时翁同和显的得非常不安,也有些激动,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哪块料子,想想大清这几十年的难处,作为一个帝师应该教育好名主的,可是大行皇帝先帝逝世的早,要不然也将有所作为的,现在又有时会来辅佐英主啊,这是何其荣兴之事。突然双膝跪倒“臣愿誓死追随皇上,保我大清万里河山。”不过光绪看着眼前跪着的翁同和并不知其真心是否。不过暂时拉到身边也是不错的。
我赶紧把翁同和搀扶起来,“翁师傅,您是朕最亲的心腹,是朕的左膀右臂,我还希望您能帮助朕早登大宝,共同振兴大清的基业呢!”

“翁师傅,现在精通祖先的文化和从政之道,这还远远不够,当前的世界变化太快了,朕认为应该多了解一下世界,朕的意思是请一位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精英人士辅助翁师傅,间接的说,是辅佐于朕。翁师傅,您意下如何?现在朝廷也派留学生到洋人那里学习,朕也要了解洋人的知识才行啊”
这时翁同和点点头的道:“皇上英明,但在我大清,尚未有请这样老师的先例啊”。
“时代不同了,我们得学会变通啊,想想先祖,个个英明神武,把大清的江山治理的井井有条,只恨帝国列强不容我大清,侵我领土,掠我人口。我担心大清江山会毁在我手里啊。所以,我们要了解列强,适夷长技以制夷!”
“皇上思量的是,但老佛爷会不会答应啊,再说如何寻得一个学贯中西的良才呢”。对于千金一得,一将难求的道理还是知道的。不过好在自己在醇亲王府里还有西洋人人才的。
我略微点点头,是啊,如何过得老慈禧这一关呢,我心里暗暗盘算,但实在无良计可施。只得先应付了翁同和再说。
“翁师傅,这个不用担心,朕会恳求老佛爷允准的,这个良才吗,朕在醇亲王府时,有一批人才是从西洋回来的人,可以让他们进宫来教朕一些西洋的东西你说呢?”
翁同和说道:“既然皇上有了这方面的人,那自是在好不过了,不过就是要怎样通太后那关?”
光绪点了点,沉思了一下道:“我看这事儿让李鸿章帮一下吧,有他帮助可行性更高”不过听到皇帝要请李鸿章帮助,翁同和脸色一变。光绪看到翁师傅的脸色就猜到了大概情况,挥挥手道:“现在是为国办事,不要一点小事绊住啊,是不是翁师傅”
翁师傅也只好无奈的点点头。
虽然光绪知道翁同和和李鸿章的关系一直不佳,互相敌视。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翁同和之兄翁同书因“颂贼”之事,遭到李鸿章、曾国藩的弹劾,翁同和由此终身与李鸿章为仇。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张的变科举、重西法、练海军、开铁道诸事,处处遭到主持户部的翁同和掣肘,再者翁同和为当时清流士大夫之魁首,是后来的甲午主战派的首要人物,如果不把二人的关系搞好,势必会影响到以后的海军建设,和甲午战争的成败。但此举既可缓和二人的关系,又可为我以后的行动增加成功的砝码。我必须为之!
光绪于是又说道“翁师傅,您开始授课吧。这是啊,还是朕来解决吧”
经过近两个时辰的“之乎者也”,光绪虽然听了,但时间长了头都大了,好不容易熬到结束,光绪的心里高兴的乐开了花。除了每天的课以外,就是请武功高强之辈教其武学。
中午又是一顿美味大餐,饭毕,稍微在御花园散散步,就把自己关在御书房了。
“好无聊啊,现在在宫里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虽说对宫里的情况有了了解,但对于宫外的事情了解的就有限局部了,好在每天都有从宫外传来的秘信,得以了解情况。!”
下步如何行动呢?我不禁思量起来,要使李越这个光绪不重蹈老光绪的覆辙,现在必须要除到这个慈禧才成,现在慈禧是自己的绊脚石。但光绪眼下除了翁同和之外,就剩下阿玛手底下的人啊,还有自己培养的人啊。不过自己的人现在可是分隔一方啊。必须想方设法的先除掉这个老太后才行。不过饭要一步一步来才行。
谢谢大家的支持啊,有人不喜欢这本书,说是讲清廷走狗罢,不过本人还是说句话,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只不过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请大家有不对之处都跳出来说啊,,,票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