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3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是来拿复习资料的。”
“原原,那一会儿吃过了饭,你是回那边还是留在这里?!”赵清茹低头看了一眼时间。
“妈妈,我可以留在这里吗?”原原抬头看向赵清茹。
“当然,这里本就是你的家。而且你现在已经成年了,这四合院你想怎么处置都行。”赵清茹轻声道。
“我不会卖掉太奶奶留给我的院子的。给再多的钱我都不会卖的。”原原开口道。现在所居住的小院落里,有太多的记忆在里面,又怎么可能会卖掉?
钱奶奶过世时,立下了遗嘱,将她名下的这套四合院留给了领养的曾孙小原原。考虑到原原但是还没有成年,赵清茹与周文涛作为监护人,暂时帮着看管。等到原原年满十八周岁,作为完全民事责任人,就能处置名下的不动产了。
至于原原将来会不会卖,赵清茹并不在意。
“好了,别想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儿了。”赵清茹拍了拍自家大儿子的肩膀,“好好休息,别忘了你现在最主要的事儿便是高考。其他什么事儿,等考完了再说。”
“我知道。”原原应声道。方才,他躲在角落里,其实已经将院子里那夫妻俩还有那个叫小刚的男孩子,观察得一清二楚。
虽说并没有做什么DNA亲子鉴定,不过冲着自己跟那个小男孩至少有五六分相似这一点看,再加上一些细节,原原有至少八成的把握,那对夫妻俩应该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其实当年,原原在去给吕妈妈扫墓下山的路上,在那山脚遇到那中年妇人时,虽然匆匆忙忙的远远一瞥,并没有面对面交流,还有留下了一个初始印象的。而且之后在飞机上,原原其实并没有睡着,所以赵清茹跟小余说的那番话,多少听了一些进去。
十岁的男孩子已经记事,尤其原原很早的时候就清楚了自己身世,原比比同龄的孩子要早熟些。
原原在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怎样的情况后,其实也有偷偷想过将来万一找上门来,又该如何。认下他们,然后尽一个儿子该尽的孝心?还是不闻不问?前者若真这么做,那么对于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将他从小抚养大的爸爸妈妈该如何?会不会心里不舒服?可若是真的生活困顿,他不闻不问,似乎又有些不厚道。
所以原原前思后想,便想着即便真的需要他来尽孝,也得有个底线。
只是原原不曾想到的是,还没等他成年赚钱,这对夫妻俩便带着另一个儿子上门来了。而且瞧着那架势还想卖掉太奶奶留给他的,充满回忆的院落。
原原从未像现在这般讨厌自己身上,竟然流着那男人的血。怎么可以这般无耻?!
“光说知道还不行,要做到才行啊。”赵清茹对原原毕竟是多年的母子,这个大儿子怎样的性子,又怎会不清楚。
简直就是根搅屎棍!
赵清茹眸色明显一暗,暗道:若是没受影响也就罢了。若是……看姑奶奶收拾!
两天后,高考如期进行。赵清茹一大早便早早地起了,亲自为自家大儿子原原准备早餐。至于考试必备的准考证、笔什么的更是细细检查。原原看起来休息得还不错,至少瞧着精气神挺好的。
按理应该准备一根油条外加俩鸡蛋,寓意着满分一百分。但是高考那几门单科满分是一百五十分,若考了一百分,不过才及格而已。更何况原原并不怎么喜欢吃鸡蛋,尤其是白煮蛋。
所以这次早点,赵清茹准备了原原比较喜欢吃的南瓜丝饼,外加鲜榨的果汁。担心吃不饱,又额外蒸了一些粤式的早点。
一个月前,赵清茹也是这般早早地起来给需要参加中考的小一跟小安准备他们所喜欢吃的早点,头一天上午难得陪考。中午更是直接去品茗会馆那边提早打牙祭。
可惜,这次原原拒绝了让赵清茹陪同,就连中午饭也打算就在学校食堂里解决。至于午休,打算在教室里对付一下。
赵清茹听原原这般说,难免心里有些难受。这孩子太过懂事,当父母的欣慰同时,只怕更多的还是心酸。其实原原完全没必要这样,不管是赵清茹还是周文涛,甚至赵家上上下下,都将原原当成了自家的小辈。
不管怎么说,这两天半紧张的高考还是一晃眼就过去了。考得好或者不好,自打三年前排头一个的原原参加中考,家里的长辈就没怎么过问过。说是心大也好,还别说确实没太将成绩放心上。
考得好自然好,顺顺利利地上好学校。即便发挥得不行,那就花钱买进去,亦或者真不愿意读书,那就丢军营里当大头兵。再不济,出国留学。总归有很多路子可以走的。
或许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家里几个孩子,别看平日里皮实得很,关键时刻谁也没太丢人。可能大院里几家人家年龄相仿的孩子总归谁也不想给父辈丢人吧。尤其父辈关系还比较微妙的几家孩子,一个个都暗暗较着劲。
既然原原已经高考结束,那么上医院,给小刚配骨髓这事儿也将提到了议程上。原原那身体即便赵清茹当年发现时快夭折了,这么多年精心照顾下来,那小身板也被调养得相当健康。
抽骨髓,然后配型其实花不了太多时间,更何况还中途插个队走个后门什么的。不过两天时间,便有了结果。配型配上了,不仅原原的骨髓配上了。燕京这边的骨髓库,也找到了适合的,而且比原原更适合。
“清汝你看这事……”已经晋升为副院长的李冰将两份报告递给了坐在他对面的赵清茹。
“李冰哥,原原怎么个情况,你也知道。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做为专业医生的意见。”赵清茹接过了两份报告,翻阅了一下后,轻声道。
“我虽然不是这方面的权威医生,不过仅凭我那有限的专业知识,建议用骨髓库的那位先生的。”李冰不紧不慢地开口建议道,“虽然说捐赠骨髓目前看并没有什么后遗症。但按着国际惯例,一般要求捐赠者年龄介于18周岁至45周岁之间。国外曾听说已经做到了捐干血细胞,只是国内现在的技术……”

“我家原原已经成年了。”赵清茹笑了笑,沉思了片刻后,轻声道,“李冰哥,能否麻烦你……”
“我就猜到你会……”李冰像是早料到了自己所熟识的赵清茹想怎么来着,笑着从抽屉里又拿出了另一份报告,随后道,“你可悠着点儿。这事儿总归……”
“省的的。”赵清茹再次接过李冰递上的那份检测报告,将其中一份借着放进随身小皮包的间隙,偷偷丢进了自己那个秘密仓库里,再将剩下两份装进文件夹里,随后从座位上站起了身,笑着告辞道,“谢啦,李冰哥。有空带着嫂子一道吃个饭。”
“行,找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好好地搓一顿。”李冰摆了摆手,瞧着架势还有点急着赶赵清茹走的架势。
赵清茹也不见生气,反正大家都那么熟悉了,真没必要在某些小细节上空客气。且不说,李冰当年从赵清茹那脑科权威老爹许父那儿偷师了多少,光是冲着李家跟赵家同属一个阵营,自家妹子李渔又是唐越宋那爱人,且又跟赵清茹私交甚是不错,这种抬抬手的小忙,还不是心照不宣的事儿。
所以与其说坑赵清茹这只肥羊一笔,不过是借着个由头,大家难得聚聚。
赵清茹拿到了检测报告,离开了李副院长那办公室后,便搭乘电梯,来到了住院部十一楼。小刚住的病房。
大医院的病房一向紧张,毕竟每天慕名跑到燕京这边来看病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真心不少,这床位永远都少一张。这次小刚能住进俩人一间的高档病房,自然少不得赵清茹这边帮忙联系安排。
站在病房门口,有礼节的敲了敲门,得到应允后,赵清茹这才走了进去。因为是双人间,条件还是不错的。至少并不算很小的病房里,有单独的卫生间不说,而且还有电视机。
赵清茹过来时,小刚以及另外一位跟小刚同样病情的病人正在看电视,病房里除了卫小兰外,还有另一位病人的家属,据说姓刘。除此之外,并没有看到卫小兰那男人。
“赵家妹子来了。你看来就来吧,还带花……”卫小兰随口一说,正想说着不用带什么花果篮子,见赵清茹果然没带,这脸上一瞬间就不是那么自然了,好在还知道在这种关键时刻不能得罪人,就生生将话给咽了下去。
赵清茹无所谓的笑了笑,开口道:“果篮我让小余去买了。主要我先去了主治医师那边,检测报告出来了。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不晓得卫大姐你想先听哪个?”
原本赵清茹还没想过绕弯子,只不过这会儿见着几天没见的卫小兰那架势,似乎跟前几日在四合院时不太一样了。也不晓得是她的错觉还是这几天又有所谓的高人点拨了一番。反正她家原原现在也已经参加完高考了,虽说平日里她确实挺忙的,可工作之余调剂一下生活,似乎也不错。
“哎呦,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位赵同志还有心思开人玩笑……等等,我怎么瞧着你那么眼熟啊。”一旁某病人家属,刘大婶子忍不住插嘴道,“你,你不是那个……赵……瞧瞧我这记性。”
“这个阿姨好,我叫赵清汝。”
“对对对,是叫赵清汝。你不是在忙奥运会的事儿嘛,怎么来医院了?!这是你……”
“其实也没什么大的关系。山城那边有过一面之缘的半个老乡,前不久来燕京给家里的儿子治病。遇到了,便帮着联系一下医院,顺便看看可有配型成功的骨髓。”赵清茹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见站在一旁的卫小兰似乎有不同意见几次想反驳,最终却并没有开口,便将话题转回到了方才那个,“卫大姐,原原的骨髓配型出来了。”
“出来了?!是不是对上了?!”
“没有。”赵清茹将手里的两份检测报告递给了卫小兰,继续道,“不过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在骨髓库里,找到了另外一个人的,配型成功。医院方面已经跟那人取得了联系,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半个月内便可以进行手术。”
“真,真的?!”卫小兰被赵清茹的消息弄得一惊一乍的,从看到希望到听到绝望,再到看到希望,一喜一悲,一悲一喜,心脏承受差一点估计要被折腾死。
“我没必要骗你。”赵清茹瞥了一眼卫小兰,道,“移植手术后再观察一段时间,只要不出现排斥,便能出院。之后几年好好调养身体,想来跟正常人没什么大的区别。”
卫小兰听赵清茹这般说,哪怕在此之前,主治医师已经不止一次这般说过,心里多少也能放下心来了。卫小兰可记得前几日在那漂亮的大院子里,眼前这个女人可说过,她家儿子的相关的手术费用以及后期辅助治疗开销,由她来支付来着。
她的大刚儿果然命好啊,遇到个出手大方的(冤大头),将来可得好好拉扯一把小刚才行。当然,还得记得孝顺她。
卫小兰美滋滋地在脑海里构想着自己将来跟着大儿子享清福的场景,丝毫没意识到这一幕被赵清茹完全看在了眼里。
既然事儿差不多已经安排好了,赵清茹也没多余的心思继续留在病房里。等到小余拎着果篮敲开了病房的门,将果篮放下后,赵清茹便转身离开了。
“瞧着电视里头挺温和的一个小姑娘,怎么跑到现实里那么冷淡了?”刘家婶子随口感慨了一句。
“妈。”坐在病床上,刘家婶子那生病的儿子忍不住开口阻止道。冷淡,那也得看对什么人了。刘家婶子并没有守夜,每天待在医院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所以自然不及她那儿子在一旁知道得多。
这几天,好几次那对夫妻俩都以为隔壁床的病人睡着了,所以交谈并没有避开人。以至于让刘家婶子那儿子偷听到了不少内幕。
冷淡?!
只怕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热情对待那对夫妻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