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谷秋猜测的很准确,姬荣山选中的店铺位于市中心偏南,租金便宜,客流量多,是繁华地带,周围零零散散有几家个体商铺,经营日常杂货而已店铺门前宽大便于客人停放自行车等,晚上这一带门庭若市,小吃摊、服装摊、小玩具摊、剃头摊等纷纷出笼。
是一栋三层楼,姬荣山选择的是底层。
“二楼和三楼呢?”
“空着。你瞧偌大的广场,有几家铺子?门面三分之二空着,人们自然选择底层开店铺,二楼和三楼几乎无人问津。”
“从长远考虑,这栋楼将来的商业用途极佳,是商人争相抢夺的热门店铺。”
“啊?你千万别吓唬我,别打它的主意。”姬荣山吓了一跳,“我们是小本生意,要一层足够使用,三层……我们每个月的字画收入不够付租金。”
“就是它了。”谷秋一锤定音。
市中心是城市的商铺、单位、文化交流等中心地带。个体经商徐徐拉开帷幕,眼光独者到必然从长远精打细算,首选是市中心繁华地,抢占先机意味着抢占了商机。谷秋敏感地是意识到,个体经商拉开序幕走上舞台,将是商场主流。去年,市中心个体商铺寥寥无几,今年,奇迹般如雨后春笋冒出三分之一的个体商铺。但是,商业思想及眼光局限,或者经济原因,或者其它原因,大多个体户瞄准小店铺,小打小闹规模有限,束手束脚不敢放开手脚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别,”姬荣山搔搔头发,“那个,你知道我胆量小,底气不足容易吓着。再说,我们用不上整栋楼……”
“不,用得上,”谷秋的眼睛闪亮,充满信心,“一楼经营普通字画、古玩、笔墨纸砚、书籍、雕刻品等;二楼经营一定档次的字画等;三楼经营精品。姬师傅,你的担忧和想法我了解,这栋楼我出面租下,风险我承担。”
“我不是想把风险推给你,我……你知道我不是这意思……”
“姬师傅,我知道你不是哪种人,但你要养家糊口,任何风险对你是致命的。从个性分析,你谨慎细微,处处精打细算,没有九成九把握是不会干的。我们是朋友,是朋友就该设身处地着想,又何必让你顾虑重重呢,避免让你整天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我该出面。但是,这是是你的优点也是缺点,避免风险时也放弃过了众多机会。”
“看来我阻拦不了你啊。小秋,你摸透了我。”姬荣山嘿嘿一笑。
“噢,对面那栋楼地段更佳,好像空着?”谷秋一指对面呈弧形楼。“你仔细瞧,南面是市中心广场,正对面是百货大楼和几个国营门市部,右面是市政府的招待所及饭店等。敞亮宽阔,三面畅通,从商业角度看,是非常完美的经商地段。”
姬荣山的心咯噔咯噔巨跳,两腿一哆嗦差点摔倒:“求求你,千万千万不要打它的主意,我……刚才的紧张没缓过气,心脏受不了。”
“我随便说说。”谷秋一笑。“恐怕不是随便,是动心了。”姬师傅暗想,好家伙,他劝说了好几年无动于衷,不动则已动则惊人,受不了。“姬师傅,你方便时打听一下这栋楼的信息,有时间我们进去实地瞧瞧。目测室内面积在一千平米左右,相比百货大楼只大不小,经营的好超过百货大楼。”谷秋若有所思地说。
“这栋楼的大概情况我知道。美国人建设并设立银行,后来有几个单位在这里办公,”姬荣山如数家珍,“之所以到现在空着,原因是市政府想整套出租——整栋楼及后面的几个大仓库、另加一个大停车场。还有,租期十年。个体商户手里能有几个钱,十年,谁敢租啊?亏损了怎么办?”
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谷秋盯着这栋楼出神。显然,这栋楼在市中心地段佳、环境佳、客流量佳,面积大,楼层多。如想高大动作折腾一番,此楼是首选。不难判断,当初此楼设计是经过全方位考虑,结合了市中心整个布局,可谓眼光独到,独具匠心。
两天后的一个下午,谷秋,姬荣山,卫彦臣,严师傅四人在清韵书房围桌而坐。四人一边喝茶一边商量市中心店铺装修和开业事宜。严师傅承担了装修任务,姬荣山的意见是先装修一楼,尽快开门做生意。二楼三楼晚一步开业,理由是没有信得过的人手。
“谁说的?你信不过我?”卫彦臣哈哈一笑,“姬师傅,别看我现在是厂里的技术工,想当年我跟过大老板,经历过商场勾心斗角云谲波诡,也几经大风大浪,虽谈不上见多识广,对经商的那些门道略知一二。”

几人惊愕地瞧着卫彦臣。
“奇怪吗?如果你们在厂里工作过,就知道个中滋味。”卫彦臣一摆手:“领导的教训,工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古板磨人的上班时间,严格的规章制度……多了,不胜枚举。起码跟着小秋不担心挨骂,工资低一点无所谓,心情爽快。”
“可……它是铁饭碗?”姬荣山迟疑着说。
“铁饭碗?我早就想打破它了。前街修车的老刘,知道他一个月能赚多钱钱吗?比我每个月的工资多几倍。后街买馄饨的老李,他上个月就赚了五十元。老刘老李不用挨领导骂吧?时间自由,限制小,赚钱多,逍遥赛过活神仙。”
谷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卫彦臣辞去厂里的铁饭碗他持赞成意见,从经商角度分析,个体户出现意味着个人收入将出现落差。当然,卫彦臣辞职与他开店铺息息相关。卫彦臣一直想报答周阳川的恩情,旧恩未报又添新恩——他把古屋送给卫彦臣,全面装修院子,安排王巧娃到厂里工作。所以卫彦臣辞职绝非一时心血来潮,是报答周阳川的恩情,是必然结果。因此,他没表示任何意见,乐观其成。
“我当然信得过你,”姬荣山说,“只是辞掉铁饭碗觉得可惜。如此一来人手够了,我照顾一楼,卫老弟和丫丫照顾二楼三楼。”
四人继而商量了一个下午。由于姬荣山大量小怕承担风险,以雇佣的方式加入,跟卫彦臣一样拿工资,保证正常收入养家糊口。谷秋决定雕刻品的收入归他个人所有,适当地交纳一定的租金。卫彦臣和姬荣山支持朱男丫管理财务,被谷秋否决,他认为朱男丫经验不足,不是最佳财务管理人选,决定由卫彦臣负责。
晚饭后姬荣山和严师傅告辞,谷秋与卫彦臣继续商谈。
两家女主人反对卫彦臣辞职经商,可她们做不了男人家的主,心里着急却也无可奈何。朱男丫觉得很抱歉,她始终认为卫彦臣辞职是谷秋的主意,是谷秋折腾的两家不得安生,也只有谷秋敢不顾一切走极端冒风险。相处久了,朱男丫越来越了解谷秋,了解越多压力越大,她挺骄傲小老公有本事,但担心小老公给把大家带进万丈深渊,万劫不复,从此一蹶不振。
“妹子,这事不怪小秋,”王巧娃反过来安慰朱男丫,“我那口子脾气倔,他认定的事别人劝不动。他跟我不止一次提起前后街的老刘和老刘,羡慕人家赚钱多,还说人家两个不受气,时间自由。我看他早就不想呆在厂里了,正巧姬师傅天天催着小秋开店铺,你也想做些事,小秋呢这次又闹腾的摊子大,你大哥拿会是眼睁睁看着的人?既然他迟早要离开厂子做生意,跟别人我不放心,对小秋我一万个放心。”
“嫂子,你不了解小秋,他最会折腾,胆量大的惊人,我很怕,”朱男丫忧心忡忡的,“以前是他自己一个人折腾,现在把卫大哥和姬师傅也牵连了,生意亏了怎么办?”
“妹子,你多心了。”王巧娃挺乐观的,“小秋给我们家装修院子花多少钱他没说,肯定不少。让我们自己掏钱装修,这辈子没指望了,你大哥的那几块工资勉强维持家用。我现在上班了,工资比你大哥稍低几块,但家里够用。而小秋给你大哥每个月的工资是厂里的两倍,也就是小秋,换别人给的工资肯定比厂里的工资低。姬师傅为啥一门心思巴结小秋?他自己都说了,这些年跟着小秋赚钱不少,养家糊口全托小秋的福气,他这人胆小,没把握的事不干,愿意干说明开字画店不会亏。妹子,你就把心放踏实。”
经过王巧娃这么一说,朱男丫确实踏实不少。
“但愿吧,他什么事都不跟我说,别人都夸他有文化,字写得好,画的好,懂得多,”朱男丫摇摇头,“我从小照顾他,从不知道他懂这些,那个中日书画交流会,还是姬师傅告诉我,不然我哪能知道。考上大学我惊傻了,好不容易劝说他上大学,这好几天没去学校,整天摆弄书房,问他也不说。嫂子,你让卫大哥劝劝他,把大学坚持上完。”
“行,让你大哥劝他回学校读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