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太极是一个干练、果决的人,当皇太极决定一件事的时候,不管眼前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会细心的谋划,然后静待时机,一击必胜蒙古察哈尔部一直是皇太极一统漠南蒙古的最大障碍,现在击败察哈尔的时机终于到了,所以皇太极准备给林丹汗致命一击,夺取漠南蒙古的统治地位。
皇太极立即找来后金个旗主、贝勒、满汉大臣,准备一起商议攻略蒙古察哈尔部的事情。皇太极表示: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投靠明廷以来,屡次与我大金国做对,现在林丹汗与明庭闹翻了,此事正是我等踏平归化城,一统漠南蒙古惹得时机,诸位,你们有什么想法?
后金诸位的旗主、贝勒、满汉大臣听到皇太极这样的一番话,心说:皇太极啊皇太极,论身份,你是后金大汗,论实力,后金八旗当中你是最强的,现在你都已经定了调子,要远征蒙古林丹汗了,还容许我等说出不同的意见吗?要知道,阿敏和莽古尔泰的例子就在那里摆着呢。
所以后金的大臣们都一致赞同皇太极要远征蒙古察哈尔部的意见,皇太极见状,十分的开心。接下来,皇太极就与后金的诸位满汉大臣开始商议出兵蒙古察哈尔部的细节问题。
首先是出兵的时间问题,眼下立即出兵是根本不可能的,后金根本就没有储备足够的粮草,兵甲器具也是很不充分。要远征林丹汗只能等到明年的春天或者是夏天,至于是在春天出兵还是在夏天出兵,众人议论纷纷。
最后汉臣范文程表示:最好在夏天出兵,一是在夏天出兵,后金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做好战争前的准备,因为后金要远征察哈尔部,路途遥远,如果不做充足的后勤准备,那就有可能无功而返。
其二,现在虽然林丹汗和明庭交战,但是双方现在的损失都还比较小,双方交战的时间越长,对我们后金越是有利,等到双方都打到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后金铁骑在大举出击,这样就会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其三,林丹汗为人刚愎自用,处事不公,而且林丹汗手下的台吉、将领也不和,再加上此番林丹汗接连失利,致使林丹汗与手下的台吉,将领与林丹汗离心离德,时间一长,部分林丹汗的将领会对林丹汗心生怨恨,这时我王师一出,必然大胜。
其四,林丹汗强生之时,持强凌弱,致使蒙古各部对林丹汗心生不满,我们后金可以晓谕蒙古各部,以为蒙古各部报仇为号召,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来团结蒙古各部来征讨林丹汗。
之后范文程有列举出来二十多条后金夏季出兵的好处,把皇太极和一干后金大臣唬的一愣一愣的。皇太极听完范文程的分析后,心情大为舒畅。于是当即决定,命令范文程稍后写一篇讨伐林丹汗的檄文,在用满蒙文字抄写后,晓谕后金控制下的蒙古各部以及外喀尔喀蒙古。
至于出兵的时间,皇太极就决定定在五月,当然了,此次出兵是联合蒙古共同远征林丹汗,所以要找一个和蒙古各部大军汇合的地点,众人商量来商量去,就决定把汇合的地点定在老哈呵的上游,在这个地方出发攻打林丹汗的路途比较近。
宁完我又提出,最近袁崇焕所率领的关宁军活动非常的频繁,已于我后金游骑发生多次的冲突,而且有迹象表明袁崇焕可能会东出东沙河,在大辽河一线修筑堡垒,如果再让袁崇焕的关宁军东进的话,沈阳就会很危险了。
皇太极听到宁完我的一席话后皱眉沉思,自从袁崇焕再次执掌关宁军以来,后金在辽西的局势岌岌可危,眼下连辽西重镇广宁也丢了,如果再让袁崇焕的关宁军东进的话,沈阳就危险了。

皇太极不是不想尽快的击溃袁崇焕的关宁军,但是皇太极一直没有有效的办法来克制袁崇焕“凭坚成、用大炮”的战术,想要诱袁崇焕出城野战,袁崇焕一直不怎么上当,即使袁崇焕出城野战,也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全军像刺猬一样,让人无从下手。
所以皇太极对袁崇焕一直很是心烦,眼下宁完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让皇太极本以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而在场的后金满汉大臣也都不知声了,原因很简单,他们也知道袁崇焕不好对付。
这时,范文程再次出列说道:明军袁崇焕部战力确实强悍,所部火器也甚是犀利,为了防止袁崇焕所部明军想东发展,臣以为当命一员将领在柳河下游屯田筑城,然后再在柳河、饶阳河一线修筑堡垒这样一来既解决我大金解决了一部分粮食问题,又能监视明军在饶阳河一线的行动,还能当作大汗再次西征广宁的前线基地。
皇太极一听,这也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范文程提出建议后,宁完我再次建议重建重军,以拱卫沈阳和加强柳河防线。
皇太极听完范文程和宁完我的建议后,深以为然,皇太极甚至明军火器的厉害,所以皇太极也积极的为后金军队装备火器,并新成一军,名曰“重军“,可惜的是在上次和袁崇焕的在黑山发生的激烈交战中,因为背后突然杀出一只明军,使得黑山一战后金功亏一篑,重军的也损失殆尽。
回到沈阳后,皇太极也一直想要重建“重军”,但是后金大军新败,皇太极只能全力整顿、安抚后金部队,所以就将重建“重军”一是放了下来,眼下宁完我提出重建“重军”,正中皇太极的下怀。
至于说谁领“重军”,这就是一个问题了,后金满人大臣中根本就不熟悉火器,让他们领军不太合适,所以皇太极只能从汉人中挑选一名将领来领军,本来佟养性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可惜了。
皇太极虽然可惜佟养性,可是眼下是能另找一人来统领“重军”,只是仓促之间上哪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人选。至于说为皇太极举荐人选,满族大臣不屑于领导“重军”;而汉族大臣在这件事上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
于是皇太极深思以后,决定先让金砺暂时统领“重军”,等到大军远征蒙古察哈尔部胜利归来之后在行决定,至于说金砺这个人,他也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才,他是武举出身,挂的可是正宗的科班身份,后被朝廷派到辽东任职,时努尔哈赤骑兵反明,在镇武堡投降后金,被授甲喇额真,予世职三等副将。
皇太极这样的做也算是人尽其才了。之后皇太极就与众位的后金大臣开始讨论早大军远征期间,留谁来镇守沈阳,最后众人讨论来讨论去,决定让济尔哈朗和两蓝旗留守沈阳。
当然了,对此结果皇太极有些不放心,不是因为济尔哈朗不可靠,是是因为济尔哈朗的资历威望有些不够,所以皇太极思来想去,决定让何和礼与济尔哈朗一起留守沈阳。
等到一切事宜讨论完毕之后,皇太极即命令后金个旗主、贝勒准备远征蒙古察哈尔事宜,然后留范文程写一篇讨伐林丹汗的檄文,要说范文程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物,范文程的这篇檄文写的非常好,皇太极非常满意,于是就命令以范文程的文章为范本,用满、猛两种文字晓谕蒙古各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