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府前的思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截止崇祯十七年十月,广宁军正规军全部战斗部队为步兵七个军,骑兵两个军,一个警备军,战斗工兵四个营,超重攻城重炮兵两个总队(装备三十二磅重炮,二十四马拉拽,每大队六门,每总队十八门。。,野战重炮兵六个总队(十六磅野战炮两个总队,十二磅前装线膛炮四个总队,每总队装备三十六门。),一个要塞步兵营,此外有教导队崇祯十七年训练完毕的四个步兵营,两个骑兵营的新兵。
全军总计装备各种口径大小火炮一千二百余门,炸药包抛射器三百二十四个,战马十一万匹,驮马十六万匹,辎重马车一万五千驾。
因为火棉炸药的产能逐渐增大,每个步兵军都将炮兵总队的一个大队的火炮换装为十二门十二磅前装线膛炮。除此之外,还准备给每个军,包括骑兵军配备一个装备炸药包抛射器的战斗工兵大队,共计装备二十七个炸药包抛射器。
如此一来每个军的轻型火力配置得到了极大的加强,面对来去如风的满洲骑兵也就多了几许的把握。不过在其他方面,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提高。
广宁十几个军数十万大军看起来很多,即便是与满洲人相比也没差多少,安说朱术桂不应该如此紧张才是。只是这几十万人却分布在东到大海,西至四川,北到豫北,南到苏南浙北的广阔区域,无法形成拳头。而满洲人却可以集中兵力突击一点。
广宁军有着要守护的人和土地,关内的一切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满洲人相比之下就没有这些顾忌,他可以不管不顾,只是为了征服。有了守护,心中自然就有弱点。
广宁三六两军守备北方防线,第四军留守陪都南京及附近,第七军守备中都凤阳及附近区域,第五军守备四川,警备军守卫荆州大本营。没有地方守备任务的机动兵力为第一二两军与三个骑兵军。
一二两军是广宁军最早的部队,军中老兵比例最多,战斗力最强,是朱术桂压箱底的主力,一向是用来充做决定性的力量。三个骑兵军中,骑一军骑二军是老部队,军中半数以上士兵参加过崇祯十五年远征鲁南与清军的战斗,单独面对八旗任何一个旗三个固山可以保证不败。骑三军刚刚组建,只是参与过围剿花马刘的战斗。在这种一边倒的战斗中,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没有经受过什么真正的考验,能否挡住如狼似虎的满洲铁骑还是未知数。
因为孙传庭就任内阁首辅,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统筹全局和接受各地方政府上。老爷子如今也不年轻了,精力上肯定不如十年前巡抚陕西屡屡算计李瞎子的时候,总参这一块儿很多时候照顾不到。而且,老爷子身为内阁首辅,再和军队有太多的瓜葛本身也是不合适的。
副总长刘波虽然勤勤恳恳,但他的特长是在普通事务方面,军略决断并非是他的特长。总参的琐事他可以打理得井井有条,一旦遇到什么突发事件,立刻就显出了能力上的缺陷。至于名誉上的总长朱术雅,完全是一个打酱油的。为此,军中两员文武兼备的将领,杨飞和张小田必须留下一个坐镇总参,另一个人则总领北方防务。
两个人都是不世出的将才,大局观出众,杨飞善谋更善于断,张小田长于谋略,关键时刻决断上则略显拖沓。两相比较,张小田更适合作为总长这种幕僚长一样的职位,而杨飞则最好仍在铁马金戈的战场之上。
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没有谁会喜欢留在后面,每天伴着时间紧急,朱术桂一天的时间也不想耽搁,没时间给张小田去考虑斟酌。
十月十九日上午,江陵辽王府。
明朝的亲王待遇地位名义上说得好听,仅次于天子一等,可实际上只是身份高贵的囚犯而已。而那座富丽堂皇,面积相当于小半个紫禁城的王府就是监狱的牢房,所在城市的城墙则是监牢的围墙。这道墙,在明末的时候困死了数以十万计的大明宗亲。
王府的大门除了每年亲王全家出城扫墓拜祭,或者是迎接传旨中使外很难打开。王府的下人采买的走的是几个角门,官员则走侧门。
有资格走进正门的至少是和亲王身份相当的人,那只有皇帝皇后,或者是亲王以及亲王母妃。除了喜欢征战在外的永乐大帝,有明一代帝后从未去过之藩亲王的王府的例子,至于亲王母妃,身为寡妇,又是身份尴尬尊贵的寡妇,平日里只能在王府守着。

辽王府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正门隔几天就会开一次,至于侧门更是人流往来如织。每天都会有很多官员前来、宗室的事情,朝廷的事情需要他这个惠王监国政权的实际掌舵者一一决定。这天早上,辽王府的南门端礼门大开,警备军的一个中队重装步兵在门外列成长长的两排。
士兵们身穿秋季黄绿两色制式常服,外面套着板甲,头盔,铁质护膝,所有的金属面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晃得人眼睁不开。这样明显的装束仍在战场上绝对活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作为仪仗队则是再合适不过。
所有官兵人手一支广宁一式改进型燧发枪,从枪口处伸出的三棱刺刀泛着死亡的气息。广一式火枪改进型基本结构与广宁一式火枪基本一致,发火率由七成五提高到九成,枪管采用整体式钢管钻孔而成,枪膛打磨采用专用机器,弹道更为规律,在七十步的距离上可以精确瞄准。
警备军的编制比正常的军要大几乎一倍,其中由的一个总队由军直属,即王府守备总队。担负辽王府以及朱术桂本人在明面上的安保任务。士兵身材高大,身体魁梧,面相彪悍,乍一看与皇帝御用的站桩子大汉将军及其相似,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守备总队的普通士卒都是由参军三年以上,立过战功的资深士官充任,放到外面至少是小队长一级,是全军当中的佼佼者。
朱术桂身穿大红色广宁军制式高级将领军礼服,头上戴着全军当中仅此一份儿的金盔,镀金的盔面在阳光下折色出道道光芒,同样仅此一份儿的金黄色大元帅绶带斜斜披在肩上。黄红两色元帅礼服笔挺利落,肩章上的两条祥云五爪金龙更是凸显华贵,腰配马刀,刀鞘古朴毫不奢华,刀把上垂着长长的象征元帅身份的金色流苏,脚蹬小牛皮高筒马靴,黑色的靴面纤尘不染,人影可鉴。外罩红色秋季用披风。身后站着的自然是最受他信任的朱亦洋。
这样一身行头好看是好看,可只要是在稍热一点的时候穿上必然中暑。即便是如今天气转凉,朱术桂依然觉得身上僵硬,不敢随意动作。看着经过的每个人眼中的惊讶与从未有过的顶礼膜拜,浑身飘飘然的他又觉得今天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值得了。前世里,他只是一个泯然于众人当中小宅男,有时候搞一点恶趣味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阵阵马蹄声渐渐变得清晰,一行人在门前的广场外面拉住了马缰,跳下马来走到了近前。为首一人身穿秋冬季步兵常服,软檐帽,未配盔甲,低帮牛皮靴,骑兵用腰刀,大步走到近前,平胸行礼道:“卑职,广宁第二军军长张小田向殿下致敬。”脸色恭敬,看不出喜怒。
对于入主总参,张小田打心底不愿意,他已经习惯呆在第二军了,而且也看出来朱术桂的未来,就是那张椅子。哪怕朱术桂不去争,几十万广宁军也会把它送到那个位置上。
古往今来,功高震主者如果不想坐以待毙,那就只能取而代之。当年的赵匡胤未必有反心,可是主弱臣强,一旦柴家的小天子长大,那么他最好的结局是三尺白绫,而最坏的结局,自然就是谋反者的独有待遇——诛灭九族。
朱术桂今天的情况很相似,而且相较于那些所谓的“臣”,他的亲王身份优势要大的多,也危险了许多。唐朝的郭子仪可以功成身退,朱术桂可是堂堂皇室的亲王,谁当了皇帝也不会放心她的存在,除非他自己去当,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依照张小田这些年对朱术桂的了解,他显然不是那种高尚到会在功成之后自除权柄,引颈待戮的人。那么是选择去做徐达朱能一般的开国功臣,还是永远躲在角落里面的刘伯温姚广孝一类的狗头军师。他当然选择前者。一直到现在,他还是认为总参是一个耍心眼的文臣谋士呆着的地方。
张小田虽然没在明面表现出来不情愿,可话里话外就是那个意思。朱术桂毕竟身居高位多年,这点能力还是有。张小田特意用重音强调自己是第二军军长,就是想让朱术桂明白,他是一员武将,不是总参里面的耍嘴皮子的文职军官。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