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设立军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宁军的北方战线兵力空虚,援军早一天赶到,挡住清军的希望就多了一分。www.xiaoshuodaquan.comk.只是大军出征牵涉众多,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的。北方防线延绵数千里,除了在河南一段有黄河可以依靠,其余地方地势平坦,对满洲人的轻骑兵及其有利。
守卫北方的广宁几个军如今摆出了一字长蛇阵,处处设防也就意味着处处是漏洞。广宁各军的军长中,除了聊聊几个之外很难承担更大的责任,在这种大兵团的战斗中配合很容易出问题。以军作为最基本的战略单位在低烈度的冲突中足够用,可在动辄几十万人的大战役当中就显得建制过小。如此,在军以上设立更高一级单位,统筹规划势在必行。
朱术桂给了总参后勤部七天的时间给调往北方的大军补充人员,粮饷,器械,保证杨飞大军出征的所有准备在十一月来临之前完成。刚刚入主总参的张小田忙得团团转,可进度还是不理想,杨飞对此每每冷嘲热讽。
他和杨飞不和全军上下十个人都知道,每次两个人遇到一起必定互相吹胡子瞪眼睛,怪话连篇,冷笑能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实际上两个人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建军之初的关系也不错。之所以到现在互相看不顺眼更多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照不宣。
军中大将关系交好向来是上位者的大忌。历朝历代,当军中只有一个声音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君主与将领图穷匕见的时候。因此,历朝无不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军中有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权威。哪怕是心胸宽广,英明神武的唐太宗都对大唐军神李靖心存忌讳,逼得这位绝代名将只能靠装病。那些文韬武略远远不如太宗的君主就更不要说。
当然,在公事上,张小田还不至于会下绊子。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真要是那样做的话他就是在自毁前程,甚至是卿卿性命。
这七八天的时间对于朱术桂来说也是很紧张,满洲人如果南下可不会跟他客客气气。崇祯十五年冬天让他摸准了满洲人的脉搏,而满洲人也同样探到了广宁军的虚实。两边的战事要么不发生,一旦发生必然是拼尽全力,把所有能用上的力量都发挥到极致。
如果多尔衮足够理智,那么在战胜大顺,至少是取得华北高地山西之前,他应该不会轻易挑起对广宁军的战事。可谁知道多尔衮会不会利用这种大众化的想法,反其道而行,突然袭击广宁军的北方防线。
仔细想想,大顺如今保住陕西尚且困难,就算是满洲人不去打他,以大顺军如今的现状也几乎可以肯定不会主动去挑衅。虽然突然南下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在山西前线的人马为了起到迷惑作用不能动,汉军乌真超哈因为行动过去缓慢也不能动,可是和得到好处相比,这个冒险还是值得的。
搁在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的那时候,他几乎可以肯定会选择南下,只是他如今成了皇帝,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重点与方向也不相同。当初可以选择冒险,那是因为身后还有皇太极,他只负责提出建议,而决定权是在皇太极的手上。可如今他已经是皇帝,当然再也没有人去依靠。如此,满洲南下与否当在五五之数。
战场上谁要是抱有侥幸的心理,那么也就离失败不远了。朱术桂可不敢去赌人品,赌满洲选择不南下,给他留下整个冬天的时间修炼内功。
唯一能够肯定的是,无论满洲人何时南下,绝对不会像是对付大顺军那样,仅仅是用一两个旗的兵力。每一路估计至少都会有十万大军。广宁军的战略单位为军,对付一个旗三个固山的满洲兵还勉强,再多的话就力不从心了。一旦哪个军被十万满洲人包围,那么不死也得脱层皮。
早在一年前他就想在军之上设立军团一级单位,当初的设想是山东方向,河南方向,四川方向各放一个军团,每个军团两个步兵军一个骑兵军,这样步骑兵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广宁军相对满洲人骑兵少的缺陷。
当然军团对于防守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进攻,毕竟进攻的时候可以选择敌人薄弱的地方,而防守的时候更容易遇到重兵集团。加之在国内战场上,从来都是广宁军打别人,并没有建立军团的迫切性。当时孙传庭又极力的反对,老爷子的态度朱术桂不能不考虑,这件事情也就耽搁了下来。

孙传庭孙老大人无疑是明末封疆当中最为开明,能力也是最为出色的人物。能够望其项背或许只有投降了满洲人的洪承畴。在他巡抚陕西的时候,三边的骄兵悍将全部归心,秦军在战场屡屡以一敌十,平定了陕西境内众多的造反势力,擒杀了闯王高迎祥,发出了大明军队在末世当中最为耀眼的辉煌。
只是,身为这个时代的文臣,固有的局限性是无法避免的。以文御武是国朝上百年的传统,也是大明文官集团最大的坚持。孙老人虽然开明,可对于武将直接指挥十几万大军的事情还是不能接受。组建三个兵团很容易形成势力集团,而十几个军的话当然更方便上位者纵横捭阖。
并不是说孙传庭的人品有问题,武人乱国,以文御武是所有明朝士子从小所受的教育,对于武人的不信任已经刻在了骨子里。这也是他在总参的时候大力协助朱术桂在各军当中组建完善各级参谋部的原因。督导系统很容易让人想起厂卫,而参谋部更类似于文官系统。老人家想当然地把总参当成了以文御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虽然设立军团只需要构建新的指挥系统,并不需要扩充战斗部队,可这相当于平白增添了一个指挥机构,对于此后各部的作战习惯都会有所触及,要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面完成这一切还是很苦难。好在总参的参谋官无论是数量质量都让人满意。当初孙传庭主持总参的时候可是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放了两个人,他老人家是为了加强总参的发言权,客观上也便宜了朱术桂。新一期教导队训练出来的新兵也没有分配,正好可以用来组建军团部的警卫以及侦查部队。
自从内阁建立之后,广宁军系统的文武无疑是整个大明朝最幸福的一批人。所有的副军长都挂上了副将衔,商行系统的不少负责一省的大掌柜也有了四品或者五品文散官勋官的加衔。明朝的散官与勋官是跟着官位来的,是几品的官就授予相应品级的散官,文官一到五品,武官一到六品考核出色者,再考时可以加授勋官。姑且不说商行的大掌柜们并不是朝廷官员,授予散勋官有违常例,就凭借他们商人的身份,在极端重农抑商的明代,这样的待遇就让官员们很难接受。
朱术桂为了给这些老部下们争取利益,只能同意军械坊纳入工部。虽然看起来很吃亏,不过工部尚书就是军械坊的老大唱荣昌,相当于把东西从左手交到右手,实质上没有任何的区别。
那些官员们各个都是人精,这么浅显的道理当然看得一清二楚。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区别,不过从长远看,这么做相当于将广宁军的命脉交到了朝廷手里面。朱术桂对此也心知肚明,等到那个时候,他已经在皇位上,就算是别人不提出,他自己也会这么做。军队国家化必须坚持,后勤也必须控制在朝廷手中。
与其到那个时候还会伤了跟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们,不如现在让内阁去做这件得罪人的事情。同样道理,他给商行系统的掌柜们文散勋官,也是为了以后将商行系统并入户部当中。
明朝的政权组织形式尽管陈腐缺少活力,可在这个时代里面依然是很先进的。以文御武的统军思路也不是不对,只是在明末特定的条件下矛盾总爆发。武人相比文官,性格上更为冲动,政治才能也不足。因为手中有军队的缘故,能够造成的破坏也要大许多。
即便是二十一世纪,民主国家当中军人在政治上依然没有地位,军队的后勤,官员的升职大权把持在文官领导的国防部手中。这与明朝以兵部领导全队的模式极为相似。只是文官可以管理军队,可要是靠文官指挥军队,那么就是矫枉过正了。朱术桂只把持了广宁军后勤与官员升降职的权力,这些权力在未来也会交由兵部,至于军队的指挥权力则由总参负责。
可以这样说,朱术桂现在做的每一步看起来都天马行空无迹可寻,实则都是在为未来铺路,而组建军团除了是应对当前的局势,更多的是为消灭满清之后设立大军区铺垫。当然,如果他被多尔衮灭掉了,这一切就都是空中楼阁了。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