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登基仪(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穿上了黄色的衮服后,惠王老爷子显得尤为的精神,走起路来都是轻飘飘的,对着城楼下面的宗室诸王,文武官员们微微笑了笑后,开始对着天上的众多神仙,历代先皇们祈祷。k.因为此工作具有极强的特殊性,除了皇帝没有人干过,所以祈祷内容几千年来一直没有泄露。
不同于电视上看到的宫廷戏的样子,皇帝上朝都是一身的黄色龙袍。对于明朝的皇帝而言,只有在特别盛大的仪式中才会穿黄色的衮服,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龙袍,平时哪怕是常朝的时候穿着的也只是黑色绣龙的常服,看起来还没有亲王的绯色常服气派。
还别说,老爷子穿了这套衣服后,立刻显得神色威严,配合着他站的高度,仰望上去真有一种君权神授的感慨出来。
门外的官员们这会儿都身着全套的朝服,头上倚着品级,梁冠也是越来越高,到一品的就是七梁冠,公爵则是八梁,侯伯是七梁,上面都插着华丽丽的鸡毛,驸马都尉也是七梁,一大群人站在一块儿,看上去就像是一杆杆避雷针一般。
也幸好是在冬天,如果是盛夏的时候,就这一个晚上估计能让不少颤颤巍巍的老大人们被暑气蒸腾的丢掉性命。在惠王老爷子登上了城楼之后,洪胪寺的官员们要负责引导文武百官进入紫禁城,也就是惠王府当中。
洪胪寺派来的官员是参与过天启皇帝,崇祯皇帝两代登基仪的老人,经验相当丰富,只是换了环境的缘故,眼前不再是熟悉的紫禁城,做起事情来精神恍惚,一看就是读八股文读傻了的那种标准书呆子。最后还是朱术桂看不过眼,说了一句:“诸位大人,咱们进去吧。”
承运殿总共有十一间,是亲王府当中规模最大,规制最高的建筑。王府当中亲王继位,大婚,亲王后妃生辰庆贺,元旦中秋宴请藩国官员都在此举办,是整个王府的中心,功能与紫禁城中的第一大殿皇极殿类似,在今天则是惠王登基的场地所在。
因为朱常润此时还在奉天门上与神仙沟通,一群官员们相当于从新皇的“龙腿”下面走进王府。朱术桂脑子里面不禁出现了一个极其恶搞的想法——老爷子会不会一兴奋对着下面放水?用龙尿给大臣们洗澡玩?
进入王府之后,宗室勋贵,文武百官按照品级,爵位,文武班次在承运殿前的广场上站好静候惠王老爷子沟通完天地之后归来。
按照规矩,群臣这个时候是需要按照东面文臣西面武将的方位跪在御道两侧,等待皇帝与各家来路不明的神仙沟通完毕后从奉天门下来。最讨厌下跪的朱术桂给规矩改了过来,在此站着等候即可。其实主要是他实在不喜欢动辄下跪的感觉。古人讲要跪天地君亲师,可对于来自现代的他而言,除了父母,给任何下下跪都会很不舒服。

而且如今的朝中老臣众多,一群老大人已经在王府外面站了整整一晚上,这会儿还让人家跪着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用朱术桂在崇祯十年就说过的话来讲就是,忠心不是跪出来的。
如此大殿当中出现了皇明几百年来,十几个皇帝登基仪上都没有出现的奇观——宗室郡王以上,各部侍郎以及年纪在五十五岁以上的官员们都有椅子伺候。南京六部向来是养老的地方,花甲老人比比皆是,不少人身子已经打晃了,也顾不得这是不是违背了祖制,赶紧一坐了上去。
可能是神仙比较多,或者是某一位神仙与朱常润老爷子话比较投缘,等到他人从奉天门上下来后,已经到了巳时。脸上带着神秘表情的老爷子走进了承运殿中,在山寨版的御座上就座之后。由朱术桂领班,宗室勋贵与文武大臣们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山呼万岁后掏出找就准备好了的贺表上表道贺。不外乎是一些陛下登基顺应天意,各地官绅百姓欢欣鼓舞,地方因此风调雨顺,出了祥瑞等等。总之贺表繁芜空洞,看多了绝对会打瞌睡。
一套程序下来,已经到了午时,从晚上子时开始,所有的人就滴水未沾,一米未进,哪怕是惠王老爷子也是一夜没有睡,斋戒沐浴。皇帝登基对于有幸参与的臣子们来说是一种荣耀,也是一项重体力活儿。这会儿参与其中的兴奋劲过了,各个饿得头昏眼花,巴不得早点结束进入御宴环节。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没这个环节新皇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在英宗皇帝之后,这项工作通常由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来做。那就是宣读老皇帝遗诏,确认新皇帝身份的天命所归,从此一个新的王朝开始。
只是今天殿中竟然没有一个太监存在,在场的官员们就奇了怪了,难不成要现场阉割一位宣读诏书?那可就成了古今天下间难得的奇闻了。
就在这时候,大殿当中突兀地响起了朱术桂的声音:“陛下,臣有话说!”
莫非这位辽王爷欲求不满要发难?一群大臣们联想到夜间这位殿下在王府外面的表现,不由得暗暗担心起来。站在武将班次当中一众广宁军将领们乍一看上去没有任何的动作,可细心的人就能发现,这些无将门都把鸡肉绷得紧紧的,随时都能发动。再看大殿内外的御林军护卫们,个个都是广宁军出身。原本在庄重中透着轻松的气氛至此陡然一变,顷刻之间变得速杀起来。
难道是一向给人感觉平易亲切的朱术桂在今天露出了本来的面目,要上演一出逼宫的戏码,甚至于血溅承运殿,用鲜血来震慑各地的藩王们,从而登上那个位置?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