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虎贲入城,血战不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末的中原战场,开封是明王朝的一面旗帜,也是一个异数能够在闯军三番五次的围攻当中坚持下来,并给与闯军巨大打击的城市,开封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
开封地处要津,是两京连接纽带,也是北直隶南面最为可靠的屏障,得失关乎全局。“汴城不守无河南,河南无保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之大势甚可忧危也。”
历史上,围绕着这座城市,明军和闯军之间爆发了三次规模空前的恶战,损失惨重的明军打光了在中原地区最后的有机动部队。尤其是规模最大的第三次开封之战,明军在朱仙镇惨败,将士的尸体堆满了一道道壕沟,死状极为悲惨,而与之相较,七朝古都开封和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百姓的结局则更为悲剧。
崇祯十五年九月二十四日,黄河决口,滚滚洪水自开封北门进入,从东南门出,除了开封铁塔与城墙,全城建筑倒塌,阖城百姓百不存一。朱明宗室最大的分枝周藩三万余人除周王,世子,王妃以及寥寥几家郡王将军中尉之外全部死难,曾经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幸存者不足两万。号称中州第一城的开封由此元气大伤,一直到现在也没能恢复往昔的景象。
关于到底是哪一方掘开黄河水淹开封完全就是一笔糊涂烂帐。无论是李自成掘开河堤淹没这座让他丢掉了左眼的城市来泄愤,还是走投无路的明军采纳了开封推官黄澍的计策掘开河堤水淹闯军,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正是因为这次致命的大水,开封的元气大伤,并且再也没有能够恢复中州第一大城的宏大气象。
对于李自成来说,开封是挡在他面前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儿,更是他挥之不去的一道阴影,甚至是梦魇。在这里,丢下的不仅仅是他的一只眼睛,更有闯军在河南战场上无往而不利的气势。
这是一座在明末堪称是异数的城市,文武领导层见识不凡,能力出众,藩封于此的周王深明大义,不吝钱财,阖城百姓意志坚定,书生可以仗剑杀敌,奴仆家丁,商贾小贩亦可冲锋陷阵,不屈不挠的数十万民众和固若金汤的坚固城池几乎不可别攻破,受过了一次屈辱的北宋皇城百姓的后代没有让靖康之变重演。
在开封尚幸存的三十万人当中,青壮年男子占了六成左右。这很好理解,那些身体虚弱年老体衰的在长达数个月的围城战当中肯定是捱不过去的,活下来无疑都是身体强壮,意志坚定的人。三次惨烈的攻防战几乎使得开封家家戴孝,门门举哀,侥幸活下来的人迅速地学会了杀人,强烈的仇恨支撑着他们不死不休,去找闯军报仇雪恨。强壮的身体,丰富的战场经验,坚韧的意志力,拥有这些让为将者垂涎欲滴素质的开封人无疑是最好的士兵来源,比铁公鸡还铁公鸡的朱术桂当然是不会放过。
出征之前,朱术桂对千叮咛万嘱咐朱亦洋一定要注意开封各个城门的安全,防止黄河一旦决口被河水灌入,啰嗦得如同是进入了更年期的中年妇女一样。尽管不知道自己的那位抽风王爷为何笃定开封会被李闯王效仿关二爷水淹七军故事给淹了,习惯于无条件服从命令的朱亦洋依然不敢怠慢。入城之后,广宁军不仅仅把北城门堵了个严严实实,还把所有位于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城门一起堵住。如此,开封城迎着河水来袭方向的所有城门都消除隐患。
可能是被饿怕了的缘故,在见识了“双轮商行”的实力之后,河南巡按高明衡立即找到了朱富生,以每石米五两银子的价格从商行手中购入粮草,每年三十万石。在北地,这样的价格并不算高得离谱,不过在江南,不是灾荒的时候崇祯年每石米大约只需要一两到二两银子,素来是粮仓的湖广地区更为便宜,除去路上损耗与运费,仅此一项商行每年可以净赚八十万到一百万两白银。
尽管高明衡也有着士大夫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但十几年来历任地方和中央的经历让如今已经不再天真的他明白,想达成任何的目的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不是仅仅靠着大义名分就可以的。凭感觉,他觉得“双轮商行”与广宁军的关系不简单,两者之间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紧密关系,甚至两者之间本就是一体的。只有用利益将彼此捆在一块儿,开封的安全才算是有保障。
鼎盛之时,开封两县坐拥人口上百万,城内除了富可敌国的周藩宗亲之外,全省的官员豪商缙绅泰半于此,最不缺的就是钱财。但是作为一座消费型的城市,开封最致命的缺陷就在于它并不产粮食,周边地区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可以勉力供给,一旦发生灾荒,必须从外地调运粮草,平常年代自然不成问题不过在此战乱的时代,这就是开封最大的软肋,随时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从商行采购粮草尽管价格稍显昂贵,毕竟是有保证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整座城市和商行的利益绑在一块儿,也就相当于和广宁军绑在一块。如此,这座城市基本上可以确保高枕无忧了,那么每年多付出的几十万两银子完全是物有所值,甚至可以说是占足了便宜。
三次开封之战爆发之前,在总兵遍地窜,督师满街跑的明末,仅仅是专守开封副将的陈永福并没有被多少人知道。不过在这之后,作为少有的能够在闯军面前全身而退的特例,他可以说是名满天下,简在帝心了。能够守住开封,固然与满城文武的大力协助,全体民众的同仇敌忾与周王的深明大义分不开,但他手下的兵丁如果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开封还是守不住。
大半辈子都是在副将之下的职位,陈永福的根基显然很浅薄,因此他统领的部队的人数一向不多,大约在八千到一万人之间。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在开封土生土长的,对陈永福忠心耿耿,凝聚力绝对不是那些七拼八凑的如左良玉之流可以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千人都是陈永福的家丁。至于明朝上一个曾经拥有超过八千家丁的将领,则要追溯到万历朝因为军功晋封伯爵的东北大帅李成梁。
按照广宁军总参谋部的推算,这八到九千豫军的战斗力大约相当于五到六万普通明军。而如果有足够的粮饷军械,仅仅开封一地可以轻松组建一个军的部队。而陈永福,陈德父子如果能够投靠凭着他们的威望全力协助的话,就算是招募两个军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特别是八千多久经战阵的豫军辅之以广宁军的训练和装备,假以时日一定又是一支不世出的劲旅。
到十八日下午,负责城北方向的闯军大将田见秀率十余万部众返回时,广宁军已经在城北站稳了脚跟。上万虎视眈眈额铁骑在前,手底下并没有多少精锐的田建秀不觉得能占到什么便宜,在派人向李自成禀报之后,索性原地扎营,就近监视广宁军一举一动。
一个时辰之后,李自成的命令传来,就地监视,万勿轻启战端。主将没有战意,更遑论底下的人。为避免刺激到广宁军的好战分子们,田建秀摆足了防守的架势,连斥候也不派出,老老实实地呆在原地不动。
两次攻击开封,长于野地浪战,短于略城拔寨的闯军几乎拿城防坚固,守军意志坚定的开封毫无办法。所以第三次攻击开封,李自成选择了旷日持久的围城,以期能够耗尽城内的粮草,从而兵不血刃地占领开封。至于城内几近百万百姓的生死,自然是没有放在这位闯王爷的心上。
这或许正是他日后兵败如山倒,横死九宫山的原因。历朝历代,除了蛮夷的政权,中国各个正统的汉人朝代的开国之君尚没有如此残暴之人,纵然是屡屡兴起大狱铲除开过功臣的朱元璋在面对老百姓也是体恤异常。尽管李自成本人挂羊头卖狗肉硬说自己是西夏始祖李继迁的后裔,但即便是真的,已经完全汉化的党项人也完全是汉民族的内部支脉而已,他必须遵循这个尊奉儒教,仁义道德已经渗入骨子里的民族的行为方式。从这个方面来说,残暴好杀的他的的确确没有开国之君的气象。

多出了三个月的粮草,意味着闯军如果延续之前的围城战术的话,最早也要在十一月中才能开始攻城。而如果城内节省一些的话,即便是支撑到明年一月份也是完全可以的。这意味着整个冬天,闯军都需要呆在在冰天雪地里野地里面围城。显然,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如果没有之前广宁军对于他的人格侮辱,也许李自成会就此撤围。他已经在打了两次,也不在话再多打几次。问题是,已经被“十八子主神器”给忽悠得神魂颠倒的老李自认为他已经是改朝换代的开国之君了,身为天子,至少是候补天子,岂容人将戴绿帽子的事情到处宣扬?因此,尽管知道城里面已经进驻了上万的广宁军,尽管明白现在完全不到攻城的时机,老李还是力排众议,毅然决然下定了攻城的决心。
鉴于刚刚经历大战,部属尚需要休息,他将攻城的时间定在了二十五日。不过凡事有利即有弊,闯军的将士恢复了体力的同时,城中已经饿得失去了战斗力的守军在吃了几天饱饭,撑死了上百人的同时也具备了一战的能力,虽然还是远远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毕竟聊胜于无。熟悉地形的他们和兵强马壮,训练有素的广宁军恰好互补。
入城当夜,开封总兵陈永福在总兵府设宴招待朱亦洋等人,尽管论官位他是总兵比朱亦洋还要高,但一个人手里面只有不到一万的疲弱之兵,另一个则统帅三万虎贲,谁强谁弱一目了然。和绝大多数的明军将领相比,陈永福本人对于权力看得相对很淡,再说就算是想争,他也没有那个实力,单单是朱亦洋的实力就远在他之上,更何况身后还有平贼将军杨飞撑腰。想通了此中关节的他顺水推舟,将开封城的守城大权大大方方的交给了朱亦洋,自己甘愿做一个副手。毕竟广宁军是客军,不可能一直呆在开封,这里的一切最终都是他的,摆出这样的一个姿态对于日后相见也有好处。
高明衡向来都是一个很开明,或者说很识时务的人,自然对于朱亦洋接掌守城大权不会有什么异议。周王也拿出十万两白银犒赏广宁军。朱亦洋很顺利的接掌了开封的全部兵权,共计有广宁军三万,陈永福部九千,民壮三万。他亲自守和东城南城,陈永福守西城与北城。
作为大明第三大的城市,开封城头的火炮数量很多,大部分是相当于六磅炮的铜炮,还有一些虎蹲炮和不多的几门仿制的红衣大炮。广宁军带来的几十门十二磅炮也被分置于四面城墙上,加上三个步兵营的火炮,开封城头火炮数量已经超过了二百门。
二十五日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天空万里无云,能见度极高,寅时,闯军埋锅造饭,卯时,恢复了精神的三十万闯军四面围攻,重点攻击南城墙。多达十六万人在闯军大将,李自成养子张鼐,大顺开国侯爵之一的刘芳亮,闯军老将吴汝义等人的率领下分路猛攻南城,战线延绵十余里。
休息的这些天,闯军整修出的攻城军械也相当可观,橹车,冲车,云梯等不计其数,加之为了激励部下奋勇攻城,李自成开出了罕见的赏格,对于这些大老粗来说,和他们谈高雅的东西只能产生焚琴煮鹤的悲剧性效果,深知这一点的李自成懒得拽文,几十个闯王的亲兵扯着嗓子往各个营头传令:破城之后,自由活动三天。
有了让人心动的前景,三十万参与攻城的闯军士气旺盛,攻势凌厉,破坏力陡然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当然,如果他们知道整个开封城大姑娘小萝莉熟女人妻老妇已经被饿死的没剩几个的话,估计就不会如此生猛。
守卫南城的是广宁军的一个步兵营和五千民壮,大小火炮六十余门。面对接近二十万人的冲击,尽管广宁军素质高出一块,也渐渐左支右绌。毕竟双方的装备还没有悬殊到可以抵消十倍以上人数的时候,而人的体力也不是无限的,闯军可以凭着人数优势玩车轮战,七千多广宁军只能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咬牙坚持下去。双方激战一个时辰后,体力消耗过大的广宁军火力渐渐减弱,之前很难接近到城墙的闯军将无数的云梯靠到了城墙上,眼看局面发生变化,守卫于此的营长只得派人向城中居中策应的朱亦洋求援。
得到球员消息的朱亦洋略略分析一下之后,想明白了闯军的意图。人数众多的闯军显然是对广宁军心存忌惮,因此寄希望于集中绝大部分的兵力反复冲击一点达到突破。一旦攻进城中之后,城中林立的建筑会极大地阻碍对于闯军威胁最大的骑兵战斗力的发挥,广宁军步兵也无法排成方阵迎敌,只能分散成一股的形式作战,如此就打成了乱战,对于人数众多不怕伤亡而单兵素质差劲的闯军来说当然是更为有利。想到这,朱亦洋当机立断,带着一直留在身边的战斗工兵营赶到南城。为了防止意外,一直没有参战的一个步兵营依旧按兵不动。
离南城尚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已经可以听到密如爆豆般的枪声和此起彼伏,或大或小的爆炸声。声音大的是火炮发出的,小一些的是手榴弹产生的。前装火枪射速缓慢,难以完全阻挡绝对优势的敌人,手榴弹就成了最有效的武器。
赶到了城头之后,饶是心理已经有了准备,陈鑫海依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从开封原外城城墙飞起之后所在的土堤到城下,密密麻麻的闯军将长达几里宽十数里的所有空隙都填满了,各色的旗帜到处晃动,掀起滔天的巨浪,随时可能把开封吞噬。城头的火炮用最大的射速发射,却几乎没有任何的阻碍作用。势大力沉的十二磅和九磅炮打出一发发的实心弹,在密集的人群当中犁出了一道道的血沟,旋即被活着的人填补,雨点般落下的手榴弹把城墙三十步范围之内炸的血肉模糊,却依然挡不住无穷无尽的闯军。
在密集的火力打击下丢下了一路尸体的闯军一群群的靠上城墙,之前对付守军的主要手段挖掘城墙根基的手段已经不顶用了。倒不是因为开封的城墙被哪个神棍给魔法加持或者是涂抹了印度神油后变得刀枪不入,而是广宁军的火器太过犀利,以往遮在头顶可以挡住滚石檑木的门板被手榴弹炸得木屑横飞,不仅不能起到保护作用,飞溅开的碎末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杀伤。
一架架的云梯被闯军冒死搭上了城墙,下面的闯军士兵手执利刃蚁附登城,这个时候,堆在城头的檑木石块就有了用武之地,劈头盖脸的砸下去之后,随着惨叫声响起,梯子上留下一道道的血迹。精心打造的云梯自然不是农民工常用的用来给房顶刮大白的简陋梯子,下面都是带有轮子可以移动,靠上城墙之后可不可能如同电视里面常演的那样可以推开的,只能用手榴弹反复炸,直到炸塌为止,异常费事。数百架的云梯让人数不足的守军左支右绌,大量的农民军趁机蚁附而上,城防已是岌岌可危。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