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掌 关外斗心,关内较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饶是皇太极久经沙场心如铁石,看到这样的场景也是心神好一阵恍惚,推开了试图搀扶自己的豪格,皇太极自己蹦下了马,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不少那些心里有了想法的人脸色变幻,端的是精彩弯下腰把跪在地上的阿巴泰扶了起来,带着微笑轻声说道:“七哥辛苦了,来,随朕回皇宫,那里有最烈的美酒,最肥嫩的羔羊。”
面对数万大军,皇太极大手一挥:“你们,朕的勇士们!金钱,官爵,奴才,美女,都是你们的应得的!”皇太极蜡黄的脸色被病态的潮红取代,自信而又清越的声音让人想象不到这是一个灯枯油尽得老人能喊出来的。数万大军征战在外,舍生忘死,为的正是皇帝的许愿,一时之间,山呼海啸的万岁声直刺苍穹。
就算是皇太极老迈了,只要他还活着,大清的一切就在他的掌握之中,而有了眼前这样的雄师劲旅,整个世界都是满洲人的跑马场。
在没有朱术桂的时空里,阿巴泰回到盛京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了,皇太极没有完成对正蓝旗的改造就毫无征兆地突然见无疾而终,史书上留下的只是聊聊几笔。因为来的太过突然,并没有指定继承人,由此导致满清几乎火并,福临也因此成了最大的赢家,越过了前面的几位兄长成了皇帝。
不过此时阿巴泰提前了三个多月回到盛京,意味着皇太极有更多的时间来梳理局面。阿巴泰大军在关内的种种经历,皇太极一直掌握,满清在北方几个省的密探和山西的晋商源源不断地将各种情报传递到关外。因为突然间多出来了广宁军这个劲敌,皇太极比历史上更为迫切地想要解决满清内部的种种矛盾。如此,阿巴泰成了这场变故当中的赢家,他一直想要得到的王爵终于不再是梦想。
大军征战数月,缴获的种种物资极其丰富,单单布匹衣服分配全军的话就足够每人做十件衣服,隆冬岁月里没日没夜的征战行军,为了防止冻伤,每人分几件保暖的衣服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衣衫褴褛的清军将士纵然因为严寒大量冻死冻伤,上自主帅下到一兵依然没有人动缴获的衣物一分一毫。他们知道,关外的亲人等着他们带东西回去救命,多一份东西,或许就能多挽救一条性命。
满洲士兵用他们罕有的坚忍换来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关外苦寒,不足以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身为整个满洲,甚至是关外所有蛮族的主宰者,皇太极有义务让他麾下坚忍,悍勇,忠诚的士兵族人过上好日子,只可惜,他已经没有了时间。
如果明朝与往常一样孱弱,或许满清的内耗没什么大不了。只是突然冒出来了的一个劲敌让任何的内耗都不被允许。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上能够占据中原的塞外游牧民族凤毛麟角,无一不是在中原虚弱的时候乘虚而入的,即便是强如匈奴突厥在面对卫青霍去病和李靖苏定方等绝代名将的时候也照样被打得丢盔弃甲,丧师灭国。强大的时候,中原王朝是任何塞外蛮族无法撼动的存在,两者之间的竞争从来就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对于皇太极来说,面对强大的中原王朝时,别说进取,自保都是一个问题。所以他更不能留下任何分裂的隐患,匈奴分裂成南北,突厥分裂成东西之后的结局已经写在了历史书上,他不希望下一个成为历史名词的是满洲。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留给满洲的时间也不多了。
崇德八年二月十九日,皇太极晋封努尔哈赤第七子,饶馀贝勒阿巴泰为多罗饶馀郡王,加领六牛录,其第二子博和讬晋镇国公,第四子岳乐晋贝子,俱从正蓝旗公中牛录中领三牛录,第三子贝子博洛加二牛录。至此,阿巴泰家族总计领有二十三个牛录,其中包括十个满洲牛录,俨然成为正蓝旗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三月初,以阿巴泰征明功,领正蓝旗旗主,朝会排在六亲王后,武英郡王阿济格前,显然是想激起脾气暴躁的阿济格与阿巴泰两个人的冲突,只是得到了多尔衮提醒的阿济格并没有任何的出格之举。正蓝旗原旗主肃亲王豪格改任镶黄旗旗主,忠于皇太极与豪格的牛录几乎都被留在了正蓝旗中,不听话的牛录被带到了两黄旗中,有了两黄旗的崇高身份,造在陌生的环境和自然成不了什么气候。而两黄旗调到正蓝旗的牛录又是对皇太极最为忠心的,他对于正蓝旗的控制反而大大加强了。
满洲八旗向来各自自成系统,像这样的调动是违背传统和习惯的,不过阿巴泰新官上任,得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高位,自然不会多事,正蓝旗中的宗室除了他又没有几个能说上话的,再次敏感的时候,其余几个旗的贵人也不约而同保持沉默。皇太极得以不动声色地解决了正蓝旗的矛盾,也让豪格继位的希望又多了一层。只是,满洲向来是各旗的利益排在国家之前,就如同汉人家族排在国家之前一样,这样违背传统的调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完全忽略了。
历史上,顺治之所以顶替了大热门豪格继位,两黄旗的大臣们的意见起了很大的作用。满洲人以黄色为尊,因此皇帝继位之后就会将自己带的旗改为黄旗。如果豪格继位,因为他是正蓝旗的旗主,显然会将正蓝旗改为正黄旗,两黄旗因此必然利益受损。所以两黄旗喊出来的一定要先帝儿子继位的口号的真正意思就是一定要保持两黄旗的地位,在这个前提之下,谁成为皇帝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因为豪格是正蓝旗旗主,两黄旗反而不希望他即位。
如今豪格成为了镶黄旗的旗主,自然不存在改换黄旗的危险,两黄旗自然会全力的支持,再加上正蓝旗的大部分力量,豪格握有将近三个旗的实力,比历史上强大得多。
没有绝对的权力,就无法随心所欲地做事情,皇太极尽管强势,依然无法改变多少八旗相对独立的状况。为了平息因为正蓝旗更换旗主事件而引发其余各旗王公勋贵的恐慌和不满。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统帅权力被完全下放到各个旗,每个旗满洲,蒙古,汉军三个固山统一由旗主统领。而在之前,各个旗的王公对于汉军和蒙古的公中牛录的控制力并不强,一定程度上由皇太极本人控制。

四月,郑亲王济尔哈朗率部回京。镶蓝旗一路北上,深入到了黑龙江沿岸,除了抓捕到四千多生女真壮丁,鄂伦春,达斡尔,赫哲等通古斯部落的壮丁也抓到了三千多,这些人足够编成三十多个牛录,比八旗当中实力最弱的镶黄旗还要强。
和接近辽镇,开化较早的熟女真不同,生长在长白山,大小兴安岭等老林子中的生女真和通古斯原始部落以渔猎为生,悍勇异常。而且因为没有开化的缘故,更为漠视生命,忠心耿耿,战斗力比熟女真还要强上许多,是和老满洲相交较晚归附的战力强悍的伊彻八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到清末的时候,关内的八旗军早已腐化不堪大用,只剩下留在东北的一部分八旗军还略微保持祖先的勇猛,其中大部分正是这些生女真和通古斯部落的后裔。
阿巴泰的大军掳掠了二十多万汉民,不过却无法补充八旗军损失的军力,而济尔哈朗带回来则是各个旗最为需要的丁壮。一番争夺,每个旗分到了八百多人,加上春季又一批少年年满十五岁进入军队,八旗满洲的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八旗满洲共计丁壮八万三千人,比历史上满洲人入关的时候多了两万两千多人。
六月,皇太极正式下诏,立皇长子豪格为太子,暗中令两黄旗的大臣向其效忠。多尔衮首先上书,表示日后一定服从豪格的领导,暗地里则让两白旗悄悄准备,盛京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
正当关外的满洲人忙于安排后皇太极时代的种种布局的时候,在中原战场,休息了一个冬天的大顺军开始猛攻潼关。十数万秦军拼死固守,号称贺疯子的贺人龙屡屡率领家丁反击,从三月初打到五月,大顺军寸功未立。
接连两个月的进攻耗尽了农民军的耐心,加之天气渐渐炎热,士卒士气愈发低落。内部事权不统一的农民军再度对于未来何去何从再度产生了矛盾。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贺一龙渐渐生出了分开的想法,早已经动了杀人的李自成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则加紧准备。
五月初九是“身材高大”的宋献策算出来的黄道吉日,这天,起兵十几年的闯王李自成正式建立了政权,从几天前开始,在前线和各地镇守的农民军将领开始陆陆续续赶到洛阳,所有高级将领一个都没有缺席。
洛阳久历战火,条件简陋,农民军内对于礼仪向来不在乎,而且在李自成看来,又不是登基称帝,没必要弄得太隆重。马马虎虎地祭拜了天地祖宗,李自成号“奉天倡义大元帅”,罗汝才号“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改洛阳为中京,河南府为扬武州。
人事方面,李自成以兄子李过、妻弟高一功迭居左右,亲信用事。仿照明军制度建立卫所,以田见秀、刘宗敏为左右权将军,李岩、贺锦、刘希尧、袁宗第刘方亮等为制将军,张鼐、党守素等为威武将军,谷可成、任维荣等为果毅将军,共计五营二十二将。又仿照明朝中央机构设置上相、左辅、右弼等人。其下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政府,搭建了中央政府的部门构架。
文官方面,上相张国绅,左辅牛金星,左弼。宋献策为军师,牛金星为天佑殿大学士。更定六政府,置尚书一人,侍郎二人。设弘文馆、文谕院、尚契司、验马寺、书写房、谏议、直指使、统会、知政使等职官。六政府主观为,吏政府:宋企校;户政府:杨建烈;礼政府:巩;兵政府:张嶙然;刑政府:陆之祺;工政府:李振声。
建立政权是农民军渴望已久的事情,心愿得成之后,李自成在洛阳城内大宴文武,一连几天,一众将领都喝得晕晕乎乎的,丝毫没有察觉李自成的卫队首领,一向不离左右的李双喜一直没有出现。
洛阳城内的“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府邸是福王朱长洵次子颍上郡王朱由渠的王府,是此时洛阳城内最为富丽堂皇的府邸,无论是规制还是布局装饰,远远超过李自成的“奉天倡义大元帅”府。一连数天,罗汝才都沉浸在喜悦当中,麾下的大将都被他召集起来整天宴饮作乐,军队当中竟是一个能主事的人都没有。
尽管李自成号大元帅比他的大将军听起来更威风,不过他的将军称号还多出了两个字,罗汝才也就心满意足了。十二日晚上,李自成设宴宴请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等人,没有任何的犹豫,罗汝才答应了,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夜晚。
罗汝才一向是号称足智多谋,不过他的智慧向来都是体现在小地方。大的方面,这位诨号曹操的当世枭雄就远远比不上李自成了。军队最忌讳令出多门,一个系统之中既有大元帅又有大将军,一旦得了天下,究竟谁说的算?显然,两个人当中注定要倒下一个。
任谁都没有想到一向以仁厚著称的李自成也会有这样狠辣决绝的时候。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李自成尿遁,刚刚走出去,李双喜已经带着闯王的亲卫将屋子团团包围。在此之前,罗汝才等人带来的护卫已经被以有心算无心的闯王亲卫制服。
不甘心的罗汝才仗剑向外冲,被射成了刺猬,没有抵抗的贺一龙被斩首,与此同时,大批李自成的亲信率部包围了罗汝才和贺一龙的府邸,两人的部将大部分投降,少数顽抗到底的被杀,仅仅有罗汝才的亲信杨承祖等寥寥数人逃出虎口,投奔据守潼关的秦军。
十几天之后这场风波才渐渐平息,农民军由七十万减少为六十万出头,但战斗力因为事权统一,较之以往上升了一大截。李自成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实力,却也失去了一向被众家农民军称道的仁义,至少今后再有人率部前来投靠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