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在天际还只是个小点时,休就发现了。他看着它向小岛驶来,波浪形成一道巨大的白色弧线。早晨的太阳穿透薄雾照射在海面,在水面形成刺眼的粼粼波纹。尽管他把手罩在眼睛上方,却仍不得不眯缝起双眼。
成百上千只早上觅食的海鸟在他周围枯噪飞腾,有尖叫的燕尾鸥、黑燕鸥和嘴里叼着鱼归来的鲤鸟。一只军舰鸟在一只海鸥身后盘旋,它把尾部的羽毛猛地往后一拉,伸展开咽喉,然后一个螺旋俯冲扑向猎物——像这样杂技般迅烈的表演,他早已是看惯不惊了。
船身看上去已经像一把大砍刀大了。但也怪了,运送物资的船应该还有好几天才到啊。休盯着驾船人黑色的侧影。从驾船人一只手臂返身搭在油门杆上迎风站立的姿势来看,有点像是拉乌尔。
休把帆布工具包放在捕鸟网近旁,往山崖下走去。鸟粪在黑色的岩石上形成灰白相间的条纹,在沉静的空气中散发出刺鼻的臭味。
满是鸟粪的熔岩很滑,不过他对岩石上每个踩脚的坑都己经非常熟悉了。**辣的太阳从头顶照射在他身上。当他到达崖脚时,拉乌尔已经到了。他让船在距离码头几英尺外的水面上晃荡着。码头是一块狭窄的岩礁,每几秒钟就有齐脚深的波浪冲刷上来。
“朋友!”拉乌尔叫道。他戴着墨镜,满面笑容。
“嗨,牛仔!”休应道。他咳了咳,清了一下嗓子——好长一段时间都没和人说话了。
拉乌尔身穿一条熨烫平整的短裤,一顶扬基帽歪戴在头发浓密油黑的头上。他上身是一件深蓝色的运动罩衫,左胸口袋上有一个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的标志。
“只是顺路来看看,”他说,“有什么新发现?”
“没啥。”
“我原以为你这会儿会将完全给憋疯了。”他的英语几乎是很地道的了,但有时一个不恰当的语词也会让他露了马脚。
“没,还没完全疯,不过已开始让我够受了。”
“那个遁逃者怎样了?”
“那个什么?”
“遁逃者。”拉乌尔重复了一遍,“你怎么叫?”
“隐士。”
拉乌尔点了点头,然后紧盯着他:“你过得怎样?”
“还不错。”休撒了个谎。
拉乌尔转过头去:“我带了两个塑料桶。”他用下巴示意了一下绑在船中排座位上的两个水桶,“帮我把它们搬上来。”
休跳上船,解开一个桶,把它举在右肩上。桶太沉,他失去了平衡,像喝醉了酒的水手,差一点掉进水里。
“不是那样的,”拉乌尔说,“把它们放到水里,推到门毡①上,然后到岸上提。”
【注①门毡,即“迎客门毡”的简称,是研究者们给那块岩礁起的雅号】
拉乌尔和他们在一起呆的时间很长,不时帮他们做这做那,而且还因为很敬慕他们的工作,所以也就学起他们的行话来。
休终于把两个桶搬上岸,吃力地提到小路的路口。他再回来时,已是汗流侠背。
“上岸坐会儿吗?”休问道。这样的邀请只是顺口说说而已。水太深了,有垂直80英尺,船没法下锚。如果船靠在岸边,波浪会把它撞到岩石上。
“我没时间,只想跟你打个招呼。你那些鸟怎样了——渴了,没有了吗?”
“太热了,它们受不了,有的快死了。”
拉乌尔摇了摇头:“有多少天没下雨了?”他问道。
“到今天差不多两百多天了。我想有225天了。”
拉乌尔打了声口哨,又摇了摇头,一副天命难逆的样子。他点起一支烟。
他们聊了一会儿研究的事。拉乌尔总是热切地想了解研究的进展情况。有一次他说,如果下辈子再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将是他的梦想——在外野营并研究鸟类。休觉得拉乌尔并不真正了解这项工作——孤独、疲乏、无聊和冷热两个极端的无尽期的重复——白天酷热,到了晚上,气温陡降华氏40度,睡在睡袋里都冻得直哆嗦,即使是累得精疲力竭,也难以入眠。凡事在没着手干之前,听起来往往都会很迷人。
“哦”,拉乌尔轻声说道,“我听说你将有伴儿了,还有两个人就要来了。是吧——他们给我讲了。”拉乌尔一副椰榆的神情。
“卫电,”休解释说,“前天我接到一个卫星电话。电话铃突然一响,吓得我屁滚尿流的。”
“你认识他们吗?”
“不,我想我不认识。研究项目里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真的。”
“他们叫什么?”
“不知道。”
“你没问?”
“没有。”
拉乌尔沉默了一下,又仔细地打量着他:“老兄,你没事儿吧?看上去你气色不太好呢。”
“没什么,我很好。”他顿了一下,“谢谢。”
“肤色还那样红润。”
这是句玩笑的话。经常在太阳下曝晒,休的皮肤已经变成皮革的棕色。尽管有防裂膏,他的嘴唇仍变得肿大干裂;他的眉毛也被晒成淡黄色。
“你觉得自己准备好与其他人共享这片乐园了吗?”
“那当然。”休说,但他的声音听起来却有些犹疑。
拉乌尔转头朝海面望去。远处,一艘侧影暗黑的船正飞快地行驶,一大群海鸥在船的四周盘旋。
“海神号,”他说,“去**岛的游客越来越多了。”
“无论是谁想到这主意,都该发一枚奖章。”休说。拉乌尔的脸上掠过一丝阴影。看得出来,这话让他很不高兴。厄瓜多尔人②的民族主义总让他惊讶。他装着开玩笑的样子,笑了笑。

【注②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南美厄瓜多尔的一部分】
“我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拉乌尔耸了耸肩,“好了,我得走了。”他把烟头弹到远处的水里,手在腰际轻轻挥了一下,“再见。”
“再见。谢谢你给我送的水。”
“可别现在喝光了。”拉乌尔笑着说,一面调转船头,加大油门,飞一般地开了出去。船头像冲浪板一样翘了起来。休一直看着他,直到船消失在岛屿的后边。
他一次一桶提着水爬上火山南面蜿蜒曲折的长长小路,然后经过宿营地,到火山口底。从理论上说,这里的温度要低一两度——但只是理论上。天热的时候,即便是在这里,他也看见鲤鸟的两只蹼脚在滚烫的岩石上换来换去。
他看了一眼手表。妈的,快7点了。他把捕鸟网给忘了——他敢肯定自己看到有一只鸟被网住了,说不定还是两只。他得赶快把它们放出来,免得被早上急剧升高的气温热死了。几个月前有一次,没等他把例行的数据记完,一只鸟就那样死了。如果处理得当,它们的生命力会异常顽强;但如果出点差错,比如把它们困在网里太久,它们往往脆若柔枝。当时他还老老实实地在日志中记录了这事儿,不过没作解释,只是杜撰了一个词语:“禽杀”③。
【注③ornithocide:为英文“禽类”和“死亡”的合成词】
岛顶气温更高。他抓起包,一看网里:一点不差,两只鸟,像两个又黑又小的茧。他摸了摸,它们还在轻轻挣扎。他伸手抓出一只捧在胸前,熟练地取下缚在它身上的线。网线非常细,连飞鸟也能捕捉住。当他把鸟的羽毛从网眼里取出时,他突然记起孩提时候的情景:在长夏的傍晚打羽毛球,当塑料的鸟儿扎进球网时,他也得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拔下来。
他这才看清这只地雀的颜色——黑色中夹杂着灰白,是一只以仙人掌为食的仙人掌雀,很普通,没什么希奇。他左手牢牢抓住它,举起来观察:它的眼睛是深棕色的,往后看。
他能感觉到它小小的心脏在他手心搏动。他又查看了它腿上系的带子——一条绿黑双色的带子系在左腿上,另一条蓝色的系在右边——并根据登记号认出它的身份:ACU一906。前一位研究者草草地给它写上了一个别号:亲吻,是女孩的圆润笔迹,美国字体。
尽管过了这么久,根据它们的别号,休还是识别不了多少住在他的宿营地周围的地雀。他猜想,对于研究者来说,能认出鸟儿的名字该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听他们讲,随便坐在周围石头上,他们就能飞快地记下三四十只鸟的名字来。送别时,该领域的传奇人物彼得·西蒙斯鼓励他说,不用多久你就会认识它们的。只需伸出手臂去,它们就会落在上面。至少这一点没错。来的第一周,当他在测量一只小地雀时,另一只就飞过来落在他的光膝盖上盯着他,头还偏来偏去的。他感到很是惊讶。有的时候,它们似乎很好奇,也很聪明。但也有些时候——比如他忘了盖咖啡壶,一只鸟差点栽进去淹死了——你真难相信它们会那么笨。
那是在维克托离去之前的事了。开始的时候,独处岛上让休舒了一口气——离群索居正是他之所求,也是他忏悔的一部分——然而,集周成月,那种他曾寻求的独处的孤独让他几乎难以忍受。后来,雨季迟迟不来,这座远距大陆的熔岩岛成了一个海上的黑色煎锅。有时他真的怀疑自己是否能坚持下去。不过他当然是坚持下来了。他也知道自己行——至少从生理的角度来讲,他还是够强壮的。
——脆弱的是他的心理。
他掏出一把卡尺来测量鸟的翅膀,然后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经过多年使用,笔记本已经破烂了。虽然它的封面是防水的,但雨水的浸泡仍使本子厚了许多。测量喙长的时候,鸟一动不动。鸟的喙是最重要的——它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自打1973年西蒙斯和他妻子阿加莎第一次来到这里,已有一拨又一拨的研究生勇敢地踏上过这个条件恶劣的岛屿,并对数以万计的鸟喙作了测量,以探询其细微变化中所蕴涵的重要意义。
休放开小鸟。它飞了几码远,落在一棵仙人掌上,抖动着身上的羽毛。他作完第二只鸟的记录,又去查看北端的捕鸟网。只需看一眼,他就知道没有一个网闭合。他回到营地,开始做早餐:多汁的蛋粉炒蛋和磨过的咖啡豆做成的淡咖啡。早餐后,他又到岛顶上去休息,眺望碧绿的海水。凶险的激浪在海面形成滚滚波涛。他坐在那个已被晒烫的熟悉的位置——石头形成一个天然宝座,刚好合他的臀部——能看到数英里远。
达尔文还真不傻,他也不喜欢这里。
有时,休一个人自言自语。而更奇怪的是,有的时候他竟然不能辨别自己到底是心里在想一些话呢,还是大声说了出来。最近,他的自言自语变得很不连贯,尤其在火热的太阳下长达数小时的辛苦劳作时更是这样。支离破碎的念头在脑子里一闪而过,词语自个儿反复回放,还有自己对自己的告诫和品评——有时又是以第二人称在说,比如:朋友,如果你在寻找地狱,那你就找对地方了。
毫无疑问,他曾经是在寻找地狱。单是听见这岛名——辛农布雷——他就被吸引住了。
怎么样呢?他愿意与其他人分享这个地方——这片乐园吗?他自嘲道——也许是在高声地对自己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