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子,不用看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后桅的出现:十五世纪早期的双桅帆船
帆船形制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当属14世纪中期垂直悬挂的方帆在地中海地区的复兴。在被拉丁式纵大三角帆几乎完全取代千年之久后,方帆先是在北欧的船只诸如柯格船(cog)上表现良好;接着它们和十字军一起在地中海出现,使当地也开始建造同样类型的船只。
北欧与地中海船只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船壳的制造方式。北欧船只的船壳是重叠搭接的,由一块板搭在另一块板层叠铺上,形成锯齿状外观;而地中海船壳是平铺的,各木板整齐平坦。在15世纪,当船只的尺寸逐渐加大时,人们开始发现重叠搭接的船壳并不适用,因为它很容易漏水。最大的重叠搭接式船只,1418年建造的“恩典上帝”号(GraceDieu)是个败笔,昭示了这种船壳建造法的终结。
图为重叠搭接式(左)和平铺式(右)的船壳
直到15世纪,大部分横帆船还只有一根桅杆和一面帆,和早期的北欧船并无二致。它们建有船楼(castle),船楼是耸立于船首(艏楼forecastle)或船尾(艉楼aftcastle)的上层建筑,和真正的城楼一样,船楼在海战中能用作攻击或防御的制高点。同时船楼还给船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艉楼处开始发展出军官专用的豪华船尾舱。
巨大的主帆搭在水平的帆桁(yard)上,帆桁可以上下升降,也可以由转帆索(braces)控制绕桅杆转动,转帆索以帆桁末端的百折环(parrels)与帆桁连接。纯方帆的问题在于,尽管它在顺风(BeforetheWind)行驶时能提供很大推进力,但在逆风(HeadWind)时却很笨拙而效率低下。为了在迎风时控制风帆,保证风帆帆缘(leech)朝前,在帆缘上装有帆缘索(bowlines),帆脚索连接到从艏楼伸出的艏斜桅上。
桅杆上的桅顶(top)或桅楼(crow‘‘snest)曾是地中海船只的古老特征,但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内发展成了了望台以及作战时弓箭手和狙击手的射击平台。
图为十四世纪带船尾舵的单桅帆船
早在14世纪晚期就有在艉楼上竖立一根额外桅杆的做法,但在15世纪以前并不普遍。这第二枝桅杆装的是拉丁式三角帆,或称后桅帆(mizzen),这个词直接借用自地中海地区的称呼。新设的帆装有助于操船,并且使船在逆风中抢风航行时多多少少容易了些。到这时,这些船的外表已与克拉克(carrack)帆船相差无几了。
图为十五世纪的双桅帆船
地中海船只的另一项改进是艉柱舵,北欧船自13世纪初以来即已使用该装置。在此之前,用来操船的是船尾两侧悬挂的舵橹,现在被连接在舵柱(rudderpost)上的单片船舵所取代。船舵最初由一根杠杆控制,当船只尺寸加大时,舵手必须呆在甲板下面,靠听上面的大声叫喊指挥操舵。不过,驾驶一艘帆船还是有如演奏一首交响乐般,要靠舵手与操帆船员的通力合奏,这持续到(并且持续下去)最后一艘帆船上。
图为舵的发展,左为十四世纪早期的橹舵,右为十四世纪晚期的船尾舵
二、索具大发展,新桅杆的出现:十五世纪中期的克拉克帆船
克拉克这种船型是我们考察过去全装(full-rigged)帆船的真正起点。这不仅因为它首度开始将船楼的建筑融入船壳的构造之中,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已经具备了后来帆船帆装和索具的基本形式,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这些基本的帆装和索具结构将逐渐扩展为完备成熟的形制。
克拉克船的特征在于其圆弧形的船艉,由船板从船侧向舵柱弯成弧形而成。此外,克拉克船的艏楼还是直接建筑在艏柱之上,艏斜桅则从艏楼顶上伸出——这种装设方式打从船楼第一次出现在风帆战舰上起就没有改变过——但艉楼则变成了船壳整体的一部分。
克拉克船(葡萄牙人称之为nao,即“船”之意)是地理大发现时代毫无疑问的大容积巨兽,麦哲伦1519年的环球航行的船队就都由克拉克帆船组成。这种大船提供了大量空间,能装载足够的船员与补给,当然还包括要带回去的货物。
图为主桅装大三角帆的拉丁卡拉弗船(左)和主桅装横帆的雷东达卡拉弗船。
另一种在远洋探险中得到广泛使用的船型是装拉丁式大三角帆的卡拉弗快帆船(caravel),又称拉丁卡拉弗船(caravelalatina),后来为了更好地利用顺风,许多卡拉弗船改装成了横帆船,称雷东达卡拉弗船(caravelaredondas)。例如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的航行中,他的两艘卡拉弗船最后就全部改装了横帆。卡拉弗船是这种长程航行的理想船只,其优势在于吃水较浅,船体更流线,这些设计使它们优于摇摇晃晃的庞然大物克拉克船。当然,这也意味着它的较小的载货能力要比克拉克船小得多。
随着帆装的发展,索具也开始大量增加:随着主帆尺寸的不断加大,除了连在帆角上的帆角索(clew)外,通常还在帆脚(foot,指帆的整个下缘)中央接上帆脚索(sheet)。此外,一或两片可拆卸的的辅帆(bonnet)常常搭在主帆下端,当风速太高时可以移除。
图为十五世纪晚期的三桅克拉克船。
第三根桅杆,即前桅(foremast)与前桅帆(foresail)的出现最早更多的是为了帮助操船,而非仅仅是增加推进力。但后来前桅及前桅帆的大小都逐渐增加,变得和主桅一样拥有全套帆具。斜桅帆(spritsail)也出现了,系(bend)在船艏斜桅上的帆桁上。这张帆在日耳曼语言中被称“盲帆”(blinda),因为它对船只的前方视线妨碍得厉害。
到了15世纪晚期,上桅帆(topsail)也开始出现。最早的上桅帆不过是装在桅台上的旗杆上的一根帆桁和一小面帆,接着才演变成全尺寸的大帆,其帆桁系在主桅上接装的上桅杆上。不久之后,前桅也加装了自己的上桅帆。
在克拉克船时代末期,第三张帆,也即顶桅帆(topgallantsail)在一些船上出现了,顶桅帆和其帆桁安装于接装于上桅上的顶桅(topgallantmast)上。
图为十六世纪早期装上桅帆的四桅克拉克帆船。
新的第四根桅杆,即波拿文都拿桅(bonaventure)竖立在一些大船上,位于后桅之后,上装一面三角帆,称波拿文都拿后桅帆(bonaventuremizzen)。接着在后桅上又加装了三角上桅帆,甚至顶桅帆,虽然它们的实用性令人质疑,而且应该是极少得到使用的。
另一种加装在地中海船只上的索具是绳梯横索(ratlines),这些绳索横接在桅杆两边起支撑作用的侧支索(Shrouds)上。绳梯横索出现在北欧船只上已超过两个世纪,此时才取代了地中海船只所用的绳梯。
在越来越多的桅杆和帆出现的同时,克拉克帆船的吨位也随之增加。16世纪出现了许多巨型战舰,诸如葡萄牙的“西奈山的圣卡塔琳娜”(SantaCatarinadoMonteSinai)号,以及1514年建造的以亨利八世(皇家海军的建立者)命名的“主赐福亨利”(HenryGraceaDieu)号──更常被称做“大哈里”号──和1510年建,1536年改装的玛丽•罗丝(MaryRose)号,都是近乎过分地竭尽新技术之能建得尽可能地大。后面几艘船安装在数层甲板上的铜炮以及平船尾已经是未来以大炮为主武器的盖伦大帆船(galleon)的原型,只是高耸的船楼还是克拉克船的特征。
十六世纪中期,铸铁取代了拼接的锻铁成为制造重炮的材料,安放在四轮炮车上的前装炮取代了装在固定炮架上的后装炮,这些使得更多的人们开始看好舰载火炮的应用前景。十六世纪初可开闭式炮门的出现使得火炮得以装在离水线很接近的下层甲板上,增加了船上搭载火炮的数量。这些革新都使得重炮战舰的概念成为了事实。
然而,克拉克帆船的巨大上层建筑影响到了其帆具的应用与航海性能:高耸的船楼使得船只头重脚轻,在强风吹袭下容易倾覆──这确实发生在1545年的玛丽•罗丝号上,当时这艘船严重超载──也使得真正常用的帆面面积受到限制。大型的上层建筑也在船只航行时增加了迎风阻力,并且减少了风对下帆(course),也就是前桅帆与主桅帆的推进力。
无论如何,哥伦布小小的旗舰圣玛丽亚(SantaMaria)号无疑仍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克拉克船。
三、新船型,新的机动性:十六世纪中期的盖伦船
克拉克船效率欠佳的船形使得新式的盖伦船到十六世纪末期取得了统治地位。盖伦船船形的船长─龙骨长─船宽比很大,达到了4:3:1,相较之下克拉克船只有3:2:1,这改善了船壳周遭的水的流动,降低了阻力,赋予船只更佳的机动力和适航性。克拉克帆船的圆形船尾也变成了较狭窄平坦的形制,这更好地承担了艉楼的重量。
图为克拉克船的圆形船尾(左)与盖伦船的平船尾(右)。
后期克拉克船上体积庞大的船楼降低了它们的航行性能。最早的盖伦船也有这种问题,不过已经有了改进。盖伦船的艏楼从艏柱正上方的位置稍向后移,,艏斜桅从其前部伸出,这减少了风吹向艏楼、且造成船只意外转向的可能,使盖伦船能更贴近风向,即以与风吹来方向成更小角度行驶。
另一项新的构造是船头(head),位于艏柱上方,艏楼之前,延伸到船艏斜桅下,向前渐细,尖端有个装饰的船首像。这地方可充作船员的厕所,因为排泄物可以直接掉入下方的海里。即使今天,水手的俚语里“头”一词指的仍然是厕所。
图为十六世纪晚期的四桅平顶盖伦船。
1575年建造的“复仇”号(Revenge)改良型盖伦船的出现将风帆战舰的机动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英国式的盖伦帆船尺寸较小,上层建筑较低,老式船上高耸的船楼变低了,也就是“被削平”,因此称作“平顶式”(raze-built),拥有较长较纤细的船体和改进过的帆具索具,使用远距炮击战术,而与此同时,西班牙人仍然依赖接舷战术,这种得自罗马时代的战术需要船上搭载很多人员,因此他们更多使用巨大但不灵活的船只,上有老式的高耸船楼,从船楼上向敌船甲板投射火力。因此英国人得以用新式的帆具和火炮压倒其笨拙的对手,使他们没办法登舰肉搏,并利用这些优势在1588年击退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加装更多更重的火炮,以及增加运载能力的需要催生了在水线附近较宽、但越向上越往内缩的船形,这使得装在两舷的火炮能尽量靠近船体中心线,增加了船只的稳定性,同时向上渐窄的船体也使得敌人登舰肉搏更加困难。特别是荷兰人,他们建的船只底部平坦,可以在荷兰近海的浅水中自如航行。
图为十六世纪晚期西班牙盖伦船上的船尾廊台。
在盖伦船,特别是大型盖伦船上出现了围绕着整个船尾,有时甚至延伸到主桅索环(chain,桅杆侧支索与船壳连接的部分)处的露天阳台,也即船尾廊台(gallery)。后来这种船尾廊台的部分或全部被加上顶盖遮蔽起来,这一做法最早是从荷兰船上开始的。当它封闭起来时可以当作官长的厕所,后来更变成为官长舱的一部分。船尾廊台将会一直是帆船船尾颇有特色的部分,并延续到十九世纪。
用于操作长长舵杆的垂直杠杆和为舵手看帆开的天窗对操船帮助很大。这支杠杆将渐渐延伸至露天甲板上,并在十八世纪时被更容易操作的舵轮所取代,一直沿用到今天。
这个时期的帆具发展主要是将鼓得满满的大帆改成较平绷的样子,这加强了航行能力并使船只能更好地顶风行驶,最早为英国海军所引入。辅助帆的使用扩展到了前桅帆和下后桅帆。
在1570年左右荷兰人首次发明了可降式上桅;它可以沿着下方的桅杆滑下,一直到两根桅杆在甲板上紧靠着竖立为止。这项发明很快传到其它国家,最后使得上桅帆的尺寸逐渐变大而下方的帆则跟着减小。
图为十六世纪晚期位于艏楼前方的前桅(左)和十七世纪早期位于艏楼上的前桅(右)。
17世纪初,曾经远在艏楼前方的前桅向后移动,穿过艏楼上甲板竖立着。和下图后桅三角帆上的后桅上帆(左)和艏斜桅帆以及艏斜桅上帆
在1620年左右,在后桅的大三角帆之上出现了方形的后桅上帆,取代了不实用的三角后桅上帆。这使得这类船只被称作护卫舰(frigate),注意后来仅有一层全炮甲板的风帆战舰也被称为护卫舰,别搞混了。
同时,大船上仍然高耸的艉楼使得船艏为了平衡而需要更多的帆,于是船艏斜桅上的旗杆发展成了艏斜桅上桅,挂上了艏斜桅上桅帆(sprit-topsail)。虽然在使用上很不方便,它仍然使用到艏三角帆(jib)登场为止。船艏斜桅的上方也出现了桅楼,显然当时所有的桅杆除了最顶端外,每一段的端部都已经安装了桅楼。
就像那些金碧辉煌的克拉克船一样,盖伦帆船也变成了“炫耀之船”。法国1626年建于荷兰,当作新扩张的法国海军模范的“圣路易”号(SaintLouis)和瑞典建于1627年的“瓦萨”号(Vasan)都是在荷兰海军工程技术的帮助下建造完成的,俄罗斯、德意志和丹麦也学习了荷兰人的经验;英国的“皇家亲王”号(PrinceRoyal)则是由造船大师菲尼斯•庇特(PhineasPett)在1610年建造的。所有这三艘船都搭载了大量的火炮,有着丰富豪华的装饰与雕刻。瓦萨号的覆灭或许便是肇因于重炮的份量,1628年这艘头重脚轻的船在它处女航出发没多久就沉了,333年后才重新打捞出水,保存的状况较佳,为它建造了专门的一个博物馆。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横帆船的形式与外观多多少少直接源自盖伦船──在一般配置、结构与帆具上它们当然会有所改进,但船楼的形式、前伸的船头、桅的配置与功能则延续到了最后一艘全装帆船上。
四、工巧的设计、新的战术:十七世纪中期的战列舰
十六世纪晚期,随着海战战术从接舷肉搏和近距离混战变为远距离的炮战,改良让火力更加集中的战术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将战斗舰只列成一长串的战列线(lineofbattle)是个明显很好的解决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威力更强大的火炮,更稳定的火力投射平台,以及更坚致的船壳,自此战列线一直是主要的舰队作战战术,直到下个世纪突破战线战术(line-breaking)的出现。
图为十七世纪晚期的一级战列舰。
从本世纪中期起,大型的三甲板战列舰(three-decker,具备三层全装炮甲板)开始加入欧洲各国的庞大海军,舰队战舰变得更重了,也使得原来较小的舰只在舰队作战中处于不利地位。于是在1653年英国海军部的《战斗指导》(FightingInstructions,这本书同时也引进了战列线战术)中,根据舰只的大小与职能将战舰分成六个级别:
战列舰︰
•一级舰─90门炮以上的舰只,三层甲板,主力舰队旗舰。
•二级舰─80门炮以上的舰只,三层甲板。
•三级舰─54门炮以上的舰只,两层甲板,战斗舰队的中坚。
下面的级别被视为太“脆弱”而不宜加入战列线中︰
•四级舰─38门炮以上的舰只,单层炮甲板的护卫舰;这种船只是为了适应多样性的任务而发展出来的,这些任务包括在主力舰队前方侦巡、在舰队之间送信、执行护航任务或进行私掠活动。
•五级舰─18门炮以上的舰只,如轻护卫舰(corvette),可以划桨推进。
•六级舰─6门炮以上的舰只,舰队中的小型辅助舰或者交通舰。
随着战术的发展,战舰形制也开始变化。船尾形状再度回到一百年前曾废弃过的圆弧形。早期的方法是,内部甲板沿着外部船壳(wale)的弧线水平裁切,在船壳外凸出一束束的厚木条;这种方法现在被平直的甲板所取代,炮位突出于船壳甲板的弧线之外。
相对法国战舰来说,英国战舰上的火炮与帆具太多了,结果是在外洋中法国战舰更适合作为火炮发射平台。实际上,当法国人将掳获的英国战舰编列在他们自己的舰队中时,他们将许多火炮拆除以使其更具适航性和战斗力。但另一方面,法国船只上侈张过盛的巴洛克式饰板又会严重降低船只的适航性。此外,法国船还在船首和船尾装有大量小炮(chaser),用来在万一无风的情况下对付地中海的划桨大船(galley)。荷兰人建造的船只则较轻巧,吃水较浅(肇因于荷兰的海况),具有极佳的机动力但在战斗中较脆弱。
图为船舯顶盖结构的发展:十六世纪正中部有纵架的过道,其余部分为椽条加保护网(左)、十七世纪的格栅盖(中)和十八世纪两边架舷侧过道,中间为椽条的结构(右)
船舯(waist),也就是船艏楼与船尾舱之间的空间上有一定的顶盖结构,最早在十六世纪世纪是覆盖椽条,椽条上可加盖保护网;后来完全以木制格栅取代。到了十八世纪,船舯上沿着船舷边架有舷侧过道(gangway),而其余部分则跨接着椽条,椽条上可以用来安放小艇。
当这个世纪即将结束时,装饰着笨重徽纹的高耸船尾转变为较低的建筑,提供了更好的平衡稳定性,使得操船更容易。
早在十七世纪初,帆装的发展便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趋势:中桅帆持续增大,最终超过了主帆的尺寸。可缩帆(reef)重新出现了(可缩帆于十三世纪首次出现,然而到了十六世纪初曾经一度消失),它可以根据天气状况,随时收起或放下帆的一部分,这样帆的适应能力增强了。在商船上,过多的帆需要大量人力操纵,而较少的船员就意味着更多的利润,因此上桅帆被撤除了,仅仅操作主帆与增大了的中桅帆。
这一时期船帆的“陡峭度”,也就是上下帆的宽度差别逐渐变小了,十六世纪时相对较小的上桅帆变得越来越大,而这个发展的势头将持续到下个世纪。
副翼帆(studdingsail)的出现使得大幅增加船帆受风面积成为可能,不过类似的装置至少在一世纪前已为人所利用。它可将额外的帆桁和副帆从主帆桁与中帆桁上伸出。

另一种新的帆具是1670年左右出现的支索帆(staysail)。顾名思义,它们是加装在从前方支撑桅杆的支索(区别于侧支索)上的。它们首先加装在桅间的支索上,稍后则像艏三角帆(jib)一般也出现在船艏斜桅的支索上。支索上密密麻麻的转帆索、帆缘索与艏斜桅上桅的出现使得加装支索帆变得相当困难,不过到下个世纪末为止,支索帆已经占据了船上所有可用的支索。
1637年菲尼斯.庇特(PhineasPett)所建的巨大的“海上主权”号(SovereignoftheSeas)号(重建后被重新命名为“皇家主权”号RoyalSovereign)不仅装备着截至当时为止最完备的帆具,其中甚至包括最新式的顶桅帆(royalsail),还在其三层炮甲板上配备了100门炮,甚至能在一个半世纪后,在法国大革命时代的英国舰队中占有一席之地。
海上主权号是英国第一艘圆弧船艉的似盖伦型船;法国与荷兰则保留了平的船艉,直到下个世纪才开始在船尾饰板下采用圆形的船艉。
图为十七世纪早期的荷兰浮鹿特小商船。
这个时期商船的样式也有改进。荷兰人发展出了浮鹿特(fluyt/flojt)小商船,它的船身在水线附近较宽,向上则陡然缩减。如此一来载货量不变,但较窄的上方船体则意味着可以少缴税金,因为当时的税是根据船的宽度缴纳的。
商船通常装备着一副完整的普通帆具,通常包括中桅帆,在较大型的商船上甚至包括上桅帆。商船上一般还有五花八门的火炮,虽然缺乏经常使用和船员的炮术训练使得它们不过聊胜于无。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传说中的西班牙运宝大帆船(treasuregalleon),它们装载着来自加勒比海和菲律宾的的财富,驶回西班牙送入国王的金库。在这些重装配备的巨型武装商船旁边还有为数众多的护航军舰,军舰上有众多的士兵和精良的武备。
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派遣强大的武装商船队到他们位于东印度(印度尼西亚)的领地,载回当地种植的珍贵香料。这些船只要装载众多的船员,因为航程很远,一程持续数月,死亡与生病的船员总是很多。防御海盗或者与敌对的海上势力对抗也需要更多的人。在战时,这类武装船只和战舰一样都会数量倍增。
五、全装帆船的出现及最后的风帆战舰:十八世纪的全装帆船(Full-Riggedship)
在1600年代广泛的发展后,18世纪的船只发展限制在更广范围内使用新装置,以及诸如给水线下船壳包铜皮等改进上。船壳包铜这防止了藤壶之类的水生生物附着在船壳上增加航行阻力。在早先的时代里,水下的船壳被涂上牛脂、硫磺、铅白与碎玻璃的混合物以防止啃蚀木头的船蛆附着。在北方海域航行的船只则在船底涂上沥青或焦油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构成船壳形状的骨架的建造方式演变自早期利用树木自然的生长弯曲,将木材的末端部分紧束在一起。为了让骨架更坚固,船体的每个部分都以接榫重叠搭上,这种方法从十八世纪早期便已开始运用。
顶桅帆的使用变得更加广泛,同时这个时期帆具的家族还引进了更多的新成员加入。
图为取代艏斜桅帆和艏斜桅上帆的船首三角帆(左)与带裁去三角及延长底桁的斜桁帆的后桅(右)。
十八世纪早期,艏斜桅开始前延伸出第二艏斜桅(jib-boom),用以安装连接在支索上的艏三角帆(jib),这使得原先的艏斜上桅和上桅帆,以及艏斜桅帆都消失了,只有艏斜桅帆的帆桁仍然保留着,让艏斜桅能以上附的索具保持稳固。到十八世纪末,第二艏斜桅前又增加了另一根斜桅,用来张艏三角飞帆(flyingjib)。
后桅的大三角帆自十四世纪以来就几乎毫无改变的保留着,而到了此时则裁去了向前延伸超出后桅的部分,使其成为效率更佳的斜桁帆(gaffsail)。起初在较大型的船只上后桅帆桁超出桅杆的部分仍然保留着,但到十八世纪中叶后它也消失了,演变成直接附在后桅后方的斜桁(gaff)。水平的底桁(boom,从17世纪荷兰的快艇发展而来)出现了,用来撑持斜桁帆的帆角。底桁的长度可伸展出船尾之外,而斜桁帆的大小也随之增加。某些船上还在斜桁上追加三角形的斜桁中帆(gaff-topsail)。
图为十八世纪晚期带副翼帆和最顶帆的全装护卫舰。
十八世纪世纪末,随着顶帆开始出现在后桅上,前桅与主桅上则新增了极顶帆(skysail),对主要是带大量帆面的护卫舰(frigate,这里指的既是一种战舰也是一种船型)而言,全装帆船,即具有至少三桅,每桅至少有三面横帆的帆船诞生了。不过渐渐地,在风帆船型术语中“护卫舰”一般指战舰,而“全装帆船”则用在商船上。
早期舰队使用的旗语是由几面单独的旗帜将预先组合的信号升上特定的桅顶,而相较之下,英国海军使用的1800年式信号系统则是由11种不同图案的旗帜以某些特定顺序升起,可以综合起来拼出单字,或者是表达种类繁多的预设指令。现代使用的旗语信号就是以此为原型演变而来。
海军舰炮的效能继续增加︰英国人对火炮技术继续进行改进,增加射速并引入了重型的卡隆大短炮,它在近距离混战中有着毁灭性的打击能力。
战舰的分级随着舰炮的增加而更新︰
战列舰(www.xiaoshuodaquan.com)︰
•一级舰——装100-130门炮,三层甲板的舰只。高级海军将领的旗舰。
•二级舰——装90-98门炮,三层甲板的舰只。低阶海军将领与海外驻守舰队的旗舰。
•三级舰——包括80门炮舰只、强大的两层甲板74炮舰只,它是战斗舰队的主力(workhorse),战列舰中数量最多的舰型;以及两层甲板64门炮的舰只,它是最小的一级战列舰,在这个时期末逐渐淡出战列舰队。
非战列舰(Non-www.xiaoshuodaquan.com)︰
•四级舰——44-50门炮,单或双层甲板的舰只,是“削平”,即将上层甲板去除掉了的两层甲板战列舰,有坚固的船体和较佳的武装,但也保留了原本迟缓笨拙的航行特性;或者为特殊目的而建造的重型护卫舰。
•五级舰——32-40门炮,单层甲板的“标准”护卫舰。
•六级舰——不到32门炮的舰只,是小型的船只,用于送信或护航,包括单桅小艇(sloop)、在主桅后加装纵帆的双桅小艇(two-mastedbrigs)、炮艇等。
英国的一级战列舰胜利(Victory)号于1765年下水,并且一直服役到1812年;它的许多任务之一是作为纳尔逊的旗舰,参加了1805年的特拉法隆加战役。花旗国1794年建的护卫舰宪法(Constitution)号是花旗国海军的超级护卫舰(superfrigate)之一,虽然被分类在38-44门炮的那一级舰中,却拥有两层全装炮甲板和较多的加农炮,以及能提高生存力的坚固橡木船板,因此给取了个“老铁壳船”(OldIronsides)的绰号。实际上,1813年英国海军部发布了一项命令,要求皇家海军的护卫舰不要与花旗国海军的护卫舰交战,除非他们有至少二对一的数量优势。
特拉法隆加战役后仅仅17年,蒸汽发动机推动明轮的战舰“彗星”(comet)号便加入了皇家海军的行列,敲响了即将到来的海军变革的钟声,此战过后五十年,风帆战舰就开始在海上消失了。
不过与此同时商用的帆船仍然继续被广泛使用,只是数量渐少,一直使用到进入二十世纪。
帆船时代战舰简介:
以下的介绍以英国战舰为范本。英国海军根据战斗力的大小将其大型军舰分为六个等级。第一、第二、第三级军舰上至少有64门重炮,这三级军舰称之为战列舰。其主要任务是编成海军战斗纵队,进行大规模舰队炮战。
第四、第五、第六级是一些较小的军舰,按其担任的任务分为:驻守海外殖民地的警卫舰,运拖船队护航舰,商船的攻击舰,远兵船,医院船和军需船。其中还有一种巡航舰。在大规模战斗中,这种巡航舰执行远程快速侦察和跟踪敌舰的任务。它们不直接参加战斗,准备随时用来传递情报,救援幸存者,拖曳被击伤的战列舰。
六级军舰
这种敏捷的单桅纵帆军舰,长125英尺,常被英国皇家海军用来送信和护航。这级舰每艘造价只有10000英镑,定员195人。(估计就是护卫舰战21)
五级军舰
这级军舰为巡航舰,全长130至150英尺,定员250人。它们主要用于袭击海上商船。因在这种舰上有捕获金可得,所以舰员都是些热心的“志愿者”。(柳丁的书中这种船属于可是最常规战舰啊。另外武装民船也是种规格,专门用于民间私掠。)
四级军舰
这级军舰全长150英尺,定员350人,两层炮甲板上装有50至56门火炮。该级军舰造价便宜(每艘26000英镑),定员少(350人)。它们主要担任海外巡航分舰队的旗舰。(hoho,清朝海军中的“致远号”就属于这种规格,绝对价美物廉。各位大航海时代“打家劫舍”又缺乏资金的朋友们务必要搞一条来啊。真是又便宜又实用。)
三级军舰
这级军舰分为几种型号,从三层甲板的80门炮炮舰到两层甲板的64门炮炮舰,舰上的定员从490人到720人。最常用的规格为74门火炮。特拉法尔加海战时,英国海军的175艘主力舰中就有117艘三级军舰。(是我国明朝所建造的最高级别战列舰。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火力上都配置得很合理,也是属于价美物廉型。估计三级军舰日后会成为明军的主力战舰。)
二级军舰
这级军舰比一级军舰略小。它全长195英尺,三层炮甲板上共装有90到98门火炮。它们的一个缺点——战列舰共同的缺点——在暴风雨天气,军舰的下层炮甲板的炮门不能打开。
—级军舰
聚光灯打出~~~各位鼓掌。隆重介绍帆船时期的巨无霸—级战列舰。这级军舰担任舰队的旗舰,定员875人。它全长(下层炮甲板)206英尺,装备了发射12磅至32磅炮弹的各型火炮100多门(白炮都无敌啊)。因为这级军舰每艘造价高达1000000英镑,所以当时英国海军现役中一共才不到12艘。整个英国从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开始到美国独立战争败给法国,一共只建造了16艘,其中1半沉了。特地注明一下,当时的100W=现在的15亿左右。按此换算的话一艘船就要150亿(英镑?!美元?!还是RMB?海币也买不起啊)(555,天文数字啊。就算不换算也是个天文数字啊。简直比航母还贵。国王看到这份预算当场吐血ing。不过当时能造一两艘在海上已经很拉风的了。)
"盖伦"船作为西班牙宝船而负盛名,当时她常装载黄金在大西洋中穿梭于新老世界之间。西班牙自从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后,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主要海船船型是拿屋船(与卡拉克船为一类)和卡拉维尔船已不能胜任横渡大西洋进行运输大量货物或士兵的繁重任务。于是这两类船型的一些优良特色揉合成一种混合型,这就导致西班牙盖伦船的出笼。她一般有4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她一般标准长度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吨,有几层统长甲板,尾楼很高。大型盖伦船尾甲板有7层,排水量有2000吨,吃水达8米。她适合运载货物通过很长的海道。续航力很长,在很长时间内是时世界最大的船。
16世纪中叶,英国造船家开始发展轻型盖伦船,为了使之更适合与远距离炮战,改善船之操作性,他们把首部上层建筑降低,移到船体之内,甚至置于首挂之内。此类船的标准长度50米,排水量500-600吨。这类新型盖伦船的快速性。操纵性明显优于西班牙"盖伦"船,由于她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创制,又称"女王船"。
“卡拉克”型与“盖伦”型的比较
在远洋进行海战,地中海的三桅
划桨帆船因为适航性太差,无法在大洋上发挥作用;大西洋上,老式的“卡拉克”
(Carrak)型帆舰及当时其他船舶的艏楼与艉楼过高,极易招风,使船在逆风时
不易操纵。
伊丽莎白时代的约翰。霍金斯爵士看到了这一点。他降低了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同
时还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来圆形的船艉。这样的新设计船型相对狭长,航速较快,
在逆风中操纵性极佳。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的威风凛凛的“卡拉克”(Carrak)
型帆舰也因为操纵性不佳,在1588年7月的海战中败给了英国以吨位较小的“盖
伦”(Galleon)型风帆战舰为主力的舰队。这次海战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
衰落与英帝国的崛起。
“盖伦”
(Galleon)型船的巨大成功使得它在帆船时代结束之前一直是军舰,包括战列
舰的设计标准。其中,对适航行与火力的要求是压倒一切的条件,以便在战斗时
抢占有利阵位,发挥优势火力。17世纪,英荷战争中的主力帆舰均为清一色的低
舷、横帆、两舷装备加农火炮,多艘这样的舰只排成一个长列以发挥两舷的火力
优势。这也是“战列舰”(lineofthebattleship)这一名称的首次被使用
(Carrak)型帆舰及当时其他船舶的艏楼与艉楼过高,极易招风,使船在逆风时
不易操纵。
伊丽莎白时代的约翰。霍金斯爵士看到了这一点。他降低了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同
时还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来圆形的船艉。这样的新设计船型相对狭长,航速较快,
在逆风中操纵性极佳。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的威风凛凛的“卡拉克”(Carrak)
型帆舰也因为操纵性不佳,在1588年7月的海战中败给了英国以吨位较小的“盖
伦”(Galleon)型风帆战舰为主力的舰队。这次海战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
衰落与英帝国的崛起。
“盖伦”
(Galleon)型船的巨大成功使得它在帆船时代结束之前一直是军舰,包括战列
舰的设计标准。其中,对适航行与火力的要求是压倒一切的条件,以便在战斗时
抢占有利阵位,发挥优势火力。17世纪,英荷战争中的主力帆舰均为清一色的低
舷、横帆、两舷装备加农火炮,多艘这样的舰只排成一个长列以发挥两舷的火力
优势。这也是“战列舰”(lineofthebattleship)这一名称的首次被使用
卡拉维拉帆船又译Caravel,葡萄牙语为Caravela,或拉丁式大帆船)为一款盛行在15世纪的三桅帆船,当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家普遍采用它来进行海上探险。这款船是在当时葡萄牙政府的管理下开发,而留下来的文献亦没有详细记述开发的经过及明确的时期。
“卡拉维尔”一词有说是来自葡萄牙语的“橡木材”(Carvalho)之意,但至今未能确实。
背景
在卡拉维尔帆船盛行的同一时期,也兴起了一款称为卡瑞克帆船的远洋帆船。这象征着欧洲的造船技术已经去到另一个高峰。然而,卡瑞克帆船虽然适合远洋航行,但也不是万能。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虽然采用卡瑞克帆船对非洲及大西洋进行探险及航行,但由于它的庞大船身需要很多人同时操作,成为了航海家们的一种负担。此外,卡瑞克帆船庞大的船身更使它不大适合行走于地中海一带的狭长海域,而且很容易出现在浅水区触礁的危险。
为此,撇除远洋航行的目的后,葡萄牙人建造了一种约重一百吨的小型帆船,这种帆船就是卡拉维尔帆船。它比卡瑞克帆船更为轻,而且吃水线亦较浅,更适合于沿岸及河川的探险,亦减低船只的负担。在船帆方面,它使用了地中海普遍见到的三角帆(又称拉丁帆),转舵性能变得更高,船帆更易鼓起,速度亦大幅增加。卡拉维尔帆船满足了当时冒险家要求的经济性、普遍性、操舵性及速度,成为当时欧洲最盛行的帆船。
改变
初期的卡拉维尔帆船全长大约二十至三十米,重约五十吨,只装备两根船桅,船长和船阔比例为3.5:1。这使得船只平衡力极高,速度及机动性亦可以并存。后来,葡萄牙人发展出新的造船理论,并欲加诸实行。
15世纪末,随着葡萄牙人发现了好望角,卡拉维尔帆船便开始添加了远洋航行的特性,这些新的造船理论及技术可以试行。他们尝试以以三桅代替两桅,并把横帆和三角帆混合使用,提高了远洋航行所需的速度。此外,葡萄牙人更把卡拉维尔帆船的船艏楼及船艉楼增高,以提供远洋航行所需的稳定性。
琐事
哥伦布在进行美洲探险时,除了自己的卡瑞克型旗舰“圣玛莉亚号”外,更带同两架卡拉维尔帆船“平塔号”(Pinta)及“尼娜号”(Niña)随行。虽然圣玛莉亚号比起随行船只更为后世所知,但因为它的船速较慢,令哥伦布对它没有很大好感。反之,当圣玛莉亚号触礁沉没时,哥伦布感到十分欢喜,并立即换乘尼娜号返回欧洲。
帆船只能在跟风的方向成锐角的时候前进。
可是这个锐角很小。
如果要正面迎着风的方向前进,必须以“之”字形路线航行。
逆风行驶时,船与风向的夹角越小,速度越慢。
舵手若以角度较大的“之”字形路线航行,船速会加快,不过航程会更长。
帆船逆风而行所靠的最主要动力是吸力。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流体速度增加,压力就会减低。空气要绕过向外弯曲的帆面,必须加快速度,于是压力减小,产生吸力,把船帆扯向一边。船帆背风一面因压力降低而产生的吸力相当大,可比迎风一面把帆推动的力量大1倍。
风在帆两侧产生的吸力和推力,使船侧向行驶;但中插板阻止船侧向行驶,于是,风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推动帆船向前行驶,另一个分力则使船向背风一面倾侧,要由帆舵手在船的另一边探身出外,保持平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