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埋伏(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先声明一下,在本章里,范、李、马三人的埋伏行动最后以失败告终。笔者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一些读者在看完本章之后感到失望,就像是一场即将开始的足球比赛,我已经可以提前告知大家比分最终定格在0比0。如果您觉得索然无味,那么您可以跳过本章节,直接去读下一章(如果有下一章的话)。可是笔者也要奉劝各位,有很多最终比分为0比0的足球比赛,其场面的精彩程度和过程的曲折性也是足以被列入经典足球殿堂的。
归根到底,这其实就是一道关于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的二选一问答题,笔者的答案还是更加倾向于前者,一个简单的理由就是:如果只注重结果,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最终的结果都逃不过死这一关,既然生命的过程可以忽略,那何不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就把他摔死呢?
让我们忘掉本章的结果,开始本章的过程。
二月二十四那天傍晚的那场大雨来势很急,去势亦很急,以至于李若芒在即将游到山神庙的时候突然发现“退潮”了。
看到李若芒能够及时回来,范云风长出了一口气,虽然眼前这个狼狈到好像给人在锅里涮过的少年实在不像是身负绝顶轻功之人,但自己现在也是病急乱投医,于是连忙问候道:“如此大雨,李兄弟难道就这么走回来了?”
“走了一小部分,基本上是在水上漂。”李若芒边说边接过马邀友递过来的干衣服。
范云风又惊又喜道:“莫非是像‘铁掌水上漂’裘老前辈那样?”
李若芒及时地纠正了他的错误:“不是那样漂,是像唐玄奘小时候那样。”
范云风无语。
同样是水上漂,可唐僧的漂法跟裘千仞比起来可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范云风无奈的苦笑了几声,心里更加没底。
马邀友很会就地取材,趁水位上涨的当顺手抓了几条鱼,烤熟之后就静待李若芒的到来。李若芒吃了两条烤鱼,补充了不少体力,又在火堆旁休息片刻。戌时刚到,三人便动身出发。
通往自己旧时老板王二府上的这条路李若芒还是第一次走,他赫然发现,自己所居住的山神庙刚好坐落于山脚之处,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条分割东西的分界线,山神庙以西路途平坦,一条小路直接通往杭州城。而到了以东的部分,地势陡然而起,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由于刚刚下过雨,山林间的湿气还很重,空气中的微小水粒伴着风迎面吹过,清爽宜人。
范云风一脸的沉重,走在最前面。李若芒是初次到此,不住的四处张望。马邀友不管怎么说也曾到这里讨过两回饭,所以主动为自己的大哥充当向导一职:
“这座我暂时还叫不上名字的山地形非常奇怪,山脚处地势陡峭,山体崔嵬,巉石随处可见。可一旦经过了这一段,整座山势就又趋于平坦,就如同到了一个大大的平台之上,在平台的深处,会出现一个类似山脚处的斜坡,而王家的别墅就建在那个斜坡的尽头。”
又攀爬了一段,李若芒回首向山下望去,惊异的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在不经意间走出了这么远,被一层朦胧的水雾所笼罩的山神庙显的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走着走着,突然视线豁然开朗起来,应该是到了马邀友所谓的那个“大大的平台”。此处的山路倒是变得好走了很多,但周围的景色实在乏善可陈,唯一吸引到李若芒眼球的是一处并不起眼的乱石堆,集中堆放在半山腰上的这些石头无论从颜色、种类上看都不像是出自这座山体本身。“搬运这么多的石材堆放在这里却是何故?”李若芒不解道。
“应该是王家建造府第时没用完剩下的。”这是马邀友的解释。
李若芒觉得挺有道理,但还是忍不住走过去看了究竟,走到近处,仔细端详了一番,他惊奇的发现这堆看似杂乱无章、随意堆放的石头其实暗藏玄机:忽略掉那些零星碎石,几块摆放位置看似随意的巨石之间,都还留有大约可以容得下两、三个人并肩通过的间距,他数了一下,一共有六块巨石,也就形成了五处这样的间距。被六块巨石裹起来的的空间很小,只是胡乱放着几堆碎石,再往里则显得烟雾缭绕的,想必应该是一处悬崖。

这堆混乱却又整齐的石头引发了李若芒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索性跨步进去看个究竟。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关于陆逊身陷八阵图的描写是这样的:“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
上述的这些奇妙的、很难用现代科学解释的自然景观,李若芒在乱石堆中虽然没有完全遇到,但他窘迫的感觉却也不比陆逊好得了多少。外表看似狭小的石堆空间在他身入其中的一瞬间骤然扩大,就像一潭因光的折射而看似清浅的积水实则深不可测。此刻的他,前方一片茫然,完全不知身在何处;后方一片狼藉,已根本找不到来时之路。
李若芒顿时乱了阵脚,大惊道:“难道这就是当年陆逊和那几个倒霉蛋碰到的八阵图!可问题是,诸葛亮他岳父都死了一千多年了,谁能来救我啊!”
慌乱之间,马邀友天降救星一般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大哥!抓住软鞭!”
一片迷雾之中,那根承载着李若芒生命重量的软鞭破空而来,由于速度太快,李若芒反应不及,结果差点被前来救命的软鞭给要了命:面颊上重重的挨了一下。还好他及时抓住鞭梢,结果在一股巨力的拉拽下,腾云驾雾一般给人生生拖了出去。
死里逃生之后,李若芒只觉得浑身乏力,马邀友和手持软鞭的范云风连忙上前将他搀扶起来。
“范大哥,二弟,这堆石头邪气得很,千万不要靠近。”李若芒仍然心有余悸。
范云风边说话边把软鞭重新缠回腰间:“我一看到你在里面表情呆滞的模样,就知道出身了,虽然叫不出这个石阵的名字,但看得出来是出自高人之手。”
马邀友搀扶着李若芒问道:“可他为什么要选这么个偏僻的地方?”
范云风道:“这就不得而知了,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石阵的时候,我们要尽快赶到埋伏的地方,现在天色已晚,罗非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三人不再言语,加速赶路。看着所谓的轻功高手居然还要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正常行走,范云风不禁在心里祈祷罗非今晚千万不要出现。
范云风所选择的埋伏地点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坑,这个大坑处于通往王家别墅的必经之路上,观察角度绝佳,旁边还长这一棵高大挺拔却无甚枝叶的大树。
范云风道:“这个地点离王家不远不近,位置刚好,离得太远自然不行,可太近却又容易给王府的家丁们发现。那王家最近警惕性很强,每一晚都有大量的家丁们轮流守夜。”
他的两个听众却都不太专心:为了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李若芒盘膝打坐,练起自家的内功。马邀友却被今天雨后登山一事弄得诗兴大发,不断的打着腹稿。
漫长的守夜终于开始了,三个人各怀心事,待在坑里。
亥时,没等到罗非,范云风在蹲点,李若芒在打坐练气,马邀友在作诗。
子时,还没等到,范云风依然蹲点,马邀友无聊到开始打坐练气,李若芒则无聊到开始写诗。
丑时,范云风如同化石一般的继续蹲点,李若芒在梦里打坐练气,马邀友在梦里作诗。
寅时,两个梦中人都醒了,倒不是因为罗非来的,而是因为大雨来了。
有一个词本该用来形容雪,可用在这里似乎更合适:鹅毛大雨瞬间就把大坑填满,尚在睡梦之中的李、马二人差点给淹死。三个人站在雨水已上升到下巴这个位置的坑里,看了看旁边这棵毫无枝叶可以用来遮雨的大树,全都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道闪电突然闪过,跟着便是一声震天的巨响。李若芒颇为恐惧,说道:“范大哥,我从小就听说下雨天要是站在树下避雨,会很容易给雷劈的,更何况咱们这棵树又避不了什么雨,依我看,咱们还是换个地方吧。”
范云风歉然道:“都是我害了大家,我们还是回去吧,罗非不会来了。”
李若芒其实早就在等这句话了。
三人随即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赶回山神庙,这一次李若芒总算让范云风见识到了他的真正实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