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
鲜血飞溅,染不红惨白的苍天;声嘶力竭,大地却早已被杀戮遮住了双眼。
前一刻还在我面前微笑的老人,下一刻身体被战车碾成了灰尘。
刚才还为我送上的甘泉的小女孩,被长枪贯胸而过,表情在那一霎那定义为永恒。
害怕,恐慌,不甘。。。一切感情都被灰色的暴虐抹去。只有仿佛大自然的灾难一般,杀人者与被杀者都成为了与这场屠杀无关的存在。
杀人者不知道为什么要杀人,被杀者更在临死前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被杀。每个人的内心都在绝望的挣扎,这不是我要的世界,这不是我所信仰的天下。
然而。。。
天道没有给他们答案。
看着自己手起刀落,看见与自己父母相仿的人倒在面前,看见灵动的生命成为一堆堆腐烂的碎肉,看着自己扭曲的面孔返照在铜镜般的刀背上。。。。。
自己的心灵停止了感知,所有的恻隐,羞耻,辞让,是非,被那动物般的嗜血所淹没。一声爆喝,却惊讶的发现无数的痛苦的声音也在应和着自己--原来,自己并不孤单,原来跟自己一起变成魔鬼的不止自己一个人。
那就好,那就好。既然我们都是魔鬼,那么在黄泉路上就不会孤单。索性把我们即将在地狱遭遇的痛苦,尽情在这个比地狱更无情的世界发泄。让所有的善毁灭,让所有的生灵涂炭,让这个世界早已失去存在的意义。。。
我祖国的妈妈,你还认识你的孩儿么?
他的躯体已经沾满圣灵的鲜血,那热量曾经灼得他的灵魂生疼。
可是,他现在不疼了。真的,一点也不疼了。。。
我紧紧地抓着马车的中轴,不让自己被颠飞出去。马车飞驰,仿佛要散架了一般。我们身后的世界仿佛正在被地狱所吞噬,没有人敢回头看。仿佛看一眼,这一辈子都会被噩梦缠绕。城门就在眼前,城墙外的土墙已经被我们飞速穿越。我仿佛听见有人在喊关闭城门。二十米,十米,五米。。。一秒钟的时间,仿佛有几世纪那么长。完了,来不及了,我们的前方只剩下了一条窄窄的门缝。
我和子路颜回生生从马车上跳下,在最后一霎那间冲入了城门以内。
我们得救了,我们成了最后一批幸存的百姓,也是我们之前驻足过的村庄中唯一的一批。
“子路,子渊,你们还好吧。。。”彼此互相查看,各人似乎还保持着完整的身体,但精神上无一不收到了不小的惊吓。
“开门,开门,我还在外面!”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
“是车夫先生”我说道。“快开城门,快放他进来”我在城墙边的台阶上,发现了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我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过去,求他放我们的车夫进城。
“开城门,你疯了么?”军官吼道。“滚到一边去,读书人,军爷还有正事。”说着窜上城墙,拿起了弓箭瞄准逼近的楚军。
“敌袭!”一阵箭雨突然从从天而降。所有站在最外围城门与次外围城门之间的百姓与士兵悉数中箭,无论是否着甲,都被射成了刺猬定在地上。一道利箭发出破空声,直直地插进了我左边的肩膀。刺骨的疼痛与巨大的力量直接把我击得向后飞去,撞在了城墙上。
“鑫君!”子路大吼一声,从腰间抽出宝剑,向我冲来,同时用剑将无数利箭悉数挡下。子路把我救下,又一个驴打滚带着两个人滚回了城门与城墙的凹陷处。在那里,颜回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了。
“鑫君,子路,你们没事吧。”颜回的面前我和子路一身鲜血,晓是他定力超群,此时也已经慌不择言了。“鑫君,你的箭伤。。。子路,你的血。。。”

子路打断他慌乱的言语,在我耳边大吼。“鑫君,坚持住。再一阵箭雨以后我们就往内城冲,冲进内城了就安全了。鑫君,挺住啊!”子路双眼通红,两只大手死死地攥着我的肩膀。
“痛痛。。你他妈的给我小心点!”我的伤口被他捏得鲜血直冒,如果不是受伤了我一定跳起来把这个傻大个爆K一顿。但我现在声音都因为疼变得虚弱起来,只有眼泪不争气地哗哗直流。“子路。。。我没事,请你放手好不好,算哥们我求你了。”
子路,子渊和我三人终于熬到了第二轮箭雨结束。三人立马死命往内城冲去。宛城的正面城墙有三层,分为外,中,内。每层城墙,正后方都有箭塔。敌人每攻克一层城墙,就要面对一座内置箭塔的饱和打击。又因为两层城墙之间距离不过百米,方圆不过千尺。越往里攻,每次能加入到攻城战的士兵越有限,而对守城方越有利。三轮箭雨过后,楚**队已经兵临城下,与城墙上的守军成对峙之势。而此时我们三个人也已经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死里逃生,每个人都是说不出的欢喜。患难见真情,三个人的感情不知不觉又重了一分。
正当我们互相庆幸能活下来时,城外的战鼓以及喊杀声慢慢隐去了。城内城外,出现了死一般的宁静。所有人好像都在期待什么。不一会,城墙之外突然发出惊天声浪。“叛徒蔡昭,背信弃义;勾结敌强,其罪当诛。”
声讨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气势的确十分吓人。城内的人似乎都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毕竟这一切发生得都太突然了。自己的国君,蔡昭候什么时候变成楚国的叛徒了?还有勾结强敌,背信弃义,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楚国无缘无故大举讨伐蔡国,居然还恶人先告状!这一切事件的背后,到底有什么联系?
当然,普通的百姓不懂,不代表那些蔡国的官吏不懂。许多普通百姓还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少穿官服的人已经吓得面如土色了。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君的末日就要到了。
原来,“饵兵之盟”后楚晋休战,各个诸侯小国向两者称臣。但楚晋两国依然通过外交手段,控制夹在两国中间的小国,包括陈,宋,蔡,郑等。而蔡国的国君蔡昭候确实一个搞不清楚状况的主。他看到蔡国地处淮河以北,交通河运都是与晋依赖最深。而楚国所与蔡国接壤的地方,却大部分是山林湖泊等不毛之地。于是自然升起了全心全意投靠晋国的念头。结果不幸被楚王发现,楚王找机会召见他到楚都丹阳,囚禁了三年。昭侯获释回蔡后,正式改国策为亲晋。并且在接下来的吴楚之战中,更是全力支持吴国,还把自己的儿子当作人质送到吴国,以表明自己反对楚国的决心。吴楚之战,楚国几乎被吴国灭亡,但终于被楚昭王复国成功,军事实力也快速恢复起来。现在堵在城门外的军队,就是昭王向蔡国复仇的军队。
“蔡昭小儿,出城受降;不识时务,国破家亡!”**裸的威胁。然而,蔡国却毫无办法。城外的军队至少有两万,而宛城军民加起来不过一万有余。真要打起仗来,按照春秋一般状况,三个月内城门必破。面对威胁,积弱的蔡国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摆在蔡国的选择似乎只剩下了投降以及灭亡---所有人都面带恐慌,城门内一片绝望的空气。
突然,聚集在城门口的民众一片惊呼。过了一会儿,人群渐渐地地闪出一条道来,我问子路谁来了。他抬头看了一眼说:“好像是蔡昭候来了,大概是去督战的。”
子路只说对了一半。来的人,的确是蔡昭候,还带了三位大夫以及许多随从。但他们不是去督战的。
他们果真是去投降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