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泰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鼎假装了一回民主,请华韵等人议事商议半天,最后仍免不了独断。
从地图上看,兖州泰山郡,像是楔子一样突入徐州内部。泰山郡北接青州济南国,东北连接齐国,西南为兖州鲁国,东面、南面与徐州相接。
周鼎曾想过要以平原换泰山,不料刘岱和袁绍、公孙瓒都结了亲,换取泰山郡看来是行不通了。换不成,那就去抢!刘岱似乎是个好欺负的主,何况还有送上门的袁术,不用白不用。
打定了主意,周鼎讲述明白之后,就把事情交给华歆,自己带着众小,四处观察地形。
华歆会见糜芳,转述了周鼎的意思。青州同意和袁术结盟,但结盟的目的,不是全面配合袁术的行动,而是只攻刘岱,趁机占据兖州郡县,扩东青徐二州的实力。行动时,青徐二州必须同进退。若是袁术出兵攻刘岱,则合二州之力,以雷霆之势,齐攻泰山郡,泰山诸县,青徐各半。之后再攻鲁国,事成后,鲁国归徐州。如果袁术进军顺利,青徐可继续合攻济北国。所得郡县,青州可以少要,青州只要战争的主导权。何时攻,何时停,要以青州为主。
带着青州的答复,糜芳赶回徐州复命,青州这边,除了周鼎仍是闲人一个,其余各人都忙着备战。除了准备物资,还要派人打探泰山郡的虚实。远在东莱的诸葛玄和黄县大营也接到周鼎的书信。黄县大营中,现有三千人一百人驻守,城中还有郡兵。虽然如此,周鼎仍担心青州这边战火一起,辽东的公孙度可能会趁火打劫。害人之心可以有,也要提防被人害。周鼎在信中要诸葛玄加强戒备,只要不是遭受突袭,凭大营的三千兵和城中的郡兵,守住黄县应该是不成问题。
糜芳回到郯县,呈上华歆写就的书信。陶谦展开细看,眉头先是微皱,后又舒展开来。按照周鼎的提议,与袁术结的只算是个半盟,风险要小得多,好处更是近在嘴边,看得见,吃得着。陶谦虽老,雄心仍在。陶谦当即召见袁术的使者,按照周鼎的意思,同意与袁术共同进攻刘岱。打发走使者,陶谦再召集属下议事,商议备战之事。
袁术得了使者的回报,大喜,重赏了使者。袁术地跨四州,野心早已膨胀。只恨袁绍不识趣,竟与自己为敌,袁术早想北上,与袁绍决一死战。袁绍仅有一州,只要灭了袁绍,凭袁家的声望,余者皆不足滤,这天下还不是手到擒来?只是刘岱挡在袁术与袁绍之间,急切间奈何他不得。这回得青徐二州之力,灭刘岱指日可待。
当下,袁术遣使快马通知徐州和公孙瓒,约期起兵。留从弟袁胤和陈纪等文臣武将留守,一是防御刘表,二是供应军粮。命桥蕤、张勋为先锋,领军一万五千,准备攻颖川,进陈留,自己带大将纪灵,领兵五万,紧跟其后。
接到袁术书信,陶谦命臧霸领兵一万二千,出阳都,向泰山郡靠近,并要听从青州方面调遣。又分兵进驻临近泰山郡的六个县,加强防守。
青州,临菑
臧霸军北上的同时,青州也接到了陶谦的书信,太史慈忙派人寻回周鼎。
帐中只有太史慈、廖化和岳云等人。周鼎接过陶谦的书信,不由笑道:“袁术还真是急得很,刚一结盟就出兵了。”
看罢书信,周鼎笑道:“徐州方面出兵一万二千,由臧霸臧宜高统领,已出阳都,想必快到徐兖边界了。”
太史慈递上一摞情报,周鼎快速看过,又道:“现在通报一下情况——泰山郡有十二县,郡治在菑水上游的奉高县,近泰山。奉高距临菑约为二百四十里,急行军的话,两日可到。郡守应邵应仲远。听说应邵曾助刘岱灭兖州境内黄巾,想来此人应知兵事。据探子所报,泰山郡原有郡兵三千左右,在消灭黄巾前后,扩至七千。刘岱和袁绍结亲后,泰山郡兵主要驻守在临近青州的几个县,奉高不足两千兵。”

通报完情况,周鼎开始发布命令:“子义将军!”
“末将在!”
“命你领兵五千,会同徐州臧宜高,进攻泰山郡。岳云、冯飞随军听用!”
三人齐声应喏。
“廖化!”
“末将在!”
“命你领兵两千,进驻漯阴(属平原郡)!若有敌来犯,只须依城坚守!”
“末将领命!”
“丁剑,命你领兵一千,进驻千乘。防备北方来敌!”
“弟子领命!”
周鼎目光扫过众人,又道:“我坐守临菑,为诸军后援。漯阴、千乘若遇强敌,速速派人来报!”
临菑原有守兵五千,其中两千被分散到北海各县驻守。黄县老兵和太史慈初至临菑时招的兵共有七千。平黄巾后收得的一万两千青壮都被周鼎派往乐浪。后招的五千人,三千人去了黄县大营,两千人留守军屯。最近招的八千人,正在军屯中接受训练。因为袁术起兵太急,训练尚未完成,这八千人暂时不能使用。
一番分派下来,临菑只剩下两千守兵,还有周鼎带在身边的百余亲军。临时能调动的,只有军屯中留守的两千训练好的新兵。当然,等上一两个月,八千新兵训练完毕后,周鼎的兵力会宽裕得多。
各种物资早已齐备。周鼎分派完任务后,太史慈带走了最强的五千人,率先出发周鼎带众小为大军送行。随后廖化和丁剑各自领军出发,奔向目的地。
太史慈的五千兵中,只有一千刀盾,一千长枪,其余三千,皆为弓箭、弓弩手。出于保密的原因,弓弩手所用的弩为汉军制式弩,不是马岛弩。普通弩手拉上弦,强弩弩臂的前端有脚蹬,可把弩前端放在地上,用脚踏住,双手上弦。
一日后,军行至般阳县,太史慈在此稍停,派快马联络臧霸,约定日期同时进兵。
时间一到,太史慈军急行半日,越过边界,赶到莱芜县。莱芜经周吉和太史慈几次折腾,本已破败不堪。应邵新近派了两千兵在此,破败的城防已被修复如初。
大军行动,尤其是步兵,根本瞒不过斥候的耳目。太史慈到达时,莱芜城早已四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守城的士兵。
按周鼎的话说,野战为上,攻城为下。攻城伤亡太大,青州兵少,要尽量避免攻城战。太史慈留岳云和冯飞领两千兵在此监视莱芜守军,自己率其余三千人星夜赶往盖县。
盖县在莱芜东南约百里处,靠近徐兖边界。只是因为有大山阻隔,徐州军进攻不便,占领盖县的任务就落到青州兵头上。
这百里几乎全是山路,太史慈军走了两天,这才到达盖县。盖县是个小县,建于山间平原之上,县中只有一百多兵丁。大军围城三日,县长开城投降。
太史慈只在盖县仓库中补充了军需,未动百姓分毫。第三日,太史慈率军离去。目送大军离去,盖县县长疑在梦中。几千人来去如风,除了仓库受了点损失,县里可说是毫发无伤,自己也还是县长。那到底大军来此,为的是什么呢?
青州兵行动的同时,臧霸也兵发两路,占据了泰山郡南部的南城、费国两地,接着进军南武阳。这几个地方都只有少量守兵,大军一至,或跑或降,臧霸兵不血刃得了三城。
因泰山郡的兵力都配置在北部,按既定计划,臧霸得南武阳之后,留两千兵在此据守,主力向北挺进,与太史慈会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