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到:西点第一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在聊天中不知不觉的度过。已经晚上十点了。阿彪、常董和杨刚都洗完澡了。三个人继续聊。
常董:“你刚刚来,不了解的事情很多。你认为学习中文电脑速记得花费多长时间?”
杨刚:“网上有的说得一年,有的声称只要半年。”
常董:
“在日本、美国,培养一名速录师,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他们的电脑速记学校,大都很正规,不论是教材、教室、教师、设备还是其他投资等等。
在中国呢?
普通人大约平均得培训十个月甚至是一年、然后实习半年左右,才能真正达到稳定的上会水平。
有的人学得慢,光培训得一年到一年半。有的人半年的实习期还是不能独立上会:得花费更长的时间实习才能单挑。
把学习和实习这两者加起来,一共花费多久,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网上有的培训班声称‘半年培训出高级速录师’,那里顶多是一两个‘天才’接受东西快,半年完成了一般人得一年才完成的培训,能不能独立上会,还很难说。这还仅仅是我的推测。至于其真实性,我没有实地考察,不做评价。是不是这个网站为了吸引眼球,抛出噱头、造假新闻,我不得而知。
中国没有多少正儿八经的速录学校。本身,咱们全国各地的培训班良莠混杂,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培训班连办学许可证都没有,却在堂而皇之地搞培训。对比一下:国外严格的培训速录师,如同一条完善的流水线上制造、生产比较完美的成品;我感觉现在中国,培训班不是在培训电脑速记人员,而是像各地的小作坊在小规模地进行粗加工土特产。外国是批量造速录师,咱们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电脑速记的培训,是按照你每一分钟打字的能力逐步提高的。刚刚开始是基本功。之后,从每分钟打几十个字,比如30字、40字、50字,提到60字,再到每分钟80、100、120,……直到180、200、220、240。
每一次提升,都是一步一步的,都是你已经在适应了现在的速度,在听打某一速度的文章时能够站稳脚或者基本站稳脚,才听打快一点的文章;快一点的适应了,再听打更快一点的文章;慢慢提升,以此类推。不是一口吃个胖子:一下子就让你打每分钟200字的文章,是不可能的,这对每个刚学电脑速记的人来说,可以用一部电影的名字概况,……”
阿彪:“这部电影也是一个电脑游戏的名字,那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常董:
“对。让初学者跟打高速度的文章,很明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有一些自学的人往往只是学习了一两个月就想练习打中速甚至高速的文章,这就是自学常常犯的低级错误:急于求成。达不到高速,却打高速的文章,肯定跟不上。跟不上却仍然打,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挫伤积极性、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自己,把自己的心深深的伤害,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练速录的材料,却不从方法上面找原因。”
杨刚:“可不可以这么理解:电脑速记的培训过程,就是打字速度由慢到快的提升过程?”
常董:
“这么看,是非常肤浅的。
电脑速记的听打过程,不止是打字速度的提升,还有个人的知识面的扩大、词汇的积累、系统的总结等等。
速录员在单挑时,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会议:关于法律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财务的、IT的、娱乐的、体育的,等等等等。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遇不到的会议。这就要求速录员的视野开阔,听打各类词汇都可以应对自如。否则,如果只是打上同音的字词,让人在读这记录时,就会发现错字连篇,好比在吃米沙混合的饭,怎能下咽呢?!
电脑速记时,并不是别人说什么你就记录什么。遇到讲话者的口头语、反复或者重复的话、没有归纳好的句子,你得注意总结。不然,你的记录不能成文:只是简单的记,而没有归并,满屏的大白话,是质量低劣的速记。”
杨刚:“天天打字,会不会烦呀?”
常董:“当然会烦。人是人,不是神仙,谁没有七情六欲?
每天都是在敲键盘,每天都是在打字,速度在像是迈台阶一样,一步一步的提升。在提升的过程之中,你会有成就感,毕竟自己在进步。
可是,打一段时间,很可能遇到这种情况:速度提升,提升,忽然卡住某一速度,上不去了。可能卡在这个速度上很久,怎么都上不去。
很多人都有这种现象。

我们可以把学习的这个时期,称为速度瓶颈期,也可以叫做台阶期:就是你遇到了一个难以跨越的瓶颈、不好迈上去的台阶。对应,这个时候的心情和心理,是心理受挫期,即心理波动期,或者称为心情调整期。这期间,自己会感觉很无奈,很郁闷,很烦恼,彷徨、迷茫、困扰……许多半途而废的人,就是在这一阶段打了退堂鼓离开了速录。
平时学习,就需要和老师同学交流切磋。在这一特殊时期,就更需要倾诉、交谈,别人可能会点拨你,可能会同情你,可能给你好的建议或者意见。在一个温暖的团队之中,大家携手,齐头并进。
我亲眼见过在咱们学校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现在坐在我前排的杨美静,比我来西点早。她现在打得很好,快毕业了。但是,她曾经卡在220上。当时,她打每分钟220字的文章,准确率总是非常低,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文章错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自己很烦,‘烦得不想进教室,不想摸速录机’。准确率上不去,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你在这个阵地站不稳’。老师和同学都开导她,给她加油。她和老师商量,先和别人一起打更快的文章试试,结果是‘错别字如天花乱坠、铺天盖地’。没办法,她又花时间打220。
那一天,下课铃声刚刚响过,就看见她狂奔着离开位子下了楼。她的同桌紧跟下去,发现她正在抱着课本哇哇大哭,哭得都有点喘不过气来了。师生都劝她,她呜咽道:‘220,我恨死了!我卡了一周了,一直上不去!’当时让人看了之后,心里都酸酸的。一帮女同学有的架着她,有的轻轻的拍着她的肩膀。哭完了,擦干眼泪,上课铃一响,她又全神贯注的坐在电脑前开始打字。
又过了半个月,一天,下课铃声刚刚响过,又看见她狂奔着离开位子下了楼。她的同桌紧跟下去,发现她又在抱着课本哇哇大哭,哭得又有点喘不过气来了,她呜咽道:‘220,我恨死了!我终于能够跟上这个速度了!’
杨美静宿舍的人说,在打220的文章期间,她晚上常常哭鼻子。大伙儿都喊她‘泪花公主’、‘泪花姑娘’,和她关系特别好的宿舍舍友有时戏称她‘花花姑娘’或者是‘花姑娘’,就是常常挂着泪花花的姑娘。
现在的她,手感很好,字打起来相当漂亮,而她本人长得又很漂亮,大伙儿改称喊她‘西点公主’。
西点公主曾经说过:‘没有大家一贯的支持和鼓励,我肯定坚持不下去。我想退出速录好几次,是同学、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开导我,让我不断的打消离开的念头,还给我灌输师哥师姐成功的例子和经验。否则,我早就偷偷离开西点了。是大伙儿鼓舞我走在速录这条路上的,是大家伙儿感动我,使我挖掘自己的潜能,最终提速成功。’”
听着这些,杨刚唏嘘不已,感慨很深。
常董接着说道:
“由‘泪花公主’到‘西点公主’,只是西点速记的一个例子而已。西点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每一个离开西点的人,不论是学有所成毕业而走,还是另谋他路改行其他,不论是挥泪而别还是笑着离开,都留下了一段段自己独一无二的笑泪史,让老师校长和师弟师妹们或歌、或泣。
古语有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很多单个闷在家里闭门造车的自学者,出现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现代社会易发的不卫生的心理状态。一个人自学,有时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上面的点拨,还需要别人鼓劲儿、打气儿……
在群体的氛围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赶超和互助中,让快要离队者的在左右扶持或支撑中坚持到最后。同样,在你追我赶的队伍之中长跑,参与者会感觉‘别人能够跑完,那么我也应该能够跑完’:即使我速度不如你快,我也要坚持完全程。这就是团队精神。
学习电脑速录的道路上,究竟有多少欢声笑语、多少心酸往事、多少美好的回忆、多少痛苦的记忆、多少成功的喜悦、多少失败的泪水,只有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心里最最清楚。”
杨刚在仔仔细细的听着。
常董和阿彪认认真真的讲着。
或许,这可以称的上是杨刚来到西点速记安顿好之后,上的第一课吧!
夜深了,熄灯了,暮色很浓、很深,天上亮晶晶的星星在一闪一闪的。
床上,杨刚在回味今天的经历之中,慢慢的、慢慢的坠入了梦乡,他的嘴角挂着甜美的微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