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课外活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课外活动
张文晴在古代的第一天工作,可谓是有苦有甜,苦的是被那帮猴孙子当把他傻子耍,又是沙包又是炉灰,其惨烈性堪比二战。甜的是同事们的和善和亲热,毫不把他这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当外人。
张文晴和同事们聊得很开心,以至于晚上精神亢奋,在床上辗转反侧,结果硬是从床上跳起来在院子里跑了几圈。
这个年代没有黑板,文科类还可以靠嘴皮子溜溜,但理科却需要细细列出步骤,讲解过程。
现在虽然没有学生听他讲课,但不代表永远都没人认真听课。
张文晴从小在学校长大,见过工人粉刷黑板。不过不知道这年头有没有黑漆,实在不行,用墨汁配蛋清也可以。不过,这笔花销他不会傻到自己掏,打算明天找山长申请经费,制作黑板。
算学是豆芽课,隔三岔五才有一下午,张文晴舒舒服服睡到第二天,在学校食堂吃了午饭,然后去山长办公室里申请资金。
这年代,大家都没啥强烈的职业道德,山长大人还没下班就回家陪老婆吃饭。办公楼只有范沛在掏牙缝,一见张文晴出现,立马停止动作,带着一丝顾及,怕被人家揭穿丑事的尴尬问:“你来干什么?”
张文晴努力憋笑,道:“来找山长。”
范沛道:“不在,下午再来。”范沛这么不欢迎他,他可不会傻得等他请客吃饭,拍拍**走人,连一句谢谢,或者我走了之类的礼貌性语言都忘了说。
范沛本来就很讨厌张文晴,一心想捻他的错儿,这回又在心里狗血淋头的大骂。
张文晴走出办公室,来到操场上,忽然,从天而降一颗皮球“啪”的一声砸在他的脑门上,力道十足,宛如小贝的圆月弯刀,砸得张文晴眼冒金星。
张文晴摇摇晃晃几下,终于站直了身体,拾起地上的皮球,一股熟悉的味儿,是真皮制作的。忽然,肇事者冲了过来,抢走皮球,不过这小子还算礼貌,说了声“兄弟,谢了”,然后一溜烟的回到球场继续加入对抗赛中。
作为一个球迷,张文晴自然认得被奉为足球祖先的蹴鞠。
蹴鞠自先秦时候便有,在唐朝时就出现了女足,绣罗宽衫,裙裾飞扬,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单看美人就够了,哪还顾得上看球。
大宋时的蹴鞠事业更加发达,有了专门的超级联赛,俱乐部和球员为了大耳朵杯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勇猛的表现让他们成为万众瞩目的球星,享受世人追捧。更有甚者登上历史书,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高俅高太尉,凭着一脚好球,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的当红炸子鸡。当然,其中还是有炒作的成分,高太尉若要发表感言,第一个感谢的应该是施耐庵。
蹴鞠的球门与现代足球不同,它是在三丈高的竹竿上,算是篮球和足球的结合体。
这个时代,球壳已经从八片尖皮发展到十二片香皮,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谁轻就用谁,一般人咱不告诉他。缝制时密砌缝成,不露线角,一颗球的重量刚好十二两。
踢球有什么好看的,隔壁还有更好的的。张文晴把头转到另一边,一个学子,背上背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吾乃窃贼,汝兄勿学”。
没想到古代还有精神体罚,不过,这小子毫无受处罚的觉悟,一脸得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边跑边和周围的学子嬉笑打闹,监视他的学长(这个相当于学生会成员,专门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兼打小报告成员以及老师的贴心小棉袄。)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眼睁睁看着那小子神气嚣张。
张文晴一声长叹,教育失职啊!他现在是一名教师,必须培养一群爱祖国、爱人民、为四化建设做贡献的优秀青年。

“张兄,你看什么?”范襄吃完饭后,也出门四处溜达。如今当了教师,不比以前,他的同事是以前的师长,他的学生是以前的朋友,不上不下,心里别扭的慌,如今书院里有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张文晴,便生了亲近之意,见他在操场上坐着,便上前打了个招呼。
张文晴看着范襄,笑盈盈邀他坐下,指着背牌那小子,问:“那是怎么回事?”
范襄道:“这是书院里的规矩,犯了大错的人就得背上写有罪名的牌子在场子里跑上二十圈。”
张文晴打量着范襄,这小子口吻行事并不是优秀学生的表现,想来以前也有背牌游街的经历,遂相问。
范襄笑呵呵反问:“副山长是我叔叔,你说呢?”肯定是不会受处罚,一个副校长再没用,也不会让自己的人吃亏。
“那唐卓呢?”张文晴想起那个可恶的小子。
范襄笑道:“欺负天欺负地也没人敢欺负他,更何况他又不是书院里的学子,只是偶尔来这里玩。”都不是这里的主子还敢这么嚣张,教育家的教育水平值得怀疑。
“范襄,来踢球。”范襄以前的球友发现了他,极力邀请他加入战场,范襄笑呵呵上前,走了一半忽然回头,对张文晴喊道:“你也一起来踢球。”
富贵险中求,恶向胆边生,无知者无畏,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没蹴过鞠,总踢过球。头脑一发热,加入了战场。
由于范襄和张文晴的新加入,大家从新分配队伍进行对抗赛,张文晴和范襄成为对手。当年在学校踢球的时候,为了吸引美女的眼光,张文晴踢走其他竞争对手,成为雷都打不动主力前锋,这一回蹴鞠,自然也要站在光芒的制高点。不过,这帮孩子踢球根本就不懂什么策略,只是一味的跟着球跑,整一群樱木花道,他这个优秀前锋成了断手断脚的残疾人,无丝毫用武之地。刚开场不久,就让范襄灌了两颗,无奈之下,张文晴喊了暂停,建议调整一下球员风格。
暂停时间只有十分钟,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球员的思想是不可能的,所以张文晴炙热的目光落在一个叫张俊的球员身上。这小子和其他球员不同,没有盲目跟随潮流,和大家一起跟着球跑,而且很有踢球意识,在踢球的时候经常大喊“别凑到一起,各个地方都要有人”。张文晴建议大家一对一防守,其他小伙子都发愣表示不理解,他们已经习惯了跟着球走,唯有张俊点头表示同意。他暗自高兴,终于找一个意见相同的人了。在俩张的威迫下,各球员都分配了防守对象,然后继续开战。
一开始,大家都还没进入状态,一直在球场上梦游,竟和国足有些神似,让对方又灌了一颗。学啥也不能学国足,正当球队被对方逼到球门即将溃散的时候,张俊虎躯一震,单挑众人连踩单车得到一个单刀机会,“嗖”的一声,皮球高高跃起,钻进了三丈高的球门,“啪”的一声,格外响亮,一群大老爷们熊抱在一起。
张文晴这一组球员终于找到感觉,比赛变得激烈起来,堪比二战,驻足观看的球迷也越来越多,就连受处罚那小子也停下来观战,让这帮踢闲球的小子终于了大明星的感觉。
张文晴这个前锋兼主教练也助攻张俊,在最后时刻又灌了一颗。虽然还是以两颗之差败北范襄,但众人都兴奋不已。
踢球,要从娃娃抓起,咱们现在从宋朝开始培养,一千年后,哪还有巴西阿根廷嚣张的份儿。
张文晴得意洋洋的响,其**恐惧的笑声飘荡在鹿鸣书院的每个角落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