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洛阳荒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洛阳荒寺
张奇石忽然记得她是坐马来的,她怎么不骑马了?连忙又大声喊道:“姑娘,你不要你的马了?你的马还在山上呢!”
林青衣冷冷地转身道:“你的驴本姑娘嫌它罗嗦,弄死了,那匹马就送给你代步,权当作赔偿吧!”说完,身形一闪,蓦地消失不见。
张奇石不禁骇然,难道这姑娘就是传说中的剑客?但一听说自己的驴子大黄死了,又吓得连忙转身去寻看,果然,他的那头瘦驴大黄,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倒在地上,死了。
张奇石不禁悲从中来,一把将驴头抱住,嚎啕大哭起来。要知道,这大半年的上京赶考,这头瘦驴一直和他相伴至今,感情极深,他还想着明年在上京时,要大黄代步呢。
哭了半个时辰,张奇石才止住眼泪,心想,我放走了那姑娘的仇人,她弄死了我的大黄,这原也应该,这姑娘是会法术的剑客,大黄啊大黄,我不能为你报仇了,你就安心的入土为安算了吧!
这时,天色已经慢慢亮了起来,张奇石找来两根粗树枝,在山坡一处松软的泥土上刨了一个浅浅的土炕,将那瘦驴的尸体草草埋了,然后再拜了两拜道:“大黄,我们就此别过了,明年再来长安的时候,我一定来祭奠你!”
林青衣留下的马系在寺门口,张奇石解开缰绳,却发现了马鞍上还残留着数点血迹,心道,这姑娘性格倔强偏激,那驿馆里八名官兵多半也是她杀的,她来去如风,不留半点痕迹,这驿观中的血案,多半就成了一桩无头公案了!
而今后,自己可能也再无机会见到她了,想到这里,张奇石心里不禁有点茫然若失,这姑娘虽然脾气暴躁,但还不失堂堂的侠女风范,能遇到这样的人,也算是自己的一种造化和福气了。
据说本朝的开国功臣卫国公李靖和他的夫人红拂女,就是当世的大剑客,关于他们的传说,到现在民间还在津津乐道呢。
长叹了一声,不禁想起本朝的大才子、诗仙李太白的《侠客行》来,张口吟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然后牵起林青衣留给他的马,徐徐下山,继续向东而去。
<><><><><><><><>
洛阳。
水之北为阳。洛阳南临洛水,北倚太行,自古就有帝王气象,唐高宗永徽年营建东都,耗资巨亿,而后则天武后更索性把她的大周都城改迁往洛阳,更名神都,所有营费就更不计其数了,洛阳宫殿之壮丽奢华,比起西都长安,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奇石决定留在洛阳是到了洛阳两天之后作出的决定,那倒不是因为他贪恋洛阳美景和牡丹,而是因为他身上的盘缠已基本用尽了,而洛阳离山东栖霞,路途还非常遥远。
张奇估计自己身上的盘缠最多能支撑不到一半的旅途,洛阳虽食宿旅费皆比其他地方要贵,但商贾名流比其他地方亦多,谋差事的机会自然也多,自己虽不可能去经商,但凭自己的才学文章,总能在各处衙门府道里找到可以糊口的营生,况且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一向不苛刻,只要能管饭就行,又况且他现在也实在有点羞于回家。
这样杂七杂八的理由一加起来,他就决定留下来了。
但他在诺大的洛阳转了三天之后,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让自己安心留在洛阳的差使,洛阳大大小小的衙门司府是很多,但基本已经人满为患,有的还在裁减冗员,他甚至下定决心去干苦力的累活,但别人一看他是个文弱的书生,不是婉言拒绝,就是出言嘲讽。
三天过后,张奇石身上的盘缠更少得可怜,仅能维持自己的肚子不至于挨饿。无奈之下,他只能把林青衣留给他的那匹马,也牵到集市上卖了换钱。而在此之前,他还曾经心存念头,要是再遇见林青衣,一定把这匹还给她,这叫志士不能食嗟来之食嘛!
所幸他的书法还不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