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莫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黯淡的光线朦朦胧胧的,处于阴影笼罩下的成胥脸色发灰,浑身发冷,颤抖的手按在膝盖上,手背青筋鼓凸。张了张嘴,两只眼睛紧张地向四周巡睃着,求援似的看向任征、尚子忌。
尚子忌垂下了脑袋,任征则急急掉开眼睛。成胥绝望地收回目光,冷汗淋淋,眉间结成了川字深纹,可怜巴巴地看着杨枫,语无伦次地道:“大人,魏,魏王既然意图······那么,他,他会否抢在派出的迎亲使团,和信陵君的人手前,孤掷一注,再,再派兵狙杀······”牙齿叩击,咯咯作响,说到后来已是语不成声。
杨枫不觉莞尔,成胥这个孱头实在不成才得很,但每到生死关头,他的反应却异常的敏锐,总能似模似样的推断对方的杀手。当下也不理他,将案上两份正式文简向前推了推,淡淡道:“任征、尚子忌,你们去吧。”
任征、尚子忌如蒙大赦,强抑住喜色不流露出来,出座赔笑道:“是,是!我们马上出发,即刻就走。”将竹简放入怀中,郑重地收好,眼睛不向成胥斜上一斜,大步出帐而去。
成胥佝偻着腰,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迅速离去的背影,神情萎靡猥琐,目光中却分明透露出掩饰不住的妒忌和愤恨。
“成兵卫,你还有事吗?”杨枫冷漠的声音清晰地传入耳中,成胥迟滞地转过脸,抖抖索索地却说不出话,好容易挣扎着颓然道:“卑职告退。”躬腰曲背地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挪地出了大帐。
“师帅。”帐帘一动,一条人影闪了进来,跪倒道:“适才有人悄悄从少原君驻地的暗角溜出,行出里外上马朝南去了。”说完,行了个礼,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杨枫微微一笑,兵不厌诈,主动权还是要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平原夫人和两份文简,向魏安釐王和信陵君传递出错误的信息,足以打乱对方的既定部署,争取到一段极宝贵的时间。虽说车队行进缓慢,但在魏国方面做出应变的这段时间内,使团便能渡过黄河,深入魏境腹地。那儿平原之地,城邑密集,人烟稠密,再无多少险要去处,可以说,越往南行,安全系数就越高。同时,能在安釐王和信陵君紧张的关系上再加一把火,何乐而不为呢。而吐露出前半段实情的平原夫人至此则完全丧失了主动,除了接应信陵君派出破坏赵倩贞身的手下外,她再也掀不起任何风浪了。至于私自改变行进线路,则完全可以用路上所遭遇的各项危险去搪塞。只要平安抵达大梁,违背礼制于先,暗施鬼域伎俩于后的安釐王还敢以此见责吗?
想到赵倩,杨枫突然记起晚间她曾派人召见,渐渐敛去笑意,认真地想了一阵,却茫不知赵倩所为何来。若无绝对必要,他实在不愿去见赵倩,这个无辜陷入政治斗争漩涡中的女孩子。她所谓的大婚,完全是赵魏三方势力为了攫取各自最大利益的角斗场,不,甚至连他自己也插手其中,以求火中取栗地分一杯羹。这使得他每每在见到赵倩时,同情之外更增了一份愧疚之心。
轻轻叹了口气,杨枫不自觉地摸了摸藏在怀里李嫣嫣的那枚钗环,慢慢垂下眼帘,意味深长地一笑,心境很平静很宁洽,又有一种淡淡的惆怅的情感。他静静地站着,自己也没想过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无意识的举动和微笑。默默站了许久,他用力摇了摇头,似乎要把那些纷杂烦乱的想法通通摇出去······

可该来的还是得来,不是逃避就能解决的。
次日天明,用罢早膳,杨枫便到三公主赵倩的帐前求见。
在赵倩贴身侍女翠梧的引领下,杨枫进入了赵倩的帐篷。
坐在软榻上的赵倩头上斜插六花钗,另加步摇,容颜秀丽,柔如清水。身着云锦纹深紫冰纨外衣,宽大的领口露出素白中衣,天鹅般纤美的脖颈隐约可见。纤纤素手从宽大的衣袖探出,抚按在腿上,柳腰袅娜,双腿蜷在一边,娟娟楚楚,高贵绰约。
杨枫终究不是当代人,没有那种低眉顺眼的习性,况身在军中,不过深深一揖,即卓立于帐中。
赵倩眼中掠过讶异之色,柔细地低声道:“杨客卿请坐。”扭头向身边两名侍女以目示意,侍女们恭谨地退出帐外。
赵倩似乎有些拘谨,慢慢地把裙子扽平,沉默了好一会,把目光投向杨枫,正遇上杨枫清亮的眼睛,一慌,连忙又移开视线,轻声道:“杨客卿,你能把所有的真相告诉我吗?”
“啊?什么?”杨枫反应不过来,或者说,他根本不愿和赵倩谈及这个敏感的话题。
“这次赵魏联姻的真相。”赵倩的目光投注在了杨枫的脸上。
杨枫有些尴尬,不知赵倩如何突然问起这件事,蹙起眉尖,沉默了。
“我在妮姨那儿,听小盘说过灰胡的泜水之败,当时他说灰胡是魏国派到赵国搅扰的贼寇,这在赵国许多人都知道的。可这次我们进入魏境不久,灰胡就带了大队人马来袭击,不是说他是魏王的人吗?而此次联姻,父王的态度仓促得很奇怪,雅姨和平原夫人又一路同行,大家好象都有什么秘密似的。你一定是知道内情的,对不对?能告诉我吗?”静寂中,赵倩思索着缓缓地道。说完,定定地瞅着杨枫,目光中,有责怪,有怨恼,还有着殷殷的期冀······
杨枫的心掀了一下,颇觉为难,叹了口气,忽然道:“世上不如意事,十常居······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他垂下目光看着自己的手,沉吟着道,“从前,成周有个名莫愁的女子,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远嫁江东,成为卢家之妇。她婚后的生活很快乐,即使与心上人相别,也相依相偎,亲密无比。当时就有诗歌传诵道:‘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流不断。’后世诗人将这个小女子和帝王的后宫相较,很明确地指出‘不及卢家有莫愁’。”说到这儿,杨枫振衣而起,一抱拳,转身向外行去。走出几步,回头道:“其实,对一个女子而言,真的是‘愿生生世世莫生于帝王之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