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穿越到晚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登科大学刚毕业,在机关混了个职员。唯一的一个爱好就是有事没事的时候后跑去古董市场。因为他家传有一本《四库图鉴》残本。据他老子说,赵登科的爷爷就是一个古董商人,这个《四库图鉴》乃是赵登科的爷爷在旧时的一个王爷府大门里弄来的。二十个大钱买的。虽然当时便宜,但是就这个《四库图鉴》的残卷,也让赵登科在行里混出来一个不小的名声。
搞的现在赵登科一心想捡漏,工作也不怎么用心了。今日在古董市场上混的时间长了,回家连饭都没有吃。倒头就睡。这一夜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让他睡觉也不得安生。
朦胧之间,突然听到有人踢了他两脚说:“狗子,你小子的辫子怎么不见了。”
赵登科睁开眼睛一看,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在招呼自己。他一看之下顿时吓出来一身的冷汗。大辫子,长袍马褂,这不是大清朝的打扮吗?他定了定神问:“老先生,这是什么地方。”
那老汉顿时就恼了:“混帐东西,你年不见你就长幼不分了,我是你二爷/对了,你小子不是被人给拐走了吗,怎么弄成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回来了。”
看赵登科在一头板寸,一身冒牌的耐克运动装,这老汉当然不可能认识了。
赵登科心想,我被人拐带了吗?他现在终于明白了这老汉认错的人了。马上笑嘻嘻地说:“二爷爷你别生气,我这不是离开的时间上了,忘了很多事情了吗?前两年去无了外国,就是很远很远的英国。去那里留学去了。”
那老汉半信半疑地说:“英国?那是什么地方,嗨,我问你这做什么,我现在问你,你辫子怎么,有了,要是让官府知道了,是要杀头的,你小子不想活了。”
赵登科委屈地说:“当时我年纪小,被人贩子带到大船上,他们就把我带到了英国,幸亏有一个神甫救了我。让我在英国学习,这不,学成了我就回来了。大辫子就是那些人贩子给剪的。”
反正把什么事情推到人贩子身上就是了。相信这个老头不可能找到子虚乌有的人贩子。
那老汉想了想说:“神甫,就是城里的那些外国和尚吗?他们能有那么好心。”
不管怎么说,赵登科总算是让老头,不对,自己的二爷爷相信自己是石头了。
总算是亲情抹杀了疑惑,谁让自己和那个石头长的太象了,年纪也差不多。
这个二爷爷虽然大字不认识一个,但却是赵家村的族长。当下把赵登科带回家,给他宰了一只鸡。算是给赵登科压惊。两人喝酒的时候,赵登科终于套出来了老爷子的话。原来这个赵石头是六年前被人拐骗走的,没有想到赵登科和他长的太象了,莫名其妙的来到赵家村,让赵二爷认错了人了。
告诉赵登科:“你爹就在醇王府看大门,你既然回来了,就去看看他。也算是有个出路。”
当下找了地保,给开了个条子,算是在官府备案了。赵家村这地方,距离顺天府太远,一般的路条都是地保核实了以后,找时间交到衙门里就是了。这样赵登科的身份了算是落实下来了。他再不是大清朝的黑户了。
这赵二爷还算不错,临走的时候还给了赵登科二十文大钱做盘缠。
就这样,赵登科在第二天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大清朝的中心,北京城。
本来想自己闯天下的赵登科,一想这是天子脚下,没有个身份总不行,当下只有找到醇王府来。
可惜赵登科命不好,他的便宜老子赵老四因为喜欢上了抽大烟,昨天晚上去找大烟的时候烟瘾发作,冻死在半路上了。好在他在侧们找到了一个叫刘妈的热心老妈子。听说赵登科是赵老四的儿子。
疑惑地看了看他,赵登科连忙解释说:“我刚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外国就是这身打扮。”
刘妈不愧是王府的老妈子,还认识字,看了赵登科的路条和赵家村的地保开的证明信,终于相信了赵登科是赵老四的儿子。
当下和刘妈一起找到了王府的大总管福海。这福海还算仗义,亲自出马和官府交涉,很快就把事情搞清楚了。
埋葬了赵老四以后,王府的大福晋不高兴了
这个赵老四平时也没有什么本事,但是由于是是醇王府的老门房,经常接触外放的官员。大家可就看不过去了,
赵登科这样的年纪,又不是王府的下人,干活顶不顺手,吃的还挺多。大福晋心想王府可不能养这样的人。
当下和福海说要把赵登科跟给赶走,理由就是赵登科不是王府的人。要不走可以,签一个卖身契,做王府下人,去厨房做苦力去。
赵登科是什么人啊,具有现代人的思想,怎么可能做一个下人啊。
当下就和福海总管说自己不会签卖身器契的。
把大福晋气了个半死,指着赵登科的鼻子骂他不识抬举。这一闹,正好让醇亲王给遇到了。
这赵老四年轻的时候也是和醇亲王出生入死的一个亲兵。听了这样的情况,顿时的生了怜悯的心思。
大福晋看王爷插手了,自然不敢说什么了,骂骂咧咧的走开了。
当时来醇亲王念在赵老四跟着自己安前马后的大半辈子,既然他儿子不愿意来自己府上干,就把赵登科安排到了琉璃厂的聚宝阁当学徒。
在赵登科收拾自己东西的时候,居然发现了成套的《四库图鉴》。好象自己家的那个残本就是从王府里买来的。难道这就是正品。不关怎么说,这个发现还是让赵登科欣喜若狂。
这个赵老四平时也没有什么本事,但是由于是是端王府的老门房,经常接触外放的官员。大家来拜会老佛爷的娘家人,企求一个平安,自然也就少不了给门房的打点了。
这个官员祖上是和纪晓岚一起编撰《四库全书》的一个翰林,《四库图鉴》就是记载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古玩字画的特点的一套书,按现在的理解就是一本古玩界的百科全书。
想当年,乾隆爷当政,真正的国力强盛,每年政府都有三千万的进项,国库里还有七八千万的存银,这样乾隆爷才有条件搞了《四库全书》,《四库图鉴》虽然不见史籍。但是确实是当年翰林们为了编纂《四库全书》而弄的一本工具书。[注:《四库全书》编纂的时候清朝确实七八千万的存银。]

在清朝的时候,有这样一套书那可是相当的牛气的。让赵登科在以后的日子里少走了不少的弯路。
本来醇亲王这个老好人想是让这个孩子混口饭吃,但是他没有想到赵登科在这一行鼎鼎的有天份,跟着聚宝阁的老掌柜刘二奎学了没有多久,居然让刘二奎引为天才,视赵登科为自己的衣钵弟子。养老的那种。
赵登科这个时候可不叫赵石头了,而是依然叫赵登科。他也想明白了,既然是穿越了,也要不能委屈了自己。光绪,慈喜,不用说就知道现在就满清末年了,中华民族最落后的一段时期,几乎是个洋人都能在清朝的地盘上横行霸道。清朝眼看可就要完了。
赵登科以前不过是个小职员,他也没有扭转乾坤的志向,想来想去,还是先弄点银子,康有为是个死硬派,袁世凯是个大滑头,李鸿章那就是狐狸成精了。都不是善茬。
赵登科越想自己越不是他们的对手,跑路去美国去吧。那地方两次世界大战可都没有波及到。是个安乐的地方。拯救民族?貌似很伟大啊。
赵登科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貌似自己肚子饿了,先吃饭去吧。
赵登科被刘二奎收了当徒弟,每逢刘二奎有大生意上门,他一定殷勤的在一旁伺候着,为的就是能够多学一点古玩行里的规矩和知识。
学徒嘛,想让师傅手把手的的教给你,那是不可能的,这一行靠的是个眼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样,所以想学好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能耐了。
而且,赵登科在偶然的时间拿起来一把刻刀,想雕刻一点东西,想当年,赵登科在大学的业余爱好就是雕刻,当然赵登科并不否认自己业余学雕刻是为了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艺术家。
大学PPMM总是喜欢艺术家的,而且赵登科长的不算差。可惜大学毕业以后这些PPMM大多选择喜欢金融家了。
但是赵登科的雕刻的手艺并没有落下,还得到过迎国庆市直机关篆刻比赛三等奖。虽然当时参加的就三个人。
而来到这个世界,这是赵登科第一次提起刻刀。
但是他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平时在青石上想雕刻出来一方印章,没有两三个小时个小时是拿不下来的,
但是,这一次他用了不到十分钟就雕刻出来了一个个印章。
赵登科印四个篆字微妙微肖。仿佛在赵登科的手中是一团橡皮泥,而不是一放坚硬的青石。
上帝啊,如来啊,穿越金手指啊。
就在赵登科感叹的时候,一只小强不知道死活的爬到墙上,赵登科下意思的手起刀落。
十米之外的小强意外的被刻刀死死的钉在了墙上,非常不甘心的接受了自己被赵登科判了死刑的现时。
赵登科在大学里虽然不是四眼田鸡,但是射击的好似后时枪里面能中一个十环,那就是赵家祖坟上冒请烟了。
赵登科现在更是一头雾水了。穿越过来,自己的眼力和双手变的异常的灵活。
难道这就是江湖中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小李他妈的飞刀神秘的真正原因?
她老人家也是穿越的?
赵登科的辛苦劳动没有白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琉璃厂的各种规矩学了一个门清。反正古玩这一行清朝的和现在的规矩差别不大,赵登科不过的对比的吸收了一下而已。
至于金手指,现在还不到猖狂的时候,做人要谦虚。
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没有人知道他已经练出来了一副好眼力来了。古玩这一行,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根本别想出师,就是出了师傅以后,也要在师傅手下再锻炼个五六年的,这才有资格去独立门面。
那琉璃厂不远处有一个教堂,里面有一个洋牧师,大家都叫他金牧师,这个金牧师很喜欢东方的文化,经常去琉璃厂买一点古董字画。聚宝阁也是金牧师常去的地方之一。很多时候,金牧师一来就是转半天,因此,在聚宝阁要的古董,往往是赵登科打包送到教堂去。
这个时候信奉上帝的清朝人还不算多,去教堂的多是附近的洋人有的是领事馆的人,有的是商人。
而赵登科送古董的时候,就经常遇到金牧师用英语和信徒谈事情。他并不认为赵登科这样一个小孩还能听懂自己的话,
这个时候赵登科意思是一身马褂,大清朝的打扮,戴了一个假辫子。金牧师自然不怎么怀疑了。
但是,赵登科前世怎么都是英语过六级的人,听日常的对话还是可以的。
如此过得一段时间。赵登科的日子过的都很平常,那一日,刘二奎没有在家,聚宝阁突然进来了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夹了一个细长的包袱进来了。
大伙计常顺连忙把人给让了过来。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徒弟和伙计的区别了。常顺虽然是一个大伙计,进门也比赵登科要早几年,但是他就没有接待生意的资格,顶天就就是迎来送往,端个茶水什么的。
赵二奎不在的时候,还真的就赵登科支应着。
那书生坐下一后,看是一个孩子招呼自己,立刻就显得有点不舒服,当下就要见掌柜。
这个时候赵登科说:“我师傅去外面办事情去了,我已经让常顺去找了。您要不先喝口茶等一等。”说着,赵登科不敢怠慢,立刻端上来一碗热茶来。
进古玩店的,大多有两种人,一种就是来买古玩的闲人,手里有俩钱,吃喝不发愁的那一类,不过看这书生落魄的连长衫都有补丁,一定不是来买东西的主。手里又夹了一个看起来是一个轴的包袱,一定是来卖货的了。
现如今大清国力日下,卖点古玩维持生活的人比比皆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