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入宫闱风波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穿过错综复杂的廊子,终于停在了一座殿门前。
“姑娘请在殿外稍候,容我禀明圣上!”老太监推开殿门迈入殿内。不多会儿,殿门再次敞开,洪亮的声音回荡在耳边,“宣博尔术特怜景觐见——”
怜景缓步走进殿内,小心地跪于殿前:“博尔术特怜景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抬起头看着跪于面前的女子,嘴角微微上扬,一道优美的弧度。但这笑意转瞬即逝。他的声音清冽如山泉,“把头抬起来!”
怜景缓缓抬起头迎上皇帝那深邃的目光。在皇帝打量她的同时,她亦仔细地打量着这位新皇,她认得他,先皇的第十四子,当年讨伐大夏的将军。那一年,当十三岁的怜景无意间在草原上见到自受惊的烈马上跌落的他时,她便将他的模样深深地刻在了脑海当中。不为别的,只为他当时那桀骜的眼神。那匹马是科尔沁最悍的马,却也是最好的马。这些年来从未有人能够驯服它。而那一天,怜景亲眼看着他复又跃上马背,驾马飞驰向远方。待到再见他时,那马儿已安伏于他身下。在十三岁的小怜景眼中,十八岁的他仿佛成为了神祇一样的存在。如今她已经十六岁,他也已二十一岁,她曾莫名其妙地成了他的母妃,今后则是随侍在他左右的女官;而他则是当朝新皇,是那个毁掉博尔术特一族,却又偏生保护了她这唯一一个遗留下来的博尔术特氏族人的人。思及此,她苦笑。
“你为何而笑?”皇帝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她复又低下头应道:“奴婢只是想到一些无可奈何之事,故而笑了出来,请皇上恕罪!”
“说来听听。”
怜景复又答道:“只一些庸俗之事,恐辱圣听,不说也罢。”
皇帝眯了眯眼,良久方才开口道:“你日后就在这御书房当差,所负责之事待会儿魏总管会给你安排!”
“奴婢遵旨!”怜景再拜,方才起身向殿外退去。这时又闻皇帝开口道:“以后不要总是跪来跪去的了,朕准你在御书房当差期间可以不跪!”那声音沉而有力,怜景愣了愣,这才福了福身,谢了恩,退出了御书房。
出了殿门,方转过身,只见魏九功迎面走了过来。怜景恭敬地福身道:“魏总管!”这魏九功再傻也不会不明白这层关系。皇上能为了她不惜违逆祖训。想来,这身份定是不同的。纵使如今只封了个女官,保不准哪天就忽然飞上枝头。若那时才想着恭顺,怕是也太迟了。于是,他赶忙上前扶起怜景道:“景姑娘这是折杀我了,我哪受得起这等大礼啊!”谈话间用了个“我”,言下之意甚是明了,你不比我低,我亦不高于你,不卑不亢,尽显宫中老人的油滑。
“总管客气了!”怜景不再坚持,这深宫之内的人情冷暖,她虽亲身经历不多,但只看,也总能看得出些许脉络了。自十三岁入宫至十五岁被打入冷宫,她确也看遍了这宫中的百态“人情”,心中也自有尺寸。她明白,若想在这深宫之中生存下去,就只一条路,那就是严守规矩,精于人事。
打魏九功那儿问清了自己的差事,也不过是端茶送水的闲散活儿。怜景仰起头看了看天,早朝下来皇上怕是还来不及吃什么东西,这会儿离晌午还有好一阵子。她转过头看了看紧掩着的殿门,先皇驾崩,新皇刚登基,自是有好多事情要忙的,更何况这皇位的来路却也不十分的合乎法度。若要安抚满朝文武的心,大概也要花上不少精力吧!怜景摇了摇头,怎会心疼起他来了?!科尔沁的仇,大夏的仇,博尔术特一族的仇,你难道忘了吗?!定了定神,怜景朝御膳房走去。
往日住在这宫中时,她哪里干过这等粗活。好不容易找着正地儿了,却又不清楚该做些什么,只得向一旁的宫女打听。这才了解,皇上的茶是有专人负责的,她要做的也不过是把东西端过去。正当她站在门口等着宫女将茶送出来的时候,忽然有人用力地推了她一把。她一个踉跄便跌在了台阶上。她抬起头怒气冲冲地看向来人。只见那人站在台阶之上,用一种轻蔑至极的目光盯着她道:“我当是哪个不长眼的奴才呢,原来是珍娘娘,哦,不,现下已不是什么娘娘了!”

怜景揉了揉磕疼了的膝盖,站起身刚好看见管事的宫女将皇上的茶端了出来,她只淡淡地转身接过茶,道了谢,然后便一个字也不再多说。
“景姑娘,你行吗?不行,我帮你端过去。”那端茶的小宫女看了看怜景擦伤的手腕,小声在她身边担忧道,但一见身旁那老嬷嬷的脸色,复又噤了声。怜景摇头道:“不了,谢谢你,这点小伤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是自然的,景姑娘是谁啊,科尔沁草原上大夏国第一公主啊!”撞伤怜景的那老嬷嬷复又开口道,“你瞧我今儿这记性,我连大夏国早没了这事儿都能忘,也好,像景姑娘这样儿没干过什么活儿的,也该适应适应了,不然,要是还把自己当个主子,岂不坏了规矩!”
怜景背对着她,所以只有她面前的小宫女看到了她因用力而发白的指节。她用力咬住下唇,想忍下这口气,但也只能是“想”了。若是只侮辱她怜景一个,或许忍得,可这老嬷嬷与她无怨无仇,何以一口一个科尔沁,一口一个大夏国地侮辱人。她转过身盯着手中的茶,茶水滚烫,水气氤氲在视线里。这是规矩,茶到女官手中时定是滚烫的,待端至御书房,水温也自会降至刚好。而此刻怜景的脑子里就一个想法,草原之人素来直爽,于是便怎么想就怎么做了。
“啊!"随着这声尖叫,那杯滚烫的茶便一滴也不漏地淋到了那老嬷嬷的脸上。
永远不要侮辱科尔沁,侮辱大夏。纵使亡国,我怜景仍是博尔术特一族的人!放下茶盘,怜景转身大步离去,再没看那老嬷嬷一眼。
俗语有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这话到了皇宫之内,便成了无论好事坏事均会在发生的那一瞬便传了出去。用不了多久,全宫的人都就会知道了。怜景深知这个道理,可是那又如何?她本就是从鬼门关转了个圈,硬是让皇上拉回来的。如今,她并不介意回到她来时的地方去。身为博尔术特氏的后人,有什么是值得恐惧的呢?
可是令她意外的是,一整天都很平静,与她想象中的一切完全背道而驰。她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也不关心。该发生的逃不掉,她无需心存侥幸。端了茶踱至书案边将茶放好。刚好见到昶瑞昶丞相欲退出大殿去。昶瑞行至殿门时复又回头看了看怜景。只见她低垂着头,将茶盏放好,神情淡然,无一丝浮躁之色。他暗自点了点头,这才迈出了御书房的门槛。
怜景放好茶,刚欲退出去,却忽闻皇帝开口道:“听说,你今儿个闯了祸!”声音很轻,语气平平,没有任何情绪在里面。只是对事实的一种陈述。怜景闻言一惊,但旋即又恢复了平静。只垂首立在案边,却是什么也不说。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章抬起头看着她,“做错了事就不出声了?”
怜景的声音清脆悦耳,那曾是草原上最动听的歌喉,如今却只能困于这宫墙之内恭顺着应话:“回皇上,奴婢并未做错什么,所以才不出声!”
“哦?”皇帝饶有兴趣地看着她,忽然厉声道,“那么难道是朕冤枉了你不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