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奋斗在汉末
第二章天使
第二日,袁绍早早的起了床,让丫鬟给自己洗漱完毕,就窝在床上想着今后教刘辉些什么东西。现在这个家伙还是太小,昨日规规矩矩的,不知道事先教了多少次。思来想去,还是先跟着自己习字吧,牛奶也不能拉下,得天天跟着本少爷一起喝。
“少爷,早膳已经准备好了,老爷让您一起去用膳。”屋外进来个家丁,毕恭毕敬的说道。
“好了,知道了,你先去吧。”打发走这个下人,让丫鬟拿来自己穿的小羊皮袄,穿戴整齐,感到浑身暖暖的,这才踱出了房间。昨晚又下了点雪,现在还零星的飘着一些雪花,亭台楼阁都是银装素裹,院子里的那些个秃枝现在被白雪这么一盖,灰白分明,给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力。层层白云漂浮在空中,偶尔星星点点的雪花从白云中闪现出来,随着微风轻轻的起舞,忽东忽西,飘浮不定,宛如调皮的精灵,迟迟不肯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这种景象要是在后世,估计自己早跑出去玩雪去了,可惜汉末没有羽绒服,没有棉衣①,更没有感冒药,要是得上风寒什么的,就惨了。伸出小手接住了一片晶莹剔透的冰之花,片刻就化为一滴几乎无法察觉的小水珠,搓了搓手,将之毁尸灭迹。对自己道:现在只有袁绍,没有王海,还想后世的事情干吗?关键是怎么在这今后的乱世里活下去。
甩了甩头,将这些杂乱的思绪抛开,迈开小腿跑了起来。
进了餐厅,还没什么人,只有下人还在忙活,刘成也在,袁绍就叫了起来:“刘叔,刘叔。”
“少爷来了,老爷他们还要等会才到,您先做会。”
“这个先不说。刘叔,我想让刘辉从明天开始就在跟在我身边,你看怎么样?”
“这个,少爷。刘辉现在还小,很多礼貌都不懂,要不您有事的时候再把他叫过来如何?”
“刘成啊,就让你家辉儿跟着绍儿,不懂的事情,绍儿可以教的吗?我看两个孩子很合得来,就让刘辉跟着绍儿吧。”刚刚进屋的袁逢正巧听见两人的对话,心里也认为是太早了点,刘辉才刚满三岁。不过绍儿这孩子自小就有主见,昨晚也已经答应了,就随他去吧。
“是,老爷。”刘成回答道,确还是不安,怕自己的儿子作出不礼貌的事情。
“多谢父亲。”袁绍谢过父亲,又忙着给各位母亲和叔父行礼。
“好了,都坐下吧。”袁逢按了按手,等都入了座,吩咐刘成开饭。
吃完饭,袁绍拔腿就想跑,准备现在就开始教导教导刘辉,自己也过过为人师者的瘾,不想却被父亲叫住了。
“父亲,有什么事吗?”老老实实的回到袁逢跟前。
“今日,为父和你叔父都没事,准备与你母亲们去城外看看雪景,绍儿要不要一起去?”
好吧,刚才还想着玩雪,现在就要出城去看雪景,真是心想事成。“这天正下着雪,出去容易患病。父亲还是另寻个时间为好。”袁绍还是不想为看个雪景,而去冒患感冒的危险。
“没事,这雪看样子就要停了,而且,为父已经准备好了狐裘,每人,不都有必怕受凉。”
“是啊,绍儿,为娘也为你亲手缝制了一件小狐裘,一块去吧。”张素也凑过来温柔的说道。
袁绍见各位娘亲听说要出去看雪景,都是十分期盼,特别是亲生母亲都开口了,只好同意了。
看着下人忙活着把木炭、帷帐、酒食、案几等等一大堆东西搬进了四辆马车,袁绍才知道自己还是古代的贵族世家看得太轻了,看个雪景就这么夸张,想来后世的超级富豪也不过如此。袁绍看看没人再在搬东西了,就再在羊皮袄外套上一领狐裘,跟着张素上了第二辆马车,里面坐几位母亲,正在激烈的谈论着待会怎么玩。袁绍听着也是暗暗感慨,感情这都憋坏了。虽然汉代女子不至于宋明清那样变态——足不出户,能出来遛达的时间还是不多的,更何况今天全家出动。
不一会,马车缓缓地移动起来,袁绍坐在一堆女人中,又不便于跟他们讨论,只好挪到窗边掀开一角厚厚的窗帘,静静的看看这个庞大帝国的心脏。显然,今日下雪也让这个繁华的城市降了降温,街上几乎没什么人,有那么几个也是跑得飞快,来去匆匆。倒是不少酒肆饭馆的老板、伙计都闲坐在大门口唉声叹气。
袁绍开始高兴了,哼哼,这些个商人过年也有唉声叹气的时候。噢,忘了,这可不是1800年后的春节黄金周——别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依然人潮如织。想当年某个五一的时候在车上挤来挤去把裤子扯破,捂着**在大街上走上一圈以后,本少爷就发过誓:黄金周,如非必要,绝不出门!
“绍儿,你笑什么?这么开心。”张素坐在旁边一直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自从这孩子三年前开口说话那一天起,就知道这孩子不同于凡人。这三年夫君、儿子为父亲守灵,自己就一直十分担心孩子会不会夭折。没想到这几年下来,不但身强体壮,而且知书达理。听夫君说四书五经儒家经典都已学完,还把《吕氏春秋》、《史记》、《汉书》都学了一遍,得子如此,夫复何求。今日不知为何,这孩子一听说要出城去就一直不高兴,上了车,也不想前几日那样围在身边娘亲长娘亲短的,只傻坐在车窗旁。早知道,何必坚持让孩子陪着来呢?这会看见孩子难得的笑了起来,忙把孩子拉过来,随手把窗帘放下,“来,到娘亲身边来,出门前不是还说怕着凉吗?怎么还把窗户打开?”

袁绍总不能说“你们女人家说话,我一个大老爷们插什么嘴。”没办法,只好随口打哈哈:“没事的,车上很暖和的,娘亲不必担心。这几日刘管家不同意孩儿出府,孩儿这是在看街景。”
张素还没张嘴,赵娇先接上了:“今日下雪,这街上也没什么人,没什么热闹的。等过上两三日,等雪停的时候,让老爷带上绍儿再出来逛逛。”
“真的,绍儿谢谢大娘。”袁绍装笑答应下来,心里却不以为然,就现在这个洛阳,人口才几十万,还没以后一个小城市人多,能热闹到哪去。想当初那些个不堪回首的节日,人山人海还是小kiss,凌空微步、随波逐流那才叫“热闹”。
“夫人,这否不妥?”张素不太放心,正月的时候人太多,万一出来绍儿走丢了可怎么办?
“没事的,要是人多,多叫几个下人跟着就是。听说老爷这次估计是要外放,这洛阳也待不了多久。”赵娇安慰完张素,就摸着袁绍的头说:“就让绍儿在洛阳玩几天,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赵娇实在是羡慕张素,生的儿子,从小就聪明过人,深受父亲、夫君喜爱,这几年都是夫君亲自教导,袁家以后看来是要被袁绍继承的。暗中摸了摸肚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怀上,上次好不容易产下个男婴却夭折了。现在就算是顺利产下男婴,**也是比不上袁绍,唉。
袁绍有些郁闷的看着赵娇的手在自己脑壳上摸啊摸的,真想一把拽住砍掉扔得远远的,本来就不够聪明,你还摸。莫不是想摸傻了我,好让袁术那个蠢货爬到自己头上(可怜袁术还未出生就被惦记上了)。告诉你,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是绝对不会让袁家的力量分散的,一切都要掌握在我手中,绝对!
刚自己对自己发完誓,嘀嗒嘀嗒的马蹄声中夹杂着刘成“老爷老爷”的叫喊声从后面传了来,袁绍忙拉开窗布,看见刘成追星赶月般疾驰而来,马车也很快停了下来。车马交错的时候,眼尖的袁绍发现刘成已经变成白种人了,那肌肤,不半夜起来吓人,实在是太浪费了。恩,不对,白鬼天冷的时候皮肤是粉红色粉红的,看起来还蛮可爱。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挂掉就变紫色了,想当的恐怖。这整个一变色龙嘛,想不通为什么要叫白种人?
袁绍考虑完种族肤色问题,又为刘成骑马追来感到奇怪了,作为预备管家,什么事非得亲自冒雪前来?
疑问很快解开了,刘成在车外说道:“夫人,少爷,天使到家里宣读圣旨来了。”
“天使?”袁绍忍不住问道,基督教现在就传到汉朝了吗?可是,这天使跟中国的皇帝什么时候又扯在一起了?
“是的,这次来的是皇上身边的内侍,”刘成怕少爷不明白,又加了句,“就是宦官。”解释完,就让车夫掉头回府。
袁绍却被搞得更糊涂了:太监咋就成了天使?想了半天,依然没头绪,只好做可爱状问母亲为什么内侍叫天使?
张素遥遥头表示也不知道,赵娇倒是解释道:“天使的意思是天子的使者,并不是定指内侍,不过一般来说传达圣旨都是内侍。”说完,不理半石化状态的袁绍,自言自语:“看来,定是要召老爷进宫了。”
袁逢和袁愧一下车,急急忙忙的就往大厅赶去,心想这圣旨总算是来了。刚进了大厅,一眼就看见个小黄门(六百石)正面南而站,忙走上前行礼:“在下袁逢,不知天使贵姓?”
小黄门恭恭敬敬拱手回礼:“免贵,小姓徐名璜。”看了一眼袁逢和袁愧,想了想又道:“袁府是否有位公子?”
“有一子名绍。”袁逢回答后,瞅了眼这位天使,询问绍儿是什么意思?
“快去将袁绍一块叫来。”
一旁的下人见袁逢点头,急忙飞奔而去,不一会抱着还在挣扎的袁绍跑了进来。袁绍看见父亲在此,只得老实下来,瞧了几眼大厅正中的小黄门,心道:这估计就是太监了,果然像书上说的面白无须。
“你就是袁绍吧?”徐璜问袁绍,见袁绍点头称是,继续道:“都跪下吧。”
袁逢哥俩跪下后看见袁绍还在那傻站着,袁逢不由急道:“绍儿,快跪下。”又回过头对小黄门解释:“天使莫怪,孩子太小,不知礼法。”
袁绍实在是不想跪,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地,下跪父母。当然,在这个时代还得跪皇帝、贵族、官宦、师长,实在是不愿跪太监,他们算那根葱?父亲的一句‘礼法’却让袁绍不得不跪下来,现在这个死太监顶着天使的帽子,自己是不能不跪,不敢不跪。
徐璜见三人都跪下,清清嗓子,以一种异常阴柔的声音说道:“皇上有旨:宣汝南袁逢、袁绍两日后辰时入宫面圣。”
袁绍开始还纳闷,为什么没听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②,就听见让自己进宫,脑袋是彻底迷糊掉了。
徐璜说完看了看还有点发愣的三人,咳嗽一声:“好了,皇上旨意已经传达了,咱家③就回宫了。”
回过神的袁逢忙让刘成把徐璜送出府,剩下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脸愕然。
注:⒈当时是有棉花,从西域传过来的,不过被世家贵族当成花卉一样来欣赏,所以才叫“棉花”。没有大规模种植,就无从谈起制衣;
⒉这两句是大明皇朝朱家老八首创;
⒊借用下后世太监的自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