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剽窃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奋斗在汉末
第三章剽窃开始
大汉永寿三年(157年),丁酉年。
我,袁绍,这一辈子都会永远记住这一年!第一次踏进了大汉帝国的神经中枢,帝国权力、财富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最富丽堂皇、巍峨雄伟、神圣的地方,更是最肮脏、卑鄙、腐朽的地方——皇宫。亿万的臣民顶礼膜拜这座宫殿的主人,献上自己的忠诚,乃至性命。无数的文臣武将为了能让自己在这个城中城有个“立足之地”,而绞尽脑汁、挥汗撒血。
但是,现在袁绍兴奋感一点都没,只有饥寒交迫。
是的,饥寒交迫!
卯时(57点)刚过,就让父亲叫了起床。为了不在皇帝召见的时候出恭,早饭是一点没吃,就让喝了一小口水。卯时六刻①就被拉到了皇宫门口喝风食雪,吸食天地之精华。
无聊的小袁绍东张西望,四下打量着周围准备上朝的官员们,一个两个都是缩着脖子把衣服裹着紧紧的,毫无一点朝廷大员的气度。看完这些个龟丞相,想想自己现在也差不多,顿时没了再评论的心情。望了望那颗还在天边上挂着的启明星,只得在心里感叹了一声“见鬼”,扯了扯父亲的衣服:“父亲,还要多久才能进去啊,绍儿冷。”
“再等等,快了。”袁逢俯下身紧了紧袁绍的衣服,又说道:“绍儿还记得昨晚父亲跟绍儿说过的礼仪吗?”
袁绍点点头,奶声奶气的回答:“绍儿记得。”
“记得就好,待会万万不可出错。”
“吱嘎”“吱嘎”“吱嘎”几声刺耳的响声后,宫门打开了,从门后走出个宦官,低头踱着碎步出了宫门,尖声说道:“百官上朝。”百官急急忙忙的站好了队,抖了抖身上的雪,这才不慌不忙的跟在宦官穿过宫门上朝去了。
这时,袁绍才回过神来,感情没我们两父子的事,还得继续留在这吹吹风啊!
袁绍正准备发表一下自己的愤慨,袁逢的大手就落在了袁绍的头上,摸了摸袁绍的童髻,说道:“绍儿不要着急,现在是岁末,廷议的都是些礼仪上的事情,要不了多久就会传我们进去的。”
“父亲,”袁绍抬头看了眼父亲,接着说下去:“可是为什么要叫我来啊?”
“真的不知道吗?”看见儿子摇头,袁逢也不顾什么风度了,一把抱起儿子,直直的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的眼睛,一字一字的说道:“绍儿啊,就因为你三个月会说话,而后未满周岁又为祖父守灵,有史以来,你是第一个。天下之人皆认为你不是妖孽就是祥瑞,或曰杀之,或曰慰之。此次上殿,绍儿你可要小心回话,一个不好,不仅你会被当成妖孽处死,袁家也会受到牵连。父亲说的,绍儿都明白吗?”
袁绍听完,被风雪吹得发白的小脸立马变成死人般的白灰色,哪有不明白的。
真想打盆水淹死算了。
装什么不好,装神童,现在好了,都快被人当成妖。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脚,错了,是砸了头,狠狠的。
现在该怎么办啊?
a用大无畏的革命气魄告诉这些个家伙,本大爷就是妖怪,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我无所谓。不是脑子烧坏了就不会选这条。
b装傻充愣。就算过了这一关,自己的名声也完了,以后就完全边缘化了。
c用事实来告诉天下人,袁绍是神童中的神童,绝不是什么妖怪。
袁逢看着自己怀中的袁绍的小脸不停的变化着,一会像哭一会像笑,一阵脸上充满了绝然,过一阵又表现得很犹豫,不知所措。等袁绍脸色终于平静下来,时间都过去小半个时辰了,袁逢这才轻轻拍了拍袁绍的脸,让儿子回过神来:“怎么样?想好了怎么办了没?”
“是的,父亲,孩儿已经明白了,也想好了。孩儿有信心,让叔叔爷爷们相信孩儿绝不是妖孽。”
“哦,那绍儿告诉父亲,绍儿准备怎么做?”
“恐怕是不能告诉父亲了?”
“为什么?”
“因为传旨的人来了。”袁绍抬手往宫门一指。
袁逢扭过头去,果然,只见一个宦官都快到跟前了。
“陛下有旨,宣汝南袁逢、袁绍觐见。”
袁逢连忙把袁绍放下,拉着袁绍跪下向宫门方向行了一礼,爬起来先把孩子身上的雪拍掉,再拍了自己的,然后才跟着宦官不紧不慢的步调向大殿走去。可怜的袁绍却只能把小腿张开到最大,大步的跟在两人后面。走啊走,走了一刻钟才来到大殿前面的广场,领路的宦官丢下这爷俩,自个跺上台阶通报去了。袁绍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非要大清早的来上朝了,这皇宫大不说,走路得慢慢的走(否则就是大不敬),凡是还得通报来通报去,时间都耗在这些事儿上面了。古人的工作效率实在是……
“袁逢、袁绍觐见。”殿前平台上的宦官高声喊道。
袁氏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台阶往上爬,进了大殿先齐声唱了声:“参见陛下。”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就伏在大门口了不动了。等了半天却不见动静,袁绍心里开始觉得不妙了,这些家伙不会已经先来个缺席审判,现在再给自己补个告吧?
袁绍感觉越来越不对劲的时候,终于有人将他从胡思乱想的漩涡中解救出来了,“你就是袁绍吧?不是说才四岁嘛,朕怎么看,你都像五六岁了!”
“回禀陛下,犬子只是长得快些。”听见皇帝发话了,袁逢连忙抬头回话。
“哦,只是长得快些吗?我怎么听说,袁家有子绍,半岁能语,周岁能文啊。”一个声音硬生生的插了进来。袁绍微微抬头瞅了一眼,发现说话的人独自一人跪坐在皇帝下首,还穿着鞋陪着剑,心里有数了,定是大将军梁冀②。

“袁卿,朕也听说了,是这样的吗?”汉桓帝业再插上了一脚。
“是的,陛下。”
“我还听说,四书五经什么的也都学完了?”梁冀一点都不给皇帝面子,自己说自己的。
“是的,大将军。”
“哦,是吗?袁绍,那你来背咏一下《诗经•国风•邶风•击鼓》③。”桓帝有点亢奋说道。
啊!背《诗经》,玩了玩了,我只是看看而已,那有认真记啊?现在皇帝叫背,怎么办,我只记得里面有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总不可能就背这一句吧!完蛋了……
没想到的是,大将军梁冀却无意间帮袁绍解了围:“陛下且慢,背《诗经》想必对这位神童来说太简单了点,不如,让其现作诗一篇如何?”
作诗?这袁绍才多大啊?会作诗吗?桓帝想了会,决定先问问:“袁绍,你会作诗吗?”
“回禀陛下,草民会,不知道陛下以何为题?。”袁绍连忙答应下来,作诗自然是不会,背诗偶倒是会滴……袁绍这回答得倒是痛快,却把袁逢吓了一跳,什么时候作过诗了,诗是那么好作的嘛?真是胡来。
桓帝得到肯定的回答,心中是异常惊愕,这小孩还真是有信心啊,直接问题目。嗯,桓帝看了一眼殿外,这个题目应该不错,“袁绍,朕就以雪为题,作一首乐府诗。”
雪?乐府诗?袁绍扭头看了一眼殿外还在飘着的雪花,一道闪电划过脑海。同样是雪花,同样是皇宫,还有同样无聊的皇帝,难道这首诗就该出在这种地方。行了,就它吧,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心里打定了主意,就开始跟桓帝讨价还价了:“陛下,草民心下有点眉目了,可否让草民起身思索思索?”
起身?桓帝一看,这老袁家一大一小都还趴在地板上呢!“准了。袁卿也一并起来吧!”
袁逢赶忙爬起来,退到边上,瞅了眼皇帝,再看看文武大臣,大都聊有兴致的看着自己身后,大将军等几个人则用幸灾乐祸的眼光盯着自己。前几日还跟四弟说不要与大将军等起冲突,今天这么快就对上了,真是…...
只有期望绍儿能作出首诗来,差点都无所谓,作不出那丢人可丢大了。
袁绍立在大殿的门口,一个劲的在想要不要改一下芦花这个词,下雪时芦苇丛可不好看,算了,还是将剽窃进行到底吧!
袁绍回过身,对桓帝规规矩矩的行了礼,“陛下,草民已经想好了,不过,这诗是一首七言诗。”④
“七言诗?七言诗就七言诗吧,念出来听听。”
“遵命,”袁绍停顿了一下,酝酿了会情感,开始念道:“《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哈哈,袁家小儿,你下句该不会是九片十片十一片吧?哈哈…哈哈…就这样还敢自称神童,这诗我都会写。真是笑死人了,哈哈…”梁冀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众大臣虽然没这位梁大将军夸张,却也是纷纷低头用衣袖遮住脸在轻笑,袁逢则直接杵在原地,面无表情。
桓帝脸上有些挂不住了,青筋隐隐约约的都快冒出来了,嘴唇一张一合的动了半天,看着下面终于吐出句话:“肃静。肃静。”
众大臣听见皇帝快发飚的话音,都只得苦苦忍耐,剩下梁冀还在那狂笑,“哈哈”之声不绝于耳。
桓帝也不去管梁冀,让他在那继续笑,平了平心境,对袁绍说道:“好了,后面的就不用再念了。”
“陛下,就让草民念完吧,只剩两句了,而且这两句就是此诗出彩之处的。”不让我念完,这可不行,我还得靠这个来闯名号。说完,袁绍就朝父亲不停的使眼色,想让父亲出面说说话。
“还出彩?你这诗要是出彩的话,本大将军愿意奉上黄金100斤⑤。哈哈…”袁逢刚准备开口,梁冀却在那大加嘲讽。
桓帝见梁冀把话都放出来了,又见袁绍坚决要念,众大臣则是当成消遣,找乐子,不好拂了众人的心,“好吧,继续。”
当袁绍提高音调念完“九片十片千万片,”扫了眼众人,发现只有梁冀还在那笑,众大臣和桓帝都露出了惊讶和期待的表情,父亲则还是在刻意维持呆板的样子,不过脸上还是有止不住地温馨微笑。“飞入芦花都不见。”袁绍念完最后一句,连梁冀都没了声音,站在那有点出神。
袁绍看着陶醉的一群人,心下知道妖孽这一关已经过了,不但维护了自己的神童的地位,还实打实的搞到100斤黄金。
赚翻了。
注:⒈古代一天分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分八刻。卯时六刻就是6点半;
2梁冀当时十天上一次朝,上殿及履佩剑,不用小步疾行,也不与三公九卿同席,而是单独一个席位。礼仪比照萧何,礼仪官只报官职不报姓名;封地比照邓禹,有四个县,有钱拿没权管那种;赏赐比照霍光,票子、房子、车子大大的有。怎样,牛吧,可人家梁冀还是觉得太轻了;
⒊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当,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⒋汉代基本上都是四言诗或者五言诗,再就是汉赋了;
⒌汉代一斤约合现在240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